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基本方向。在这样的前提之下, 我们可以做几项工作。一是要开展对传统武术的研究。传统武术是历史的 产物,离开历史进行研究就没有了意义。目前所见到的与武术史相关的专 著有10余本,基本摸清了武术发生、发展的过程,但对某些问题的深人研 究有待加强。二是建立传统武术的竞赛体制。长期以来,传统武术与竞技 武术相比始终是配角,它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只有创立新型赛制,才可 能改变这一切。赛制应包括国内和国际两大块,以表演、竞赛、交流三方 面内容为主,允许各门派多渠道的融合。三是创立以市场调节下的管理体 制。传统武术的创新和发展,最终是通过市场来检验的,市场决定其兴衰 传统武术的市场主要包括武术技术、武术医学和武术文化。三者既是有机 的整体,又是相对独立运行的实体,以武养武。四是传统武术也要打假。 传统武术门派众多,不可避免地会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如假大 师、假功夫、假师承、假宣传、假广告、假武校等,尽快还传统武术一片 净土。
最后,用《2004 .文化中国》书中的一段话结束本讲研究,“一个民族 一旦失去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性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 思维传统,历史证明是很难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是要淘汰出局”的。 面对濒危失传,或正在失传的传统武术,必须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高度加以抢救和保护,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以武养武”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形成而提出的武术行业 的生存之道,而且是大趋势。“以武养武”既是一种经营理念,更是一种管 理行为,它以武术的“博大精深”为基础。“博大精深”必然蕴含着丰富的 “经济资源”,而丰富的“经济资源”又孕育着无限商机,商机就意味着买 卖,能构成买卖关系的便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要素。这一切正是需要我们不 断开发和利用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武术文化,就要遵守市 场规律,符合经济要求,否则就会回到只投人不产出的老路上去。市场是 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商品换得利益,以利益积累成资本,再由资本投入生 产和经营,以此构成产业及产业化的基本链条。即“产、供、销”一条龙。 “产、供、销”一条龙讲的是产品或商品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过程,最终是 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衡量标准的,更多的是前者。说到底,产品或商 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武术文化商品(统一使用这一词)究竟是什 么?按照马克思的商品规律分析,它强调所有文化现象都具有双重属性, 即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武术文化亦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武术不仅 仅是某种社会经济和某种文化的载体,而已成为体育经济的一部分,成为精神(无形的)存在和物质(有形的)存在的集合体。武术不仅是一项公 益性事业,创造精神商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要,同时也创造着武术 物质商品,使武术文化具有了价值或使用价值的双重属性。作为商品生产, 武术文化就不可能是单纯的投人,而更多的是需要产出。按照社会经济发 展的一般规律,武术文化必将走向社会化和市场化,以武养武。
武术文化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包括两大类,精神商品有:健身娱乐、观 赏表演、阅读武侠小说、观看武打影视片、出品武打影视、收集武术信息、 研读武术报刊、欣赏邮票书画、购置武术纪念品、开发武术软件和电子产 品等;而物质商品有:武术教学、武术培训、健身指导、竞技比赛、商业 比赛活动、电视转播、广告宣传、门票收入、技术劳务、武术特色旅游、 武术服装器材、场地设备、武术固定资产等。凡此种种,一切与武术有关的消费、经营、开发和利用等商业活动都可视为武术文化产业。这些内容 是为人类服务的,因此,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武术文化资源是时代赋予的 使命。武术文化产业问题的简要回顾确定武术文化的产业性质及活动(1980 -1990年)早在1985年国务院就批准了国家统计局的《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的统计 报告》,将体育正式列人第三产业,作为体育项目的武术其产业性质也同样 得到确认。当时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张发强概括地指出:我国体育应当 是“具有产业性质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由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 理解武术文化的基本定位:一、武术依旧是社会主义公益事业,而不是物 质资料生产行业,重于社会效益;二、武术文化应具有产业性质,成为可 以创造经济价值的部门,参与市场竞争;三、武术文化依旧是事业,仍需 要国家继续加大投人,形成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武术事业的格局,走社会 化和产业化道路。
我们将这一时期称为武术文化产业的初始期,其主要标志有五个方面: ①1982年,由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影片,以高超的摄像技巧和精湛的武功,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并轰动于全球,即刻引发了“武术热”,以此 带动了嵩山少林寺武僧团的成立,当地武术学校悄然兴起。②首批香港功 夫片涌入内地影视市场,如《大侠霍元甲》《陈真》《射雕英雄传》和《神 雕侠侣》等,进一步掀起了“功夫热”,并带动了周边武术服饰、器械和餐 饮等武术文化产业及服务业的发展。③全国部分体育院校开始独立招收 “武术专业”学生,后成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批适龄习武学生进人 高校深造。④1990年,以“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为契机的 “武术文化学术”研究正在兴起,武术刊物随之跟上。如《武林》《中华武 术》《武术健身》和《拳击与格斗》等,为习武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信息的 平台。⑤“武术搭台,经贸唱戏”是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1988年 的第一届中H太极拳比赛交流大会和国际武术节,以及随后的“汛华杯” 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则完完全全是由中国武术协会和有关公司按照市 场规律成功运作的典型之作。在杭州与深圳举办的两届国际武术节,集资 额达3000万元人民币,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先后成功地举办了四届,并分 别创下了 8亿、24亿、32亿和52亿元的经贸合同,迫使政府部门对武术文 化的经济资源和功能给予重新认识。确认“武术经济”等新提法及活动(1991 -2001年)当武术文化的产业性质被确定后,与之相适应的新提法不断出现。1991 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中,正式 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在1992年出版的由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 的《重点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中,明确启用了“文化产 业”一词,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用“文化产业”概念。《随后, 文化部设立了文化产业司,并将文化产业纳人政府的工作体系中。武术文 化产业紧随其后。“1998年全国武术经济工作会议”上第一次使用了 “武术 经济”的提法,虽然没有给“武术经济”下个准确定义,但是已经确定了 “武术经济”是一个上位概念。这种提法是对“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社会 经济、文化经济、体育经济”等名称的移植,旨在涵盖与武术文化产业相关的所有经济问题。
我们将这一时期称为武术文化产业的成长期,其主要标志有六个方面: ①继“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后新一轮的“武术搭台,经贸唱戏”又在上 演。1991年湖北举办了“武当武术文化节”,在四天内仅经贸活动成交额就 达到7亿多元人民币,让人惊叹;1992年首届温县国际太极拳大会,外商 为该县投资达10亿元人民币,温县政府将武术与“粮、滩、药、鞋”并列 为五大优势之一进行开发,列入了温县经济发展纲要。可见,武术文化为 当地经济建设注人了活力。②以“中国武术协会经济开发委员会”成立为 契机,与企业联合成立了上海泰戈武术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了中鼎 国际武术发展有限公司和中武奥体武术发展有限公司,并邀请一大批经济 学者介入大型武术活动和赛事的策划、运作。如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散 打王争霸赛和第一届散打世界杯的诞生,都产生了相当规模的产业值。》 1995年国家不再出资承办赛会,而是由承办单位投资或以承办单位为中介, 依靠贷款、企业赞助、集资、捐资、办实体、开发场地资源等形式解决经 费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1995 ~ 1997年的全国武术套 路锦标赛赞助金额在10〜40万元人民币之间。©散打锦标赛赞助情况明显 好于套路锦标赛,这与该项目的对抗性、激烈性、刺激性、观赏性等特点 有关。初步发挥了“自我造血功能,自我发展活动”的新机制。③根据 “武术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武术文化市场“要从过去的重点关注优秀运动 队的比赛转向全民习武健身,推动社会武术尤其是传统武术的发展”上来。 全民健身活动带动了习武人数的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国内经常 习武的人已超过6500万,占我国体育人口的一半;全国“武术之乡”不断 涌现。有人通过比较,发现武术与足球在中国的发展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武术项目练的人多看得人少,而足球则是看的人多练的人少。这一 多一少,反映了两个项目在我国发展的基础,也道出了市场冷热的原因。 ④以塔沟少林武术学校、莱州中华武术学校为龙头的全国武术馆校多达12000余所,比全国所有业余体校的总数还要多上几倍或十几倍,产值达20 个亿。体育院校武术生源充足,首次将武术比赛列为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 正式项目,具有里程碑意义。⑤19%年以来,以盛阳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为 首的一批民营企业纷纷成立,主要生产太极服、武术服,散打系列服装及 器械,跆拳道服装及器械,以及健身等产品,以满足习武者的基本要求。 ⑥出版业和影视业异军突起,以《中国武术大辞典》和《中国武术百科全 书》等为主流的权威书籍问世,加大了对“武术文化”研究的力度和深度; 以《尖峰时刻》《龙之吻》等经典影片冲击好莱坞,成功引发了李小龙之后 的新一轮国际功夫热,有效地提高了武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实践证明:21 世纪最大的艺术是电影,最大的体育运动是足球,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产生 足球电影,倒是武术渗透到影视领域,创造出武打片这样一种艺术形式, 并登上了好莱坞世界电影的艺术殿堂,推动了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
浏览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