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路
①起式②玉魔步③玉魔步④玉魔步⑤左点杖⑥左走架杖
第二路
①回身后扫杖②独立架杖③上步进把④反打杖⑤并步 立杖⑥左右抽杖
第三路 ;
①左盖把②缠丝进把③右把④外崩杖⑤盖杖⑥进击
步背杖⑦旋风杖⑧旋风杖
第四路
①反背杖②左盘龙杖③右盘龙杖④绞步三缠杖⑤独立
点杖
第五路
①风魔杖②力举千钩③左右分水杖④仙人闯杖⑤马步
三点
第六路
①回身横扫杖②怀抱琵琶③挑打跺把连环杖④挑打跺把 连环杖⑤杖打一片⑥翻身收杖。
八卦转掌口诀
定势半鱼步七星,气沉丹田神贯顶。
两臀下淄毂道提,二目注视虎中口。
心虚腹实舌上卷,叩齿呼吸换液津。
沉肩坠肘向内合,前手食指与肩平。
拳术也,而以八卦转掌名之,以其多用掌故也。八卦则按周天之 术,衍之易也。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乾为天,属聪门。坎为水,
属丹田。艮为山,属颈项。震为雷,属舌。兑为泽,属两肩。巽为风, 属两足。离为火,属尤、。乾、坎、艮、巽、离、兑,即总门,丹田、颈项、两足、心腹、两肩,是也。此六处,并无错乱偏斜之处。雷以复之^坤以 I 成之,六合之像备矣。外六合既备,内六合自然坚固,内外交至,乃能 I 发生活泼之精神。何谓内六合,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血合,血与 I 肉合,肉与筋合,筋与骨合也。内外之合齐备,而坤象成,坤地也,土 I 地也,万物生焉。生生不已,变化无穷,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矣。
八卦转掌运动法
凡一举动,先将架式定准,务令六合齐整,无使错乱。气沉丹田,
神贯顶,初起运动,切勿用力,须求开展,顺其步法,导其气脉,通流转 换,无迟滞之处,使其气力自生,按法走转,阴阳要明,刚柔相济,由上 盘转换自由,稍下矮势,走中盘,走至开合曲伸自由。极灵活之时,再 走下盘。迈步如猫行鹿伏之势,乃入臻妙之境,此谓上中下之盘。天 地人三才之象也。若运用此功,志不坚定,不能得其完整,断难领会 其中奥妙,走如风,站如钉,转换拿扣要分明。腰为蠢,气为旗,眼观 六路,手足先锋,欲求此功之本源,须先于腰腿求之,使上中下三停, 贯串一气,发行四稍。何为四稍,发为血稍,舌为肉稍,身为骨稍,甲 为筋稍。四稍通则无迟滞之‘虞。愈熟愈精,精则心有所得而力自生矣。
收即放,去即还。 行如龙,坐如虎,八卦掌口诀
八卦掌,走为先。 变化虚实步中添, 动似江河静如山。 阴阳手,上下翻, 抱六合,勿散乱, 拿扣步,要仔细,
沉肩坠肘归丹田。 气遍身躯得自然。 进退转还在腰际。
手打三,步打七,手足齐发莫退滞。
跨打走,肩打撞,委身背靠暗打膝。
高不搅,底不拦,迎风接,最为先。
采在梢,截在;f艮,进时必须要三停。
又曰十三腿
点、截、跺、坐、盘、弹、蹬、骗、摆、撞、绊、挂、扫。
出腿不见臌,腿出半边空。
使腿不过膝,护法要相宜。
总而然之,身体要灵活,腿脚要敏捷,用法要详细,若有成法,用 之得当,可传无虞矣。
歌曰:
推托代领须认真,搬扣弓攒用法精。
任他勇力来打我,仙人换影转身攻。
又曰:
未曾出手观虚实,刚柔相济莫迟滞;龙行虎坐蛇龟燕,五行之妙 要留意。
龙献爪,虎扒心,蛇分草,狸扒杆,燕抄水。
八卦六十四掌名目表
第一路掌式
单换掌加点滕腿 双换掌加坐腿外踩腿 转身掌加里衣摆莲腿 顺式掌加后蹬腿 盖身掌如迎面撞腿 吐信掌加点心腿回身椿加盘补腿 鹞身掌加骗马腿反蹬腿
第二路掌式
回身掌加迎面弹腿 靠身掌加乌龙盘柱腿 骗旋掌加玉环绊腿 虎口掌加提栖腿 丹凤朝阳掌加握挑反提腿 风轮掌加捋手扁洒 换影掌加顶腿膝 四龙取水掌加扁跺反还截腿
第三路掌式
摩身掌 苍龙摆尾掌 狮子滚球掌 缠手掌即托枪打虎 摇身掌即金鸡撒膀 鹞子穿林掌 风轮肘 旋风掌
第四路掌式
迎门推扇 倒拽风舟 鹞子抓肩 天王托塔
恶虎扒心 扫肋搬椿 走马回头 老僧披衣
第五路掌式
青龙探爪 闪步撞掌 金狮杩眉 白猿献桃 拨云见日 顺步撩衣 肘裹金枪 倒拨垂杨
第六路掌式
插花掌 研摩掌 摇车撞掌 云燕反抄 回头望月 霸王脱盔 脑后夺冠 尾随手行
第七路掌式
千斤坠地
周仓扛刀
二仙传道
燕子抄水
请客送客
卧龙跳涧
刘全进瓜
霸王捆肘
第八路掌式
' 白袍割草
M 猿猴扒杆
猿猴刁绳 懒龙卧枕 恶虎扑食 十字捆撞 走马活携 进步截捶
宋氏八卦转掌行功歌诀
(一) 悬顶实腹胸涵空, 松腰合膝足抓地,
(二) 怀抱七星肘掩心, 前后两肘拧抱力,迈脚趋前向前跟, 屈膝随胯足摆扣,
(四) 招式变转不为奇, 虚实变换互为用,步法旋转手相随,左右往来连环手,犹如崩弓箭离弦。
(六) 穿肘指掌贴肘行,左右两肩腰轴承,
审机得势莫稍停,进步插裆用双封。
(七) 身要三空气下沉,背紧肩垂臂前伸, 气沉丹田缩谷道,悬顶挺拔贯精神。
走转翻旋身平稳,全凭松胯两足力, 掌走下盘平膝胯,中盘也要下腿腰。
(九) 舌顶上腭利生津,呼吸深长精气神, 以意运气身松沉,浑元鼓荡此为尊。
(十)掌形虎口要园撑,指分掌凹莲花形,
先戳后打施腕骨,松膀长腰步法随。
(十一)上步合膝撤步撑,出掌上钻换身形, 进退左右随机势,只须腰腿巧往来。
(十二)本派叠步换掌功,进步趋前左右攻, 退步须要退后足,鹞子钻天腿奇能。
(十三)跨步扣摆身正中,肩催梢动手急应, 未从前伸先后缩,含蓄吐力任我动。
(十四)八掌运用巧玲珑,前后掌法力贯通, 欲使梢节根先动,节节贯串不放松。
(十五)换步出掌要悟通,声东击西是吾宗, 真假虚实灵巧用,指上打下显神通。
(十六)挑手三穿功纯精,里圈外圈随招行, 虚实变换势不定,左右往来避其锋。
(十七•)掌使一面不为功,阴阳悉变两面通, 一招一式横竖找,使彼在我掌握中。
(十八)高就低随机内藏,斜身绕步避锋芒, 虎坐鹰翻腰腿力,左右旋转随腰动。
(十九)脚踏中门勿停留,闪转擒拿任意走,出掌神韵须悟透,登造峰极上层楼。 (二十)刚柔相济分阴阳,分合变化柔中刚,
他人之用手与足,我腰一动即发放。 (二十一)用到极处转回身,身似游龙绕步跟, 变幻莫测趟泥步,进退闪转任屈伸。 (二十二)腾挪旋转意为神,槐虫趋避龟缩身, 神龙见首不见尾,一击之间相呼应。 (二十三)打人出手膀为根,腰胯腿足随周身, 须要进时进前步,直步插裆后步跟。 (二十四)发力来自骨与筋,伸缩反弹连腰身,一枝动时百枝随,出手投足三尖对。
(二十五)眼到手到腰腿到,心真神真力亦真, 三真四到合一处,攻取迎战能制人。
(二十六)内力至柔又至刚,刚柔偏重功难收, 过刚则折不须求,柔浮懦弱万事休。
(二十七)刚柔相济尽心求,冬夏春秋功不丟, 极柔软能极坚刚,抖弹崩沉任君走。
(二十八)人刚我柔谓之走,彼进我化腰中求, 两力相迂腰取胜,虚实开合胜一筹。
(二十九)打法出手先上身,手足齐到方为功, 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根
(三十)百练一走转身形,左右旋转卷地风, 闪展腾挪步法精,走视坐翻任君行。
(三十一)八奸连环左右行,腰如轴立站如钉, 肩肘松沉气归丹,遍体流行气腾然。
(三十二)八卦练法有准绳,起落摆扣走为宗, 认真体悟持之恒,火候既到自然成。
(三十三)顺项提顶身腰沉,畅胸实腹足不空,呼吸自然细流行,溜臀收肛胯要松。
(三十四)蹬脚摩胫步趟泥,腰肩胯膝同时行, 腿脚不浮步轻灵,上下相随影追形。
(三十五)龙蹲虎坐走如风,燕翻电缩矮裆行, 气行百孔无不到,椿如山岳步水中。
(三十六)左右纵横相互应,避正打斜占正中, 围圆连环势无定,阴阳变化尽其中。
(三十七)八卦三盘见真功,练到下盘至顶峰, 胸怀八门九宫步,足踏五行显奇能。
(三十八)围圆打点招法奇,避实击虚身法灵, 乾坤艮巽分四隅,坎离震兑八卦定。
(三十九)文武二艺用心学,学问深处意气平, 修炼八针德为先,艺德高尚人尊敬。
(四十)唯有武术真瑰宝,八卦五行转九宫, 发扬国粹继传统,承前启后育精英。
八卦功用歌
八卦八法转九宫 至大至刚气直养 运用一心人未测 搬扣劈进随处有 掌转十年悟玄机 启开灵明细揣摩 涵养得道气丹田 滚钻争裹示神奇 八卦兴起振华夏 董公创始立门户 动如江河气为宗。 虎威比猛鹰比疾。 腾挪闪转步法灵。 推托带领意无穷。 豁然一贯神理明。 内以修身外制敌。 积功成炼出自然。 应变招法随机取。 代代传播义无遗。 功在千秋利后世。
浏览1,14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