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舍己从人,不是任人摆布,而是因势利导,陷彼于失重之困境,为我所 制。所以“从人”应从近不从远,挨着何处何处击。如舍近从远,则易丧失战 机,为人所制。唯有随曲就伸无过不及,走以化敌,粘以制敌,才可做到舍己 从人,又不犯舍近求远之病。“差之毫厘”两句,是对本论的总结。欲达太极拳艺精奥之境,必须遵循本 论中指明之窍要,不可稍有差异。不然“差之毫厘”,则“谬之千里”矣!“差之毫厘”两句出自《汉书•司马迁传》。近人李紫剑先生认为这两句话在 清人著作中先见于袁枚(1716-1797《随园诗话卷二、四一》,继见于乾隆七 年(1742太医院汇编的《医宗金鉴•灵枢经》条目中。《太极拳论》中这句话源出于此。

评述

太极一词出于《易经》;用阴阳来析释事物发展变化的,在古人著作中屡屡 出现,但直接承袭宋儒周敦颐《太极图说》之意的作品,却自王宗岳《太极拳 论》始。原因是清初康熙帝为了巩固清朝统治,消弥夷夏之防,认为“非先王 之法不可用,非先王之道不可为”,遂大力提介儒学,推崇宋儒程(程甄、程 颐)朱(熹),刻印宋儒著作。周敦颐,字茂生,谥号元公,世祢濂溪先生,北 宋道州(今湖南省道县)人,著《太极图说》及《通书》40篇,为宋明理学之 创始人。二程是他的弟子。康熙帝在《御纂朱子全书•序》中盛赞周敦颐“阐无极而太极,复著《通书》,其所授受又自来矣。”他将周敦颐、二程、朱熹视为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继承者,配祀孔庙。经过清初政府的大力宣传提倡,宋儒理学达到了全盛顶峰。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了解为什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在学术思想及用语上直接承袭宋儒周敦颐《太极图说》之原因。此外,《太极拳论》有些词语和含义还出自康熙、雍正、乾隆所作序文及 谕旨或清初著名著作中,这并非偶然,因为这些作品都是当时读书人熟悉之作, 王宗岳把它衍化引入《太极拳论》之中是合乎逻辑的。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 初步断定王宗岳是清初人,其《太极拳论》完成于清乾隆时。还有一点也应引起我们重视,即儒家的中庸思想贯彻于《太极拳论》之始 终,成为《太极拳论》的核心。拳论词语出自《论语》者有多处(参阅前注), 说明王宗岳是一位熟读经书的儒生。对此,还可从《太极拳论》文体方面找些依据。我认为《太极拳论》是一 篇深受八股文影响的作品,这里略作介绍。我国科举时代,士子应试规定文体,旧称制义(艺),俗称八股文,为北宋 王安石(1021-1086)首创,完美于明,继行于清。明、清两代开科取士最重 首场,题目以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主,又以“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重点。程式化是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由破题、承题、起讲、提比、中二比、后 二大比、末二小比、大结组成。所谓“八股文”是指文中后四比要各有排偶两 股。在字数上也有严格规定。请看《太极拳论》与八股文程式颇多吻合。如:(1) 八股文“破题”,要求首二句点破题意。《太极拳论》首二句“太极者 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说明太极内涵,点破题意,符合“破题”的要求。(2) 八股文“承题”要求用三四句话承接破题,对题目再作进一步的说明。 《太极拳论》“动之则分”至“而理唯一贯”,承接破题阴阳含窿,予以引申, 符合“承题”的要求。(3) 八股文“起讲”,要求概述全文,开始议论。《太极拳论》由“着熟” 至“豁然贯通焉”,阐述习拳顺序,总笼全题,层次分明,符合“起讲”的要 求。通过以上三例,足以说明《太极拳论》的作者是一位熟悉八股文写作的老 手。这为我们肯定王宗岳是一位饱读经书的宿儒进一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前人武术拳论中,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是一篇说理深透,伦次不差, 散偶兼备,文采斐然,成语典故运用准确的好文章。即使作为文学作品读,也 不逊色于文坛大家之作。我在1976821日因雨辍耕为王宗岳、武禹襄等 先贤拳论作注释毕,曾口占二绝,现抄一首于下,用作本文结束语,并对前特 略申敬慕之忱:千古才人非一家,班(固)马(司马迁)李(白)杜(甫)竞相夸;莫把拳论等闲看,百花园中一劲花。

(原载:《武林》,2002年第6期)

武演襄继泓和发展了王宗岳的学说

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清、嘉庆十七年 (1812生于直隶省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永年县广府)东街。据《广平府志》、 《武氏族谱》等史料记载:始祖武文举,明、洪武朝曾任刑部主事。“靖难之 变”后,遁迹滇南。逝世后,其子扶柩北归,定居永年,到禹襄已十余世。曾 祖父讳镇,字静远,卫千总。祖父讳大勇,字德刚,武生。轻财好义,能急人之难。父讳烈,字丕承,邑庠生,英年早逝。母亲赵氏,宣化镇君子堡把总赵宏勋之女,幼熟经书,夫亡后,自课诸子读四书五经,皆成名。禹襄大哥澄清 咸丰壬子科(1852)进士,授河南省舞阳县知县,有政声。仲兄汝清道光庚子 科(1840)进士,以主事分刑部,后升任四川司员外郎。因母老乞养归里,先 后主讲清晖书院、磁州书院四十余年,成才甚众,学者望如山斗。禹襄之姊嫁 同郡举人李世馨,生四子,长名经纶,字亦畲;次名承纶,字启轩,光绪乙亥 (1875)恩科举人。二人都随母舅禹襄研习太极拳。禹襄自幼跟母亲及大哥澄清读书,虽以孝行、才干、博学与二兄齐名,有 “广郡三武”之誉,因秉性耿直,得罪地方官吏致使功名蹭蹬,仅是一名縻贡 生。后来长侄用章(武澄清之子)得中进士,任兵部主事。依据清制,禹襄被 封为“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光绪六年1880)三月二十八日因病逝 世,享年69岁。1852年(咸丰二年),武澄清春闱中式,授河南省舞阳县知县。舞阳县位于 河南省中部偏南,东临廓城,西接叶县,南连遂平,北倚襄城,元、明、清三 朝隶属南阳府。境内有一条名叫“沙河”的大河,沿凛河,经周口,转安徽阜 阳流入淮河,远达上海。北舞渡镇是沙河在舞阳县境内的一处水陆码头,是南 北盐业的中转站,晋商在该地开设的大盐店有二三家。武澄清在一家盐店得到 一卷山西人王宗岳编写的《太极拳谱》(下简称《王谱》),转授来看望他的三 弟禹襄,带回永年原籍。关于《王谱》内容,早期太极拳史论家唐豪、徐震均有考证。他们认为《王 谱》的主要内容是:1)《太极拳论》,总论太极拳之体用。2)《十三势 释名》,为何太极拳又名长拳和十三势。3)《十三势行功歌诀》,论修炼之 法。4《打手歌》,讲打手应变要旨。这四篇文章文义衔接,一气贯通,为 太极拳规定了完整的法理概念,是一部总结太极拳指导理论、练用法则,以及 为什么命名为“太极拳”的重要经典。关于作者王宗岳的身世,唐豪、徐震都认为他是清代乾隆时期人。那么,山西人王宗岳所作拳论,为什么会出现在河南省舞阳县一家盐店之中?我在《王宗 岳其人》(载《武魂》,1995年第5期)、《王宗岳太极拳谱为什么会出现于舞 阳盐店》(载《武魂》,1995年第12期)以及《北舞渡怀古》(载《少林与 太极》,2000年第5期)等文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依据,可供读者参考接说武禹襄得到《王谱之后,对太极拳的研究更为专注。武莱绪在《先 王父廉泉府君行略》中说乃祖“唯以上事慈闱(侍养老母),下课子孙(督教子 孙辈读书),究心太极拳术为事。”禹襄遵循清初学者颜习斋(名元,颜李学派 创始人)重视“习行”(实习实行)的教学思想,多与力大精通武艺者相搏, 印证其术,并及时予以总结。他不单继承了王宗岳的学术思想,并光而大之, 予以深化升华。他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术,医家经络气血 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经多年潜心研习,遂神乎其技。他根据心得著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十三势说略》、《太极拳解》, 《太极拳论要解》、《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十要》等拳论和习拳 要旨,把以技击为主的太极拳升华为练意、练体,养气蓄神的高级拳术。

浏览7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