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大加推崇的英雄侠客在今天看来注定只能是一种精神补偿,而且随 着法制的进一步完善,对武侠的需求也会随之暗淡下去。如果我们不能清楚地 认识到这一点,而肓目去推崇所谓英雄侠客作风,那只能助长一种个人英雄主 义,而这种个人英雄主义是以个人的价值进行判断行事的,根本无法代表“法 律”,那么肓目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受到法律的制约,而不会 凌驾于法律之上,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由于个人英雄主义的一时冲动而最后受到 法律制裁的例子,另外我们这个现实生活也容纳不下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因此 我们说对武侠文化中英雄侠客的这种不加分析的盲目误读,最终受伤害的只能 是你自己。总而言之,今天看来所谓英雄侠客不过是一种大正统背景下的另类,是一 种正统之外的另类。虽然国人在内心深处是很推崇侠客文化的。当然不单是大 众推崇,有时也包括上层社会。从《史记》为荆轲立传以后,历代的文人很容 易怀念起荆轲来,所以,《咏荆轲》的诗歌每个朝代都有。大家都怀念这个事 实上中国最著名的侠客。社会有法律,有官府,但是,很多坏人,官府和法律 制他不了,或者说不愿意制他。这样,中国老百姓才有可能想象.在法律和政 府之外另外有一批人,这批人跟政府没关系,但是,他能够帮助老百姓,即所 谓拯世济难。这实质上是弱势群体的一种心理补偿,这就是中国的武侠文化能 够被下层民众所接受或者代代相传的心理基础。同时,一般人在社会中,必须 受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规章制度有它的合理性,可是不管怎么说,再合理 的规章制度,都是对人性本身的一种压抑。这样一来,特别特别向往侠客那样 生活,不守法律、不守规章、不守制度,可以自由自在地独立不羁地生活。从 这一方面来看武侠文化就是对日常生活和现存处境的不满的一种心理发泄或释 放。这些都是武侠文化得以延续的基础。另外,武侠文化中体现出更多的是农耕文化的特性,是一种极具封建性的 文化残余。对武侠文化的过分宣传,实质上是对工业社会、法制社会的一种失 望,以及对人治社会的一种向往,对武侠们的渴望和对清官们的渴望一样,既 不现实,也不可能。武侠是远去的那个社会最底层老百姓编造出来的一个美丽 的梦,今天的我们应该清醒了。武侠文化随着工业化、法制化的进一步加深, 其缺陷会越来越明显,最终将只是成为一种文化来被广大民众所缅怀,而侠客 也是注定只能成为过去的故事,活在人们遐想的江湖世界里去行侠仗义。武侠 由于其对法律的蔑视,越来越不为人们所接受。大众推崇侠客,但是真正遇见 那些侠客,会躲得远远的或悄悄跑掉。因为今天的人们根本无法理解或不能接 受那种动辄以生命交换的理念。另外在一个乱世,毫无原则的使用武力,会变 得更加混乱。在一个盛世,那纯粹就是非常讨厌的东西。侠客在明、清以后逐 渐消失,而到了近代随着热武器的普及,那种生活就更加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武侠文化在制度和法律不完善的时代大有市场,但随着时代和科学的进步,法 制观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武侠文化注定只有消失这一种出路,而我们对武侠 文化的认识或批判却刚刚开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第十四章对武舞文化变迁的历史审视武舞是一种结合了武术和舞蹈的体育文化活动,它的形成与发展,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与形式。在原始社会人们用武舞来训练军队,而且武舞的 这种军事训练作用一直延续到清代。与此同时,武舞乂不断进行分化整合,在宗教 祭祀和文化娱乐中都有不同的演变形式,特别是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其分类更加精 细、范围更加广阔、娱乐性也更强。直至今日依然可以在各种戏剧、舞蹈以及大型 团体搏击操表演中看到它的影子。可以说武舞从古至今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不仅在 军事上,更主要的是在人民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几千年历史的东方体育的 T分支,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浏览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