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型与狙手人品与技艺
来自琉球的唐手,给人以神秘的感觉.神秘在于唐手具备非常的威力:一 掌击碎厚重的砖块,一掌穿透牛背,手抓屋檐,轻巧移行。但是船越义珍似乎 没有这种威力,就连他演练的型也让有武道经历的学生有不信任的感觉,那么 船越靠什么成为“近代日本空手道之父”?
船越义珍的经历引发我们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武术的改革者一定是技艺 出众或是智力非凡者吗?是人格力量重要还是改革者的力量重要?二是琉球 传统唐手坚守的型与组手竞技有必然联系吗?
藤原稷三是专职的武道研究学者,他也是东京大学出身的空手道练习者, 在日本最权威的武道系列著作中,他都是空手道部分的主要撰稿人。他评说
5 加藤仁平.嘉纳治五郎[M].新体育学讲座第35卷.东京:逍遥书院,1964:64-65.
® 田中晶.空手道(保存版)[M].东京:株式会社,1977:28.
船越义珍:,,我的空手道学习是从东京大学开始的.我与船越义珍师范①有师 生之谊”但率直地说,船越义珍既不是武术家.也不是学者,也不是思想家.也 不是启蒙家,甚至也不是一个出色的组织者.他是一个青年学生可以信赖的教 育者,一个自觉地、持续地保持教育者人格的人。”②
我们在研究船越义珍时发现•无论是同时代的唐手家.还是后来的研究 者,无论是松涛流的门人.还是与他曾经有过矛盾的其他空手道流派后人.都 认为船越义珍是一个执着而单纯的人.他不张扬、不伪装,不会经营、不会造 势,在清淡平凡的生活中坚持他“以老骨之身.随青年俊杰,通过空手道为国 家、为后世开大道”的理想。
和道流创始人大壕博纪是船越义珍早期的学生,他曾回忆:在小西康裕的 道场,见到刚从冲绳到东京的摩文仁贤和.大壕博纪马上向他请教。大嫁博纪 先跟船越义珍学习,一段时间后积累了不少疑问.一些'.型"的动作含义.总觉 船越义珍解说得不对劲。摩文仁贤和看了大壕博纪演练的平安初段.说型练 错了.摩文仁将平安初段到五段认真地为大壕博纪演练了一遍。正确的示范 与讲解,让大嫁博纪豁然开朗.这样,船越义珍教学中的错误得到纠正。大壕 博纪认为,在型的掌握上,船越义珍是不及摩文仁贤和的。
2006年12月,2015年4月.笔者两度到冲绳调查刚柔流传人、曾经担任 过冲绳县空手道协会理事长的上原恒先生观点.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1920 年前后,会唐手的冲绳人,基本不会讲日本话,船越义珍是小学教员,会讲日本 话,虽然有冲绳腔,但是仍可以与日本人沟通。所以,1916年,他代表冲绳县 参加京都武德会的武术祭表演.1922年,又代表冲绳县参加第一届日本体育 博览会。船越义珍的唐手技术在同辈人当中.不论是型的演练还是实战的技 术.都不是一流的。这是上原恒的老师知花朝信③亲口告诉他的。
船越义珍身材矮小,虽然通过长年的唐手练习,看上去肌肉发达.但是整体来说,显得弱小,并且体能也一般.这里特别突出的比较是本部朝基.在对抗 方而•船越义珍与本部朝基几乎不能比,这是当年东京的空手道研究者所公认 的.但是稍弱的船越义珍在东京学生更多.普及的效果更好。
- 师范:在常用字典中翻译成中文是榜样、典范、先生、老师•但是在日本武道中.不 是所有的老师都可以称为师范的.师范是德高望重的老师,是德艺双馨的老师。找不到相 应的词,所以本研究中直接引用“师范”一词。
- 仪间真谨.藤原枝-:..对谈•近代空手道历史[M].东京:棒球杂志社.1986:374.
- 知花朝信(1885— 1969)年少时体弱.遵父亲之嘱习空手。15岁时师事系洲安恒, 在老师严格指导下习空手道13年,是屋部宪通的学弟.是德安文、摩文仁贤和的学长。 从1918年开始开设空手道场,经营多家空手道场。冲绳小林流空手道创会会长,1956年 为促进冲绳空手道界大团结.致力组成冲绳空手道联盟,任创会会氏。1960年由于长年致 力于空手道的普及,获第4届冲绳体育奖。
船越义珍是一个精神纯粹、举止洁净之人.他淡泊清心,过着简单而执着 的生活、他的所有热情与精力都贡献给了空手道的传播,他坚守着师传.以型 为中心.德艺并进。虽然对他技术水平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但是他内心固守着 一份知识人的尊严。仪间真谨说,在冲绳任小学教员30年,船越义珍没有一 同迟到,没有一次缺勤。这点曾经让来冲绳视察的视学官相当敬佩。对于小 他26岁的仪间真谨,船越义珍每当出书时.总是寄给他,并且在扉页用毛笔端 正写着..赠仪间真谨先生",仪间致信说:长辈对后辈.请不要用先生称.船越义 珍坚持说:“语言是人的姿态的表达.与年龄没有关系。"这点也可看出他为人 的谦和。
晚年,船越义珍起床第一件事是扫地,接着练几趟型.再用早餐。上午小 睡一会儿;接着就是读书、写字、写文章.然后在屋里打坐。他最高兴的是接受 学生的邀请.到四处的空手道道场走走,看口己的学生及学生的学生们传播空 手道。
他酷爱干净.喜欢到大澡堂去与-•群老年人一起泡澡,每次进澡堂,他总 是挑最里侧的角落,将方便宽敞之处让给后来的人;出门时,他总是打扮得干 净整洁.戴着小礼帽.穿着绣有家族花纹的和服,拄着洋拐杖。感恩于天皇对 自己的赏识,也感恩于嘉纳治五郎对自己的提携与支持、每当经过皇宫或者讲 道馆门前,坐公交车时,他总是脱下礼帽、正襟危坐,并低头表示内心的崇敬。 走路时.他也是脱下礼帽,低头庄重地走过。
他时时保持一个武道家的尊严,战后,美军基地空军司令官传话,想看空 手道演武。船越义珍提出条件:要有正式的邀请函.司令官要穿着正式的军装 观摩。得到承诺后,他自己郑重穿着日本式礼服,前往拜会美国军人并表演。
我们在研究船越义珍在东京的人生轨迹时,看到了他拜师学习书法.还到 镰仓园觉寺修禅.花费不少时间。船越义珍89岁高龄逝世.时值日本经济复 苏,空手道发展的黄金时期,他的为人与业绩得到社会的承认,他教过的学生 已经在日本社会中有比较高的地位。但是在唐手传播发展过程中,船越义珍 是否由于压力大而转向“空''的禅修?因为一般来说,在人世间发展顺利者.人 间的事业让他劳累•世间的地位与荣誉也能够让他满足。比如嘉纳治五郎.就 是一个彻底的合理主义者。从改造传统的柔术到柔道.到柔道成为被世界各 国接受的运动项目,长达27年东京师范大学校长的职位,亚洲第一个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身份.他在尘世中鞠躬尽瘁。而船越义珍遁人空门或许与生活失 意有关。我们在他写的空手道教科书上读不到他的心路历程.也没有看到船 越义珍的文集出版。一本《空手道一路》也只写自己唐手学习与教学的传奇故 事。但是他是日本“近代空手道之父”。从船越义珍的经历,看到空手道后人 对他的评价.我们感到人格的完善或许重于技艺的高超。
第二个思考是“型”与“组手”的关系问题.传统的冲绳唐手是坚守着“型”的, 船越义珍在东京矢志不移坚守着型。在东京传播唐手过程中,船越义珍 始终坚持不引进本土各类武道的“自由组手对组手甚至反感到与练组手弟 子断绝关系的地步。这当中又有什么启示?
“组手”会暴露出他不擅长实战的弱点吗?在目前的研究中,没有人对此 做出解答。确实.船越义珍的学生中.也有人对套路情有独钟,有一位20世纪 30年代练习空手道的大学生回忆空手道部的生活.就是在型的练习中找到乐 趣:“比如型.可以一个人默默地琢磨。一个人在道场反复地磨砺一个型.这种 场景就像深夜里孤灯下,一个学人在专注读书;一个哲人在独立冥想;一个诗 人在对花沉思;这个场面是打动人的。”①
大竹一藏毕业于东京大学,曾经担任过全FI本空手道联盟常任顾问,是船 越义珍明正塾时期的学生,他参加了筹建松涛馆的资金募集与房屋建设的具 体工作。他在《船越义珍先生与我》这篇回忆文章中写道:“我在东京大学上学 时,有一段时间东京大学和第一高中的学生对先生的,约束组手'感到不满足.
浏览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