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出直入,快速遒劲。翻子拳是以手为主,以腿为 辅,手脚并用的一种拳术。它以直取快攻,以攻为守,后发先 制为宗旨。直出直入有二:一是抢中门夺彼位,占据有利地 形;二是手法简捷走近路,要求快速出击,争取主动,出手就 打。拳谚云“疾上尤加疾,打上还嫌迟。”因此翻子拳中的直拳
冲拳,要求如梭似箭般地连续冲击,一秒钟最低打五拳,而 且爆发力要强。这种直拳打法“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 架,就是十下”。故拳谱云“直拳打法最简便,不招不架直向 前”。
直出直入是翻子拳手法运动的主要特点,也就是说翻子拳 的大部分手法都变化在直出直入的直拳中。直拳冲击时,出手 似锉,带有挫劲、拧劲、崩劲;回手似勾,带有捋劲、搂劲、 沉劲。翻子拳不但出手速度快,而且要打出冷、疾、弹、脆、 炸的特点。冷:短促陡然。疾:快而不乱。弹:力变自如。 脆:硬而不僵。炸:由表及里。
(二)刚柔相济,巧妙多变。翻子拳在外型上,不但有迅 猛坚刚的特色,在技击时也多采用“你打我也打,你挑我也挑” 的以刚制刚的打法。翻子拳也重视柔,不过柔就是走,走也是 打。即在技击时不僵不顶顺势击之。翻子拳的柔,不是柔化, 若以太极拳的柔劲练翻子拳就错了。
翻子拳的手法精臻巧妙,严紧无懈。出手时招招紧扣、快 速多变、刚柔变化适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变化莫测。双 拳忽而直出直入,忽而上下翻滚,忽而左右盘旋。技击时要随 机应变,得机不失,挨那打那,周身是拳。翻子拳出手进门多 不收回,迅速变招,抓、打、摔、拿连续进攻。
翻子拳不但有能攻善守、手法简捷、放长击远、变化在直 出直入一瞬间的直拳,也有上提下滚、左右盘旋的翻拳。在密 一的直拳和翻拳中变化出砸、挑、捋等多种连锁手法。如有劈
、有攉,连劈带攉,就是拳术家常说的一种“截法^摔拳本是 翻拳变,它要求迅速翻滚,见隙而进;崩拳便是挑打式,连挑 带砸,不仅利于攻取,又便于防守;捋便是顺手牵羊,一收一 放紧紧相连。这些手法都不是固定的死招术,而是灵活运用何
机变化的。而且肩、肘、腕、胯、膝紧密配合,处处可发。翻 子拳不但讲究一手管两手,一招管多招,以不变应万变的招 法,还讲究一式含有多招,一招含有多法、多法合用的连击招 法?翻子拳出手直者必滚、穿者必缠、挑者必砸、攉者必翻、 圈者必弹。拳打上、中、下三盘,疾而沉着有力,密而不乱, 循环不斷地发动连珠炮式的进攻。
(三)手进足凑,步疾身挤。翻子拳的腿法是伸缩性很强 的腿法,即踢腿收腿要快,“踢腿如放箭,收腿似火烧”。翻子 拳的腿法是离不开手法的,踢腿手掩护,出手足紧凑,有时手 脚同时使用。翻子拳的腿法多采用下盘腿,踢腿不过膝。但也 不拘一格,上、中、下、长、短腿法灵活运用,因情况交替使 用。主要有丁、踹、蹬、点、截、勾、挂等腿法。出腿不截 就踢,有时连截带踢或先挂后踢或你踢我也踢。
翻子拳的定式步型多用半马步。这种步型两脚相距得当, 可高可低,全身重量在两腿之间,所以脚下稳固,起动自如, 进利于攻,退便于守。翻子拳在运动中的步法多采用滑步、悠 步、窜步等步法。这几种步法的特点,前进或后退时,双脚不 离开地面滑行,它的优点是突然快速、可远可近、步稳势强、 落地生根。有时一脚离开地面(脚可拦可踢)一脚沿地面滑行。
磨盘步,也是翻子拳的主要步法。它的特点是“磨转脐不 转”形如磨盘,是以静制动、以逸代劳的一种战术。此外,还有 旋、托、转、挤,步法。
翻子拳的身^以闪展为主,要求疾闪速进^闪不是目的而 是为了进,也可以说闪就是进。挤,是贴靠的臺思。翻子拳对 “闪”非常重^1。如对方向我进攻,我须在对方进攻的一瞬间避 开正面进攻,并向其反击。这就要求步与身紧密配合,达到步 快身疾,闪展迅速,如旋风似闪电。翻子拳又曰“八闪番闪
摆取势”也是翻子拳的一大特点。
翻子拳的各种手法、步法、腿法只有紧密配合身法,才能 算完整无缺,故拳谱云“艺备身法方显高,技至无形始见奇。°
怎样练好翻子拳
有人说“翻子拳简朴易学”,这是感性认识。从某种意义上 说,越是朴实无华的东西,往往越需要人们下一番苦功夫,才 能收到预期效果。究竟怎样练好翻子拳?现仅个人锻炼体会h 略谈几点看法。
(一) 重视武德修养
翻子拳是偏重于技击的拳术。练翻子拳强调系统的和科学 的训练方法固然很主要,但是首先要明确学武的目的,要讲究武 德。武德是中华武术的优良传统,强调口德、手德、身体力行。 口德指练武者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不贬低别人、不诽谤兄 弟门派,虚心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手德是指不论说手和动 手,决不冷手伤人,决不争强斗狠,应做到点到为止,以武会 友,增进友谊,互学互助。其次,武德要反对神密保守思想, 打破宗派门户观念,清除封建迷信的痕迹。习武者只有具备高 尚的武德修养,才能为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武术事业作出贡献。
(二) 着重基本功训练
要练好翻子拳,必须踏踏实实的练好基本功,不能贪多求 快,朝秦暮楚,囫囵吞枣。要从实际出发,踏踏实实,循序渐 进。这样,既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又能为以后的训练打下良
好的基踏。
翻子拳是以手为主、手脚并用之拳术。练翻子拳首先要注 意腿功和腰功的训练C拳读云“练拳不溜腿,到老冒死鬼。”“练
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练腿应先练软腿,即要使两腿的各部 韧带拉开。翻子拳的身法以闪展为主,而腰功则是练身法的关 键。所以,练腿功和腰功是很重要的。对于这方面的训练,应 多做正踢、虑脚、侧踹、鱼跃跳、闪摆等基本功。
翻子拳谱云“旱地行舟是壮法,一步三拳是根源。”翻子拳 的各种手法都变化在直出直入的直拳中,所以加强直拳的练习
是很重要的一环。
直拳练习有一步一拳、一步两拳、一步三拳、快打三拳、 弓步抹打冲拳、挤步抹打冲拳、马步冲拳(百把功)等练法。 练直拳时应注意十趾抓地、拧腰探肩,达到脚下稳固、放长击 远的目的。练直拳时,慢拳多采用俯拳,快拳多采用立拳。通 过反复地训练,不断提高力量和速度。
劈拳练习时,肩要放松,以肩为轴,两臂打起似风车。胳 膊为鞭身,两手为鞭梢,身躯为鞭杆,肩为鞭轴。即发力起于
轴、发于腰顺于身、达于梢,要拧腰顺胯。
练翻子拳要练桩法。拳术的脚下功夫是很重要的,足下不 固,则上体不壮。通过练习桩功,可以调养内气,増强腿力。 练好粧功,才能“稳如泰山”,达到形体工整、发力饱满之目 的。于伯谦先生生前极为重视桩功练习,他总结了前人留下的
经验,写下了《桩法》一文,其中歌曰:
粧法稳,力就强,十趾抓地不摇晃。 不弓不马半马步,两腿相距要得当。 前脚微扣后脚顺,两脚顺站要扣裆。 两臂平举分前后,双拳紧抱对前方。 含胸拔背气下沉,两眼平视注前方《 最忌塌腰脊不直,臂部上翻法不良。 上体松静无拙力,全身重量步中央。
;翻子拳的传统桩功练习有半马步粧、马步桩等。桩法又有 “死桩”与“活桩”之别。练马步桩时,可以同时练“百把功”,可 谓一举两得。
套路练习可以増强体力和毅力,又可以熟练各种手法、步 法、身法,它是技术、意志、素质、艺术的完美结合所以, 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要经常演练套路。拳谚说“慢拉架式, 快打招即练套路时,开势要慢要稳,精神集中;打拳时要疾 如闪电,一气呵成。练套路要达到真、善、美的境界。真:招 招式式清楚到位,四面见线。善:从容大度,信心十足。美; 节奏分明,章法井然,形体工整。总之,要手眼身法步,配合 —致;精神气力功,合为一体。这样,才能内外合一、神形兼 固。
(三)抓好身体素质的训练
在全面训练中,要有系统地加强身体素质的培训。翻子拳 属于重拳种,它的特点是速度快、力量强,在短暂的时间里完 成很多招式。如脆八翻共有三十多个式子,演练时要象百米运 动员一样,在十二秒至十六秒之内完成,难度是比较大的。所 以,训练时必须加强速度和力量的练习。如练习“慢打三拳” 时,应有意识的加强力量。练习“快打三拳”时,应有意识的加 强速度。而两者均要打出爆发力。所谓“爆发力”,即在短暂的时 间内,突然发出的具有爆炸性的力,它的特点是大而疾,顺而 整。在训练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动作,因为这些 不准确的姿势,往往阻碍了力的疏通.练习爆发力,还应注意 神经系统的训练 做到发力时,心神安逸,不使拙力。对速度、 力量、耐力的训练,除了徒手练习外,还可借助各种手段、 器材。如抓坛子、抓铅球、蹲扛铃、扔沙袋、推砖等负重训 练。但青少年要适量适度。
(四)因人施教,持之以恒
目前青少年参加武术运动的人数不断増多,因此,必须注 意对他们进行严格地系统地科学地训练。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成 长的时期,可塑性大,对他们的训练应以基础训练为主,不断 提高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水平。
青少年易兴奋,模仿力强,掌握新技术快。但是,在这个 时期如果不及时纠正他们不准确的动作和不良习惯,以后是难 以改正的。因此,这个时期不能急于让他们学过多的套路,应 多在基本动作、发力、形体、速度等方面下功夫。
另外,武术训练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贵在持之以恒。
4汗水铺路勤为桥 只有经常不懈地锻炼,才能学好翻子拳。
浏览3,8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