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多样化:武术发展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根植于传统社会的武术文化势必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其中,有些文化固守青山,沿袭传统,有些则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武术是否应该进行市场化改革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必须有变化的潜力,面对挑战它必须能进行有效的适应,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文化社会学的观点,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武术必须进行适应。而在适应的过程中,市场化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因此,在探讨保护武术文化的同时,应更多地给予武术市场化发展更多的理论关照,这样才能
① 李庆霞、姜华:《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学及其启示》,《理论探讨》2003年第2期,第42页。
② 《打造品牌 青海省“花儿”保护工作稳步前进》,新华网,发布日期:2007年11月25日, http: //www. xinhuanet. com/chinanews/2007-11 /25/content_ll 7 60996.htm 0
③张基振、虞重干、邹志敏:《上海市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95页。
为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较为全面、客观的理论指导。
一、武术应积极创新文化体系,适应社会发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中国武术在经过了几千年历史的洗礼后,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创造了自己辉煌的历史。在冷兵器时代,它是个体自卫和民族抗争的有效手段。今天它的军事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它的现在绝不 是因为“技击”而生存,而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它已成为人们的一 种生活方式,成为中国人民的文化精神。武术在中国人心中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无可替代的。武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缩影,是中国人溶于血液、渗入灵魂的文化积淀和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现。两千年来,人们对武术的存在没有任何担心和疑虑。20世纪末,武术文化出现了衰微的现象,武术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面对这些问题,人们不禁产生疑问,在今天,武术会消亡吗?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武术文化正在发生转型。变异性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事物包括武术文化都必将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以吐故纳新来顺应时代的发展。从武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武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将继续发生变化。其实,面对这种趋势,人们不必担心,历史和现实都说明,文化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伴随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伴随中国全方位的崛起和走向世界,我国的武术文化必将会经历现代转型,走向世界。
二、多样化是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所产生的分化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而结构的分化伴随的则是功能上的分化。分化的结果,促使形成各种新社会角色或原社会角色的更新、分工专门化。在当代,武术在登封的存在是源于其健身、教育、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分化愈加明显,武术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呈现出这种趋势。登封就是抓住了这一机遇,成功地发展了武术。有实力的武校在满足日常招生教学的同时逐渐向旅游、演艺、培训、 中介、体育用品制造等行业拓展,进而形成了大的教育集团,资金不是很多的武校则走向特色发展的道路,投资少,但很务实,比如,投资武术购物、禅武茶社与武术国外表演等行业。社会需要是左右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登封的经验来看,当今社会对武术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从全国来看,近些年出现了《武林风》、《武林大会》、武术职业联赛等新形态,也出现了武术学校、普通学校武术等原有形态的创新。可见,登封的武术多样发展和全国武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共性,多样化是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市场化是武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本调节机制的经济①。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从初期有条件的市场调节,到80年代中期至90 年代初期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90年代之初以来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化的改革是个渐进的过程。武术属于社会的一部分,市场化改革也是武术发展无法规避的。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武术的一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功能得到了发展。生产社会化、分工化的程度是市场经济得以存在、发展的重要条件。从登封武术市场化的发展来看,武术表演、 武术教育、武术用品都是适应了工业经济的社会分工、社会化特点才得以发展的。而民间武术则更多地在沿袭着自然经济时期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由于对外依存度很低,基本是自给自足,基本不需要任何交易,因此也就无法形成市场,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环境下,其发展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发展路径来看,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类型的市场化:一种是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主要表现为整个经济中的自给性部分不断减少,商品性部分不断扩大,进而市场起主导作用的过程;另一种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不断减少,计划机制的作用在微观领域内越来越弱,市场的自然调节作用越来越强的过程②。中国体育的市场化改革虽然主体上是由国家首先倡导的,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像足球、乒乓球项目的市场化。但登封武术市场化发展的动力则更多的由民间利益催发,即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例如登封武术教育产业、武术表演业、武术用品业的发展。今天,国家力量虽然仍是一种强大的通过政治制度的权力发挥作用的力量,但是民间力量同样不可忽视,它们已对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外,由于社会力量的发育和生长,组织化的需求已经出现。 这种需求的实质在于,用民间社会自己的力量来协调它的行为。③可见,组织化是实现武术活动有序化的重要保障之一。总之,我国武术的市场化出现了
①刘伟:《经济学导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
②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版,第U5页。
③孙立平:《转型与断裂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 154 页。
明显的民间化倾向,社会力量已不再是被动地、消极地发挥作用,而是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越来越主动地、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对于政府的职能而言,政府应逐步从经济活动中淡出,进一步履行其经济调节的功能。因为,政府的过度干预不利于武术市场化的发展,而如果政府对经济不进行干预,市场的演进就会刺激武术制度的创新和交易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武术市场化的发展。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之所以具备资源配置等功能,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商业道德、良心、信用,追求自由、虔诚、勤奋,推崇公平竞争,恪守法制等精神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而这些精神文化是直接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它决然不同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文化观念。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从传统农业文化向现代文明转型。中国传统武术具有浓厚的农业文化特色,其市场化发展的核心还是在于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登封武术的市场化发展更多的是得益于登封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这些文化特质与市场经济文化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而登封武术的这些文化特质根植于登封特殊的三教合一的文化背景中。相对于登封武术,我国武术的种类繁多,门派林立,有些武术更是拥有很强的门派观念,不能很好地吸收、融合先进文化,这严重阻碍了其市场化的步伐。总之,中国武术的市场化发展,本质上是中国武术文化与市场经济文化的适应问题。中国武术文化只有找到与市场经济文化的契合点,才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真正地发展、壮大。从登封的个案出 发,今后,我国武术经济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浏览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