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战术

战术是指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计策和方法。其作用就是把已经获得的身体 素质、技术技能,在实战中进行综合应用。目的是通过斗智斗勇,不断地破坏对 方的进攻,同时不断地伺机攻击对手,并力争“制人而不制于人”。实现战术的目 的,必须掌握战术原则、战术形式和发挥战术的作用。这是运用战术的基础,其 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战术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技击实战中首先必须有良好 的战术意识,就是在复杂多变的格斗中,认真观察和分析情况,随机应变,快速准 确地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战术意识通过行动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攻防的 主动性、技术的目的性、动作的隐蔽性、配合的一致性,以及运用的灵活性等诸方 面而反映出来。技击格斗中的战术意识,是赢得胜利的关键。每一个娴熟的招 法和技能,无不受到战术意识的制约。缺乏明晰的战术意识的任何技能和招法, 都会因其盲目性而失去良好的战机。在技击格斗中常用的战术有:强攻硬进战 术、虚实结合战术、奇正转换战术、先发制人战术、后发制人战术、以快制慢战术、 迂回进攻战术等等(详见第九章“技击法的战术运用")。在双方实力相当时,谁 能正确而灵活地运用战术,谁就能掌握技击格斗的主动权,就能取得最后的胜 利。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果战术运用得当,还可以以弱胜强,以小制大。因此,在 技击实战中,掌握和运用好战术,是很重要的。

八、 心理

心理(因素),是指在技击实战中,一系列心理反应和诸行为的表现。我们知 道,昂扬的斗志、振奋的情绪,可以提高技击者的反应速度和知觉敏锐性,战术思 维的敏捷性和有效性,以及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可使身体发挥出巨大的 潜能。相反,胆怯、恐惧、过度紧张、激动、情绪消极等,会使技击者动作反应能力 下降,准确性和协调性大受影响,战术思维贫乏,总之,使其技术水平不能充分得 到发挥。

精神状态是技击实战中心理活动的外观表现,首先要有必胜的信心,没有信 心会导致心理过程紊乱,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和战术能力的灵活运用。造成无 信心的原因很多:如经验不足,过高估计对手的力量,怕自己受伤等等。俗话说 “两军相遇勇者胜”,有勇就能使自己充满战胜对手的信心与力量。在技击实战 中就能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敢打敢拼、勇于取胜。良好的精神状态,必然会带来 行动上的主动、反应上的敏捷、方法上的多变、战术上的合理、战略上的正确,这 样就能一举制敌获得成功。当然勇不等于蛮干硬拼,要讲战术讲智谋,使自己始 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竞技状态。

顽强的战斗意志,是心理素质的另一方面表现,也是取得技击胜利的精神支 柱。它表现在顽强的斗志、必胜的信念、旺盛的士气等方面。在技击实战中,具 有顽强的战斗意志,绝不会因一招一式失利,或暂时的失败而手忙脚乱,更不会 因对方的强大而失去取胜的信心。顽强的意志常常可挽救残局,反败为胜,扭转 乾坤,在气势上可以压倒对手,挫其锐气。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技击者往 往会超水平发挥,并能适应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变困难为顺利,变被动为主动, 变劣势为优势。甚至可弥补体力和技术的不足,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九、方位

方位又叫距离感,是指在进攻或防守中,对对手离自己远近的正确度量。这 种距离是随双方的进退闪跃而时刻变化着的,它直接影响着进攻与防守的实际 效果,是技击法中不可忽视的技术要素。在技击实战中,双方间距远一点点,就 不能击中对手;而距离近一点点,又不利于出招发力。因此,要不断地调整与对 方之间的距离,抢占有利于自己进攻或防守的方位。在技击中,冲拳踢腿可击到 对方的距离,称为“有效距离在有效距离内可采用的招法有:①双方距离为一 腿之长时,可运用各种腿法,以脚击敌;②双方距离为一臂长时,可运用各种手 法,以拳、掌、指击敌;③双方间距离为二分之一臂长时,可用各种肘法和膝法,以 肘膝顶撞对手。还可施用快摔、擒拿之术;④双方间距离小于二分之一臂长、与 对方贴拢时,除运用快摔、擒拿之法外,可以头撞、肩靠、背挤、胸击、腹顶、胯打等 法击敌。

在技击实战中,拳脚击不着的距离,称为“无效距离”。因此,在对方攻来时, 如果来不及防守,只需微微退步或闪身至对手进攻动作够不到的方位即可。有 时甚至只需松胯、缩腰、含胸,就能使对方攻击自己胸腹部的动作落空。此时,可 乘其旧力略过、新力未发之时,进行反击。对这两种距离(有效距离和无效距 离),能否正确、及时地作出判断,是决定技击双方胜负的关键。这是与中枢神经 系统的灵活性、视觉的敏锐判断力、技术的娴熟及战术的运用相联系的,而步法 的进退快慢、身法的闪展腾挪又是决定方位的先决条件。因而要想得心应手地掌握好最佳方位,就必须加强步法和身法的专项练习。

十、战机

战机,即有利于攻击对手的时机。它包括有效的攻防距离,可击的空虚部位 (空当),我能击中对方而对方来不及防守的时间差等。一般通过心理战术、假动 作佯攻等方法去创造战机,引起对方错觉,造成对方错误判断;我则趁其失误或 趁其来不及作出新的防守反应,“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击中或制服对手。例如, 我以假动作佯攻对方左侧,对方必防左,而右侧空虚,我却以实招攻击对方右侧 (声东击西)。又如我以假动作佯攻对方上部,待其防守上部时,我不失时机地攻 击对方下部(指上打下)。在佯攻时,由于对方上当,有了防守动作,出现了空当 时,我应毫不犹豫地抓住这瞬间的战机,给对方以有效攻击。

战机是多种多样的,它随着双方攻防的变化而变化着。常见的战机有:①按 动作姿势分,敌势背(逆),我势顺,是可击之机。如我运用快速的步法和转体,绕 到对方背后,我可攻击对方,对方既难以防守,也难以击我。对方失势,我得势 时,也是可击之机。如对方左手直拳向我攻来,我可微向右转身,同时以手抓住 对方手腕或小臂,向其攻击方向加力牵拉,对方受到我的牵拉力和自身惯性作 用,必将失去重心向前倾跌(即顺手牵羊)。此时,如上面手拉,下面脚绊,效果更 佳。又如,对方进步向我攻击失利,必然收手退步。此时,我随其回收方向加力 推击,使对方回收力与我前推力形成合力,同时作用于对手,迫其退之不及而向 后倾倒(即顺水推舟)。此动作如上面用手推,下面用脚勾挂,效果更佳;②按身 体重心分,当对手动作属于不稳定支撑时,可击之。例如,对手换步处于交叉步 时,或两脚均未踏实站稳时,或出现单腿支撑时,均为可击之机;③按动静分,对 手将动或将静之时,为可击之机。例如,对手准备发起进攻,但未进攻时,对手进 攻动作失利,将要收回动作或欲变化招法时,可乘机击之;④按劲力分,对方“旧 力略过,新力未发”之时,可击之。所谓“旧力略过”,指对手第一次攻击已经形 成,其力锋略过去之时,这时其力已老,犹如强弩之末。所谓“新力未发",指对手 第二次攻击尚未形成,其劲还没有爆发出来之际,此时其力尚弱。旧力略过,新 力未发,这两个时机是我攻击对方的最佳时机;⑤按精神意识分,对方未注意防 备,或注意力出现疏漏时,可乘机击之(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总之,战机要 主动地去寻找,一旦发现战机,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对方发动攻击,以取得 技击的胜利。

第二节人体关节

人体不堪承受外力击打和压迫的部位,通常被称为要害部位。如果这些部 位受到重击和压迫,局部会感到剧烈的疼痛,机体产生功能性障碍,某些部位暂 时或长久不能正常运动。太阳穴、颈椎、裆部等位置受到击打后,轻者疼痛难忍, 重者可致伤残,甚至死亡。这些要害部位,是由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的弱点所决 定的。我们在平时练习和实战中要把握好尺度,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事故的 发生。

浏览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