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全国第一次武术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稳 步地把武术推向世界”。此后,关于武术向国际传播与推广的研究一 直没有间断过,其中有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但是,由于大部 分的研究停留在比较表浅的水平,而不能深入开展。最主要的是所 提的对策往往比较片面,不是系统地、整体地把武术同奥林匹克体 育项目进行比较得出来的,并不完全适合于武术。因为武术不仅仅 是体育项目,还是技击术,更是一种文化,即使按照奥林匹克的要求 进行规范化,并不一定能够更好地在国际上传播。得出上面这种结 论,原因在于武术内容丰富,难以全面把握,同时也同武术国际传播 的环境比较复杂有关。
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之中。 所谓系统,“指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构在一起并且具 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林之达《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就这个定 义而言,武术传播也具有系统性。不仅武术传播系统各组成要素之 间相互联系、作用,而且它还是武术系统中的子系统,并与社会大系 统发生多边关系,受到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影响,这就使武术传播系 统及其结构异常纷繁复杂,给武术传播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为 了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需要借助一种科学方法,模式方法就不失 为一种研究的最佳途径。
模式研究及其作用
所谓模式就是通过科学抽象,在理论上把握对象的基本框架的 基础上,对其结构的主要部分和过程的主要环节及这些部分、环节 和有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最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用关键 词,可用数学公式,可用图式。
用模式方法分析问题,可以使问题简化,便于较好地解决问题。 在自然科学中常称为模型研究方法,例如物理模型研究、数学模型 研究;在社会研究中常称为模式研究方法,例如经济模式研究、文化 模式研究。在教育领域中还有教育模式研究。
模式研究的主要特点是:排开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抽
出事物的主要的、有特色的部分进行研究。将事物的重要因素、关 系、状态、过程,突出地显露出来,便于人们进行观察、试验、调 查、模拟,便于进行理论分析。(查有梁《教育模式》)这样,模式 使对象各要素(主要成分、环节、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简单、明白、 清晰,易于认识、理解、把握,避免含混、芜杂而造成的费解或误 解;提供了对象的整个骨架,便于思维把握对象整体,避免片面 性;模式还舍弃了对象次要的、枝节的部分,便于人们在认识、理 解、研究对象时,抓住对象的核心、脉搏或要害问题。这对于研究 对象的发展战略极为重要;最后,由于模式把对象中那些起决定、 支配作用的要素从隐蔽的后台请到前台来亮相,因而这些要素的构 成、关系、质量、优劣、好坏等等就易于发现,因而最便于研究者 提出新的构想、新的观点。正由于模式为人们认识、研究对象创造 了极好的便利条件,因此,当今世界的许多学科的学者越来越喜欢 用模式的手法来研究、表达事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对武术 国际传播的基本模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武术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 践有所裨益。
命武术国际传播的基本要素及模式构建
武术传播模式研究在武术的研究领域可以说凤毛麟角。实际 上,严格意义上的这类研究尚无人涉足。因此,对其基本模式的研 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出发点不同,会有多种传播模式。 比如教育模式就有上百种,但是所有传播模式都难以脱离基本模 式。因此,首要的是进行基本模式的构建,为将来的深入研究打下 良好的基础。
在进行研究之前,我们先要给“传播模式” 一个定义,因为,这 种定义是我们进行研究和理论思维的逻辑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 研究和探讨就难以进行下去。“传播模式”可以定义为:通过科学的 抽象在理论上把握传播的基本结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最简要地 描述传播的主要成分,传播的主要环节及这些成分、环节和有关变 量之间主要关系的图式。这样,“武术传播模式”就可以表述为对武 术传播的主要成分、武术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有关变量之间相 互关系的图式。同理,“武术国际传播模式”与“武术国际传播基本 模式”的概念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这是一个演绎的思维过程。
那么,武术国际传播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即武术国际传播的主 要成分是什么?武术国际传播过程的主要环节是什么?这些成分、 环节和有关变量之间的主要关系是什么?我们以下逐个论述。
首先,进行武术传播需要传播的主体,我们可以称之为武术国 际传播者。这是武术信息产生的出发点。没有传播者,则传播无从 谈起。因此,武术国际传播者是基本传播模式的首要因素。当然, 传播者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是否有政府进行 传播,可以分为官方传播者和非官方传播者。如国家体育总局武术 运动管理中心就可以划分在官方传播者里面。按照是否属于某个组 织,可以划分为组织传播和非组织传播。比如精武体育会的武术传 播就属于组织传播。师徒之间的武术传承就属于非组织传播。当 然,作为武术传播者,在向国际传播武术的过程中,不但有传播武术 技术的责任,还有传播武术文化的责任。武术文化的内容包括武德 及其他对当代社会有积极意义的武术内涵和外延。传播者有责任和 义务在传播过程中注重传播的社会效益和国家利益。
传播者需要传播的是武术。那么,武术就是传播模式所设计的 第二个要素。因为,武术的内容很多,众多的武术人士都把武术归 结为博大精深。因此在武术向国际的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一定是 武术的部分内容,而不可能是全部内容。比如竞技武术向国际体坛 传播的过程中,就只能筛选其中的部分内容,而这部分内容可以说 只是武术系统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因为,不管从技术动作,还是从 文化内涵来看,竞技武术都难以说包含了武术的主要成分。何况向 国际体坛传播的只是竞技武术的一部分。
下面涉及武术国际传播的途径问题。由于受到地域条件的限 制,如何通过最佳的途径传播中国武术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内 容。目前竞技武术的技术传播主要通过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援外、举 办国际教练员培训班等进行技术输出。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武 术的传播却主要通过民间交流。这里又涉及武术国际传播的谋略 与技巧。如何通过最佳的传播途径达到向国际传播的目的,需要进 行研究和总结。民国时期,中央国术馆通过武术表演传播了武术文 化,精武体育会通过建立国外分会传播了武术技术。这些历史上的 事件都需要分析总结。由于本文主要是建构传播模式,因此在此不 多赘述。
由于是把武术向国际传播,因此,涉及武术传播过程的阐释问 题。因为武术国际传播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输出。由于文化背景的 不同,国外人士对武术的理解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从一种语言文字 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往往很难完美无缺地传达原来的含义和感 情,甚至于可能走样和搞错。”(张桂珍《国际关系中的传媒透视》)因 此,要求准确、精当地向国外学习者传播武术,传播武术所涵盖的中 国文化,都需要对武术阐释进行必要的研究。而这个环节不论深入 研究与否都是传播过程必不可少的。所以,武术国际传播过程的阐 释也是武术传播模式中的必要成分。
武术传播的最终受体是国外武术学习者。因此,武术国际传播 的对象也是武术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传播对象的研究对武术传 播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层次的人对武术内容的选 择是不同的。季建成对英国武术爱好者的调查研究表明,硕士、博 士学历的人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武术,大学学历的人比较喜欢武术技 击术,大学学历以下的人喜欢技击术和竞赛套路;从练习目的来看, 大部分人学习中国武术是为了获得格斗能力和了解中国文化;另 外,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对武术内容的选择也不同。(《武术走向世界 不同模式的研究》)不管其调查的结果准确与否,不同的传播对象需要 不同的传播方式和内容是一定的。因此对传播对象的研究是非常有 必要且不可少的。最后的传播环节应该是传播效果。因为“传播效 果是一切传播活动的试金石,是所有传播者的共同追求”。对于武 术向国际传播的实践来说,传播的效果应该是最受重视的。达到最 佳的传播效果就是我们的传播目的,即把武术推向国际的目标。比 如,我们把武术向奥运会传播,国际武术联合会被接纳为国际体育 单项联合会之后被国际奥委会承认都是武术国际传播的阶段效果, 那么,最终效果则是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当然,武术传播的 效果会反馈到武术传播者那里,使武术传播者重新调整传播的策略 和方式,往复进行,直到达到目的。
武术传播系统是武术系统的子系统,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系统中 的一个小系统。因此,武术传播系统又受到整个社会系统的制约和 影响。众所周知,构成现代社会的要素纷繁多彩,有社会、经济、政 治、文化、科学技术、人口以及社会环境等。武术传播与现代社会诸 要素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武术传播过程一定 要考虑社会环境这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浏览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