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盛衰并现:隋唐北宋
一般来说,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 结果,政治是保证,经济是基础,文化是先导,三者紧密关联、互 相渗透、相辅相成,统于社会发展之中,如上述淮北在先秦时期萌 芽初兴,在秦汉魏晋六朝时期渐趋繁荣就是如此。不过,我们如果 仅从行政建置这个特定的角度看,淮北还出现过严重的不平衡现 象,时间大约就在隋唐到北宋末的这五百年时间。
隋大业元年(605),隋炀帝下令开凿从洛阳到扬州流经相城地 区的通济渠(唐宋时期也称汴河、汴渠、汴水)。作为隋唐大运河 的首期工程,它连接了黄河与淮河,成为华夏大地上的交通大动 脉,枢纽天下,临制四海。正是由于大运河尤其是通济渠的开通, 黄淮之间渐由兵家争掠的战乱之地,恢复为“纲运繁沓,触胪相 继”的人烟稠密之地;特别是通济渠沿岸,南北通衢、东西交流, 当舟车之会;围绕着运输业、旅游业的消费拉动,店铺驿站渐次扩 建,集镇鳞次栉比,淮北地区重新繁荣昌盛起来。
虽然通济渠流经淮北境内并不长,仅41. 5千米,且唐朝李敬 方《汴河直进船》还有“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之 说,但通济渠对于淮北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在某种程度上说, 它曾经和滩河(滩河古称睢水)上承大梁(开封)鸿沟水,下至小 河口(邳县境)入泗水。今人通常将原渡河称为“老滩河”,1968年截流后河道称为“新滩河”,它们同为养育淮北人民的母亲河、 生态河、命脉河。从政治上来说,“随着汴河的开通及其在经济交 流中作用的迅速提高,它的重要程度也与日俱增”,如唐人常说 “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天下以江淮为国命”,以及有宋一代 “唯汴河是赖”就是明证.这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对淮北经济 发展的影响尤为重大和深远,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汴河对沟通淮北 地区的河网起着骨干作用,而这个水上网络无论对补充汴河的水 量,发展区域性的交通运输,还是对提高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无 疑都有一定的作用;其次是汴河对农业生产有肥田改土作用,如北 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在《梦溪笔谈》讲到他“出使至宿州,得一 石碑,乃唐人凿六陟门,发汴水以淤下泽,民获其利,刻石以颂刺 史之功”;再次是促进了沿汴河两岸商业城镇的兴起,如唐宋时期, 淮北主要城镇几乎都集中在沿汴河一线,其中比较大的有第城、斯 泽、白梯、柳孜等,而推寻它们兴衰沿革的历史,多与汴河有关; 此外,汴河对黄河夺淮以来接连不断的黄水南泛曾起了阻遏作用, 并因之影响到安徽淮北地区的地貌,可见,在离北齐天保七年(556)相城被撤县设乡,政治影响 力式微的50余年之后,是隋唐大运河为淮北发展续写了辉煌的 新篇。
还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由于通济渠这条黄金水道的存 在,虽经历水患旱灾、战乱、人口迁徙等天灾人祸,淮北沿岸城镇 始终保持着一派繁荣景象。特别是北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市),淮 北一时成为王畿之地,它的政治、经济地位也相应有所提高。不 过,由于北宋长期与辽、西夏、金争战不休,特别是金人南下侵宋 初期,执行烧杀掠夺的政策,民多流亡,土多旷闲,“淮泗之间, 亦荡然矣”,社会经济遭受巨大破坏,淮北衰败已呈不可逆转之势。
(四)贫困交加:南宋以降
历史地看,淮北在两宋之际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演变过 程。“自淮右非宋,相滩凋零。地少出产,民不聊生。金元明 清,水既深而愈下;兵虫水旱,火已热而犹蒸”。水利事业荒 废、自然灾害频繁、战乱不断、劳动力外徙等是淮北经济由盛 而衰的主要原因。
其实,在上述主要原因当中,水利事业特别是通济渠的由兴而 废尤其关乎淮北社会经济的盛衰。因为在南宋之前,淮北经济发展 较快,是富饶的鱼米之乡,享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 誉;进入南宋后,随着政治中心南移,通济渠的航运地位明显削 弱,淮北政治、经济地位也因之下降,再加上黄河南徙,每年缺少 清淤治理,运河河床逐渐淤塞断流,尤其是元朝定都大都(今北 京),开京杭大运河,通济渠逐渐丧失了全部的水运功能,直到元 泰定二年(1325)后,最终湮塞,埋入地下,淮北彻底失去航运交 通之利。
当然,自然灾害频发,并且在后期有日趋严重之势,是淮北社 会经济衰落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而它的产生,则主要是由气候、自 然地理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 化,与其说是天灾,毋宁说是人祸。南宋建炎二年(1128),宋都 城从东京(开封)南迁临安(杭州),淮北不再作为国家的核心地 区,失去了许多政策上的优惠,尤为严重的是,为了避免与金兵作 战,东京留守杜充竟掘开黄河南岸大堤,使黄河水南流入淮,这是 淮北生态畸变的开端,而此时淮北属于宋金交战地带,兵连祸结, 交战双方均无意加以治理。此后,淮北再也没有中兴过,陷入了长 达八百多年沉寂不振的境地。
南宋、元、明、清时期的淮北,虽说每当战乱初定,统治者也很注意劝课农桑,经济仍在缓慢发展,但是就总体而言,昔日繁荣 富庶的运河沿岸城镇已风光不再,“萧县的盐碱滩溪的洼,宿县遍 地是蚂蚱(蝗虫)”这句民谚就形象地反映出这里一派荒凉萧条的 景象,甚至可以说,穷乡僻壤、贫穷落后似乎成了这里的代名词, 文化事业也因此跌入低谷,几乎没什么亮点可言,“遂罕有以文章 著名史传者”。究其原因,一方面,淮北既是南北割据政权争夺的 重点地区,又是历史上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多发区,久罹战祸, 民不聊生,生产受到极大破坏;另一方面,淮河流域或洪涝灾害频 繁,或旱蝗灾害并发,赤地千里,“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 灾”已成为这里的真实写照,“频年被水,日就凋残。邑无城垣, 野无道路,田无沟池”,居民“岁岁逃亡,十不存五”,“仅存之民, 率皆屋无户,炊无灶,食无案,卧无床席,冬无被,夏无帐,日用 无器皿,耕作无牛具”,“地鲜种稻,所产唯麦豆秫粱。既播种,即 束手而听之天”,“穷民至有数月不食盐,终身不知茶味者”。对此, 有学者曾极为痛切地指出,“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给淮北遗留下了 动乱、自然灾害频繁和贫穷落后三个弊端。国家和平时期,由于自 然灾害频繁,淮北常是盗寇横行之地。国家动乱时期,又是双方争 夺的战场。国家政权交替之际,又是群雄割据、决定兴废之所。历 史虽然是治乱相交替,在淮北却是乱世多于治世,可以说天下未乱 淮已乱,天下已治淮后治”。
(五)走向复兴:20世纪50年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淮北大地迎来了新生。从此, 古老的相城重新崛起,开始走向复兴之路。需要指出的是,淮北煤炭开发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唐宪宗元 和三年(808),官府在宿州修建城墙时,就发现可以燃烧的“石 墨”;900多年前,苏东坡任徐州知州时,在“州之西南”访获
“石炭”,欣然作《石炭歌》咏之,留下了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 如8万车炭B的药研佳句。以后历经明清沧桑、军阀混战、内忧外 患,官办、商办、官商合办,几经起落,至1949年,淮北已濒于 崩溃。
不过,由于20世纪50年代淮北大煤田的发现,特别是1958 年5月5日淮北煤矿筹备处正式成立,以及6月28日烈山煤矿竖 井开工建设,从此拉开了党领导下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淮北矿区的序 幕,1960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滩溪市正式建立;1971年 4月.滩溪市更名为“淮北市”;1977年2月,宿县地区所辖滩溪 县划归淮北市管辖,淮北现在的城市格局最终形成。
虽说长期以来,采煤业是淮北的支柱产业,占据经济总量的 半壁江山。然而,随着2009年3月淮北市入选国务院第二批 “资源枯竭城市名单”,以及煤炭“十年黄金期”结束,价格大幅 下滑,淮北正着力从根本上扭转“一煤独大”的不利局面,非煤 产业正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煤炭产业也已 经由20世纪90年代初单一的煤炭开采,逐步转变为开采和深加 工并重,煤炭深加工与煤化工、精细化工并重的深层次产业形 态,淮北逐渐走上一条“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科学发展 之路。
建市50多年以来,淮北曾获得诸多美誉和好评。如2011 年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市”百强榜单,位居全省首位;群众安 全指数连续5年全省领先,皖北第一;特别是三次蝉联“创建 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2011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 “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奖”。此外,淮北还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先 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无障 碍建设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 国创业先进城市”等称号。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1980年,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正式把淮 北定位为以煤电工业为主的工矿城市;1991年,规划修编后,把 淮北定位为以煤炭、电力工业为主,轻纺、化工、建材协调发展的 能源基地;2006年,规划再次修编后,把淮北定位为安徽省东北 地区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能源城市。2007年,根据煤炭资源逐 渐枯竭的严峻现实,淮北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城市转型 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淮北正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城市转型步伐,加 快推动科学发展。
浏览8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