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同辈群体——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传承方式
同辈群体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它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小群体①。在同辈群体之间,青少年不仅能学到必要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还能得到团体生活的体验和锻炼,取得适应社会生 活的能力,这个过程是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心理学家观察发现,在群体中即使没有共同和有意义的任务,也会自发地形成某种共同的目标行为。英国心理学家拜恩称此现象为“基本假定”,主要通过心理依赖、争斗与逃逸等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引导发挥同辈群体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 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对同辈群体,既要认识到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注意研究青少年同辈群体形成的规律,及时了解青少年中各种同辈群体的类型和性质,以充分引导发挥同辈群体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我国,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西化得很严重,他们吃的是西式快餐,喝的是可口可乐,穿的是NIKE、ADIDAS,玩的是网络游戏,运动的是西方体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使青少年认识到传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武术文化的重要性。社会应重视对学校、社区等形成的一些同辈群体的引导。在这方面,汉服运动的开展方式值得借鉴。汉服运动是民间发起的草根运动,主体参与人群以80后和部分90后居多,中坚力量是年轻白领和在校大学生以及初、高中生。其活动场域除组织及讨论活动计划的互联网外,多为大中城市所在的高等院校以及具有传统意义的事业单位、景点、公园等。因此,就武术文化的传承而言,政府、传媒、家庭、学校要在引导青少年兴趣爱好上狠下苦功,将传承中国武术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延续文化血脉紧密联系,在同辈群体中形成 “传承文化,人人有责”的意识。
①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197页。
第七章 登封武术对我国武术存在与发展的启示
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是人类各个族群社群社会各自具有的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之所以可以被辨别,是因为它与其他文化有所区别。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当代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使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因此,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存和发展我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有效地参与到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之中,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①登封武术虽然是个案研究,但毕竟是整体的一部分。其发展规律一定会对中国武术的存在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章立足武术在登封发展的经验,首先分析武术的功能开发,其次研究武术的发展动力及趋势,最后对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出思考。
第一节 多元功能开发:武术发展的基础
登封多种形式的武术现象,源于武术文化功能的多元化。登封武校的早期发展非常重视竞技武术,竞赛成绩是其吸引学生、扩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一时期,学生学习多是竞技武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日益重视传统武术的价值,这样登封的武术馆校也逐渐将传统武术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但传统武术目前仍然不是武校的教学重点,它们的重点仍然是那些与全运会、奥运会接轨的项目。民间有高涨的习武热情却找不到合适的练习场所与指导教师,这样在民间武术萎靡的同时,也出现了现代化的武术俱乐部。少林寺致力于少林武术的发展是由于它将武术视为传播其宗教思想的途径。作为商业运作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则是抓住了自然、音乐、文化与武术的结合点。可
① 黄岩:《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文化现代化的实践方向》,《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6 期,第200〜202页。
见,登封武术的功能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登封武术娱乐、教育、经济的发展经验对我国武术的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节立足登封的经验,论述我国武术娱乐、教育、经济等多元功能的发展。
一、武术的娱乐功能在当代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武术得以进入娱乐领域,与其自身所具有的娱乐功能密不可分。从武术的发展历史来看,其本身除了具有技击、健身、教育等功能外,独特的娱乐性在社会各阶层的文化中都享有较高的地位。这一娱乐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们从习武中获得身心快乐,二是人们从对武术的观赏中获得感官的享受。从武术在登封的发展来看,对武术娱乐功能的开发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人们由之前通过自身对武术的习练达到娱乐的目的,开始转向通过对武术的观赏来满足对娱乐的需求。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集中在两方面:首先,随着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人们娱乐的方式日渐增多,日益新奇,以练习武术作为娱乐方式的需要自然受到冲击;其次,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武术的表演性自然得到了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武术开始与多种娱乐形式结合,从而进一步发挥了娱乐功能。因此,对武术文化娱乐功能的开发应认识到这个规律,在普及参与武术运动的同时大力发展武术表演,创新出更多的武术表演形式。
二、大力发展武术经济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开始进行市场经济改革这段时间,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时期,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社会资源完全由国家或集体所有。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社会结构中,除了政治系统具有超越一切的功能外,经济与文化系统已失去自身运作的机能。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体制已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978年之后,我 国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是指在经济运行中,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织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持续增大、依赖程度不断增强、市场体制逐步发展成熟的演变过程①。市场经济改革使国家不再直接控制经济活动,而是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实现着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经济活动不再直接受制于政治化的权力,而是获得了一
① 赵长茂、李东序:《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依据和路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年版,第14页。
定程度的自律性。这种政治和经济的相对分离,在改变着国家和社会的各个 方面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①。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环境下,市场化成为武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从登封的发展经验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社会更加重视武术文化与经济功能的开发。因为,对这些传承、发展武术的主体而言,发展才是硬道理。登封武术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武术产业自身创造经济价值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两方面。虽然武术在登封的发展只是武术整体发展的一个个案,但通过武术经济在登封的发展,可以分析武术产业的结构以及武术经济组织的建设问题。
(一)武术产业的构成
武术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无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而逐渐萎缩,甚至走向消亡。但是,也有一些敢于直面挑战,勇于创新,它们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体育产业是指以体育劳务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产业部门②。从这个定义来讲,体育产业主要包括体育健身娱乐设施、运动竞赛和体育表演、运动训练、体育辅导、体育康复、体育教学与科研。而体育旅游、体育器材、运动服装的生产等按科学的产业分类标准来看,并不属于体育产业。根据这一分类标准,从当代武术在登封的文化形态来看,武术产业可分为武术健身娱乐设施、武术运动竞赛和武术表演、武术运动训练、武术培训、武术教学等武术主体产业与武术旅游、 武术用品生产等武术相关产业。
(二)武术经济组织的建设
组织是人与社会的中介,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组织的支持。虽然近些年武术在登封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经济组织的发展来看,离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改革开放前,像器材、场地等武术资源大都归集体所有。改革开放后,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登封政府逐渐淡出经营领域,社会力量开始介入。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特别是对集体资产的界定问题,使得登封武术经济组织的产权界定不够清晰,严重影响了武术经济的发展当然,也有采取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营的,它们通过公私合作、承租或股份制等形式,较
① 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浏览5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