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磐安炼火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磐安县被 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炼火)之乡”。随后,磐安县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 传承的措施:进一步开展炼火项目的普查工作,深入细致地摸清历史沿革、 分布区域等基本情况,并进行归类整理,建立数据库,抽调人员编辑《炼火资 料集成》。建立炼火表演基地,在民间艺术展览馆中设立炼火专馆。组织了 5支以上的炼火表演队伍,恢复所属分布区域的炼火表演活动。建立炼火原 生态文化保护区,进行综合保护和合理利用。制定炼火专项保护五年规划, 建立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炼火项目保护工作小组。炼火表演对于增加当地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推动旅游事业发展等具 有积极作用。因此,探讨磐安“炼火”中的与体育相关活动因素,挖掘其中的 民间体育仪式,健身功能和顽强无惧的体育精神,对认识民间“炼火”,消除 迷信有着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磐安炼火,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主要流传在磐安县双峰、仁川、深泽 乡一带和附近的一些地区。传统社会里,地方上遇到灾祸、瘟疫,或是村民 生病,往往要请人主持法事仪式,又称“踩火”。参加的人数少则几十人,多 则上百人,活动有一定的戒规、仪式、程序,夜间在广场上举行。届时需要大 量的木炭、干柴,在广场上分别堆成若干堆,燃成熊熊大火。炼火者赤膊、光 脚,高歌狂舞,大声呐喊,冲进通红的火炭堆上奔跑,动作粗犷有力。踩火与 原始社会狩猎到野兽时围着篝火庆祝狂欢的场景颇相似,山区以篝火驱野 兽也由来已久。在后世流变过程中又带上巫术色彩,以为可以用来驱赶妖 魔鬼怪,祛瘟去邪,避祸消灾,成为法事仪式而相沿成习。近年来,当地民众 尝试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钻火箍、在火堆中滚叉、武术等表演与阵图,使整 个活动更具地方特色和古老的艺术氛围。磐安炼火通常在夜间举行,届时,村民们挨家挨户扛着一梦梦木炭到炼 火场,一般需用木炭30 - 120萝,平摊在画有八卦图案、直径10 -20米的圆 形火坛上,然后引火烧红木炭,火光冲天,来自四面八方的村民把炼火场围 得水泄不通。炼火队人数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他们要提前三天吃斋、 沐浴净身,且夫妻不能同房。炼火在流传过程中还融入了多种民间文化:傩 舞、目连戏、拜斗等。炼火场东西两侧各设“龙王坛”及“天坛”,分别立“龙 君”及“真武玄帝”之神位。炼火仪式由当地的“山人”主持,文身、赤脚的炼 火者在“山人”的指挥下,手执响铃钢叉等神器,绕东、南、西、北四道水火门 巡行一周,先从北门冲进火坛,踏着烈火从南门杀出;再绕到西门冲入火坛, 从东门杀出。整个过程为:祭坛定叉祭坛包括天坛与龙王坛。天坛设在“炼 火”场的东侧,由三张供桌叠成,底层并排摆两张,上层摆一张。底层放各种 法器及部分乐器,上层设三大神位,正中设真武玄帝之神位,左侧设胡公大 帝之神位,右侧设本保土地之神位。供品为糖果、橘子、梨子、饼干、柿饼等, 均为素品。龙王坛设在“炼火”场的西侧,仅摆一张供桌,上供猪头一只,饭 三碗,酒三杯,为荤斋。桌正中设龙君之神位,其左侧设本坛祖师之神位,右 侧设炼坛先师之神位。天坛供通天请圣与接佛之用,龙王坛供请龙君开“水 火门”之用。祭坛仪式开始,众头首及斋主们先后向天坛与龙王坛诸神位上香点烛, 献供斟酒。接着,坛外燃放鞭炮两声,坛内发鼓三声,主科法师登坛行《申发 科》。祭坛毕,乃令手下举响铃叉四把,赴火坛之东、南、西、北处各打下一把 叉,名之曰“定叉”。敕坛(净剑响鞭)。法师提剑登坛,摇过一阵法铃之后,在急锣密鼓中举 剑绕火坛急走一周(走禹步),拿龙鞭(麻鞭)对空中打一记响鞭,敕坛告毕。宰鸡淋血。随着响鞭声落,火坛开始点火,先点燃木柴,再倒上木炭,其 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八个杂务人员用“簟团”不停地煽炭,把炭煽旺。然 后又把烧红的炭摊平,摆成一个圆形,厚约二十厘米。在点火的同时,法师 带领众斋主来到天坛,拜过真武玄天帝君等神位之后,命降侗将事先准备好 的一只大雄鸡当场宰割,他接过捧在手上,然后沿火坛淋鸡血一圈。据说, 鸡血淋过之后,再无凶神恶煞干扰而百无禁忌了。召将。请圣法师回到天坛,吹龙角,擂大鼓,诵《召将科》。召将毕,吹龙 角请圣,诵念《请圣科》。所请“圣神”,除“三清”等上界诸神外,尚有深泽所 在的四十都神祇、金华府城隍大王、永康城隍大王、方岩胡公大帝、孝义乡主 黄七公大王、金仙寺迦兰土地、腾岭庙山皇圣帝、徐公岩五姓太祖盟王、深深 观音庙观音大士等。发符焚牒。法师提剑登天坛,吹十二声龙角,每吹一声,均唱上一段“文 书”,统称为“十二声龙角发文书”。吹罢龙角,法师行至龙王坛,持剑画符、 巽水。然后三上香,跪唱“信礼无上”;作法,变神;召四将,焚符,唱符诰。唱 毕,恭读“炼火”文牒。读罢文牒,大众送至焚化炉焚化,然后回坛同唱 “供赞”。开水火门。焚牒之后,法师回天坛,吹角,擂鼓,挥剑,举行开水火门仪 式。法师带领众将军烧火坛一圈,然后分别至东、南、西、北四方门,敬请木、 火、金、水四大星君主坛保平安。请过四方后,法师在长锣声中绕火坛三匝, 然后回到龙王坛。接着,一手端净水碗,碗内盛清水,一手拿龙鞭,绕火坛朝 逆时针方向急走,香官等仪仗队跟随其后。至东门,捏老虎诀,朝火坛喷一 口水,用权杖画兵符一道,念动咒语,步罡,转身,作上马跳,用龙鞭向空中打 一响记,意谓开了东方水火门。接着又依次到西、南、北三方开水火门,同时 收回四门叉。催降赴炼。催降是指催促神灵降到人间附入人体,以便赴炼。分坛外 催降与坛内催降。坛外催降,指西方乐与大头舞两班艺人在祭坛外的表演 区翩翩起舞,催迎神灵降灵。众斋主继承上香,念经催降。坛内催降,指降 侗及众炼者齐集天坛前作各种催降表演。他们脱光上衣,仅穿裤衩,赤脚, 其中有12人手执响铃叉,另有4人执四分叉,均举叉过头顶,并使劲地抖动。 其余人则均高举双手并握成剑指状斜指天空。其时,两面大锣在降侗两耳 不停地猛敲,降侗逐渐全身颤抖起来,以至不停地上下颤跳,俗称“跳侗”。 降侗端起文水碗,吸一口水向众“炼火”者头上喷去,众人兴奋起来,吸第二 口水喷去,众人变降起侗来,一齐颤跳起来。当第三口水喷去之时,众人颤 跳得更厉害了,面对着熊熊的火坛,个个跃跃欲试。只见降侗双脚站成“马 步”,双手拉开一条铁索,向神位先左后右挥三下,转身交给下面的人。接着 又拉举第二条铁索,亦左右各挥三下,由下面的人接去。紧接着,双手端起 香炉(内插三炷香)从右到左连挥三下,递给下面的人。然后,又以相同的方 式,将钢叉递给下面的人。最后端起文水碗,跳下供桌,在香官的指引下,绕 火坛急走三圈,然后停在东方水火门口,将文水碗举与头平,同时吸一口水 用力地喷火坛,并用脚踩一下火,意谓开了东方水火门。接着又以同样的方式依次开了南、西、北三方水火门。“炼火”终于开始了,众炼者在降侗的带 领下,赤着脚从北门踩入红通通的火坛,然后从南门踩出;接着又绕道至西 门,从西门踩入,从东门踩出。这样反复穿梭在烈火上踩过,约一刻钟为一 坛,一般炼三坛即告结束。在整个“炼火”过程中,锣鼓齐鸣,观众不时呐喊 助威,全场振奋,遂至高潮。扫期期又称耗,指恶魔、瘟疫及其他邪气等。至第三堂火炼过之后,法 师重回天坛,作《扫趣》仪式。先念天地咒,后诵《让瘟灾科》。众头首抬出铁 锅一只,内盛燃烧的炭火,法师对着铁锅念起咒语,法师每念一物,即状所念 之物,用纸包起,连同香灰等丢入锅内,然后在锣鼓声中,率众人将所念的一 切妖魔鬼怪连同铁锅一起送出村界埋掉,用净水碗盖上,以示永世不得翻 身。送出村界时,不能让邻村知道,不然,邻村也得做扫蜩仪式。返回时不 得走原路,须换条路回来。谢火送圣。“炼火”结束前,法师带领众头首、降侗及所有炼火者并香官 等,在锣鼓声中绕仪式场一周,表示欢送各位神圣归天、归位。
浏览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