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史上,明代剑术有衰落之势,体现在军事武术上很少使 用剑术。即使是戚继光《纪效新书》中的《剑经》,虽以剑为名,实则 在谈论棍术。剑术技艺与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成熟,以庄子《说 剑》篇和越女剑术家为代表。后者曾在越王面前谈论精辟高深的剑 术理论:越王问曰:夫剑之道,则如之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 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 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行候 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 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 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这种剑术理论从虚实、动静、攻守出发,练就变化莫测、出奇制胜 的高超剑术境界。正如庄子所说:“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 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文武之人佩剑之风在汉代开始流行,剑具有了文化身份的象征。 同时,由于剑为短器,在军事对阵中实战作用不强,剑艺成为武家的 爱好,剑成为文人的配饰。明人茅元仪在《武备志》中写道:“古之剑可施于战斗,故唐太宗 有剑士千人。今其法不传,断简残编中有诀歌,不详其说。”在明代民间仍然有剑术习好者。明清徽州,剑术高超人士有文学家王寅、经 学家汪宗沂、剑客吴展晋等。明代中期歙县人王寅,字仲房,号十岳山人,是知名的文学家。 他喜欢舞剑,在其诗文集《十岳山人诗集》中,关于刀剑枪的诗文有数 十篇。因王寅自幼喜侠,又曾前往少林学艺,故有一定的武艺。其对 剑钟爱有加,擅长舞剑。明代歙县人许国大学士曾称他为“击剑能 手”。王寅曾于万历十四年(1586)在许国府中为其献技,许国看罢, 为王寅作《剑歌为王仲房留行》诗一首。王仲房接诗后,又献技一番。清乾隆年间歙县人吴展晋剑术水平高超,是明清徽州武林人物 中的佼佼者,《清朝野史大观》《清稗类钞》及民国人许承尧的《歙事 闲谭》均有记载,特别是许承尧,通过采访故老,获得了有关吴展晋与 一剑女比剑的史实,另外通过《西青散记》以及《郑松莲诗集》的记载 与歌咏,断定吴宸晋与剑女比剑一事不仅真实,而且说明了在楚地还 有一位剑术高超的剑女,与他是同门师妹。吴康晋里人吴博山还将 比剑事绘成《剑合图》,并作诗记其事。为说明吴展晋的剑术水平,兹 将《清稗类钞》和《歙事闲谭》中的记载辑录如下:吴康晋富而任侠,精剑术。尝客楚,一日,有垂髻女从一叟 造门,请较剑。吴问姓名,不告,惟约于郎官湖上。及期,吴往。 女已文服捧剑立。吴令更剑妆。曰:无庸也。语次,白光已及吴 顶。吴亟出剑敌之。一剑又起,飒飒有声,女隐约白光中。吴益 退,剑益迫,大惧,奋身跃八九步外,曰:神技也,无过逼。女乃 止,微笑曰:君能敌我,亦大不易,宜吾师之谓君为高足弟子也。 吴大愕,诘之,则授女术者,固即吴之师耳。吴展晋事,见《西青散记》,载于写本《郑松莲诗集》中,见有 《剑合图引送吴二泉晋之楚》诗,足证《西青散记》之不虚。诗徐珂《清稗类钞•技勇》。云:丰溪年少展晋甫,剑如花,气如虎。交结多英豪,情亦深儿 女。清夜置酒饮我曹,一将奇遇相告语。窃悔明珠不遽投,梦魂 永系潇湘浦。有女如花十三五,猿臂玉貌剑仙侣。马系绿杨招 相赌,蔚肢相当心相许。即今豪气短.离恨长,利刃不断情缕缕. 黄生乃为停杯纪其事,落笔驰骤追风雨。缄斋又为泼墨写入好 东绢,惊鸿态度浑如睹。中酒曹子发浩歌,按图仔细看眉妩。松 莲乃起酌酒呼而告之曰,君不见剑镭双芙蓉,曾闻跃入延津渚。 两美从来离合缘,默默天心原有主。黑白卫,雌雄剑,当年剑事 成千古。蛾眉纵数沙吒利,黄衫磨勒犹能取。人欲天不违,知尔 重相聚,请君负图带剑掉头去。斗剑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庄子在《说剑》中就 写了赵文王招剑士斗剑•事,并描写了斗剑场景:“昔赵文王喜剑,剑 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 斩颈领,下决肺肝J庄子所描写的宫廷斗剑充满了血腥气。而上文 所述的吴康晋与楚女较剑,则充满了江湖剑客斗剑过程中的变化莫 测、剑影随形的江湖比武场景,在一决高下中,展现了二人的高超剑 术和武德.在清末徽州,一位经学大家汪宗沂喜剑,晚年以舞剑自娱,曾著 有《韬庐剑谱》。清末绩溪人曹作云,体格魁梧,膂力过人,善骑射,尤 精剑法,为邑武生,又为举人,后中会试,授任于兵部。第八节弩术射为六艺之一,射术包括射箭与弩射"中国古代宫廷射礼多样,许承尧《歙事闲谭》卷三十一“吴康晋安”条在朝觐宾宴时都有射礼,射箭技艺用于骑射,使其远器之力得到广 泛应用,特别是在军事战场上但是随着射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 足以威震天下的缺点,射箭术得到改进,弩应运而生。《吴越春秋》卷 九记载了“琴氏以为弓矢不足以威天下……乃横弓著臂,施机设枢, 加之以力r 弩射程远,力量大,效果好。秦汉时期出现了连弩,即 一发数弩,乃至卜弩C同时,在手张弩的基础上,出现了足踏弩(即蹶 张弩)“蹶张弩使射程、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口宋元时期出现了弓弩 社等组织,说明了弓弩的广泛流传与深入发展。明代,弓弩武艺在军 事武术中得到运用,戚继光《纪效新书》中记述了射法二十五条。俞 大猷《正气堂集》中也有关于射法的条文。而在明代,关于弩射射艺 的研究与运用,以徽州人程宗猷、程子颐为代表的武艺家,对传统弩 术的改进与发展贡献颇大,成为明清徽州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笔.程宗猷撰有《蹶张心法》一卷,“蹶 张”,按《蹶张心法•脚踹上弩说》云:“弩 力强者,用脚索踹上,此即蹶张也J《蹶 张心法•膝上上弩说》云:“警力弱者,用 膝绊上,此亦蹶张也”可见“蹶张”是上 弩之方法,彳脚和膝两种上弩法"弩类 颇多名,亦烦琐,兹盖以蹶而张也明代火器兴盛,冷兵器相对弱势。 程宗猷认为:“中国门擅火器而弩废,非 弩废也.废其机与制度演用之法耳”然 向追溯历史,弩自汉唐至宋,被用于破敌 者,不可枚举程宗猷欲恢复之。一次 外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得到一器物, 经过研习和改造,新的弩器特:点鲜明,功能甚多“携带似于甚便,力转引自习云太《中国武术史》,较擘张而雄,张较腰开而速,临敌似于甚裕,张不藉于多人,习无待于 继日,中必决于面目,用力收效,又似于甚捷,且可辅以枪,则列枪法, 枪法直而刀法圆,则又列刀法……”便于携带,速度快,杀敌力度大, 辅以他器同用,效果明显,均是程宗猷改制后弩的特点和功能。经过 对弩构制的改造,弩这一器械有了新的发展空间。程宗猷改造之功 不可忘记。器有革新,法亦有创编。他数十余年,极力苦心,研习弩法,有 《蹶张心法》问世。综观是作,主要是各器具图、各种势法图以及对各 势各法的阐述。《蹶张心法》以歌诀、图谱的形式表现。《腰开弩 说》:“余得古铜机制——腰开弩。称弦至机力有八百余斤,多有能传 之者。后蹶张弩成,人更趋便。然至远洞坚必竟腰开。得余腰开之 法一人已,有兼人之用矣。如再要弩力,雄大必非多人不可张,即此 与蹶张远近相为表里,亦觉曲尽矣。”这里既介绍古弩腰开法,又与蹶 张法进行比较,一方面便于习练者知晓今法与古法的区别,另一方面 也是对古法的一种传承。他在《蹶张弩说》中将弩与当时流行的弓进 行比较:“弩力虽大,用箭反轻,不能致远;弓力虽小,用箭反重,百步 犹有余力。是弩之怒力不能及弓之功力也。”但是从世代弓法的发展 看,习弓者比比皆是,然而能得其技精巧者极少,正如弓无法准,是任 巧由意;而弩则不同,有法准。特别是经过程宗猷改造后,弩较弓而 言,在射击准确度上超过了弓。其优点还表现在:“雨露无妨,上弦架 箭,十步之内,犹能杀人,若弓似又不及矣。”程子颐在其《武备要略》中著述了《蹶张弩图说》。他沿袭了程 宗猷《蹶张心法》对蹶张弩术的阐释与记载,也对蹶张弩的制式与使 用技法进行了改进与发展,使得蹶张弩术更适用于军事武术中。弩者怒也,怒而击也,击力毋增加,而制弩之法有增加。冲 斗弩制挂口长不过七寸,力不过百五六十斤;弩箭重不过二钱, 五十步发,准而有力,远难命中也。今弩制挂口长九寸,或九寸半至一尺者,力有三百斤或三百五十斤,至四百斤者,弩箭重三 钱至四钱者,百步能命中,其技不减于弓也。如弓力四五十斤, 用箭有五六钱,何也?因弓矢之长,引弓拉满以至于毂,又加射 者撒放之力,故箭发百步能杀敌者,此也。阮子曰:世多善弩而 拙于弓。弓无法准,任巧由意,世之习弓矢者,比比皆是。计百 千中,未能得一精巧者。弩有法准,故易于善。今蹶张弩,有力 则能挽,下士亦可习,如法上射,朝习可以暮成,雨露无妨,上弦 架箭,十步之内,犹能杀人,若弓似不及矣。程子颐对弩制的发展进行了论述, 认为程宗猷改进的弩制没有现今流行的 弩制效果好。同时对习弓矢与弩射存在 人数差异一事进行了说明,认为蹶张弩 只要有力之士,遵循法准,可以朝习暮 成。还进一步指出了蹶张弩的优势。在 具体制式和使用上,程子颐尽可能详尽 罗列从制弩到发弩的一系列过程技法, 并详加说明,配以图示与歌诀。主要辑 录有蹶张弩铭、又戒射禽铭、古铜弩机 说、造弩床用木色说、造弩担用竹说、鹦子担说、弩担扎绳说、打弩弦说、造脚索 图十四《武备要略》 说、造上弩弦腰绊说、用腰绊上弩弦说、 (四库禁毁书丛刊)造弩箭刀说、刀鞘说、削弩箭说、削弩箭歌诀、造铁箭头说、造弩箭筒 说、造盛药壶说、脚踹上弩说、枪刀兼弩行阵说、膝上上弩说、搭弩箭 说、发弩说、轮流发弩进弩上弩说、用枪刀兼弩说、枪刀兼弩临敌说、腰开弩说、腰开弩铭、古铜大弩机说、古铜弩机分寸一说、上腰开弩弦 说、造腰钩说、造弩绊说、造箭筒说、弩箭及铁箭说、上腰开弩说、发弩 说、窝弩说、窝弩铭、上窝弩说、安窝弩说、见血封喉晒药方、熏药方、 中箭用解药方.如“用腰绊上弩弦说”:“一人坐地 上,用绊索安在腰间,将两头圈索套入弩 担梢横槽内,用两脚踹在弩托上,两手扶 弩梢,往前慢慢撑牢如弩弯来,令一人 将弦扳人扣内「“削弩箭歌诀":“若要 真,黄龙背上一条青箭头三刀快,箭尾 一刀齐。扎麻须用小,翎大箭行迟。弦 长分左右,箭短有高低J “窝弩说”:“窝 弩者,即古之耕戈也,今时惟用以射虎, 而守营御暴,乃为最利之暗器。“腰开弩 说”:“夫腰开弩者,乃马隆募勇士,所引 图十五《武备要略》 三十六钧之弩,名腰开弩,跪射者是也 (四库禁毁书丛刊) 昔冲斗在寿春,所得古铜弩机,因以制造腰开弩 初造不得法,弩担多有损伤者,后屡造则得其诀矣……”程子颐阐述了蹶张弩各部分器具的制造、开弩方式、弩箭搭配使 用方法、箭头配药及解药方 《蹶张弩图说》可以说是集弩的制造、弩 的用法、弩的功能于一体的弩术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法,而其时具体 使用、制造方法的说明,更是让习练者便于习得。需要重点说明的是 窝弩和腰开弩. 关于前者,明人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有关于弩的说 明:“其山人射猛兽者,名曰窝弩,安帧交迹之衢,机傍引线,俟兽过, 带发而射之。一发所获.一兽而已「也就是说窝弩是用来射兽的 程子颐将其运用到军事武术上,并认为这是最利的暗展,可见其对窝 弩的应用与传承发展之功。关于腰升弩,早在西晋时期,大将马隆就 运用了用腰引弩,并以此为标准招募三T・勇士 在对阵杀敌中,腰开 弩具有很强的杀敌效果①。腰开弩的最大特点是,腰部力量大,开弓 力量足,达到三十六钧,由此产生的射力足,效果佳。而程宗猷对古 弩射法的改进,又进一步说明了其对古弩的传承与发展之功。
浏览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