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着数千年文化 历史传统的活化石,是研究该地区最为有效的活态资料,包含着该地区民族传 统的文化基因,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中方还是西方发达国家都极为重 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专门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约》。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大转型、大变革。社会转型引起人 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变化,造成一些非物质文化 遗产项目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如村寨、建筑、民族风俗)遭到破坏, 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固有的生存气息和生存基础逐渐消亡。使得产生和适应 于原始农耕文明环境中的文化习俗、技艺和节庆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加 之社会转型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信仰的冷漠、导致许多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所依赖传承的文化土壤、文化环境、生存模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而最 终使得一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从人们的生活中、记忆中走向消亡。相对于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最为重要的7项国家级体育非物 质文化遗产中就有3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心(形)意拳、通背缠拳、形意 拳。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还有文水长拳、南少林五行拳、傅山拳法、浑元 一气功、杨氏太极拳、傅山拳和鞭杆共7项。由表1可以看到山西省非物质文 化遗产极为资源丰富。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深入研究山西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这些 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而且也有利于推动整个山西省的武术非 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当然也有利于整个山西省的民族传统 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全国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发展作一次有益的尝试与目前专门针对武术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的研究较少,特 别是借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与传承 则更是少之又少。今天多媒体数字技术已经形成一股新的发展浪潮,不断冲击 着传统的传播模式。对于山西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来说,从历 史来看山西省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形意拳本身就导源 于山西,而后发展到全国,今天在山西太谷县、祁县等晋中地区习练形意拳几 乎成为当地人民群众最为基本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多元化 的视听媒介进入千家万户,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这种多元化的视听刺激远远 超过了形意拳这种古老传统拳术的吸引力,所以在当代许多青少年更喜欢观看 NBA比赛,而对于形意拳之类的传统拳术着日渐疏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如此,如果我们不 借助于今天的各种技术媒体来宣传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技艺,那么若干年后, 我们可能再无缘看到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武术是一种活态传承, 它不是一种器物传承,武术是需要人来习练的.而且由于武术本身讲求功夫的 习练,所以它还有别于一般技艺的传承。武术是需要一个人花大量的时间和精 力来练习才能达到某个层面的技艺和功力,而且这也要求习练者本人具有一定 的资质和机缘,所以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相对于其他固定模式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承则更显得困难和艰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顺应当前数字化发展潮流,比如构建“山西省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这种网络资源,通过文字、图片、录像等多种形 式来传播山西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要对山西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 产相关的各种档案资源进行整理、分类,绘制出较完善的资源分布地图集,为 每一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系统全面的数字化档案。系统、真实和全面的 记录山西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构建、绘制山西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 产基因数据库,以便于留存最为直接、原始、真实、生动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 产数据资料,从而使山西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最本真的方式长久地进行保 存,同时对山西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资源信息进行系统、科学的数字 化管理山西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0世纪以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经被许多国家列为关系 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看待,特别是对于一些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 保护更是上升到一个国家级的安全高度。因为活态传承往往是传承人的口传身 授,很难有较为标准化、固定化的传承模式,一旦这个传承人出现问题那么这 种传承就很可能从此无法再复原,甚至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此绝迹。正是因 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各国都特别关注本国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根据目 前研究成果来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部分国家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走 在前沿,特别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立,许多国家都给出了成 功的经验。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各个省、 市、自治区甚至于县级地区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相应的 保护措施。但是相对日本、英国等国,我国的法律条文制定的较晚,仍有许多 需要完善的地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体育类项目上,而 相对于山西省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概念界定不清,种属归类不明。类别归属不清、概念界定不清楚和名称使用不统一影响相关研究和保护工 作的进行。我们从国家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 把体育放在“杂技与竞技”这一栏目中。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所列出的17项中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6项,其他更多的是一种民俗杂技项 目,比如吴桥杂技、聊城杂技、天桥中幡、宁德霍童线狮、抖空竹等。即使这 样杂技与竞技相对于31项的民间文学、72项的民间音乐、41项的民间舞蹈、 92项的传统戏剧、46项的曲艺、51项的民间美术、89项的传统手工技艺、 70项的民俗可以说还是较少的一组。当然这其中有将民间秧歌划归到舞蹈的问 题,同时也有将一些带有一定性质的体育内容的民间游戏划归到民俗的问题, 但从总体来看,这种单一将“杂技与竞技”划出来对于中国历史悠久的、形式 多样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来说存在着一定的误划误归问题。当然在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定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化部办公厅关 于成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68人大名单中,没有一位是从 事体育方面研究的专家。虽然之后在文化部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进行鉴 定时,有少量的体育史学、体育文化学的相关专家学者参与,但是相对于发言 空间和发言权重方面体育类专家显然处于劣势,自然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 概念界定和种属归类上自然存在着一定的客观问题。对于中国传统武术而言内 容极为丰富,而且许多拳种在地方演变中已经逐步与民俗融为一体,无法将其 中固有的民俗成分加以剥离,这样就形成申报上的一种错杂,甚至于出现某种 冲突。(2)经费不足,生存空间受阻。经费不足阻碍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开展。这个问题主要体现 在两个方面,一是调研、普查经费短缺;二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满足传承人的生 活所需。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对 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是巨大的束缚。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市场化 商品化的时代.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这些传承人而言难以给予更多的物 质回报,但是却需要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这种传统文化遗产延续。以山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许多青少年都一方面是没有时间、精 力去学习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因为生活压力的催逼,许多传 承者根本无法依靠自己的这门技艺获得社会相应的物质回报,最后只好别谋一 份工作来维持基本生活。此外,对于一些研究者而言,因为传统技艺是需要一 定的时间加以体悟了解的,短时期只能掌握一点皮毛’同时这也需要在经费上的支撑,但是由于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课题很难拿到更大 的国家级、省级项目,所以在研究经费上受限,同时由于研究者本身能力、水 平、精力等因素的影响也难以完成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
浏览6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