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中国武术得到大发展,拳械技艺古代武术的繁荣进一步丰富,流 派林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繁荣局面。自明代始,以戚继光、程宗猷、茅元仪等为代表,对宋以 来的武艺作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把原来主要是口传身教的武 术技术,用明确的文字绘图记录下来,作为习武练艺的范本。到 了清代,大量的武术专著问世,如吴殳的《手臂录》、程真如的 《峨眉枪法》、洪转的《梦绿堂枪法》、黄百家的《内家拳法》、张 孔昭的《拳经拳法备要》、笠乃周的《妾氏武技书》、王宗岳的 《太极拳论》等,这些著作中包括拳械的图谱、口诀、技法、拳 理以及练气诀、养气论等,使武术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明清时期.武术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术和器械得到了 大发展。明代拳法有三十二式长拳、六步拳、猴拳、八闪翻、内 家拳等几十家之多。棍技有俞大猷棍、少林棍法、紫微山棍、张 家棍、青田棍等。枪法有杨家枪法、马家枪法、李家短枪、沙 家杆子、六合枪、峨眉枪法、少林枪法等。刀法有单刀、双刀、 偃月刀等。剑法有茅元仪《武备志》博采海外所得二十四剑势、 郑若曾《江南经略》记载的“剑法六家”,其它还有明程子颖 《武备要略》中记载的叉、硬鞭套路等。明代武术套路在种类、 内容的丰富和结构布局完善严谨上都是前代不能比拟的。到了 清代,拳术和器械的种类就更多,仅《清稗类钞•技勇类》就列有62种拳械,包括不同拳种、器械的对练。著名的少林拳、 内家拳、太极拳、八卦拳、八极拳均形成于明清。
少林武术是沿自嵩山少林寺僧所传习的武术。少林寺自北 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建寺后,'陆续有慧光、稠禅师、圆 净等人习武。十三僧助唐擒获王仁则后,少林寺开始以武显名, 真正显扬和宏大,是在明代。明代少林以棍名,有小夜叉六路、 大夜叉六路,均有棍谱、棍图及破法谱,还有两人练习的排棍 等。明代后期,多攻拳。入清后,不仅操练拳棍,且兼习内功, 汇集易筋经、八段锦以及分行内外功等作为少林内功,少林武 术形成一大派系。
明清时期,对抗性手搏、摔角等也有发展。明朱国桢《鸿 幢小品-兵器》中的“武艺十八事”包括白打,“白打即手搏之 戏”,主要用手法,“能拉人骨至死,死之速迟全在手法”,手搏 中也多绝技。明人袁宏道在《嵩游记》中写道:“晓起出门,童 白分棚立,乞观手搏。主者曰:'山中故事也',试之多绝技。
“绝技”,指随机应变战胜对方的绝招。在搏击时战术打法也不 一样,《兵法圆机》中说:“当思搏法,此临时着也,敌强宜用 抽卸,敌均宜用裆抄,敌弱宜用冲躁”,说明比武时,情况不同 打法也各异。
清代搏人时注重以技法胜。内家拳法有“应敌打法若干” “穴法若干工《拳经拳法备要》中有“走中盘” “走边盘”,以及 提、搭、易!I、挽、拉等,都是实用打法。清代还十分流行摔角 (或称布库、撩脚),分“官跤”和“私跤”两种。官跤是指善 扑营或官方举行的比赛,私跤则是指民间的摔跤而言。竞技时 可相拽勾绊劲扑于腿,而发于肩,不许冲撞击打,以摔倒对方 为胜。这种以摔为主的比赛,丰富了武术摔法的内容。
明代的武技中有花法,但更讲究“着着实用”的实战格杀 技能。清代习拳练武则多兼习导引行气,讲究练意、练气。清 吴殳《手臂录》中说练习枪术要求“意必相合%《练勇刍言》中 有“练心之法”“练气之法”;笠乃周《妾氏武技书》中有"中 气论”“过气论”“行气论”“养气论”等,并且提出了习武练技 应内外俱练,"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实内3做到“神与气合、气 与身合”.清代相继流传的心意六合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 拳等尤其注重练气。在技法上强调以意领气,以气运身,以气 助力,追求意、气、劲、形四者的有序配合。在练法上强调先 练气培本的锻炼顺序和内外互导的锻炼原则。民间武术家练武 又兼练气。《清史稿•列佳》中记载甘凤池既“善借其力以制” 的武技,“又善导引术%潘佩言既善枪法,又善“气之运也 民间传授拳术,多是拳法、气法并授。如乾隆年间,张百禄授 八卦,并授运气之口诀。民间练武讲究练气、练意,反映了民 间武术以健身为习武主旨的发展趋势。
明清时期,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盛行,几乎都与武术有密 不可分的关系。这些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大都是以下层民众为 主要成分,以结盟、传教、习武等活动为凝聚方式,行教与习 武相结合,而成为民间武术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媒介,如白 莲教、天理教、八卦教、混元教、清茶门教、弘阳教,以及天 地会、义和拳等。白莲教从南宋末开始活动,在元代和明代都 曾组织过武装起义,清代活动范围较广泛0乾隆年间王伦在鲁 西阳谷一带,“以拳棒传授兖东诸邑,阴以白莲教诱人炼气工乾 隆年间,“义和拳”以“习拳”“行教”为主要活动内容,发展 组织©同义和拳相近的拳法组织还有梅花拳、大红拳、神拳、红 拳等。在会党组织中,天地会会众传习拳术者颇多,尤以洪拳 流行为广。八卦教习武之风最盛,“男妇皆习拳棒技艺工习拳 练武与宗教结社相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武术的广泛传播,- 对武术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的11。年里,中国武术走 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这一时期,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各种思 潮激烈交锋,土洋体育之争,以及连年战火等都影响到武术的 发展。但从总体来看,武术仍呈发展趋势,并在中国特定的历 史条件下发生了一些变化。
鸦片战争之后夕随着火器的大量输入,冷兵器时代的结束, 武术的军事实用价值功能弱化•中国传统的武术为人重新认识。 当时各界人士值导“强国强种1904年梁启超写《中国武士 道》一书,就力倡中国古代的尚武传统,强国强民。在有识之 士的倡导下,一些以研究和开展武术为宗旨的武术社团纷纷建 立。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创立“精武体操学校”,1910年改为 精武体育会,以“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为主 旨”,广罗全国武术名家,培养技击人才,融合众家之长,消除 门户之见,运用多种形式传播推广武术。该会发展很快,先后 在绍兴、汉口、佛山、汕头、厦门等地成立了分会,并向东南 亚一带发展。在上海还有中华武士会、致柔拳社、武当太极拳 社等30多个,在北京有北京体育研究社、中华尚武学社等20多 个,其他各地如天津的中华武士会、四川的武士会、青岛的中 华武士会、山东的武术传习所等•这些民间新兴的武术社团,取 代了旧式武棚、秘密结社等带有宗教色彩的组织,向现代体育 组织转化,使武术由自发、个体状态转化为群体、官方、大规 模的社会化文化形态。
官方性质的武术组织,规模较大的是中央国术馆,是由张 之江等人组建发展起来的,“以提倡武术,增进全民健康为宗 旨”。其任务是“研究中国武术与体育,教授中国武术与体育,编著国术及其它武术之图书,管理全国国术事宜J其后相继在 24个省、市和300个县建立了国术馆,在许多区、村设立了国 术社,从而形成由上而下的国术馆系统。中央国术馆曾于1928 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行过两届国术国考,进行了短兵、长兵、 摔跤、散手等项比赛,还举办过一些规模较大的武术表演活动, 并举办过各种国术训练班,组织武术学术研究活动,创办了 《国术旬刊》等,对当时武术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体育大量传入我国,体育在 学校中的位置得到确立,一些学校相继在体操中增添武术课。 1915年4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通 过了北京体育研究社提出的《拟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 修课》议案,教育部明令各学校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武术开始 列入学校体育课程。1918年全国中学校会议决议,以《中华新 武术》列为全国各中学校正式体操。《中华新武术》是马良等发 起并创编的,分为摔角、拳脚、棍术、剑术四科,以传统武术 动作为素材,借鉴兵式体操的操练方法分段节地配以口令,适 宜于团体操练。1923年教育部正式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在公 布的《中华体育课程标准》和《大学体育课纲要》中,规定了 国术为必修课,而且拳种和器械套路不断增多。武术进入学校, 教学趋于系统化,改变了传统武术师徒相承的传授方式,拓宽 了武术领域,提高了武术教育价值功能,促进了武术的普及。
随着近代体育项目的开展,武术逐渐走上运动竞技场。1907 年于南京举行的江南第一届联合运动会上,武术竞赛有击剑、剌 枪及柔术三项。1910年10月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武术列为 正式比赛项目。1924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武术套路为 表演项目,并制定了按手眼身法步等技法进行评分的简单规则。
浏览11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