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转折的十字路口
少林武术因少林寺而得名,少林寺也因其武术而闻名,即所谓“武以寺名, 寺因武显”,二者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从少林寺创立初到隋朝末年的百余年间,少林武术的练习仅局限在寺 院内部,它们不过是僧人参禅期间的健身方式,从未引起过世人的注意。直到隋 末唐初,少林寺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将它骤然推向了命运转折的十字路 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
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精湛的武艺,举世无双,少林寺威震四方。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少林寺美名辉煙。千年的古寺,神秘的地方;嵩山幽谷,人人都向往;武术的故乡,迷人的地方;天下驰名,万古流芳。
这就是电影《少林寺》中的主题曲,成为现代街头巷尾男女老幼耳熟能详的 歌曲,而电影创作的史料就来源于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
从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征高句丽起,不断调兵征粮,举国骚动,民不聊 生,纷纷起义,烽火遍地。大业末年,少林寺也遭到“山贼”劫掠。他们冲人寺 内,抢粮抢物,放火焚烧塔院。不得已,寺僧便拿起木棍自卫。
到了 619年,盘跟在东都洛阳的王世充,废掉了自立为帝的隋越王杨侗,自 称“大政皇帝”,建元“开明”。
隋开皇年间,隋文帝杨坚曾赐给少林寺土地一百顷,在寺院西北约二十五公 里的柏谷屯(今属偃师县境)一带。王世充把柏谷屯改为“轘州”,让侄子王仁则 驻守在那里。少林寺的土地就这么都归了王仁则,僧众失去了斋粮的来源,度日 更加艰难。
这时候,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渊,也在儿子李世民等的支持下于617年起兵反 隋,并得到了突厥的援助。次年五月,李渊称帝,国号“大唐”,年号“武德'李 世民称“秦王%李渊等先据关中大部,又东下攻击王世充。
当时的少林寺寺主志操是位有政治眼光的和尚。他审度天下大势,预见到 唐朝将一统天下,便与众僧商议拿下轘州城,投奔秦王。于是,一群少林僧人潜 入城内,取得了守城的军官赵孝宰的支持;另一群少林僧人埋伏在城外,伺机而 动。四月廿七日这一天,众僧里应外合,年轻而有武术功夫的昙宗等人擒拿了王 仁则,赵孝宰等打开城门,唐军与少林僧人一拥而人,夺取了轘州城,归顺唐朝。
然而,正是这个故事引发了史学家们激烈的争论。传统观点认为,十三棍僧
救唐王确有此事,而有些专家却认为这根本就是一个虚构的传说。支持者认为, 十三位少林武僧曾经救过唐王李世民性命的证据就在寺内,寺院东北角观音殿 里的壁画是最确凿的证明,其中《十三棍僧捉王仁则图》所绘的便是少林僧人与 唐王李世民并肩作战的情景。
但是,反对者又指出壁画并非隋朝留下来的,而是绘制于晚清年间,也许只 是人们依据传说进行的一种艺术创作,它并不能说明十三棍僧救唐王是真实的历史。
然而,正方的另外一个依据更加确凿:在少林寺大雄宝殿前面《太宗文皇帝 御碑》上面刻有李世民当年亲笔所写的圣旨。碑文中,李世民高度赞扬十三棍 僧的赫赫战功,并赐少林寺耕地四十顷,水磨一具,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石碑 上还清楚地刻有昙宗、惠场、志操等十三名棍僧的法号。
从上述记载可以研究得出两个重要的发现:一是当一种技术或一种学术理 论能看清社会历史发展方向,选择好一条正确的发展途径,并且得到统治阶层的 支助,它的发展就会兴旺发达,不会受到压抑,这就是把握命运转折的关键机会; 二是一个清静、专心修禅、不问世俗政务的寺院,在战乱的年代,也需要有自我保 护的能力。
其实隋朝时期,少林寺方丈为了保护庙宇的安全,已经从寺僧中选出身强力 壮、勇敢灵巧或善于搏击者组织成一支专门队伍。最初,他们的任务是护寺,他 们被称为武僧。看来,当时的少林寺已经具有了 一定规模的武装力量。
北魏至唐代的少林寺,就有两条寺僧武装的史料。
一条是《皇唐嵩岳少林寺碑》里的记载:
大业之末,此寺为山贼所劫。僧徒拒贼,遂纵火焚塔院。瞻言灵塔(即 跋陀遗身木塔)岿然独存。
文中的“山贼”,可能是揭竿而起的暴动者;“僧徒拒贼”,显然是说僧众武装
保卫寺院。
另一条就是武德四年(621年)四月廿七日,少林寺上座善护、寺主志操、都 维那惠场等十三位僧人,暗中联合轘州司马赵孝宰、罗川县令刘翁重等人,里应 外合夺取轘州城,生擒王世充之侄王仁则,归顺秦王李世民的事件。
这表明,在战乱年代,少林寺的僧人只能被迫选择武装斗争的方式来保卫寺 院的利益。
即使到了清代,少林寺这种习武的风气,以及以武装斗争的方式来自卫的传 统依然不减,从许多文人、学者、官员来少林寺拜访后留下的诗作中可见一斑。
名香古殿自氤氲,舞剑挥戈送落晖。
怪得僧徒偏好武,昙宗曾拜大将军。
—•徐学谟.《少林杂诗》
震旦丛林首嵩少,宓蒭千馀尽英妙。 战胜何年辟法门,虎旅从兹参象教。 我度轘辕适仲秋,晓憩招提到上头。 倏忽绀园变茇舍,缁徒挺立如貔貅。 袒裼攘臂贾余勇,抗声鼓锐风雷动。
蜂目斜视伏狙趋 ,距跃直前霜鹘竦。
迅若奔波下崩洪,轻若秋箨随轻风。
崖目高眶慑猛兽,伸爪奋翼腾游龙。
梭穿毂转相持久,穷猿臂接毚兔走。
李阳得间下老拳,世隆取偿逞毒手。
复有戈剑光陆离,挥霍撞击纷飆驰。
狮吼螺鸣屋瓦震,洞胸所腔争毫厘。
专门练习传流古,凭轼观之意欲舞。
自从武德迄当今,尔曹于国亦有补。
偶来初地听潮音,观兵何事在抵林。
棒喝岂是夹山意,掌击宁关黄蘖心。
彭泽栽酒惬幽赏,崖桂高桔对潇爽。
一时佛谓散空华,庭阴满院风泉响。
公鼎.《少林观僧比武歌》
梵宇称奇绝,山僧负胜名。
谈玄更演武,礼佛爱论兵。
勇冠三军气,心雄万夫英。
中原飞羽檄,借尔戳长鲸。
——周易•《入少林寺》
暂憩招提试武僧,金戈铁棒技层层。
刚强剩有降魔力,习惯轻携搏虎能。
定乱策勋真证果,保邦靖世即传灯。
中天缓忽无劳虑,忠义8比卢演大乘。
——程绍《少林观武》
从明代和清代起,史书中对少林寺的记载和以前相比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 那就是关于少林功夫的记载越来越多。少林寺碑碣、登封的地方志以及大量诗 文、游记都记载了少林僧人练武的情况。“谈玄更演武,礼佛爱论兵。”这些资料表明,在明代清代年间,习武已经成为少林寺僧人每天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 引起了世人极大的兴趣。
前文所述,因十三棍僧救唐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仍给予了少林寺极 为优厚的赏赐。当时的少林寺占地近一万亩,有大殿十余座,寺僧发展到七八百 人,其中拥有高强武艺的近百人。由此,少林寺名声大振。而少林功夫也在实战 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他们总结了搏击经验,确立了少林功夫从实战出发的 特点。
因此,少林寺规模空前扩大,寺产颇丰。保护寺产安全及重要社会活动的正 常开展,对武僧们的技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武成为寺僧们重要的生活 内容,这种传统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朝代。这是“时势造英雄”,是社会历史发展 给一个寺院的发展带来的独特机会和境遇。
以后,在整个明朝统治的276年间,少林僧兵不断接受朝廷征调,平定叛乱, 镇守边疆,抗击倭寇。少林僧兵屡立奇功,使少林功夫在明朝名闻天下。同时少 林寺内,习武之风极为兴盛,成为了一个僧俗共同练武的地方。少林拳法与棍法 都在明朝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成为历史上少林功夫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
但是,少林寺在明朝的辉煌转瞬即逝。公元1644年,清军人关,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此时,终日习武不参政事的少林寺却被朝 廷认为是反清复明的中坚力量,少林功夫的延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特别 是雍正年间曾下令禁止民间习武,即使是拥有千年习武历史的少林寺也被列人 其中。然而少林功夫的传承并未就此中断,他们开始将练武活动由公开转为秘 密,由室外转人室内。
由此可见,少林寺武术门派的兴盛与衰落,与封建王朝的统治政权的意向息 息相关。统治阶级一般都是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态度。少林寺与当权 者合作,其命运发展就兴旺;少林寺与当权者不合作,甚至采取对抗的态度,那么 它就会受到压制或迫害。封建统治者希望的少林寺武装,是当权者的御用武装, 成为他们的鹰犬或打手。但这是一部分少林武术人士所不愿意的事。于是内心 的矛盾和外在的冲突,始终存在于少林武术的发展历史过程。这是中国其他江 湖、武林门派所少见的现象之一。
少林寺习武的另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宗教修为,是获得佛学思想、提升修习者
第二编武朮世界的主导
个人境界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其中“禅武合一”是少林功夫中最核心的理念,自 古以来,少林僧人都以参禅悟道为自身修行的目的,而练习少林功夫是在强身健 体、保护寺院的同时进行修禅的方法。在刻苦训练的过程中,感悟佛道,再利用 佛学思想提高少林功夫。这样一来,必然要与世俗政权的维护统治的利益发生 冲突,冲突发生到极点时,厄运也就来了。
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各地势力割据,一些武装势力甚至到 了无法无天的地步。少林寺的当家住持无奈之下,只好“以菩萨心肠作金刚面 目”,购置枪械,训练僧兵,成立少林寺保护团,并任团总,以备不测。少林寺历 史上,最大的一场灾难正在向他们一步步逼近。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盘跟在洛阳的直系军阀吴佩孚部下的河南暂编 第四团团长樊钟秀将指挥部设在少林寺内,少林寺就此无奈地被卷人军阀混战 的旋涡之中。1928年,樊钟秀部和冯玉祥手下的军阀石友三部在少林寺以西交 火,结果樊钟秀部被击溃。石友三率部追至少林寺后,出于报复,先纵火烧了法 堂,次日又命士兵把煤油抬到寺中,继续进行焚烧。从3月15日开始,大火连烧 40天,少林寺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钟鼓楼、东西禅房等主要 建筑全被烧毁,少林精华尽遭浩劫。
大火之后,少林寺到处是残垣断壁,徒僧星散,方丈素典与仅剩的30多名和 尚勉强维持着一派破败的景象。少林寺与当时的国家命运一样处在风雨飘摇之 中。最可悲的是,少林寺经此一劫,其原有的武术文化和遗产也遭到万劫不复的 破坏,武术书籍的被焚毁,武术人才的流失,其损失都是难以估量的。尽管近年 来有所恢复,但与以往真实的少林武术相比,相去甚远,重建和恢复的工作还有 必要继续进行。
浏览9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