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头象天,为诸阳之会,统领着一身之气。那么足也就像是 地了,两脚有覆而无反,能承载一身之重,静时如山岳,有磐石之坚 固,动时若江河之波澜壮阔而可有舟楫之平稳,使其没有颠覆之忧


脚,实在是有地之镇静而不动,保持着周身的平衡稳固不至于摇动。 脚心的涌泉穴又是气机必然达到的处所,也是为其阴阳转接的地方, 气由丹田发起向下,坐臀、沉胯,沿腿外侧而达涌泉穴,再由两腿内 侧上升至会阴,过尾闾(长强穴)上升督脉进行循环。

气的催促可使力量到达,周身之力是由脚而发起,注于腿,膝关 节起着能够操纵腿的作用,胯又主宰着腿与身的协调,腰是上下贯通 的活泼枢纽,上肢两臂膊的伸缩灵通而使气力可达于手指。因而拳经 要诀讲的“手似箭,身似弓,消息全凭后脚蹬”就是这个道理。力量 的来源与通路就是发之于足,注之于腿,纵之于膝,主宰于胯,活泼 于腰,灵通于臂膊而达手指。

脚在实际的运用中有虚、有实,有两脚一虚一实者,有前虚后实 者,有左虚右实或右虚左实者,总起来说,不实则不稳,恐有倾跌之 患。如果全实又移动不够便利,不虚则不灵动,但是全虚则又轻飘不够 稳固而有摇晃之忧,必须有虚、有实,虚实相辅,方可得自然之妙道。

歌曰:

足趾抓地稳如山,进退起落须悬掂,还有腾跳与移闪,多用集聚在骨尖。


  • .论精、气、神、力


精.为人体中的精微物质,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别。先天之精是秉 承于父母,后天之精则来源于饮食的化生。古人说:“精中生气,人 含气而生,精尽而死。”

气,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所以说,气者,人之根本。所
说的气,也就是所谓的真气,真气是由三种物质组成的,其中一种是 先天之气,是秉承于父母之精气,又叫作元气。一种是水谷之气,是 营养物质化生来的,就叫作谷气。另一种则是天地之气,也是人体所 需要的自然界中的氧气,又被称作大气。所以说,人的生命是有气则 生,无气即死。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另一种物质,是由精与气化生的。古人 说:“两精相搏为之神”,就是精与气相互转化,产生了一种物质,

“人有气则有神,气绝则神亡”。

精、气、神是人体缺一不可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决定着生命的 存在与否,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作用化生。因而,有精中生气、 气中生神、积气生精的这些说法。当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化生的关 系远比这些叙述的复杂,这里没有必要过多地叙述,唯有以练精化 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来加强这些功能才是关键目的。

精、气、神是最灵明的。人体先天得以成其形骸,既生以后, 又依赖着后天津液的滋养,保证了机能活动,能使其会于黄庭(膻中 穴),聚结于丹田,灵明莫测,刚勇莫敌,为内功之至宝,气力之根 本。气本是无形的,属性为阳,生化为神,神虚,故灵明莫测,变化 无穷。血有质,属性为阴,来源于水谷,生化为精。精实,因而冲塞 凝聚,坚刚莫敌。但是,精和神又是相互作用的,神必依精,精亦必 须附神,只有精神合一,才可以成为气力。知道了气力的由来,就更 加明白了形体产生精神是胜过其他一切物质的道理,没有精神也就没 有气力 既然这样,那就得知道精是怎样才能聚,神怎么样才能够

会,如不了解这些,盲目从事,就是尽毕生之精力,也只是落得漫无 适从。究竟怎样才能精聚神会呢?实际就是神虚是以气会,精实是以 力聚,要想求得精聚神会,还非要聚气力不可。

有气者就有力,无气者就无力,有了气则就自然而生力了。也只 有气的作用才能够决定力,气是怎么个聚法呢?就是谷道一撮,玉茎 一收,使在下之气尽往上提,不能让其下去。采天地自然之气,尽力 一吸,牙齿紧扣,舌顶上腭,使在上之气尽归于下而不上散,这样上 下迎合,团聚在中宫,这就是内实精神之说c但是还需要平日不停地 锻炼,以打好牢固的根基,当需要用的时候,才能用于当前的突发之 时。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好像炮中没有火药,弓上没有弦一样,满 腔空洞,没有可凭的根本方法。要想动作猛勇疾快,如山倒海倾,势 不可遏,那是不可能的。这些也是练形练气之大忌,必须倍加注意。

气,有养气与练气的区别。养气之学是修性养命,气和心静, 意守不动,可达气息平缓,神志清净,心意不动的境界,是以调和身 体机能,祛病延年为目的。故云:“一念动时皆为火,万虑寂静方生 真,常使气通关节敏,精力充沛韵有神”。

练气,虽然是和养气同出于一气之源,然而它是有虚有实、有动 有静,由无形到有形,以调整呼吸,有吞有吐为功法,达到能够运使 为目的。它的妙用就是能刚能柔,能进(放)能退(收),若是遇到 虚式则以柔,遇到实式则以刚,实际也就是所说的刚柔互变、刚柔相 济、虚实同进这样的道理。

人体前面为肺气呼吸交换出人的道路,后面为肾气升降运行的
途径,使前(任脉)后(督脉)转接畅通,调和先天和后天的身体机 能,这就是气功中说的周天循环。开始的时候是吞入清气,直入气 海,又由气海透过尾闾旋于腰间,然后上升督脉至头顶百会穴,再由 两耳前侧分道而下,归于鼻间上腭处,以舌接引,贯通任脉之气而下 行,则下腹充实,渐渐结丹入田,团聚于中宫,气息循环归元,这就 是周天之义。气聚则精凝,精凝而神会,自内送于外,无处不坚实, 这就是练气的宗旨。故云:练到筋骨通灵处.周身龙虎任意行,掌心 力从足心印,一指霹雳万人惊。

力,是人身体能力表现的一种现象,自然力是出于血、肉、皮 骨,也就是血液供应养分,肌肉进行收缩、舒张,以保证人的正常生 活能力。潜在力,就是意识指挥气机作用于人体,促使发挥内在的一 种劲力,突发迅猛,只有武术中的发内劲才是这种力。以此说来,是 自然力走于血、肉、皮、骨,为之外壮,是为其形。潜在力是出自脏 腑,走于经络、筋脉,为之内壮,是其象也。练气就是为了能使内外 合一,完美其形象。气之功用于内壮,血之功用于外壮,明白了气、 血的功用,自然也就知道了用力和引气发劲的不同。

总之,精、气、神、力是人身整体面貌的概括,缺一不能属于 完备,这也是练气之功效实优于养气之意守。练气之法,是以虚心凝 神,排除一切干扰(包括意识记忆中的杂念,为之内魔;或是外界的 声响、景物等,也就是所说的外邪),才可成功。

  • .站桩八字诀


嵩山少林武功的独特技术风格,千百年来倍受世人关注和武林同

道的尊崇,是因为各种功法都具有严格的练习要求标准及练习要领, 以此来作为提高技术水平的基础,桩功尤其重要。如拳法中的椅子 桩、川字桩、四平马步桩等,这些桩法暂不多讲,这里只是需要叙述 一下气功桩法中包括着的八个字及其含义是什么,这也是练习气功者 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这八字是“一顶、二扣、三圆、四毒、五抱、 六垂、七曲、八挺”。只有具备了这八个字的要求,才能聚积力量, 产生一元之气,经过练习使其畅通顺达,不至于没有目标,没有方 向,出现不应有的其他偏差。八个字都还各有其三种要求,总体归纳 为二十四项,下面分别讲述一下:

(1 )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能,舌上顶有 吼狮吞象之容意念中头向上顶,有把天冲破的雄姿意识,使颈项、腰背正直, 便于气息沿着脊骨上升。手向外用力,意欲把山推倒,气可达于手 指。舌能接引上下气机,舌顶上腭时气不下降,可使毛发竖立,威武 雄壮。

(2 )扣,肩要扣则气力到肘,腕要扣则气力到手,足要扣则周 身力厚肩为上肢之根节,肩合才可使上肢之气顺畅,然后可达到催力至 肘,腕合手上就自然有力,两脚为周身支柱的着力点,为身之根节的 梢节,脚尖里扣,保持全身力点适中,不偏不斜,使身体平衡协调, 不探不仰,能催发全身的力量。

(3 )圆,脊背要圆,其力催身,胸腹要圆则两肋力全,虎口要圆则气力外宣

肩扣必然就要含胸,脊背的横向、竖向受牵拉就要向外凸,等于 为背圆,力是由气而来,气又是由脊而发,气发而力至,可循环于周 身各部位。大拇指与食指连接处称虎口,两手指张开置于胸前,犹如 环抱着偌大的物体一样,气力即能达到手掌外放。

(4 )毒,心要毒如怒狸攫鼠,眼要毒如观兔饥鹰,手要毒如扑 羊猛虎思虑集中,精神不可外散,气发灵敏,催力迅猛,要有以上所 说的心理状态。这里说的“毒”,是要随机应变,迅速做出判断和行 动,要快速敏捷(方言称毒)。

(5 )抱,丹田要抱气不外散,心意要抱遇敌有主,两肘抱肋出 人不乱抱亦是守,意守丹田才可聚其气,才可使气由丹田而发,守住心 意,镇定自若,集中思虑,善于辨别有利时机,手之出入有序、有位 置、有目标,沉稳,气催力发不盲目从事。

浏览14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