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开始,美国精武会每年组织一次“太极魂宝”武术锦标赛,武派 太极拳都是重点项目,扩大了武派太极拳在海外的影响。中国近邻日本太极拳 组织自1997年开始,连年邀请郑州市武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高连成(陈固安、 吴文翰的弟子)赴日讲学教拳,深受日本太极拳界的欢迎。我作为武派太极拳的传人,因工作关系,无暇授拳。近二十年,于业余时 间写了一些介绍文章。1998年离休后从事武术杂志专业编辑工作,多次应邀出 席各种太极拳会议(如研讨会、联谊会等),并应邀到大学讲课,又两度充任国 际太极拳修炼大会武派太极拳导师,2001年12月初应邀去香港参加特区政府组 织的万人“太极大汇演”,对弘扬武派太极拳略微做了一些工作。由于工作关 系,我接触各地的武派太极拳传人较多,国内国外的都有,我都应其所请,因 需相授,帮助他们为弘扬武派太极拳多作贡献。近些年不少拳友和读者要我写 一部介绍武派太极拳的书,凑巧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也邀我写这部专著。同道 们的鼓励和期待,激起我伏柄之志,不揣浅陋于近年完成了《武派太极拳体用 全书》这一专著(2001年1月初版,同年9月再版),以期读者通过对武派太极 拳的全面认识,进而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前辈太极拳家的美德懿行。 在国内外武派太极拳传人及爱好者的努力下,由武禹襄创始,李亦畲、李启轩 昆仲承袭,郝为真广为传播的武派太极拳将日益弘扬光大,为祖国社会主义建
武术文存
设服务,为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健康福祉服务。
(原载:《武林》,2001年第5期)
"引天入武" 的政派木板拳
武派(式)太极拳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是最早“引文入 武”,形成“文人化”的太极拳。
一、武派大的创始与发展
1 .创始时期
武派太极拳为清代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先生首创。其技法得益于陈清平,拳 理师法王宗岳,本诸实践创编了一套融技击、健身、养性为一体的太极拳势和 刀杆套路,改革了打(推)手,修订了拳式名称,拳理上承王宗岳著有《十三 势行功心解》、《十三势说略》、《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四字秘 诀》、《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从拳理、拳法、器械、打手等诸多方面,有继 承、有发展、有创新、有提高,形成一家有完整体系的太极拳学派。其传人李亦畲、李启轩均以研究拳法、拳理为主,著有不少拳论,提高了 太极拳的文化品位。由于武禹襄、李亦畲、李启轩以科第为主,罕于授徒,故武派太极拳到第 三世郝为真先生时才广为传播,衍为一派,与源于陈沟的陈派太极,源于广府 的杨派太极,鼎足而三,启太极拳流派繁衍之先河。
- 发展时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省市多组建国术馆。
1928年郝为真的弟子李圣端、 郝中天等组建“邢台国术研究社”,郝为真之子郝月如与韩钦贤等组建“永年国 术馆”,都培育了一大批武派太极拳研习人士。
1929年郝月如应聘到南京教拳。
1932年李槐荫等组建“山西国术促进会”,邀李香远、郝向荣等到山西教拳。永 年十三中学不少学生也到外地教拳,武派太极拳遂普及发展到江南、东北和山 西等地。
1935年正式出版了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李启轩诸位先生的太极拳论 著作,扩大了太极拳理论的影响。
- 普及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太极拳的发展极为关注.武派太极拳也随之得到更为深远的普及。其特点是:北京、上海、沈阳、天津、石家庄、郑州、邢台、邯郸、许昌、成都、 重庆等大中城市相继成立了武派(式)太极拳的研究机构。出版了武派太极拳的专著,如郝少如的《武式太极拳》、吴文翰的《武 派太极拳体用全书》、刘长春的《武派太极拳》、王善德的《辽沈武派太极拳直 讲》、姚继祖的《武氏太极拳全书》等,其中郝少如、吴文翰的著作已远播海 外,被译成多种文字。英国、美国、日本、瑞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有人在教授和 学习武派太极拳。
二、武派太极拳的内涵
- 重视太极拳理论的研究
武派太极拳从武禹襄起就非常重视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他率先“引文入 武”,其长兄澄清,仲兄汝清,传人李亦畲、李启轩以及郝为真、郝月如、韩钦 贤、徐震、郝少如、陈固安、姚继祖等历代传人都有拳论或著作问世,充实和 丰富了太极拳的理论宝库。武派太极拳的理论有一个突出特点:源于实践、重于实践、用于实践,所 作拳论,上承王宗岳拳论之余绪,有阐述、有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文 畅意顺,指导性强,故多为后世习太极拳者所采用。
- 具有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武派太极拳历经
1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手段。
有个人练 习的拳势、刀、剑、杆、棍,也有双人对练的推手、粘杆、对刀等。武禹襄创编的拳势势简技繁,组织合理,动作简洁,术法分明,重在实用, 不尚花法;法度严谨,身正势圆。双掌护中用中,前伸不越足尖,后屈肘不贴 肋,左右相系,上下相随,三环九折,节节贯串,内外相合,周身一家;以心 行气,内外兼修,以气运身,务求顺遂,拳势变化须有折叠,走化蓄发妙在腰 隙抽掣,起、承、开、合,一身五弓;外则柔和圆润,内则坚劲雄韧,含阳刚 于阴柔之中,寓雄奇于淡远之内,独具神韵。在教学上首重身法,武禹襄订有《身法八要》:提顶、吊裆、涵胸、拔背、 松肩、沉肘、裹裆、护膊。四传郝月如又总结前人心法增加了腾挪、闪战、尾 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一处不合,全身皆乖。习武派太极拳者有的拳 势可能不同,身法却不得错谬。中正:武派太极拳以中庸为纲、阴阳为体、虚实为用,要求拳势中正 工整,严守规矩,六合对称、阴阳互托,平衡对称、涌泉根深,尾闾正中、神贯于顶。双臂如翅、护中用中,动则螺旋、劲如吐丝。拳势动作动度适中,不 可过,过则僵硬,失之粗野;.也不可不及,不及则软弱,失之漂浮。要不温不 火,无过不及。静时聚敛则内气凝重,动时虚灵则外形飘逸,内外合一,渐臻 佳境。安舒:“安”则气度从容,动无虚妄;“舒”则运作舒展,呼吸平和, 稳静沉着。能安舒则举止大方,动作儒雅,气魄雄浑,招势到位。势势贯以 “起、承、开、合”。既可避免拳势浮滑潦草,又可放开筋骨关节,气血畅通, 劲力顺达,“如九曲珠无微不到”。但舒展蕴寓紧凑,紧凑不忘舒展。手不离 中,肘不离肋,手不妄动,足不虚行,运作简洁,干净利落。柔顺: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要求打手“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欲达此境,肢体必须柔顺。欲求肢体柔顺,得从松缓入手。躯体松柔,才可与 神意一致,内外相合,做到“意气君来骨肉臣”。走架徐缓,姿势才易正确,运 作到位。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身合,身与手合,手与足合,足与腰胯合, “六合归一”。躯心松静,动作徐缓,柔顺即在其中。圆和:在“立身中正,八面支撑”的前提下,拳势运作力求圆和,以 两足为轴构成立体的螺旋运动,宛如天体运行,有“公转”也有“自转”,招势 清楚而不含糊,最忌直入直出,僵如木偶。拳势合度,运作娴熟,意气洽, 则进入于“和”,和谐完美,拳艺臻于精纯。明拳理、知用法:拳理是练拳指南,只有明拳理,练拳才有准绳。弄清每一势的“法”和“术”,才能越练越精。武派前辈教拳多要求学生对每一拳 势知其名称、熟其法度、明其用法、晓其变化。明规矩、守规矩,进而脱规矩、 合规矩,神、意、气、体合一。武派太极拳的形成过程是武禹襄、李亦畲、郝为真等人太极拳理论体系的 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武派太极拳在拳势、拳法、拳理诸方面达到了 高度一致,形成了 “简洁缜密,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的独特风格。旧时强调技击,走架与现在不同,是“三年练慢,三年练快,三年不快不
慢,亦快亦慢”。不管哪种练法,均要慢而不断,快而不乱,生而不滞,熟而不 油。做到眼有神,身有谱,脚有根,手有准,心气稳,不散不懈,不僵不滞, 内外相合,周身一家;一动一静,皆有神情;儒雅俊秀,端庄飘逸,才符合 “文人化”的要素。
浏览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