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述事理伦次(条理、顺序)不差,圣哲的 原义就不会失落。了解古人对“经”、“论”的定义,有助于我们理解《太极拳 论》是一篇述经叙理之作。有人把它改名为《太极拳经》,显然不妥。
- “论”是述经叙理之作,故王宗岳《太极拳论》首先阐述太极的定义, 用以总摄全篇。太极者,有形有象;无极者,无形无象。万物都是从无到有,从 小到大,从少到多,故太极由无极而生。太极派生两仪。何谓两仪?朱熹《周易 本义》解释说:“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两仪即阴阳,阴阳消长,相 生相克,生生不已,变化无穷,因此,太极是阴阳之母,此二句从理论上总括 了太极拳体用之道。“太极” 一词源于《易经》。古人用阴阳来解释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形成与发 展,揭示事物内部对立统一规律,含有朴素的辩证观点,因而应用十分广泛。 值得注意的是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述经用语,并非承袭《易经》,而是承袭 宋儒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 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动静在心,分合在形。心为令,气为旗,心动形随,“势势存心揆用意”, 则作止蓄发,无不如意。与人打手不是用力抗拒,而是“粘连粘随不丢顶”,应 合他力,因势乘便,随曲就伸,无过不及,他力皆为我用。此为太极拳技法的 根本要领。“无过不及” 一语源于孔子“过犹不及”,“中立而不倚。”清康熙帝在《御 纂朱子全书•序》中,衍化其意,用“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二语来阐述“中庸 名篇之义”。王宗岳引入《拳论》中,强调了中庸之道在太极拳走架打手中的具 体运用。“人刚我柔谓之走……”两句讲在一定条件下我以弱制强和由弱变强的技击 方略。人强我弱应顺其来势走化,引进落空。走化来劲要柔顺,才能运转灵敏。 若躯体不柔,举止不顺,焉能走化来劲,引进落空?使彼由强变弱,由优势变 为劣势。与人较技我只有以柔顺之法,顺其来劲走化,陷其失去平衡,变优为 劣,由强转弱,我再乘机以顺粘背,迫其败北,方可达到以弱制强之目的。王氏刚柔之意师周敦颐《太极图说》“立地之道,曰柔曰刚”。动急急应,动缓缓随,意为我之缓急应随彼之缓急,不可自为缓急,如此, 必须舍己从人。李亦畲先生《五字诀》云:“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
人"方可缓急应随。
I吴穴轮
武术文存
在“人刚我柔”四句后,作者进而指出:“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拳 技千变万化,虽无固定,但拳理则一,用以贯串始终者,不外浮沉吞吐,虚实 开合,阴阳互用,中正无偏。“一贯” 一词始见于《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和《论语•卫灵公》 “予一以贯之”。此节言习太极拳功夫之顺序:先求着熟,掌握拳势运动,战术形式,技 击方略;逐渐运用自如后,再求懂劲。劲是着的核心,着是劲的载体,着形 诸外,劲蕴于内,二者水乳交融,不可乖离。能熟练地掌握听引化拿发的功 夫——听劲准,化劲巧,拿劲稳,发劲狠,才算懂劲。懂劲的要点在于顺遂 (粘)。懂劲后,才能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战术技巧,走以化敌,粘以制敌,粘 走互用,攻防相生,“工弥久而技弥精”,“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以达“神 明”之高超境界。欲达此境,须持之以恒,精进不懈,更要和良师益友用心研 习,功久自悟,故曰:“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豁然贯通” 一词源于清康熙帝为《御纂朱子全书》写的序文:“而一旦豁 然贯通之为要”。神明” 一词见《淮南子•兵略》:“见人所不见谓之明,知人所不知谓之 神;神明者,先胜者也。”
头为六阳之首,提携全身,故走架打手首先要头容端正。头正颈竖顶自悬, 如此则神贯于顶,头脑爽朗,领起全身。气沉丹田,呼吸出入,深匀调畅,身 躯自然和顺,重心不移,气实步健,始可迈步如猫行。“不偏不倚”谓之“中”,立身中正,动作适中。欲求立身中正之道,须谨 守武禹襄先师所制之身法(提顶吊裆,含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膊,腾挪 闪战,尾闾正中,分清虚实),六合对称,阴阳互托,身法合度,自然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一句是讲走架打手劲力运作之窍要。平日走架演轻灵闪倏之 劲,是练本身的忽隐忽现;与人打手中突变猝发之劲,是应敌之忽隐忽现。均 指虚实无定,变化莫测。以上四句对习太极拳者提出四项要领:
(1)对头容的要求;
(2)对呼吸 和下盘的要求;
(3)对身躯的要求;
(4)对虚实变化的要求。以上四项务须 密切相连,不可截然分割。自“左重则左虚”至“退之则愈促”,是讲练习粘走之法。要诀是不与来力 顶抗,要因势利导。其为文结构显然脱胎于《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 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对此,读者不可不予详察。“一羽不能加”后数语,是讲习太极拳者虚实变化达到高级阶段的情况。
[10 ]此节讲太极拳术之高超优越。
“斯技旁门甚多”四句,是说其他拳术虽然各有特点,总归是以力胜人,是 “先天自然之能”,与“学力”无关。王宗岳在此强调了 “学力”的重要。“学力”指学术的成就。宋•范成大《送刘唐卿擢第西归》:“学力根深方蒂 固,功名水到渠自成。”清乾隆五年
(1740)刻印的《钦定四书文》(阐述四书 文义的作品集)、卷首载有乾隆皇帝的谕旨,中有“国家以经义取士……于四子 五经之书,阐明义理,发其精蕴,因以觇学力之浅深与器识之淳薄……”《拳 论》“学力”.一词可能源出于此。“察四两拨千斤……”四句,是进一步论证太极拳术“以弱制强”的依据。 太极拳技法的特点是“以柔克刚”,与人打手我以柔顺走化,引进落空,转为我 顺人背,再乘势发放,纯以技巧取胜,故曰“显非力胜”。练习太极拳要求“心 静神敛”,动静相兼,身心双修,故久习太极拳者虽到老年,其拳技功夫仍然不 衰。须要指出的是,太极拳并非不要劲力与速度,只是其劲力与速度是从练习 走架和打手中获得。其劲力在于周身一家,意气一致,开合有法。其速度在于 心神镇定,触觉灵敏,物来顺应,应感而动,得机得势。
“立如平准”两句讲身法。
“平准”一词源于庄周(约公元前
369-286)《南华经•天道》:“水静则 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汉初,政府对物价采取的平抑政策即名“平 准”。王氏《太极拳论》中提出“立如平准”,是讲走架打手要重心得当,掌握 好自身的平衡。能“立如平准”,周旋中规,方可“活似车轮”,与外力相触, 顺势滑过,引进落空。“偏重则随”两句是进一步阐述得失之因:得在“偏沉”,失在“双重”。“每见数年纯功”后数句,是强调“双重”的危害,能否克服“双重”,是 胜败的关键。后人对双重的解释意见不一,拙意是通过实践,“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必斤斤计较于文字之叙述。这节讲克服双重之法。双重之病去,则技艺日进矣。克服双重的要诀是“知阴阳”。阴阳在此的主要含义是虚实。处处虚实明 确,彼实我虚,彼虚我实,因势变化,沾连不脱,处处合拍,明己知人,进入 懂劲之佳境。循此以往,愈练愈精,渐至从心所欲。作者提出了 “默识揣摩” 的用功之法。“默识”出《论语•述而》“默而识之”(默默地记在心里)。“揣摩”出 《战国策•秦一》“苏秦乃夜发书……以为揣摩”(用心研究)。从心所欲”出《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武术立存
武术史论家唐豪先生认为“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四句,是从胡煦的“阴 阳不相离,又有相须相互之妙”引申而出。根据胡氏卒年
(1736)和《周子全 书》(胡文见《周子全书》)出版时间(乾隆二十二年,即
1757年),断定王宗 岳《太极拳论》作于
1757年之后,可资参考。本节讲“舍己从人”和“舍近求远”之别。太极拳的技艺要求在沾连粘随中以求我顺人背、人为我制,为此,要“舍 己从人”。李亦畲《五字诀》云:“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
浏览6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