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武术是人们基于对武术活动良好的祛病延年、健身养性的价值认识而 提出的一个概念术语。这种习武活动一般都是自发进行,以个人锻炼为主,也有集体形式的。与竞技武术和技击武术相比,它在习武的方法、内容上有很大 的自主性、随意性和趣味性,其组织管理形式也十分松散。即使有时也采用一 些比赛方式,但这种方式的目的主要在于推广和普及,并不单纯追求成绩。温力.中国武术概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0-21.蔡仲林,周之华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4-17.技击(实用)武术是指从习武目的到习武手段都以实用技击为出发点和价 值体现的习武方式。与竞技武术相比,它不受规则的限制,表现形式和要求就 是强调攻防实用。其四,从习武术群体的角度划分,可分为军事武术、民间武术、群众武 术、专业队(竞技)武术、学校武术。军事武术是以军队和公安民警人员之类从事国家安全保卫为主要职责的专职人员为对象的实用武术。它的特点是简单实用,一招制胜。民间武术是以民间传授为主要传授渠道,以心传口授,师徒传承为主要传 承方式的多种拳式套路、器械的一种近似于原生态文化的武术形式。群众武术是以普及习武活动为基础的,旨在强身健体而开展的武术活动。 它的特点是大众性、广泛性、松散性、自愿性、灵活性、娱乐性。学校武术是以青少年学生为习武对象的教育过程。它的特点是计划性、目 的性、针对性、可行性和教育性。古代军事武艺对中国武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深的影响,但仍有着明显 的差异。在内容上,拳术被军事武艺视为“无预大战”之技,而武术中的许多 奇门兵械在军中毫无地位可言。在格杀方法上,武艺以阵法纪律为前提,是一 种协同性的集体行为,而武术的技击通常是一种低烈度的单打独斗,再加上武 术乂深受其他传统文化的熏染而变得更为多姿多彩。民间武术是指在传统社会形态下,广大下层民众的各种习武活动,是与军 事武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术语。群众(社会)武术是相对于学校武术和专业队(竞技)武术而言的,广大 社会民众间开展的武术活动。学校武术是指在学校困绕学校体育的目标、任务,为增强学生体质、掌握 武术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计划、有组织而开展的武术训练和教学 过程。专业队武术是指有计划组织起来的,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争分夺牌为目 的的职业化人群所进行的武术训练和比赛。其五,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去划分,可分为传统武术、现代武术。现代武术是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武术结合西方竞技体育理论发展起来的, 以竞技体育化的套路和散打为两大独立活动形式,以教练员为指导,运动员为 活动主体,以争取比赛优胜为最高目标,以竞技体育比赛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竞 技体育项目。传统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内涵,为达到完美的 技击水平而进行的民族传统运动。传统武术是建立在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融洽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医 学、伦理学、兵学、美学等诸多学科而形成的具有明显的中国特有的民族特色 和地域特色,并且在不断的积淀中形成一种极具象征性与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 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和一个重要的象征模式。对传统武 术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所谓传统武术,是指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的、古代冷兵器时代发展 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技击术。它不是现代社会的东西,现存真正的传统武 术仅是少数民间武术家作为传统艺术习练着的技击术。” 1985年,竞技武术首先在西安举办第一届武术国际邀请赛,打开了通向世 界的大门。但是对竞技武术的概念至今没有形成定论。洪浩博士按照逻辑学“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将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 为: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专业人群为活动主体,围绕竞赛项目和竞赛规则、规程的要求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或集体的运动 竞技水平,争取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武术运动。其运动形式主要有 套路、散打、太极推手。周伟良博士在其2000年的博士论文《传统武术训练论绎》中提出的竞技 武术概念为“所谓竞技武术,是指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由20世纪50年代开 始逐步形成发展,以套路和散打为两大活动内容,以教练员和运动员为活动主 体,依照竞赛规则,以争夺优异成为根本目标的中国现代竞技项目。”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的历史时空背景下形成发展的,至今仍在传播的 以套路、散手和功法练习为主要内容,并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的身 体活动方式。与传统武术相对应的是现代武术,“现代” 一词不仅是个历史分 期,它同时又含着文化社会学意蕴。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并不是个笼统的概念 有着明显的层次架构,众多的内容是按照纵横交错、并列重叠的相互关系组合 起来,表现出一种主体性的中国武术文化格局。 杨建营.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比较研究[J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 ( 3 ) : 93-95❷ 刘晋元.传统武术创新的哲学思考|儿山东体育科技・2(X)4 ( 2 ) : 42-43.❸ 洪浩.竞技武术概念界定与本质新论|.体育学刊,2(X)5 (5): 51-55.其六,从系统论角度划分,可分为竞技武术体系和传统武术体系。周伟良博士曾提出“从历史深处蜿蜒而来的中国武术发展至今,除了旨在 祛病强体,老少皆宜的健身武术外,大致由作为标志性文化符号的竞技武术和 主要依托民间习武群落的传统武术两大体系所构成。” °传统武术体系是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手及功法 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 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其特点是有较强的区域 性,包含着地方人文地理的文化特色,是载文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竞技武术体系是国家武术管理部门自19世纪50年代开始,继承20世纪初 开始的近代化改革的基础上,在“体育”的理念指导下,在许多老武术家无私的奉献和共同的努力下,在民间传统武术的基础上进行提炼组合、统一规范、 推陈出新,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武术体系,并逐步发展为套路和散 打两大内容,它是以体育院校的学生和各省的体工队、业余体校的运动员为活动主体,依照体育竞赛规则,以争夺优异成绩为目标的中国现代竞技体育项 目。其特点是它的通透性、统一性较强,通过武术管理中心,使全国各地的体 育院校、各省的体工队及基层的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形成一个系统化网络,各省 市都有数百人在从事这个事业,可以说它主要是以“夺取金牌”为目的的竞技 运动。®其七,从性质或价值功能的主导因素分为三大类:防技击武术、艺术表现 武术、健身养生武术。这种分类方法是杨建营提出来的,他认为攻防技击武术主要内容:原传统 武术的主体、短兵、长兵、竞技散打、军警武术。主要特点:侧重于对力法、 身法、步法、技击方法等攻防技能。主要价值功能:防身自卫、抓捕违法分 子、攻防技能的竞技比赛。艺术表现武术主要内容:各拳种的现代竞技套路、传统武术中艺术演练性 的套路及其他。主要特点:侧重于规格、精神、节奏、布局、难美创新等艺术 展现技能。主要价值功能:展现具有攻防含义的动作的刚健有为的艺术美和惊周伟良.简论武术技术特征的历史演化|几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 2 ) : 250-253.@ 邱不相-传统武术发展的新思一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对传统武术人才招生改革的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05 (5): 54—57.❸ 杨建营.武术分类及发展探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 I ): 139-141.险动人的难度美,演练技能的竞技,而非技击。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内研究现状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在春秋战国时期武术的雏形就开始出现。但在历经千 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一门极具东方特色的搏击格斗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宫廷到民间,从军事到娱乐,从形形色色的禁武令中我们不能发现,武术并不为封建统治者所喜欢,所以武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期间,大多潜藏于民间,在 “口传心授”之间艰难的发展着。
浏览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