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宝忠先生是我在沈阳体育学院的同事,长期从事武术教学和研究, 在同行中是一个很用心的人,著述颇丰。但“隔行如隔山”,虽同住一栋教 师公寓多年,平素多有交集,但很少做学术方面的交流。半年前,当蔡先 生把他的书稿《武术与文化——中国武术文化基因的构成》拿给我,希望 我能为这本即将出版的书写个序时,我才注意到他的研究。但认真把书稿 读了一遍以后,反而不敢写了。因为作者对我们的国粹一中国传统武术 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和文化学的梳理,既有宏观层面上的学术构建,又有微 观层面上的探微阐发;既从历时性的角度描述了武术发生与发展的演进过 序程,又从共时性的角度剖析了武术的内涵。而宏观叙事和微观探究的结合 点,历时性与共时性这两条线的“轴心”,都指向一个主题词——文化。显 然,这是颇具学术功力的一个课题,也是许多学者不断研究、反复耕耘的 土地,以我浅薄的学力是无法对蔡先生的研究做出准确评价的。因此我迟 鞍, 迟下不了笔。不觉春华代序,进入炎炎夏日。此间,我找了一些书来读, 坤/ 力图补充学识背景,又反复揣摩这部书稿,即使出差也带在身边,还和蔡先生进行了一次时间不算太短的交谈,多少理解了蔡先生写作的用心,他 .的学术见解和叙述表达,总算在“话语”上可以搭界了。我觉得,他的研究有两个特点:第一、力图破解附着于中国武术文化中 的神秘主义倾向,还其科学本质,或者说做出科学解释。诚如作者所说, 中华武术素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著称,其中“源远流长”是对历 史构成的记忆,而“博大精深”,则是它的文化内涵。中华武术有众多的流 派、功法和技法。这些流派、功法和技法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互融性和可 重复性,可以继承、借鉴和编排重组,但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基因是独特和 不可复制的。这也是“武”(文化)和“术”(流派、功法和技法)的区别:前者是神、是道、是魂,后者是技、是器、是形;前者是稳定的、不 易改变的,后者是流动的、变易的;前者构成了中华武术的特质,后者反 映了中华武术的风貌。研究中华武术,就要研究它的根基和文脉,构建科 学的、反映中华武术文化特质的理论大厦。和大多数论者一样,作者认为, 武术植根于东亚农耕文明的土壤中。按照世界四大文化圈的划分,欧美基 督教文化圈产生骑士文化,这是西方竞技体育的文化之根;阿拉伯伊斯兰 文化圈产生骆驼手、印度佛教文化圈产生瑜伽功;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 儒学文化圈产生武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兼容道家和道教学说以及佛教 禅宗,由此形成的中国古典哲学、医学、兵学、养生理论、宗教、文学、 艺术和民俗学,共同滋补和影响了中华武术,构成了武术文化的理论基础。 但由于这些理论过于庞大驳杂,从哲学层面上看,大多属于经验科学,还 夹杂许多巫术、迷信色彩;从语言分析的角度看,叙事用语和语境密切关 联,致使概念不够明晰,缺少普遍性,比附多于推理,情感大于逻辑。这 样就使得武术文化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加重了人们对它精准理解和把握 的难度。因此,也就带来在当下武术文化研究中的一些误区,例如,盲目 套用某些现成的理论话语和概念体系来叙述和解释武术文化,削足适履或 使武术文化研究玄学化;把“文化”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造成武 术文化概念外延无限放大,导致其内涵“虚化”,不知所云;理论研究与武 术实践相脱节,缺少问题导向等等。作者在指出这些问题的同时,从实证、 逻辑和综合的角度提出,研究武术文化,要从“空中楼阁”式的抽象研究 中解放出来,用实践的观点,历史地、具体地分析,还原中华武术文化的 本来面貌和特有品格,对一些传统的习惯说法和定论提出质疑。他提出,“武术文化”不是简单的“武术+文化”的重叠,也不是随意粘贴和复制的 代名词,它有独特的内涵和意义;武术文化是历史积淀生成的,实用技能 在先,引文入武在后;中国古典哲学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对武术影 响颇大,但与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神人、神 功、神传、神话”是在追求宗法的过程中由人为主观制造的,武术文化具 有神奇的魅力,但并不神秘;“丹田之气”就是一种腹式呼吸方法,与身体 的稳定性和力量大小无涉;“轻功”、“飞檐走壁”是客观存在的功法,其功 力大小和真伪是可以通过物理学方法测试验证的等等。上述见解,可成一 家之言。第二、高度重视武术与多元学科依附规律的探索。作者力图把“武术 文化”作为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对象,他认为,多学科对武术的滋补 与融合是有结合点的,众多的结合点构成综合体,这就是我们研究武术文 化的具体指标。在研究实践中,只有发现并找准结合点,才可能确立正确 的研究方向,得出可靠、可信的结论。对此作者在本书中做出有益尝试, 设计出“武术文化的三维主体结构框架定势图示”。这个“图示”将儒家 “仁学”、佛家“禅学”、道家“哲学”与武德、少林武术、武当武术加以 结合,打破了笼统的儒释道与武术的关系,强调研究指标体系的层次递进 性,并辐射到所有专题研究,从而产生颇具新意的研究成果。例如,根据 上述研究路径,他具体提出,由“剑棍”两种兵器,映射出武当与少林两 大流派的习武目的与用武目标是截然不同的;由“侠客”与“镖行”两个 不同行当,折射出民间武术传播的统一性规律;“把势加跤”构成西域教门 的回族武术特色;而“以巫演武”构成少数民族武术中的民俗特色等等。 作者追求的“复杂问题的简单化、指标体系的标准化、研究方法的科学化、 学术成果的创新化”,在此得到很好体现。本书是在作者多年讲学的讲稿基础上编撰而成的,保留了许多鲜活的 观点和叙事,十四个专题涵盖了中华武术文化几乎涉及的各个研究领域。 作者致力于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内完成自己的研究。这使我想起英国哲 学家罗素说过的一段话,大意是:任何一种思想只要做到自圆其说,就会 包含正确的知识;不能自圆其说的理论就不可能完全正确,但自圆其说的 理论则可能全盘皆错;最富有成果的是,在各种理论的自相矛盾中包含着 保) 部分正确,这比自圆其说更有意义。尽管本书作者为自己的研究能够“自 圆其说”做了相当努力,但仍然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有些叙述也不够周 文 延,书面体和口语体相互交集,使一些地方的表述不够和谐流畅。这些问 化题我也和作者做了交流,蔡先生欣然表示可以考虑,择善而从。我更相信,这些看似不完善的地方正是研究的新起点。无数相对真理的汇集,构成绝 对真理的浩荡长河。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人们可以无限接近真理, 但却不可能穷尽真理,因为“生活之树常青,理论往往是灰色的”,对中华 武术文化的探究,也完全可以如是观。行文至此,传来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会成功的喜讯。如果说七年 前的北京奥运会展示给世人的是中华文化的悠久和积淀,是人类文明的一 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未来七年筹办京张冬奥会的过程,将是中华文化 走向世界,用我们文化的深沉底蕴和价值观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开端。这是 一个崛起的中国应有的自信。在此,我想到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 斯比特在他的《亚洲大趋势》一书中所说的一段话:“整个世界舞台正上演 着一出大融合的戏剧”,“西方人正在从东方‘进口’思维方式和传统观 念”。他在书中特别举例说美国公园里80岁的东方人和30岁的西方人一起 打太极拳,有些人还研究中国道家的打坐和内功修养方法——气功.这说 明武术文化正在成为一股世界潮流。耐人寻味。作为体育工作者,我们应 该加紧做的,就是加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特别是武术文化的研究,充分发 掘其丰富技艺背后深藏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价值观,把中国故事讲给 世界听,把中华武术推介给世人练,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出应有贡献。 这也是蔡宝忠先生研究的意义所在。蔡先生告我,本书只是他中国武术文化系列研究的第一部,他还要推 出《武德与武礼》、《少林与武当》、《武术与教育》、《武术与书画》等研究 专著,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些作品越写越好,早日杀青。
浏览9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