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从这段话的语气 中可以看出禹完全取代了舜的地位,并打出奉行天命的旗号要惩罚三苗,即:“用 天之罚”。由于参加征伐的方国众多,故称“率尔群对诸群”。禹率众对三苗进行 了大规模的清剿。《墨子•非攻》下篇描述了这次战争的概况。曰:“昔者三苗大 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于市,夏冰,地圻及泉,五谷变 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 鸟身,若瑾以侍,撮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为 山川,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则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在 禹征三苗之时,三苗由于遇上“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于市,夏冰, 地圻及泉”等暴雨水灾,致使“五谷变化”不能按时成熟,“民乃大振”,社会极不稳 定。在禹重兵压境之时,“苗师大乱”,所以三苗遭到了重大打击。据《国语•周 语下》载:“人夷其宗庙而火焚其彝器,子孙为隶,下夷于民。”禹在占领三苗之地 后,焚毁他们的宗庙和祭器,把苗民变为奴隶,并设据点、移民。至此,三苗从此 衰落不振。
实际上,当时的三苗族已经是一个具有较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民族。 三苗遭受重创而衰微,为楚族从中原南迁扫除了障碍,同时也为楚族南迁后的发 展奠定了较高的起点。
重黎是楚人先祖中有重大贡献的人之一。他隶属于帝誉华夏部落联盟集 团,受命于帝罟做火正,因其特殊的贡献而被帝曾赐予祝融的称号。后因在平定 共工氏之乱中没有全部彻底地消灭共工氏部落而被帝罟所杀。其弟吴回继任火 正之职,并袭用'祝融”称号°到陆终之时,祝融部落发生了一次大的裂变,分裂 成为六个子部落。其中一位名叫季连的杰出人物,从此获得了独立发展的机会。 为楚族乃至后来楚国的建立与强大奠定了基础。从季连开始,楚族所在的华夏 集团就与三苗族不断发生争战。《史记-楚世家》载:“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 季连与尧是同时代的人,而穴熊是季连的孙辈,应该是与禹同时代的人。在尧、 舜、禹三代与三苗族发生的战争中,作为其统辖下的祝融部落不可能袖手旁观, 而是听命于夏王朝的指挥,并在战斗中有不俗的表现,并因此得到了夏王朝的肯 定与嘉奖。《国语-楚语下》曰:“三苗复九黎之德,尧复育重、黎(祝融)之后,不 忘旧者,使复典之。”在华夏集团与三苗族的长期战争中,我们不难看出,能够与 强大的华夏集团对抗的三苗族,其实力绝对不会很差。同时,也反映出祝融集团 具有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在禹征服三苗之后,芈姓楚族开始南迁至江汉地区。 正如罗泌(宋人)在《路史-后纪八》中所说:“伯禹定荆州,季芈实居其地。”芈姓 楚族南迁江汉地区后,与当地的三苗遗族开始了长期的磨合与融合。
芈姓楚族有英勇善战的传统。从其祖先重黎(祝融)开始,就有征战的记载。 据{史记-楚世家》载:“共工氏作乱,帝誉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 黎。”重黎就是因为在受命平定共工氏之乱中没有对其赶尽杀绝而被帝罟所杀。 说明重黎在对共工氏的战争中是取胜者,也说明重黎所率部落在战争中是英勇 善战的。祝融部落尚武善战的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至尧、舜、禹时,在与三苗 的长期征战中也得到了反映。而三苗族能够与夏王朝长期对*抗,说明三苗族具 备相当的实力。这种实力除了文化、经济、军事等综合体外,与三苗族强悍的精 神风貌和不屈不挠的战斗作风有关。三苗之所以被称为“蛮”,除了被华夏和其 他民族的贬损之外,还与三苗自成体系与夏文化格格不入的民风民俗等文化因 素以及三苗族不怕牺牲、敢于反抗、顽强拼搏等意志品质有很大关系。两个强悍 的民族共同生活在江汉地区,在楚民族的主导之下,三苗族为了其自身的生存, 他们之间进行了长期的磨合,逐步实现其交融。在这个过程中,两个民族优势互 补,特别是在崇尚武功的观念及武技的切磋与交流中,更是形成了强强联合的态 势。为日后楚族尚武强国的发展之路埋下了伏笔。
当然,楚族在此后的开拓与建国征程中,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断地 融入新民族的新思想、新武技,使楚族的武术技艺得到了不断提高与完善。这是 后话°
第三节 战争的残酷促使武术技艺不断提高
一、战争是氏族或国家获得生存的重要手段
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史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将人类社会分成三 个大的阶段:蒙昧阶段,野蛮阶段和文明阶段。全面地提出了社会进化的理论, 阐述了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楚国从成长到灭 亡的整个过程,都处于亨利-摩尔根所说的人类社会的野蛮时代。其最大的特 点就是血腥地屠杀与战争。在这个时期,武技成为人们获得生存的最重要条件 之O
楚族虽然从重黎(祝融)开始就始终处于华夏集团的统辖之下,但其实力始 终都是在发展的。“至夏晚期,即孔甲以后,由于夏朝腐败衰落,’诸侯'纷纷叛 夏,楚也随之叛夏。”①夏桀时企图扭转这一局势,并四方征讨。今本《竹书纪年》 载:“帝癸二十一年,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帝癸即夏桀,当夏桀准备 讨伐荆楚时,荆楚慑于其威势,重新归顺夏朝,即“荆降” o然而夏王朝的这种回 光返照,并没有维系多久即土崩瓦解。《史记.夏本纪》曰:夏末,“汤修德,诸侯 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死,“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由于楚是重 新归顺夏不久,商汤又是初有天下,加上荆楚的实力当时很雄厚,所以荆楚没有 和其他诸侯一样“皆归汤”。于是就有了“汤献牛伯”的故事流传至今。据《越绝 书-吴内传》载:“汤献牛荆之伯。之伯者,荆州之君也。汤行仁义,敬鬼神,天下 皆一心归之。当是时,荆伯未从也。汤于是乃饰牺牛以事。荆伯乃愧然曰:’失 事圣人礼。'乃委其诚心。此谓汤献牛荆之伯也。”“伯,古与霸通。荆伯当为江汉 地区部落联盟集团首领。”②汤因为初有天下,荆伯又有相当的实力,所以对荆楚 采取羁縻政策,荆楚因受感化而归服商汤。
但据《史记-殷本纪》载,商王朝自仲丁以后,“弟子争相代立”,曾一度中衰, “于是诸侯莫朝”,其中可能也包括了荆楚。后来商王盘庚在迁殷之后,使社会逐 渐稳定,国力开始上升,于是各诸侯国又都开始向其朝贡。然而,此时的荆楚仍 然蔑视商王的共主地位,不愿臣服。到商王武丁时,商王朝国力更加强盛,商王 武丁对荆楚蔑视其共主地位极为不满,于是亲率大军征伐,并深入荆楚腹地,重 创楚军,大获全胜。在这次战争中,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死伤被虏者甚众,所以 元气大伤。商军所到之处无不归服,使楚在江汉地区苦心经营的荆楚联盟土崩 瓦解。在此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楚人都衰落不振。
弱肉强食是当时司空见惯的。荆楚在受到武丁征伐的重大打击之后,元气
浏览8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