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术是我国古代六艺(礼、乐、书、数、射、御)之一,在其发展进程 中,射术技艺、射法改进得到不断发展,走向纯熟,由此也产生了擅长 射术的武艺人。从其应用看,射术一为狩猎之需,二为军事防御之 需,三为礼仪所需。射术发展到明代,出现了一部关于射艺发展史的 集大成著作,这就是徽州人程宗猷的《射史》,它较唐代王琨的《射 经》、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射法篇》,更具系统性,是一部集射 术理论、技艺、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著述。因此《射史》是研究明代徽 州射术的典范性史料。《射史》是程宗猷在应天津开府李大恩征召为军后,因旧疾复发, 回归故里的这段时间编纂的“他将往日所习的射法技艺归纳总结, 又取往古射礼,汇成一书,名曰《射史》。书成于崇祯初年,现存有崇 祯二年刻本。参与编纂校订的有其宗弟程梦周,婿孙时伸、金汝孝, 子程时泳,侄孙程有康。书前有文学家陈继儒、宗弟程梦周序文,以 及程宗猷的自序。这三篇序文阐述了程宗猷编纂《射史》的背景、缘 由、目的、内容等,对研究程宗猷射术思想有重要阐释价值。三篇序 文角度不同,各有立意。姑且将陈继儒的序文称为陈序、程宗猷的自 序称为自序、程梦周的序文称为程序,作深入剖析。陈序从行文开始就充分肯定新安程氏家族的武功,特别是对明 代二程:程宗猷、程梦周进行了褒扬,认为二人是程氏两奇男子,并评 价了此书具有“小用之可以护卫桑梓,大用之可以报效国家”的功用。参见《晋书》卷五十七 接着综述了射术的发展史,认为自古射术发达,射术文化历史悠久。 但是到了明代,射艺低下,善射者少,于是程宗猷、程梦周在共同研习 中,援古证今,阐明射法,配以图示,便于习练。这是其撰述该书的目 的。同时在陈继儒看来,要应对当时的东夷逆奴,就需要习练射术, 因为“练兵自练胆始,练胆自练器始,练器自练射始” o如果将此射法 广泛推广,将能使人人成为养由基、李广(按,二人均为古代善射家), 这样就可以应对东夷逆奴。也就是说陈继儒从军事战争的角度,高 度肯定了《射史》的应用与推广价值。自序则主要是在阐述文武治国的基础上,详述新安程氏家族历来 之武人功绩,同时指出自宋代以来,新安程氏家族武风不如文风,而自 程宗猷开始(为新安程氏第九十三代),武风重振。序中还讲述了程氏 宗族围绕程宗猷习练武艺,受召于天津开府李大恩,并因战功,获圣恩 褒奖“义勇可嘉”。也就是新安程氏家族在程宗猷这辈中,家族武风得 到了延续和重振,也建立了赫赫之功,取得了一如家族先祖以武报效国 家的功勋。程宗猷撰述《射史》,目的有二:一是有感于天津开府李大 恩的知遇之恩;一是教育子孙,秉承程氏家族文武并重之风。自序的意 义重大。一方面它讲述了以武治国的重要性:文可治国,武可安邦;武 定之,文守之。一方面也从宗族发展史的角度,指出了徽州地域尚武的 文化脉络,阐明了宋代以来武风衰、文风兴的宗族文化变化,并以文武 并重的思想理念教育子孙,传承宗族文化不能偏废。正是由于此,明清 徽州尚武文化在文风兴盛的背景下,得到延续和传承。程序则是从射艺发展到明代,技艺之术不如古人、射艺之道不明 的现实背景出发,阐述自己师从程宗猷研习射艺,并得射艺之精、射 道之深。同时指出了程宗猷对射道的深刻理悟和传播射艺的心愿: “兄笑曰:子不读孟子之言乎?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 非尔力也。巧以法传,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今予耄矣,无能为矣。 所望二三英杰,振此道以鸣当世,则何难。一矢,殆酋上报天子,下闲 舆卫,斯不负男子生而四方志耳。”上报天子,下可守卫,这是程宗猷 的对射艺功用的深刻理解。从师从程宗猷习武之人据书习练的效果 看,从游者按图索射,无不吻合,百发百中。《射史》共八卷,前有凡例。八卷分别为大射之仪、乡射之礼、周 礼六官、射义射录、名射、弓矢录、射器图、射法直述并图。凡例中有两条对我们了解《射史》编纂情况很有帮助:是刻旁搜史籍,具述旧闻,或一言有当于射理,或一人擅名 于射中,或制器而原其所从来,或命名而稽其所由异,纤悉备载, 收采靡遗。其有耳目所未逮者,嗣容补续。武场选士,惟取中的。然士之中也,有法不得其法者,未见 其能中也。不佞弹精千虑,似有一得之愚,合于古而不谬,质于 人而可征,直述臆说,以公同志。这两条凡例,从史实搜集和个人练习心得两方面进行阐述。据 此可知《射史》搜集面广,内容广泛;同时《射史》也充分结合了个人 习练实践,阐述射法。由此可以看出《射史》既是一部射艺发展史,也 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项技术史。第十节射术(二)由上节可知,《射史》文化知识体系庞大,技术方法众多。本节从 《射史》的文化知识与技术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关于射礼文化。程宗猷在《射史•射礼疏》中指出,射艺自古重 之,主要原因在于“射可以观德行也。德行未修,则教之以习射。习射 即习礼乐”。然而古今选士标准不一,“古之选士以射,今之选士以 文”。这种古今取士虽异制,但是得人则同。程宗猷对古射礼在选士 上所折射的古道古礼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但古人试贡士于射宫,更 有深意。凡人之贤不肖,于威仪揖让间,尝露其倪,而其好恶趋舍之情, 于行同能耦间,更验其实。故节之礼乐,以观其德,比之以耦,以观其 类。而人之材品,将有所不能瘦者?以此言之,试射之显征,校文之喑 索,其将谁优乎哉?是故,射礼虽废,而古道不可以不讲也。”射艺能够 反映出射艺人的道德、材品、属类,因此射之道需要传承。关于射制与射义。射制在礼经中已有具体规定。程宗猷认为, “射非他艺比也,天子重之,六乡掌之,凡制度设施之法,靡不精详具 载,诅可泛然不探其所自始耶? ”程宗猷辑录了古之射制以明射之制 度。射义即“记燕射大射之礼,观德行取其士之义也”。正如孔子所 云:“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 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诗》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祈,求也。求中以辞爵(指酒杯)也: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 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关于名射之人。程宗猷辑录了 95位名射家。“射于四经祥矣, 史传子集所标者,亦世有其人,或树勋于当时,或垂法于千,何莫非 吾侪之师表。谨采耳目之所及者,为射录部。研穷日深,简有一愚之 得,辄敢附诸篇末,总为同志之一助云。”一方面,程宗猷从文献上辑 录历来之名射家;另一方面,程宗猷对名射家的射技、射理进行研习.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得之见。从其辑录的名射家看,有羿、伯昏督 人、甘蝇、飞卫、纪昌、养由基、李广、魏文帝(曹丕)、程灵洗、岳飞、陈 尧咨、种世衡等,采用近乎人物志的方式,以记述名射家射艺事迹为 主。需要说明的是,南北朝时徽州人程灵洗,因擅长射艺,程宗猷将 其列入名射家。关于弓矢的名录。弓矢之名,《易经•系辞》云:“弦木为弧,物 木为矢。”《尔雅》亦云:“金镂剪羽,谓之银,骨镰不剪羽,渭之志。”金 链是射必入其中,而骨镶射而防其伤, 程宗猷辑录了“弓名”“矢名” “弓材”“矢材”“箭药”和“弓工”,说明了古已有之的弓矢制作材料, 如制弓以麻林山之麻为弓弦材料,而制矢的材料则以会稽的竹箭为 优。值得一提的是,程宗猷将诗文家、政治家吟咏弓矢及射事活动场 面的赋、赞、诗、铭等文学作品辑人其中,如应场的《驰射赋》、昭明太 子的《弓矢赞》、唐太宗的《咏弓诗》等,生动再现了射事活动场面,也 体现了射艺活动的传统,是射艺文化的最好注解.关于射器。

 

 

浏览7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