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些 书刊用虚线表示左上肢和右下肢的动作,用实线表示右上肢和左下肢的动作。 有的书刊上肢用虚线,下肢用实线;有的上肢用实线,下肢用虚线。虽然各种运 动路线的表示方法不同,其目的和用途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说明下一个动作的运 动路线和运动方向。

图解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一般有:

弧形线

表示动作的方向和起止点。

环状线

表示动作成立圆或平圆运动。

起跳线

表示两脚或一脚向前跳跃。

交叉线

表示动作交叉地进行。

螺旋线

多用于枪、棍、剑中的绞动动作。

二、方向和行进路线

武术图解中的方向一般都是以图中人的身体位置为基准的,并随身体位置 的变化而变化。即以图中人的身前为前,身后为后,左侧为左,右侧为右,转身后 仍然如此(本书即如此)。但也有少数书刊是以面南背北、左东右西的固定方向 来标明行进路线的。

武术套路一般都是先自右向左打,一段结束后又返回来从左往右打,第三段 则沿第一段行进路线进行,第四段沿第二段行进路线返回打;就这样根据段数的 多少以此类推。套路的最后收势应与起势同一方向,并且回到原先的位置或相 距不远。如果在练习中,出现打不回来的现象,或方向不对,就说明在练习中出 现了错误,需要对照图解认真检查,予以纠正。

三、 文字说明

我国拳系繁杂、门派林立,每个拳种都有自己的动作名称和习惯用语(主要 是指传统套路)。为了统一起见,在文字说明中,一般都按其动作的先后顺序叙 说;上下肢同时进行的动作,一般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来叙述,最后讲目视方 向。有时为了文字简练,亦可用术语来解释动作。如:弓步、马步、仆步、冲拳、亮 掌、弹踢、侧踹等。

在文字说明中,一般还注明动作要求或动作要领。加上要求或要领是为了 使练习者对动作的用力顺序、发力特点、技术风格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和要点更加 明确。

四、 看图解学练武术的方法

看图解学练武术的时候,最好两人配合练习。一人读文字说明,另一人按图 解进行练习。同时,读说明的人可对照图解,帮助练习者纠正动作,然后再替换 练习。如果是一个人自学,可先看图解和文字说明,并按其方向、路线和要求进 行练习,然后再对照图解和文字进行检查。对于比较复杂的动作,可采用分解法 练习。先学练上肢或左侧的动作,再学练下肢或右侧的动作,然后再合起来练习 以形成完整的正确动作。

初学时,不要贪多求快,以免动作混淆不清。第一个动作练得准确熟练了, 再练下一个动作。每次练习,先要复习巩固上一次学的动作,然后再学练新的内 容;等几个动作熟练地完成后,再一段一段地连起来做,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套 路。总之,自学者只要方法对头,持之以恒,就一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节基本动作练习法

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练习,是发展武术专项身体素质,为进一步学习武术 套路和提高武术运动技术水平打基础的锻炼方法。是初学者和有一定武术基础 的人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通过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训练,能增强练习者各部 位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肌肉的弹性和控制能力。

一、基本手型和手法

(一)基本手型

在武术运动中,手所表现出的形状称为手型。经常用到的手型有拳、掌、勾 三种。




五指弯曲握紧,拇指扣压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拳面要平,任何指骨 都不要凸出拳面(图3-3-1 )0拳心向下叫俯拳或平拳;拳心向上叫仰拳;拳眼向 上叫立拳。

口诀:握拳屈指紧又牢,食中拇指要相靠。



拇指弯曲,贴靠食指指根外侧下方,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图3-3-2) o 掌心向下叫俯掌;掌心向上叫仰掌;手腕上翘使手指向上叫立掌。

口诀:四指伸直并一道,拇指曲扣腕上翘。



也叫勾手。五指撮拢,屈腕为勾(图3-3-3) o勾尖向下叫正勾手。臂内旋后 举使勾尖向上叫反勾手。

口诀:五指撮拢紧相靠,尽量屈腕似镰刀。

(二)基本手法

在武术运动中,采用各种手型完成技击动作的方法叫手法。

  1. 拳法


(1) 冲拳(前冲、侧冲、上冲):拳从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击出,为冲拳。

练习方法:两脚平行分开站立,与肩同宽。两拳握紧收抱于腰间,拳心向上, 上体保持挺胸塌腰(图3-3-4) o前冲拳时,一拳从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击出,力达 拳面,高与肩平(图3-3-5) o练习时,两拳可交替反复进行。要求冲拳快速有力, 臂将伸直时要爆发出寸劲。同时要拧腰顺肩使力顺达,打得更远更有力。侧冲 拳、上冲拳要求同此,唯方向不同。

口诀:握拳屈肘抱腰间,两拳拳心向上边。

冲拳臂要向内旋,顺肩拧腰拳平肩。

头正颈直身要正,冲拳力点达拳面。

(2) 架拳:拳由下向上弧形上摆,架于头前上方叫架拳。

练习方法:两脚平行分开站立,与肩同宽。两臂屈肘,两拳握紧收抱于腰间, 拳心向上,上体保持挺胸塌腰(图3-3-6)。架拳时,右拳向下、向左,再向上划弧 在头前上方右侧架起,拳眼斜向上,目视左方(图3-3-7) o练习时,两拳可交替反 复进行。

(3) 劈拳(前劈、侧劈、抡劈):拳自上向下直臂快速劈击,力达拳轮。抡臂时, 臂要抡成立圆。

(4) 撩拳(正撩、反撩):拳自下向前上方弧形直臂撩击。力达拳眼或拳心为 正撩,力达拳轮或拳背为反撩。

(5) 贯拳: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击,拳眼斜向下,力达拳面。

(6) 崩拳:臂由曲到伸,运用前臂和腕力由下向前崩击,速度要快,力达拳面。

(7) 栽拳:拳随前臂内旋呈螺旋形向下沉落时叫栽拳。要求速度快,力达 拳面。

(8) 横拳:直臂自体侧向前,向后平扫横击,力达前臂及拳背或拳轮、拳眼。

(9) 砸拳:拳自上而下,先直臂后屈臂下砸为砸拳。要求拳心向上,力达 拳背。

(10) 勾拳:也叫抄拳,拳由下向前屈臂向上方成弧形抄起击打,拳高不过头, 拳背向前,力达拳面。

  1. 掌法


(1)推掌:掌由腰间旋臂向前立掌推击为推掌。

练习方法:两脚平行分开站立,与肩同宽。两拳握紧收抱于腰间,上体保持 挺胸塌腰,目视前方(图3-3-8)o向前推掌时,一手由拳变掌由腰间旋臂向前立 掌推出,速度要快,臂要伸直,力达掌外沿,目视推出的掌(图3-3-9)o练习时,两 掌反复交替进行。

口诀:握拳屈肘抱腰间,两拳拳心朝上边。

推掌小臂贴肋走,拧腰顺肩翘手腕。

力点达于小指侧,掌指高度齐眉尖。

(2)亮掌:臂微曲抖腕翻掌,举于体侧或头上为亮掌。

练习方法:两脚平行分开站立,两拳握紧,收抱腰间(图3-3-10) o亮掌时,右 拳变掌经体侧向右、向上划弧摆动至头前上方抖腕成亮掌,目视左前方(图3-3- 11)。要求亮掌和转头动作协调一致。练习时,两掌可反复交替进行。

(3) 挑掌:臂由下向上翘腕立掌上挑为挑掌。挑掌时力达四指。

(4) 穿掌(前穿、后穿、侧穿、上穿):手心向上,臂由屈到伸,沿身体某一部位 穿出为穿掌。穿掌时力达指尖。

(5) 插掌:臂由屈到伸,直腕向下或斜下方直插,力达指尖叫插掌。

(6) 撩掌:手心向前上方,直臂向前撩出叫撩掌。撩掌时,速度要快,力达 掌心。

(7) 劈掌:掌由上向下直臂成弧形迅速劈击,力达掌外沿叫劈掌。

(8) 砍掌:仰掌向左、俯掌向右击打,力达掌外沿叫砍掌。

(9) 按掌:掌心向下,自上而下按去,力达掌心叫按掌。

(10) 拍掌:仰掌直腕下拍为拍掌。拍掌时要快速有力,力达掌心。

初学者由于腕部柔韧性较差,在做推掌、挑掌等动作时,很难使掌立起来,因 此要多做以下练习:两臂自然弯曲,两手在胸前掌心相对,一手握住另一手手指 向掌背一侧做一松一紧的推压动作(图3-3-12,图3-3-13)。

  1. 勾法


(1) 勾顶:直臂由下向上或向前撞击时叫勾顶。

(2) 勾挂:直臂由内向外,或由前向后拨挂叫勾挂。

二、基本步型和步法

(一)基本步型

  1. 弓步


两脚前后开立一大步,相距约为本人脚长的3~4倍。前腿屈膝半蹲,使大 腿接近水平,脚尖略内扣,膝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方, 两脚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并稍前倾。两手握拳,屈肘收抱于腰间。目视前 方。右腿在前为右弓步,左腿在前为左弓步(图3-3-14) o

动作要求:前腿要弓,后腿要绷;前脚尖与后脚跟要在一条直线上;要挺胸、 塌腰、沉髓。

易犯错误:前腿不弓,后腿弯曲,步幅太小或过大;后腿拔跟、掀脚掌;上体过 于前倾或后仰。

纠正方法:增加腿部力量练习,提高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柔韧性,练习时要注 意前弓后蹬,挺胸塌腰,垂肩沉髓,头部顶直。最好有同伴在旁按动作要求予以 纠正。

口诀:两腿前后开立站,距离大约三脚半。

浏览2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