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由古代的生产工具演化为古兵器,刀在古代是一种作战的 主要兵器,刀的出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刀是一种平直、细 长、带尖,一面有刃的兵器,是由古兵器演化为当今的武术器械。

刀主要用于砍杀。据考证,旧石器晚期已出现了石刀。原始人 利用现成的锐利石片、蚌片、兽骨通过打磨等方法制成,并利用这 些刀通过割、削、刮、砍、划、击等方法与禽兽搏斗,与其他部落 争夺生存空间。因之,刀在当时既是生产工具,又是作为防御野兽 袭击和杀敌护身的战斗武器。

夏商时期(公元前2070年一公元前1046年)中国出现了青铜 业,相应也出现了专门作为武器的青铜刀,尽管是仿照石刀、骨刀 等,但在形与质的方面却有了很大改进。青铜刀大致有直脊、弯 脊、直脊而首部有弯三种形式,与石刀、骨刀、蚌刀等相比较,质 地硬,刀刃锋利。

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一公元前771年),刀的形制有了明 显的变化,柄部增厚,而且近刃部已有圆圈穿孔,说明刀在形制技 术方面已有了很大提高。春秋战国至东汉时期步兵、骑兵在战争中 兴起,使刀在形制上首先要适应步兵、骑兵机动灵活的作战特点, 并且具备了格架防守、劈、刺、砍、斩的功能,成为军事中的主要 武器装备之一,加之铁的冶炼业发展,铁制刀日趋精良,不仅质地 发展迅猛,而且长度也加长到1米以上(长沙出土的东汉墓中的铁 刀,长度超过1米)。汉代的环首短柄长刀一侧有刃,另一侧是厚 实的刀脊,刀柄较短,刀柄首端呈扁圆环状。

说秘刀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一公元280年),刀成了当时军队装备 的短兵器中最主要的武器。同时,刀的冶炼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两晋南北朝时代(公元265年一公元581年),由于在冶炼方 面出现用生铁和熟铁合炼而成的灌钢刀等,这种钢制刀比铁制刀更 加锋利。一般步兵的装备就是环柄长刀和长盾。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年一公元979年),军中标准装 备唯有刀制。《唐六•典武库条令》中记载,只有刀制,而无剑 制。唐代的刀制有4种,即礼刀(皇朝禁卫军使用的武器,有的用 木或金银制成,仅用于仪式)、鄣刀(即障身之刀,是一般官吏佩 带的)、横刀(即佩刀,用皮襻带之刀,横于腋下,一般士兵所 佩)、陌刀等。军中所用之刀主要是横刀与陌刀,其中尤以横刀数 量为最大。陌刀、长柄大刀是一类砍杀武器,由一面刃发展为两面 刃,创制于隋而盛于唐。《手臂录》卷三《单刀图说序》中称: “唐有陌刀,战阵称猛,其法不传刀,不仅是朝廷军队的主要武 器,隋、唐起义的农民在战争中也多用刀。

宋代(公元960年一公元1272年),刀的形制有了进一步改 进,从狭长的长条形方刀头,改成刀头前锐后斜的形状,并有护 手,去掉了扁圆大环和鸟兽饰物,出现了近似现代的刀。宋代长刀 有笔刀、掉刀、屈刀、环耳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偃月刀、 斩马刀、手刀等,宋军中大约有40%的兵士装备刀和枪,《武经 总要》中也反映这一情况。

元明时期(公元1279年一公元1644年),火器的普遍使用, 冷兵器最辉煌的时代已逐渐消逝,长柄刀在军中逐渐少用,但军人 配备的主要格斗兵器仍然是刀。茅元仪的《武备志》所反映的明 代刀制,仍是宋代《武经总要》中刀制的沿袭。此时所用的军刀 多见于钩镰刀、短柄刀(短刀、腰刀)。明代虽有偃月刀,但只是 “以之操习示雄,实不可施于阵地”,即作为用来振奋军威,并不用 于实战。这一时期,人们对刀术的探索、研究也进一步加深,出现

十一、刀的源洗

了程宗猷的《耕余剩技•单刀法选》、戚继光的《辛酉刀法》等刀 法专著。

清代(公元1644年一^元1911年),刀的形制有了很大发展, 种类繁杂。军队中有长柄刀(绿营宽刃大刀、绿营虎牙刀、绿营片 刀、藤牌营挑刀等)、短柄刀(朴刀、腰刀、顺刀、船尾刀以及各 种佩刀和窝刀)。同时,在民间也流行着各种各样的刀,如鬼头刀、 朴刀等。清代关于刀的代表作有《单刀谱》(清宫臧秋本,何端 柱著)。

尽管刀的种类很多,但在构造上大体都有刀尖、刀刃、刀背、 刀柄和刀盘(护手盘)五个部分。虽然刀的形制、种类不同,但是 刀术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沿着两人“相击”和单人“舞练”的两 种形式发展。现代武术运动中,一般刀术套路包括单刀类、双刀 类、盾牌刀、单刀拐、单刀加鞭等。此外,还有空手夺刀、单刀进 枪、双刀进双枪、对劈刀、单刀盾牌进枪等对练套路。武术的各种 流派棊本上都有各自的刀术,其风格、特点也都随着拳种、流派的 不同而各异,但一般的基本技法是比较一致的。刀术中主要有缠 头、裹脑、劈、砍、斩、抹、挂、撩、刺、扫、搅、云等刀法。其 运动特点威猛剽焊、快速有力,犹如猛虎。

双刀的形状与单刀基本相同,只是刀盘仅有一半,在双刀对合 的一侧无刀盘,这样双刀方能合拢,另一侧为半个护手盘,双刀合 并,似一刀。刀鞘口上有一个小铜或铁片相隔,使双刀从隔片两侧 插人一鞘内。双刀的刀把彩绸应是对称的。双刀舞练时比单刀要难 得多,行家皆知,单刀左臂难防,双刀两耳难防。待熟练之后,必 能得心应手。

十二、双刀的风格特点

武术流派中,双刀套路是在单刀套路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 的,它不仅保留了单刀套路的风格特点,而且还在单刀套路的基础 上把左手单纯的配合变为握刀砍劈的攻击,以辅助右臂砍劈,成为 攻击与防守的得力助手,进一步加强了刀的攻击与防守的能力,丰 富了刀术技法,充分展现了刀的实用功能和双刀器械连续进攻的特 点。单刀、双刀器械各有所长,虽技法灵活万变,但其基本技法特 点同归一致,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 刃如猛虎,动势钊劲

刀的形制是刀背后钝,刀刃薄利。练习时力求快速狠疾,突出 “刀如猛虎”之势,所以,以劈、砍为主的刀法和快、疾、猛、狠 的动势成为刀术的一大技法特点。拳谚有“短兵利在速进”之说, 就是要把快速多变的动作连贯起来,用快速的刀法,表现勇猛彪 桿,突出刚毅、顽强。程宗猷《单力法选》中云:“刀不离身左 右前后,手足肩与刀俱转,舒之可刃人于数步之外,敛之可转舞于 座间。”因刀快步疾、缠裹绕身、倏忽纵横,因此以猛虎之性比喻 刀术的技法特点,以虎之凶猛比喻刀术的运动特点。

(二) 刀法清_,注重规范

练习时应做到刀法清楚,符合刀的运动规律,劈、砍、截、

十厶、弒刀的浞#特点

嵌、斩等刀法要力达刀刃,扎、(刺)崩、点、挑等刀法都要力达 刀尖,缠头、裹脑是一种以防为主的刀法,要力达刀背。每一种刀 法都有不同的攻防技击性,就刀术演练而言,带有一定的夸张性, 它是一种美化了的技击术,带有艺术表现成分。因此,我们练习双 刀时不仅要符合刀术的技击含义和刀法规律,而且技术动作也必须 清晰、规范。

双刀套路中主要的刀法有劈、砍、截、撩、斩、挂、缠头、裹 脑、面花、背花、提撩、地躺扫刀等,这些刀法在练习时其动作运 行的路线和着、力点都有规定,如:劈刀和砍刀,虽刀法都是由上向 T,但着力点不同,劈刀要力达刀刃中部,而砍刀要力达刀刃根 部。又如:缠头刀刀背绕肩背而过,意用在刀背格防,而裹脑刀也 是用刀背绕肩背而过,但动作方向与缠头刀相反,应用刀背、刀身 格拦防守。双刀套路是左右手同时握刀,在技术动作上左右抡劈或 左右提撩、缠头刀、裹脑刀左右手交替进行,面花刀、背花刀一前 一后同时进行,并结合步法的变化和身体的配合,呈现出丰富多彩 的不同刀法。在双刀的演练中,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刀刃、刀背、刀 身、刀尖的不同用途,灵活运用双手握刀的优势,变化不同的方 法,把刀的技法完整规范地表现出来,做到刀法清晰、力点准确。

浏览8,00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