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自古有师传门派的严格要求,各家武学绝不外传,导致各 种船拳拳法在演练技法和器械的不尽相同,特别是船拳主要在村 落间传播,传播上会出现形式上的变化,尽管都是江南地区,但不 同区域的船拳在演练方法上稍有差别。常州阳湖拳有700多年历 史,在以武进为中心,及周边的金坛、溧阳、宜兴、江阴、无锡等地区 的农村盛行,且村村巷巷都有自己的特色,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绝 技,器械套路特别丰富。 “除十八般兵器外,还有不少奇特兵器,即 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都能当兵器使用,如钉耙、锄头、船桨、鱼 叉、扁担、稻叉、翻耙、连枷、板凳、绳索甚至到衣服、毛巾等均可作 为兵器。”阳湖拳在功法上比较自成体系,有自己的练功方法,有 铁牛耕地,“二足站在矮桩上,上身俯卧,以额指矮桩,每天反复百 次,逐渐为冲击或额击,粗桩由于打桩或额击逐渐变矮,额头功夫 逐渐加深”。 还有练习打击对方的毒手功夫铜砂手,用铜板放在石 臼上,每天猛击300次,练功后用伤药水洗手;也有一种不伤人但 能使对方短时内完全失去反抗能力的功夫麻辣手,打击对方后,对 方全身发麻,完全失去反抗能力,以后可以逐渐缓解,用纸筋浸泡 药汁放在石臼内,每天拳击300次,也有打击对方部位的特技功夫 三节锤,以拳击砖,用二膝交替顶撞砖墙,用二肘交替顶撞砖墙。 螳螂抓是用二手指伤人的特技功夫,指端负重训练,用石柱在端面 錾成指坑,用指端抓住,就是五指梅花筒训练法,梅花桶重量可以 加重,还有用鲤鱼过坝练习穿越力,田鸡跳练习腰腿弹跳力;六枝 荷花墩练习手脚六个部位实力的特技;石锁功练习力量和灵活性, 用石头造成老式穿梗锁的样子,终了从15斤到20斤,穿梗抓手,练 习石锁花,有内翻搂、外翻搂、左旋搂、右旋搂、双手交叉搂、翻花停 肘搂,左后穿挡前搂,左后背越过右肩搂,右后背越过左肩搂,前穿 挡后辈越左右搂,绕膝搂,各种抛搂交叉连接,组成石锁绕身花。 这些基本功的练习,为后来的船拳套路和器械的技巧和力量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阳湖拳的器械有板凳,演练东青板凳拳;荆川剑, “左挡挑剑高虚步,歇步向左下劈剑,插步左右上架剑,弓步向左下 刺剑,扑步崩剑龙抬头,独立上托击长空,插步左右下刺剑,弓步望 月上挑剑”;器械麒麟双锤,“转身提膝双摆锤,马步摆锤向右前,提 膝双摆独脚稳,弓步前冲力无穷,并步力劈下三路,地躺架锤左右

① 房志清: 《阳湖拳》,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校级课本编写组,第2页。

② 肖飞、李邢飞编著:《阳湖拳》,珠海出版社,2007年,第48页。 蹬”;还有乾隆扇,梅花剑,青龙偃月刀,周侗单刀,阴阳叉,阳湖十 八棍,梨花枪,汉王杆鞭,杨家枪,太祖盘龙棍等。

(三 ) 最 外 围 文 化 圈 典 型 器 械

最外围船拳区域如杭州等地的船拳受外来影响很大,季建成 在《浙江南拳》中提到的“由于交通高度发达,又是游览胜地,更是 切磋武艺的好地方,故该地区的南拳受内外、南北、武当、五台、少 林、峨眉等派的直接影响,而区别于其他地区,受某人、某派、某地 的传授自成体系”。在《浙江省武术拳械录》中记载,浙江船拳的 器械有:罗汉刀,动作大方,短小精悍;南洋大刀,传统刀法,朴实实 用;还有龙凤船刀,演练时威力大,有刺、拖、扎、斩、劈等动作;双锏 演练时左右开工,朴实实用,左手怀抱双锏;也可用双刀、护手大连 刀;以及耙七星棍、四门棍、拐等器械。

三、精神形态层面的个性差异

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天人合 一,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关注人类的行为与自然界的和谐与 平衡;二是以人为本,强调了天人之间,人为主导,人是目的,体现 了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这一文化精神;三是贵和尚中、通过 对持中原则的体认和实践,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 间和谐与平和的理念;四是刚健有为,即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 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 值体现。 武术文化承载了中国的传统精神。 江南船拳的产生孕

① 季建成: 《浙江南拳》,浙江省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浙江体育史料编委会: 《浙江体

育史料》,1982年,第32—40页。

②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5—303页。 育在吴越文化精神下,江南作为秀美之域,融合了江南的秀气与武 术的霸气,与北方善气力的格斗方式不同,船拳的总体精神意在 “拳打卧牛之地”,靠灵气制胜,据《蕙风词话》记载“有打拳船者,船 头鸣金击鼓,驾双噜,疾如飞,健儿四人,肩荷柏木扁担二,一人赤 足立扁担上,手钢叉飞舞作种种姿势,抵月盛桥,桥上行人函左右 避,而其人手中叉,即托手从桥上飞去,船即由桥洞穿过,而桥上之 叉落下,仍入船上舞叉者手中,间不容发,两岸喝彩声如雷,船上金 鼓鞋籍,益自鸣其得意。 此所谓南方之强,弄潮儿之旗,打拳船之 叉”。“恃巧而不恃力者也”是船拳江南武术精神的极好注脚。

历史上战争和民族的交往,造成了人口的迁徙、文化的交融,再 加上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江南船拳在演练特点以及技术风格 的差异。 细化来看,不同地区的船拳精神形态与其产生的经济渊源 也有着深切的联系。 船拳的表演队伍,表演人员、表演的兵器和豪华 的摆设意味着大量的开支。 据介绍,船拳组织演出,“其资金主要来 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富户的出资;二、群众集资;三、祠庙资产; 四、免费义演。 耗费巨资的节庆活动尽显豪华,为当地平添了富丽堂 皇的色彩,也是当地雄厚的经济实力的一种展现形式。 人们对庙会 类活动有着不惜挥金钱的态度决定了与赛会同时进行的船拳表演, 会得到人们的各种资助。 当地城镇的富庶成为人们在祈求丰收的幌 子下,尽情狂欢,一掷千金在所不惜的坚实后盾。 例如,据曹财根介 绍,余杭船拳1950年在独山召开万人大会的时候进行的表演,就是 由于当地士绅出资20担大米,余杭山后路船拳才得以复出”。船拳

①《蕙风词话辑注》,况周颐撰,屈兴国辑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8页。

② 张树勇: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杭州船拳研究》,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年。

的出资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精神的普遍状况,“因为这些活动中蕴 藏着平常难以得到的文化情趣,蕴藏着一种平时热切追求和向往 的精神快感,它们是人们心甘情愿用大量的钱财来换得的。 因此, 对于这些规模盛大,费用甚高的活动,人们才会表现出如此之高的 热情,才会慷慨大方地解囊出资,积极投入。 甚至为了举行这些活 动而花钱,本身也具有一种特有的精神乐趣。 因为花钱是一种炫 耀,一种夸示,一种向他人表现自己财力充沛,丰裕富民的方式和 手段”。船拳传承到今天,是众多民俗经验和乡里情感共同筑 成的。

从船拳的技术形态、物质形态来看,也能洞见到不同区域的船 拳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方面,内环区域的船拳内靠浩渺的 太湖,水域宽广,生活富足,军事上水战文化对船拳的影响大。 另 一方面,吴文化在太湖流域的深远影响,使得船拳精神更具有文化 的内涵,从船拳的拳谱上看,苏州船拳拳谱主要以历史典故为主要 内容。 如双匕拳谱唱的是杜兴,王英下山拳唱王英,戚继光单刀唱 戚继光,象鼻紫金刀唱狄青,10条毛巾将20个历史人物,如宋公 明、李逵、唐伯虎、祝枝山等都列入了传唱的故事中,而打虎英雄船 拳直接唱武松打虎的故事,钩连枪唱徐宁,双桨唱阮小五,三尖两 刃刀唱刘麒,双鞭唱呼延灼,单槊唱单雄信,三国唱典韦,醉八仙是 八仙何仙姑、铁拐李等的故事,抗倭单刀也唱戚继光,双锏唱秦琼, 锣金镗唱宇文成都。 也有鲁智深等梁山好汉,猪八戒等民间故事, 杨家将、罗家枪等英雄传奇,由此看见,苏州的船拳更注重民间故 事的传唱,更增加了人们通俗的娱乐心态。 同时,苏州船拳的特点 是配有江南丝竹小调,有些船拳套路不光有拳谱,也有谱曲,更增

蔡丰明:《江南民间社戏》,百家出版社,1995年,第195 — 196页。

加了江南诗书文化的特性。

次中心船拳区域的文化如常州的阳湖拳,船拳的主要功能是 在抗倭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的,更注重实用的武术文化的传承, 阳湖拳的主要发明人唐荆川的故事是其主要的传唱内容,如荆川 剑;其他和内环区域的船拳也有很多相似的传唱故事,如八仙的故 事、武松打虎的故事,以及其他的梁山好汉,如天罡拳、林冲、矮脚 虎等的故事。 比较有特色的是乾隆扇、太祖十八棍、南侠展昭的故 事。 从拳谱上看,次中心船拳区域除了江南文化的诗韵外,还多了 一分英雄气,比较明显地显现出南北交融的文化气质。

从江南的外环区域看,目前搜集的拳谱看,浙江和上海的船拳 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如:温州船拳受海洋精神的影响,将船拳从内 地的湖泊转向海洋上演练;上海船拳受北方船拳的影响很大;特别 是镇江船拳地处南北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受北方武术文化的影 响更大,因而呈现出偏向北方的船拳文化。 船拳作为民俗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简单地规划为武术技艺,而更应该将其纳入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框架下,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其存在的价值。 从微观的船拳技术分析、器械使用上也可窥见其精神文化形态的 不同,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江南地区的传统武术精神,传承民族 文化。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论述船拳的共性价值和个性体现。 首先 论述船拳共性价值。 船拳武术之功的源头还在于早期兵家、剑术、 拳术等演进,同时江南尚武的文化环境也认同了船拳的格斗价值, 特别是在抗倭保卫家园的战斗中得以自保的现实,使得船拳的价 值主要表现在健身格斗上。 船拳的娱乐价值在当代表现出表演与 竞技相结合的特点,这意味着船拳不仅仅是武术技击价值的表演, 同时也具有文化娱乐的价值。 船拳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 江南文化品性,可溯源至明嘉靖年间,民间土壤深厚,既彰显出传 统武术文化在现代的活力,又呈现出地域文化的特色。 船拳在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唤醒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也使得 船拳彰显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价值。

江南船拳不同区域内船拳个性特点不尽相同。 不同的地区, 由于各自小环境不尽相同而展现出多元的技术系统。 船拳物质形 态层面主要包括船拳运动力度、运动节奏、运动布局和运动方法的 层面的考察。 总的来说,船拳器械有刀、枪、剑、棍、戟、斧、鞭、叉 等兵器。 各种船拳拳法在演练技法和器械上不尽相同,特别是船 拳主要在村落间传播,造成船拳在传播上出现形式变迁的现象。 历史上战争和民族的交往,造成了人口的迁徙、文化的交融,再加 上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江南船拳在演练特点以及技术风格 的差异。 细化来看,不同地区的船拳精神形态与其经济渊源也有 着深切的联系。

浏览3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