武术发展到宋代,已经十分繁荣,尤其是“套子”的形成,更 促进了武术朝规模化发展,形成了许多武术团体。虽然统治者不断 进行镇压,但是这种武术团体还是层出不穷。《水浒传》中描写的 “梁山好汉”就是对当时情况的一种反映。
宋明时期武术已趋成熟,其中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产生了以拳 术为主体、配以十八般武器的训练体系,十八般武艺和十八种兵器 实际是相近而不同的两个概念。最早出现十八般武艺之说是宋代南 戏《张协状元》戏文中,是泛指各种武艺俱精通的意思。后来在文 学作品中都有各不相同的十八般武艺的说法。施耐庵的《水浒全 传•第二回》说:“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铜剑链挝、斧钺 并戈戟、牌棒与枪扒。”这里却把《水浒》中使用最多的兵器朴刀 忘记了。明万历年间谢肇涮《五杂俎》称:“十八般:一弓、二弩、 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 二铜、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又、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 白打。”“白打”指的是徒手格斗,显然这十八般中除“白打”外皆 有艺有器,可称“武艺”。实际上这个时期的兵器已不止十八种之多。一般说法是九长九短,也有一种说法为“武艺十八般,兵器三 十六”。即使三十六之数,也只能说是中国武艺的概貌,如蛾眉刺、 鸳鸯钺、阴阳锐、子午概等尚不在内。
文人谈兵、武将著书,更为武术文化的成熟和丰富做出了卓越 的贡献。
北宋仁宗皇帝命大臣曾公亮、丁度等人用了五年时间编写出一 部大型兵书《武经总要》,共四十卷。这部书是由朝廷出面编写的第 一部兵书,气魄宏大、影响深远,又非私家著述可比拟。
南宋名将岳飞对武术的贡献主要也表现在他的兵学思想中。岳 飞有“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战术思想, 直接被形意拳家引为造拳之据:“夫一本者,心意之灵也。”故而岳 飞素被形意拳家奉为祖师。
- 天下英才入我毂中
唐朝武举制度的创立
武举制度正式建立是在武则天时。据史书记载:长安二年(公 元702年),武则天颁旨,要求每年都像选进士一样,在全国招选善 习武者,并由兵部统管。考中者称“武贡人”,并委以重任。武举之 制,从此确立下来。
武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
(1)坐射
射箭在当时称为“长垛”。应试方法为:在105步开外,立有箭 垛,垛上设有标明“五规(环)”的环首。应试者以坐姿用石弓和 六钱之箭每人引射三十发,不出第三规者中选,射入中心者为上, 入第二规(环)者为次上,三规(环)以外为次,淘汰。
“骑射”又名“马射”。应试方法为:立土垛上面覆盖鹿首,应 试者于马上持七斗力的弓,驰马弓射,全部射中为上,或中或不全 中为次上,全都不中为次。
“马枪”是测试习武者马上用枪技能的方法。应试方法为:在 比赛场地四周分列四个木人,应试者骑马持枪在快速奔跑中以枪 击倒木人而应试者不能堕落。“马枪”课试法规定,“所用枪长一 丈八尺,径一寸五分,重八斤。”刺中三个木人以上者高中,其余 被淘汰。
举重在唐时称为“翘关”。应试方法为:应试者手举“翘关” (即门关)十次。“'翘关'是一种举重力课试方法,长一丈七尺, 径三寸半。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
“负重”是测试负重力和耐力。应试方法为:背负米五斛,行走 约二十步,为中第。
“材貌”是身体素质外形挑选。应试者须在以身高六尺以上, “躯干雄伟”。不到六尺者被淘汰。
按应试方法还有“筒射”、“步射”、“案答”等。考试最后还有 就习武、制敌、统兵、守备等题目的课试提问,应试者须“应对详 明”方可被录用。
隋唐时期创武举制度,在中国武术史上是一件大事。武举内容 的确立,实际上是对武术精炼化、规范化研究发展的结果。另外, 武举的创立,实际上又是对武术本身的推广。中举者能从此走向仕 途的巨大吸引力在当时无疑能激发更多人的习武热情。武举制的影 响和意义不可低估,这种面向社会各阶层选拔武勇之才的方法,为 此后历朝历代所沿袭。
- 武举复兴,推动武学
宋代武举制度形成完整体系
唐末五代的时局混乱,武则天时正式确立的“武举制”已不复 存在,直到宋仁宗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正式恢复。宋元时期是 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四邻屡屡进犯中原,战争频发,因此 执政者非常重视发展军事力量,加强军事训练。这无形中加速了武 术的发展成熟。虽然民族矛盾尖锐,冲突四起,但也促进了各民族 武术的交融。
宋朝是一个内忧外患并存的国家,内有叛乱起义,外有辽、金、 西夏虎视眈眈,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权,统治者一直重视武备力量的 发展。
后来由于宋朝与西夏议和,武举制被废止,宋英宗治平元年 (公元1064年)才又重新设置。宋代的武举制考试科目分为武艺和 程文两类,武艺考验应试者的武术技能、兵器技能等,程文是宋代 武举制的创新之处,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兵书、策略的熟悉和理解能 力。整个考试过程分为比试、解试、省试、殿试四个等级,与科举 制的考试等级相同。
比试是参加武举应试者的资格试,有时又称为“引试”。比试在 首都京师举行,由中央官员主持。也有部分边远地区则在当地举行, 由地方官员主持。考试科目为武艺与程文两项。应试人数限制在二 百人左右。但边远地区,因兵事需要没有一定限制。
武举解试由朝廷兵部主持。比试中的优胜者集中参加解试。每 场参加名额在七八十人左右。比试科目仍分作弓马武艺和程文试。 其中程文试以兵法《七书》为考试大纲,测试应考武举的谋略策问。 最后根据应举人武艺或谋略的特点,发解做出“绝伦”与“平等” 的最后应试结果。
省试也是由朝廷兵部主持。考课内容同样分为弓马武艺和程文 策问。其中比试武艺增加了弓步射、弓马射、弩踏、抡使刀枪器械 等课目,其中又以步、马射为主。在不同项目中都有力量和技艺的 要求,要求中选者最少掌握其中三项武艺并考试合格。
依武举省试程序,一般先试弓马。弓马不精者被淘汰。程文考 试要求参试者讲释《韬》、《略》、《孙》、《吴》、《司马》诸兵书大 义,“以能用己意或引前人注说解释义理明畅者为通”。并以时务边 防或经史事涉兵机者为问题,限七百字成文。最后考取七十人左右。
殿试是由皇帝亲点的测试。参加者为省试中的佼佼者,一般只 有十余人有资格参加殿试。北宋天圣八年仁宗亲试武举十二人,是 为宋武举殿试之始。殿试虽也有阅视弓马武艺一项,但以策问为主。
文武并举是宋代武举制的新发展,是宋代对武举制的一种创新。 为了配合武举制,就有了培养军事武艺人才的“武学”。这种专门练 习武艺的学校在宋代十分兴盛。入武学主要教授兵弓骑射等技能, 还教授兵法策问等知识,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免解试或者省试。到了 元代,武举制和武学都被废止了,直到明代才得以恢复。
- 流派林立,拳法众多
——明清两朝我国武术的繁荣
明清两代,中国武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明代 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武术专著大量涌现,对于人们了解武术的源流、现状和原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 《武篇》、《耕余剩技》、《纪效新书》等。而在明清之际,则出现了 不少新的武术项目和门派,如在现代社会仍有很大影响的太极拳、 八卦掌、形意拳等,就是在那个时期创立的。在清代,由于统治者 禁止民间练武,因此,一些武术组织常常以秘密会社的形式出现, 当时的许多会社如天地会、哥老会等,大多在会员中传授武艺。
明朝实行武举制,首先是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如 戚继光、俞大猷等都是通过武举制选拔出来的;其次,也为普通习 武者提供了一条晋升之路,武学历来是与武举制相配合的,因此, 元代被废止的武学也在明朝被重新设置。武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弓 马及《武经七书》等相关军事书籍,同时还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 对学生的资格、科目、考试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到了清代,统治者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对武术军事人才 求贤若渴,武举制更加受到重视。
明清两代,各种兵器技艺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明代军队的武技训练中,除了练习刀、枪、棍等,还要进行拳 术练习。虽然很多人认为拳术对于战争的作用非常有限,但是基于 拳术是使用兵器的基础,又可强身健体,所以还是会在锻炼军队作 战技能时训练拳术。
事实上,作为一种两两相斗的搏击技能,拳术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民间,明代拳术的各种套路层出不穷,拳种增多,拳派林立。到 了清代,这种景象蔚为壮观,拳种拳派更为繁多,许多流传至今的 拳种都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明清时期著名的拳种拳派有:太祖拳、 少林拳、八卦掌、内家拳、梅花拳、太极拳、形意拳、洪拳,等等。
浏览3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