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忌用拙力二忌怒力三忌挺胸收腹摇力即笨力,用力不当影响四肢的体,影响血脉流通,筋络不通畅,全身紧张,手足失灵造成气滞。
( 怒气即憋气,太刚易折,胸部气满,呼吸不调易伤元气。
挺胸收腹,则气上行则浮,不能气沉丹田,则腹空,两足无根,空胸实腹气丹田此三忌乃练八卦之大忌,不得不戒之也。
八卦之名称
八卦掌是以八卦为盘,九宫为法,以五行相生相克之道,合八卦 阴阳寓九宫飞行之巧,藏天干地支之妙,按卦象卦形,练之而成八卦掌。
八卦掌以出掌为阳,出拳为阴,手心向下为阴,手心向上为阳,实 为阴,阴为阳,静步为阴动步为阳,发者为生,泄者为克,手眼相随,身 步相连,进退有法,出手成招,刚柔相济,出入莫测,见机而作随时而 动。行则动,动则变,变则化,有无穷之变化,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八卦掌之三层道理
一、 练精化气,在习拳时要精神集中,排除杂念,气沉丹田,旁若 无人。
二、 练气化神,在习拳时要内固精神,气血能随意达于四梢,临之 而不惧,危之而不惊。
三、 练神还虚,功夫练到纯青时人返老还童,气血百脉畅通无阻, 身体轻灵。
八卦掌之三盘、三法、三步功夫
一'、二盘练法:
八卦掌分三盘练法,即上盘、中盘、下盘上盘练法,身体直立,走转时和寻常走路样,不向下坐胯,重身高 低与走路相同
中盘练法,两腿曲膝微蹲,上半身与腰部的重点落于两腿上,走 起步法来象路泥,上盘与中盘以快步为宜。
下盘练法是八卦掌最困难的练法,腿极力的弯曲,使膝跨相平, 走转时似蹲着走一样,全身重点落于两腿之间,走步愈慢越好。
三盘练法,老人以走上盘为宜,中盘练法一般人都可以练习,也 是最普遍采用的一种练法,经过较长时间练习之后,才能从中盘走到 下盘,如果长期坚持下盘练习,下肢就会有超乎寻常的力量,那就能 体会到八卦腿法之奥妙。
三法练法:定式、活式、变式三种练法
初学八卦掌提定式练法,就是按部就班,按每一式动作要领,一 步一趋不可快,日久气力贯穿全身,曲腿趟泥,蹬脚摩胫,推托带领, 搬扣劈进,招式分明,实腹畅胸。
练习活式主要是增加四肢的灵活性和连贯性,换式时,步法身法 手法都要快,连绵不断,身动掌随,闪转腾挪,虎坐鹰翻,外形飘逸潇 洒,内里包藏坚刚。
练习变式是为了散手实战的运用,可以随意变化,互相穿插运 用,模似对方来攻,面前无人似有人,滚赞争裹,奇正相生,腰如转立, 手似轮行,神气意力,合一集中。引进落空,避正打斜。
三步练法:
一、鸵形步,又叫趟泥步,要求后脚向前迈时,脚掌平起,落下时 平落,全脚掌着地,五趾抓地,足心涵空。
二、 鸡形步:后脚向前迈时,脚跟可以抬起,脚掌蹬力,落下时平 落,全脚着地,五趾抓地。
三、 鹤形步,起脚时脚掌平起,过身体时向上提起与嘴平,然后从 嘴向前平蹬,走弧线下落落地时,全脚掌着地五趾抓地。
八卦掌之功用
经常走转八卦掌,能增强体质,祛病延年。
对血液循环的作用
能促使体内代谢加强,肺的换气量和氧的吸收量增高,排除二氧 化碳代谢物,促进血液循环,活动加快,气血畅通,使循环器官的机能 得到锻练。
使心脏肌肉发达,心脏收缩力加强,心脏搏动有力,一般人心 脏每次收缩约输出血液60—70毫升,经常练八卦掌的人,心脏每次 收缩能输出血液80—100毫升甚至更多一些。
经常练八卦的人,安静时心跳减慢,在平静状态,一般人每分钟 心跳70—80次,练八卦的人每分钟为55—65次左右,心跳频率减少 使心脏每次收缩后能有较长时间休息,给心脏功能提供很大的储备 力量,所以能承受更大的负担,激烈运动后经常练习的人每分钟心跳 可达200次以上,而一般人心跳180次,就会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 吐的症状。
练八卦掌还能很好地训练心神系统,人体的多种多样的活动,都 是在神经系统调节下进行的。各种活动对神经系统必然发生相应影 响,并使机能发生变化。八卦的特点是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 念气,要求动静迅定,内外合一,这对改善机体控制能力提高中枢神 经的调节能力,使中枢神经内脏呼吸器官和手眼身步协调一致。
通过八卦练习能使肺活量增加,一般的人深呼吸时肺活量为 3500毫升左右,而练八卦的人可达4000—5000毫升以至更多,使安静时呼吸频率减低,呼吸深而慢,使呼吸器官有较多的休息时间,不 f 易疲劳也不致于大口喘气。
练八卦能增强消化系统功能,体内代谢加强,消耗增加,更好地 I 吸收食物中的养料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在锻炼之后食欲增加,胃肠道 I 的蠕动加强,血液循环改善,促食物消化和吸收,膈肌和腹肌的大幅 f 度活动,对胃肠起了按摩作用。
八卦掌之流派特点及掌门弟子
八卦掌问世以来,从清朝咸丰年间至今近一百五十余年,八卦掌155 名家代有人出,统观各个流派,皆出自董海川先师所传。董海川是八 卦掌创始之鼻祖是无可非议的。董公自人清肃王府当差后方首传出 八卦转掌,从此中国武坛有此拳种出现,这是新兴的一门拳术,风格 特点完全不同于其他拳种,使人耳目一新,前无古传,后无来者。董 公拳法精绝,功至化境,先声夺人,声振北京武坛,前来较艺者接踵而 来,董公是来者不拒,通过较量,晓之以理,服之以艺,有很多武坛高 手,对董公心服口服,拜在门下,从而使八卦掌代有传人,得以发扬光 大。
形意大师李洛能的得意弟子刘奇兰、郭云深,曾慕名前来肃王府 与董公切磋技艺。董公与郭云深战三日未分胜负,而郭已知上下,但 没见八卦之特长,故未肯屈服。开始时,董公只守不攻,欲窥形意之 优长,蓄意比试三日,到第三天,董公变守为攻,以游身八卦掌进击掌 随身转,越变越绝,变化莫测。郭师大为惊服,二人互相敬佩,结为金 兰,二人共同研究数月,始知八卦、形意二者虽势有别,却同出一理, 郭将其弟子推荐给董公学习八卦掌,使形意、八卦互补,攻坚克锐无 所不能。
据传太极泰斗杨露禅也曾和董公切磋技法,互相叹服而止,深感 太极、八卦理法皆合,博大精深。
董公门下弟子众多,著名者有四十大弟子,董公均因材施教,形 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
尹福:字德安,生于1840年,卒于1909年,河北冀县人,面貌清 秀,性温厚,故有瘦尹之称。曾任清朝善扑营教头。少年去北京,幼 习谭腿、罗汉等拳,深研拳理技艺精熟,在京颇有名气,后闻董公之 名,去肃王府拜见,被收为徒,得董公口传身授,技艺大增,融会了谭 腿、罗汉拳之特长成为一代掌门,其掌五指并拢,型如尖刀,称为牛舌 掌,步法灵活多变,出手冷脆快,富有抖弹力,弟子有子成璋、玉璋能 继父志,还有杨秀峰、马贵、曹钟升、门宝珍、居庆元等。
程廷华:生于1848年,卒于1900年,河北深县人,少年去北京后 经营眼镜业。人称眼镜程,自幼习武,擅摔跤,28岁时拜董公为师, 深得八卦精奥,集成程派一门掌法称龙爪掌,步法沉稳坚实,出手遒 劲千回百转,曲腿趟泥,刚柔相济,爆发力强,门下弟子有子有龙、有 信。还有孙禄堂、周祥、赵庆长等。
刘德宽:生于1826年,卒于1911年,河北沧州人,先从徐六学六 合大枪,人称大枪刘,后从董海川学八卦掌,掌法精绝,又从刘仕俊学 岳氏散手,从杨露禅学太极拳,与程廷华,李存义结盟,合八卦、形意 太极为一家,并创编八卦六十四散手传世。其弟子有赵鑫州等。
史继栋:生于1836年,卒于1909年,河北冀县人。在北京东四 牌褛北开设中兴木厂,其为人忠厚,八卦精纯,深得董公器重,人称贱 腿史六,其妻是董公义女,董公晚年在史家养老。
李存义:生于1847年,卒于1921年,河北深县人,幼年习武,后 拜刘奇兰习形意拳,得形意精髓,又拜董公为师,深研八卦掌,后开设 镖局,曾抗击八国联军,勇猛杀敌,人称单刀李,曾在北京战胜俄国大 力士,获一等金质奖章。弟子有尚云祥、黄桕年、郝恩光等。
马维棋:北京人,开煤铺。人称煤马,研习八卦功至上乘,燕赵知 名,马派以锤法称奇,尤擅返背锤。其弟子不多,一般人不敢跟他搭 手,搭手者迎刃而倒,刚劲突出。
浏览2,30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