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经均由前、后根在椎间孔或甑管处合成,前后根位于椎 管内,于椎间孔合成脊椎神经。脊神经出椎管后分前支和后支, 属混合性神经。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第1胸髓和第3腰髓的 灰质侧角内。

(三) 脊柱的运动

脊柱作为一个整体,运动范围较大,如沿冠状轴做屈伸运 动,沿矢状轴做侧屈侧伸运动,沿纵轴做回旋运动等。


  1. 屈、伸运动


脊柱屈曲的程度最大,当脊柱屈曲时,前纵韧带松弛,椎 间盘前部受挤压,髓核向后移动,纤维环后部受牵拉。当脊柱 伸展时,上位椎骨椎体向后倾、椎间盘纤维环后部受压,前部 受牵拉,髓核向前移动。后伸运动,以颈、腰段较为自如,胸 段受限。

  1. 侧屈侧伸运动


侧屈侧伸运动为椎骨沿矢状轴旋转,向侧弯方向倾斜,椎间 盘在侧屈方受压,侧伸方受牵拉,髓核向对侧移动。侧屈运动在 颈部及腰部较为灵活。

  1. 旋转运动


脊柱的旋转是围绕纵轴运动的,由于各段椎骨关节突的方向 不同,纵轴的位置也不同。颈、胸部的关节突的关节面近于额状 位,某旋转纵轴近于椎间盘的中心。在腰椎关节突呈矢状位,某 纵轴在椎间盘后方。由于各椎间关节突的水平角不一,旋转运动 在颈部最大,腰段最小。

三、脊柱旋转屈伸运动的健身作用分析

由脊柱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特点可知,神经系统是由位于颅 腔和椎管里的脑和脊髓,以及周围神经组成。神经系统控制和协 调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适应内外环 境的变化。因此,脊柱旋转屈伸的运动有利于对脊髓和神经根的 刺激,以增强其控制和调节功能。脊柱运动能带动大量器官、组 织、肌肉运动,从而增加各部位相应含氧量,强化健身效果。同 时,当脊柱运动时,椎骨、椎骨的连结,脊柱的肌肉和筋膜产生 主动性运动,而椎管内容物及脊神经也产生被动性活动。在精 神、心理的主导下椎管内容物及脊神经的活动,是脊柱运动健 身、养生的关键所在,通过脊柱的旋转屈伸运动以带动四肢、内 脏的运动,在松静自然、形神合一的状态中完成动作,从而真正 达到了人体的内外协调、身心统一;在调理身体的同时,修心养 性;起到健身、防病、延年、益智的作用。

 

传统体育养生术的锻炼方法与特点

现代化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环境的 污染,生活的安逸,许多现代病随之而来,而社会老龄化也向世 界医学界发出挑战。健康对人类来说是越来越重要,不仅要拥有 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需要一颗健康的心灵,人们开始把眼光集 中到中国传统的养生术上来。中国传统养生术的魅力在于,不仅 能够防病治病、延年益寿,而且有助于培养健康的心态。传统体 育养生术是通过调整姿势、锻炼呼吸、调节意识为主要锻炼方 法,具有身心并炼、内外兼修的特点,能够达到摄生保健、防病 治病、延年益寿作用的一种自我锻炼方法。本文对传统体育养生 术的锻炼方法与特点进行论述,希望对我们了解和正确的学习传 统体育养生术有所帮助。

一、传统体育养生术的锻炼方法

(—)肢体运动

传统体育养生术历来重视形体运动,把体育运动作为强身健 体、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吕氏春秋》说:“流水不腐、户枢 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秦 汉以后,历代养生家在主张静养的同时,也都强调运动对养生的 作用。华佗从医学的角度提出:“体常动摇,谷气得滔滔,血脉

作者:徐德正,武汉体育学院运动系,430079;鄢红洁,武汉体育学院武术系, 430079

流通,疾则不生。卿见户枢,虽用易朽之木,朝暮开闭肋摇,遂 最晚朽,是以古之仙者赤松、彭祖之为导引,盖取于此也。”当 然,所谓动养,肢体的动作并非“妄动” “躁动”,而是动要有 节,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蒲虔贯说:“养生者,形要小劳,故 水流则清,滞则浊。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 倦,行不欲至劳。”

传统体育养生术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创造了不少“动以养 生”的锻炼方法。包含肢体部分的伸屈、转动、俯仰等,对促进 全身气血流畅、各部分关节灵活、筋骨强健、增加局部正常机 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肢体的运动,对功效的获得有重要意 义,而肢体的运动概括起来就是体位、姿势形态的变化。首先, 正确的练功姿势可以使身体各部分处于合乎生理、自然的状态, 从而有利于身体放松、意念集中和呼吸协调。其次,外动肢体可 以调动内气,疏通经络,导引内气达五脏六腑。练功过程中正确 的姿势对治疗疾病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五禽戏用五种不同的姿势 治疗五脏的疾病,八段锦也是用八种不同的动作针对八种不同的 生理疾病。

(二)呼吸锻炼

呼吸锻炼是传统体育养生术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 特征。在肢体运动的基础上,在意识活动的配合下进行呼吸和调 整,使其不仅能够锻炼筋骨肌肉,强化体格,而且还能够调养五 脏六腑,调和气血。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自然呼吸法


即一般呼吸方法,它要求呼吸自然、均匀、柔和、用意不用 力。在开始调整的过程中,可以在吸气时默念“静”字,在呼气 时默念“松”字。在此基础上,逐渐将注意力从呼吸上移开,让 其自然进行。

  1. 腹式呼吸法


是从自然呼吸法经过锻炼逐渐形成的一种呼吸形式。在进行 腹式呼吸锻炼时,要轻轻用意念使腹肌慢慢收缩和放松,腹部自 然渐渐鼓起。腹式呼吸对胃肠有按摩作用,可以增加内脏功能, 常见的腹式呼吸法有:

  • 顺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逐渐隆起,呼气时腹部逐渐凹陷。

  • 逆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逐渐凹陷,呼气时腹部逐渐鼓起。



  1. 鼻吸口呼法


采用鼻吸气,口呼气的一种呼吸方法。

  1. 鼻吸鼻呼法


是采用鼻吸气、鼻呼气的一种方法,这种呼吸法从生理和卫 生来考虑,对空气起过滤作用,有益于身心健康。

呼吸锻炼有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意义。首先,可以加强 呼吸器官的功能活动。传统体育养生术的呼吸锻炼要求匀、缓、 细、长,尤其是腹式呼吸的锻炼,能够显著地增加横膈的上下幅 度,大大地增加肺活量,加强呼吸功能,促进肺循环,也使血液 中的氧含量增加。其次,可以改善血液的循环,增加内脏的机 能;加大了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加速静脉回心血量, 提高心输出量,促进血液循环。再次,对植物神经系统的机能起 一定的调节作用。呼气中枢神经增强时,可以扩散到副交感神经 系统,表现为心率减慢、血管放松、血压降低、胃肠蠕动增强。 吸气中枢神经增强时,可以扩散到交感神经系统,表现为心率加 快、血管收缩、血压增高、胃肠蠕动减弱。

  • 意念锻炼


无论是采用哪种功法,都要求精神意识的支配和调整,通过 意念的锻炼逐步使心神舒适,情绪愉快,以达到排除杂念,入静 养神,意定神灵的目的。意念的锻炼,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意 守身体的某个部位,如意守丹田。二是注意身体的某种活动。这 方面的内容很多,在锻炼的效果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练八段 锦中的“左右开弓似射雕”这节动作时,其意念就必须全神贯注 在“开弓”动作上,练功时手里虽然没有拿着弓,但两臂必须作 出“开弓”状,犹如把箭搭在弓弦上,两臂有“开弓如满月”的 力量,才能起到锻炼作用。五禽戏中的“虎戏•搏斗戏”的练 法,也是如此。练功时,如果没有猛虎搏斗之势的意念活动, 就难以达到应有的锻炼效果。三是想象某种有益的事物或活动, 进行自我暗示。意念锻炼的作用在于,可以调整人体器官的生 理活动,可以发挥自我保健和康复能力,可以洞察和控制人体内 部的变化。

二、传统体育养生术的特点

(—)注重肢体、体液、经络的运动

人体的运动有三种形式,即肢体运动、体液运动和经络运 动。通常意义上的体育运动是指肢体运动。传统体育养生术在肢 体运动中强调“快从慢里练,动从静中练”。讲究以柔克刚,以 静制动;同时,还要求在松静的状态下,加上呼吸和意念的配 合,使体液循环和经络循环更加舒畅。

浏览19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