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古代武术的形成与发展
从公元前221〜960年,中国历史上经历了秦、汉、三国、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几个朝代,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中国武术也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秦汉时期,随着步骑战的发展,兵器的形制、种类、质量 都有较大的变化。从秦俑出土的戈、矛、戟、钩、殳、剑、弓 弩、钺等兵器来看,有长兵、短兵、远兵等,已构成了古代兵 器完整的系列。秦以后特别是两汉时期,已有成建制的大量骑 兵,适合于劈砍的环柄大刀开始大量使用,逐渐把长剑排挤出 去。同时还出现了攻防兼备的“钩镶J其形制是一块较小的长方形盾,盾的中间突出一短锥,盾背面有把手,上下各伸出盾 外一钩。作战时一手持刀,一手持钩镶,推镶可以御敌,钩引 可以刺杀。汉代画像砖上有使用钩镶作战的形象。
兵器形制的改进和新武器的发明,不仅丰富了武艺的内容, 也促进了使用方法的更新和增多。还出现了把攻防动作连接起 来的练习形式,即套路的雏形。据史籍记载,有“剑舞” “刀 舞”“双戟舞”等,在成都与南阳等地出土的汉画像砖上就有这 种演练形式。如弓步扎枪、跃步前刺、上架格挡等动作。这些 演练形式既有技击特点,又有娱乐性质。
从秦汉的文献和出土文物中,还可看到对抗练习的形式。 《汉书-艺文志》上有“手搏六篇”。手搏也称“弁”或“扑”, 是一种徒手搏斗形式。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出土的木篦,有彩 绘的手搏场面:一方右手横击对方头部,另一方冲拳还击。四 川新都出土的汉画像砖的“手搏图%也形象地表现了二人拉开 架势、聚精会神的对峙姿态。
对抗形式的“角舱戏”形成于秦代,发展于西汉,其规模 很大。如汉武帝元封三年“作角艇戏,三百里皆来观J角艇具 有竞技和娱乐的意义,是凭体力和技巧战胜对方的竞技运动。
进入两晋南北朝后,武艺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战 乱频繁,各民族的武艺得到发挥和交流,使骑射武艺受到重视, 这是北方民族多骑兵的直接影响。在南方则步骑配合作战。骑 兵作战更要求熟练地运用矛、稍(槊)等长兵,步兵则多刀盾、 双戟等短兵。长兵的戟逐渐减少,稍成为主要武器。其运用技 巧发展较快。梁简文帝在《马槊谱》中写道:“马槊为用,虽非 远法,近代相传,稍已成艺”,并对马上用槊的技术“搜采抑扬, 斟酌繁简”整理成谱。其它如刀楣的配合、单刀双戟的使用, “皆有口诀要术”。这一时期,还增加了少数民族的杂色兵器,如 鞭、铜之类。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受游牧民族风格传统角力的影响,角 力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山西大同出土的石砚,砚面上有二人的 角魁形象,皆长发,体格健壮,搂抱一起正处于难解难分的竞 技状态0敦煌壁画中亦有相扑图,角力双方均赤裸上体,下着 短裤,一方已提脚将对方按倒。吉林省集安县洞沟也出土了角 艇壁画,这反映了当时盛行角抵的情况。
武艺在唐代有了发展变化。唐代开始实行“武举制J考试 内容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简射,以及马枪、翘关、负 重等。武举制的设立,使更多的人投入习武活动,促进了武艺 的提氤
兵器技艺在隋唐五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唐代枪成为战阵 的主要兵器之一,其数量最大。善用枪的人很多,唐初大将尉 迟敬德便精于枪术;五代时,王彦章善使铁枪,“持一铁枪,骑 而驰突,奋击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唐代的 刀有佩刀、陌刀等。弓和弩乃是主要兵器,射箭的理论也有了 新成就。《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王理《射经》、张守忠《射 记》、任权《弓箭论》。
隋唐五代角彩、手搏开展亦很普遍,皇帝、百姓都喜爱。 《通鉴纪事本末》载有“汉主好手搏J《隋书》还记载有每年来 自各地的高手云集端门,各献“天下奇技”,一赛就是几天,甚 至“终月而罢当时手搏、角力比赛时,大都裸露身体一部分。 《续文献通考-乐考》载:“角力戏,壮士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 群戏既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
民间武艺有了较大的发展。剑自秦汉以来,在军中基本被 淘汰,只在民间发展。唐时仍有许多文人和民间艺人习武练剑, 同时由于表演艺术的发达,使剑术演练技巧已发展到很高水平6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唐诗人姚合《剑器诃》中 都有剑舞艺术的描写。民间尚武之风日盛,僧人习武练力常有
22
之。《朝野佥载》记载僧人“常角力、腾越为戏”。僧人习武在 于强身自保,使武术练习方法进一步与健身养生方法相结合,形 成独特的武术练功法。隋唐时就有轻功、内功的记载。
这一时期,虽然文献上关于武术技术的内容记载甚少,但 在敦煌藏经洞幡画上却保留着一千多年前的练武图,有徒手的 拳术对练、角箴、角力和手持器械的舞剑、矛盾对打等,提供 了形象的具体材料,可以窥见当时武技发展的水平。 ,
第五节古代武术体系的形成
宋元时期,中国封建制度继续强化,商品经济有了明显的 发展,为武术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武艺从内容、形式、技术 上得到进一步丰富,武术体系初步形成。
宋元时期军旅中武艺有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在军事训练的 程式化,使用兵器技艺的进一步规范化。宋代使用了统一的训 练操典——教法格,在内容、方式、使用器械方面都作了明确 规定。宋仁宗、宋神宗两次变法期间,多次颁布教法格,对 “步射、执弓、发矢、运手、举足、移步及马射、马使蕃枪、马 上野战格斗、步用标排,皆有法象,凡千余言,使军士诵习 焉”。兵器使用也有明确规定。“至于执兵用力,又有法焉。凡 退,乃以干之长短大小,插刺深浅而为之”。同时,教头应运而 生。教头是专门教授武技的教师,由中央派武艺高强者充任,对 提高训练水平与兵械技艺都有重要意义。
宋代的兵器种类繁多,形制复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南 宋华岳在《翠微北征录》中说:“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 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弓弩作为远射的兵器,在军中占 有重要地位。"马、步军除习弓弩外,更须精学刀剑及铁鞭、短枪之类/'《武经总要前集》记载的刀有手刀、掉刀、屈刀、掩 月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等,称为“刀八色J枪有 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鸦项枪、锥枪、梭枪、槌 枪、太宁笔枪等,称为“枪九色工还有其它如羡藜、蒜头、大 斧、棒、铁鞭、铁铜等杂式兵器。
宋代军中还出现了武艺表演。如宋太宗时“选诸军勇士数 百人,教以剑舞,皆能掷剑于空中,跃其身左右承之”。南宋孟 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中载有“枪对 牌、剑对牌之类” “或执杵棒之类”或“执真刀,互相格斗击 刺”,不仅有单练、对练,而且有百余人的集体表演,规模很大。
宋代武术在民间进一步普及,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蓬勃兴 起。有“弓箭社”“忠义巡社”“檀子社”“霸王社”等。《宋史 •兵志》载有“自渣渊讲和以来,百姓自相团结为弓箭社。不 论家业高下,户出一人。又自相推择家资武艺众所服者为社头、 社副、录事,谓之头目”。据苏轼调查,当时仅“定保两州、安 肃、广信、顺安三军,边面七县一寨弓箭社五百八十八村,六 百五十一伙,共计三万一千四百一十一人%可见当时弓箭社人 数之多、范围之广。北宋末至南宋初,各地乡村居民还组织了 寓兵于农的抗金武艺组织“忠义巡社%遍及山西、河北、河南、 山东、福建诸省,发展规模很大。在农村还有以“社” “堡” “山寨”等形式出现的武艺结社,如霸王社、亡命社等。其开展 的目的、范围、程度各不同,有的“自相纠率,保守乡井”或 “各据乡寨,屯聚自保";有的是防御外族侵扰;也有为反抗封 建压迫剥削而结社的。其共同点,具有较强的军事训练性质,突 出了实用性,以弓弩刀枪等为主要装备和训练内容。
同时,城市结社组织也在发展。南宋时期都城临安府(今 杭州),出现了争交的“角抵社”“相扑社射弩的“锦标社” “川弩社” “射水弩社%使棒的“英略社”。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每社不下百人,社的成员因社不同而异。如“射弓 踏弩社”,成员大都为武士,要求“能攀弓射弩,武艺精熟,射 放娴习,方可入此社耳”;而“射水弩社”则是“盖一等富室郎 君,风流子弟,与闲人所习也”,其目的非求柴米之资,而是为 了强身健体、娱乐消闲。
浏览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