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要把它看得过于神秘,高不可攀,甚至带上迷信的色彩,也 不要把它看得那么低微,认为它不过就是打打闹闹,没有多少价值。武术有它 科学的一面,只不过现在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正在 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现代科学知识去寻求、分析,论证武术的生理、心理、力 学、美学和哲学等各方面的科学依据。现代科学的发达使武术与其他科学发生 了联系,学科之间互相渗透,武术有了横向发展。包在进行单学科的研究中, 各种不可解释的现象已一个个地被解决。如在解决神秘的气功问题过程中,人 们逐渐开始利用各种科学手段去研究它,并已有了新的发现与认识。武术科学具有两大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的内容,主要指 运动方面的,即与人体有关联的,研究武术运动自身的规律。社会属性则是运 动范畴以外的东西,即作用于社会,对社会产生的效果。哲学则渗透于这两个❶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5-46.❷ 郭志禹.论观念转变与信息化促进武术现代化[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10): 1301-1302.❸ 王岗.以反求正与以正求正[J].体育文化导刊,2006 ( 7 ) : 48-51. 方面之中。两大部分组合.便构成了武术科学体系的总体。现代武术文化体系 的构建主要以这两大体系为主体。建立体系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通过的途径不 同,建立的体系也就不同。这就要大家一起寻找最佳方案,更好地概括武术科 学,使中华武术有一个合理的现代理论体系。现代化是当代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作为社会范畴的现代化,包括经济、 政治、思想、道德、生话方式、人的现代化等诸多方面,无疑也包括传统文化 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和人的本身,必然伴随着现代化的文化。所谓文 化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充分吸收以往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建立适合现代 社会所需要的新文化。而作为武术文化的现代化则同样要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需要,这是传统武术文化体系转变成现代武术文化体系首先要考虑到的一个重 要问题。而传统武术文化体系在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中 国传统文化中诸多有益成分在内,从而改造和形成今天这种武术文化体系,但 是我们现在的武术文化体系并不适合于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 全球化、一体化的社会,在体育方面则是西方强势运动项目的全球化推广和普 及,也可以说今天我们的体育就是西方强势体育,。而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 武术则面临着新的考验,所以我们当前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尽快构建起现代 武术文化体系,从而应对西方体育对我国武术的冲击与影响。总而言之,中国武术文化应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适应现代社会的 发展。以科学的态度、现代的观念、发展的视角,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借鉴和保留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同时,也只有使中国武术文化摆脱中 国传统文化中保守消极的影响,融合到世界文化大家庭中形成具有自己别具特 色的体育文化品牌,才能使中国传统武术发扬光大。❶ E岗.武术国际化的方略:维系传统与超越传统1J],中国体育科技.2005 ( 4 ) : 67-69.第二章现代化之晚:中国武术的当代困境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而言,现代化历程只不过是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阶 段,中国传统武术未来无论如何发展我们都需要直面它的过去,它的历史只是 武术发展长河中的一小段波纹或者一小朵浪花,我们相信中国武术在今天发生 的事情在多年以前早已经历过了,只不过表现的形式可能不一样。任何事物的 发展都是一个渐进过程,中国武术自诞生那一天起就经历着这样或那样的考 验,翻开中国古代典籍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武术受到的种种压制与磨难,历 朝历代的禁武令、封杀令都没能限制住武术发展的脚步,直到今天中国武术依 然屹立没有倒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术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极强的繁 衍生息能力。当时代的列车驶入20世纪的站台后,中国武术受到的冲击无疑是最大和 最强烈的,因为这个时代、整个社会根基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农耕社会中的 那种悠然与恬静被西方列强的枪炮与轰鸣的机器打破了,中国武术面对来自外 部世界的种种冲击与碰撞,特别是来自西方的体育项目的强势冲击,这种冲击 直接促使近代武术家、武术工作者、习练者、爱好者等所有与武术相关的人都 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中国武术将走向何方?中国传统武术的改变可以说由此而 起,也许在初期这种改变是被迫的、无意识的,甚至是无奈的,但到了新中国 建立之后,这种对传统武术的现代化改变就成为一种伴随着民族自强与自新的 情结进行着。这种民族情结裹挟在工业化的社会改造当中,以一种前所未有速 度在迅猛前行,而作为从一个传统农业社会生长起来的中国武术自然有着诸多 的不适应。但是人类社会总是朝着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奋勇前行,这是任 何事物都无法改变的一个最基本的现状,因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都充分证明 了这一点。因此,可以说今天武术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其实质上都可 以归结到一个问题上,那就是是否有利于武术的整体发展?当然具体到每一个 拳种来说情况乂有种种的不同,但大背景是相同的,那就是其现代化转变历程 同其自身发展相同步,如果其不适应这种现代化改造,那么就是其不适应整个 社会大环境的改造,自然对其生存发展而言就意味着事事艰辛,而对于那些力 求拓展自己生存空间的拳种来说,今天的大变革恰恰迎合其发展的需要,如太 极拳、形意拳、少林拳等拳种的发展实质上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传统武术的现 代化转变的成功。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的,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变同样存 在着这样那样的挫折与艰辛。对任何一个具体拳种而言,这种转变都是一种 艰难的选择,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更新。“时至今日,假如我们能把眼睛放远一 点,从世界的结构来看中国问题,那么,中西文化的论争实在是可以收金息鼓 了。一百年了,我们不能再为了 ’童年的兴奋’所左右,我们应该成熟些了。 世界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已明白地看出,中国的出路不应该再回到’传统的 孤立’中去,也不应该无主地倾向西方(或任何一方);更不应日日夜夜地在 新、旧、中、西中打滚。中国的出路有而且只有一条,那就是中国的现代化。 其实,这也是全世界所有古老社会唯一可走并正在走的道路。”。因而从这一层 面来说,中国传统武术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境都是一种必然,因为我们 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奋勇前行,当然在这种决然的前行中我们会犯这样或那 样的错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都是一种发展的必然,我们不能因 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停滞不前。


  1. 中国武术拳种之殓


1.1小拳种的传承与消失

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而言,受现代化冲击最大的就是那些处于偏远地域 的小拳种。这些小拳种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传承体系单一,而且由于生 长在自己的区域文化生态环境中,生态体系极为脆弱,一旦这种环境受到外来 文化的冲击破坏,极易受到伤害。当然也存在着有的拳种本身流传就不广,再 加上传人太少,无论社会是否变革这类拳种都有失传的可能。从中国传统武术 发展历程来看,不断地有新拳种和流派的诞生,同时也有旧拳种和旧流派的消❶费孝通•乡土重建|M|,上海:猊察社.1948: I5L 失,因为历史发展规律流传下来的任何技能未必全能流传下去。因为有的东西 在它被创造出来之后或者在流传过程中,适应了当时、当地、部分人的需要, 而且也适应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环境,而且可以满足某一地区人们的需要,所 以它就可能广为流传成为一个流派或者一门绝学,但是如果它不适应当时、当 地的环境,而且与整个时代大背景不相适应,那最后就会后继无人自生自灭。 正如同人类的新陈代i射一样,新与旧、生与死实质上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没办法 的事。当我们看到今天小的拳种发展举步维艰时,也许觉得异常可惜,甚至于把这些问题都归结于传统武术的现代化改造过程。实际上由于时代的快速发 展,人们生活的节奏明显增快,新的事物不断地涌现,而且迅速占领着我们的 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旧的事物受到的冲击日益增大,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 人们的选择面日渐增多,而且其品种与数量远非农耕时代所能比拟。

浏览6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