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段追入冲拳——中段外格挡。

(1)预备姿势.•左中段。

⑵攻击目标:中段。

⑶攻击方法(图182):

足以递步向前踏出,当右足着地瞬间,左手收回到左胁 位,右手冲拳击出。

相同要领,左足递进步冲拳。

注:训练场地如果宽广,此法训练可以连续前进训练。若场 地狭小,则做一二次即可。

防御方法(图183)

图片47 图片48 图片46

左足以递步后退,当左足着地的瞬间,左拳向左胁部收 回,同时右臂做中段外格挡。

右足以递步后退,右拳向右胁收回的同时,左臂做中段 外格挡。

注:这种方法熟练以后,接着可以将已经学会的其他防守方 法连接,以多种方法进行练习。还可以用上段追步冲拳前进、上 段架挡、退步等练习。练习中提高攻击与防御技术水平。

2.正面踢放腿——下段格挡。

⑴预备姿势:左中段(图184)。

图片49 图片50 图片51

攻击目标:中段或下段。

攻击方法:

①用后脚(右足)向正面做前踢放腿动作,完成后右足踏 入,由左中段预备姿势变为右中段预备姿势(图185)。

注:在右脚踢出到右足放下踏入之前,要保持左预备势,这是 实战中的安全需要。假如踢腿时,左预备势被破坏,如前拳收回 过程头部暴露在外,那么对手发现空隙,必向我头部发起攻击,因 此保持原来的预备势,对自身安全有好处。任何技术的使用过 程中,都应保持基本姿势,这也是技击的一条基本原则。

从右预备势开始,将左足向中段做踢放腿动作,左足向 前方落定时,右预备姿势变为左预备姿势(图186)。

图片52 图片53 图片54

注:踢腿的力点在脚的栂指根部,即前足掌拇指侧位置,以此 击中目标才是正确的。踢腿时重心要稳定,移动时身体不能出 现上下起落的现象。预备姿势左、右变换时要有反攻与被攻击 的准备,不能掉以轻心。防御方法:图187。

图片55

右足以递步后退一步,左臂下位拨挡,后退拨挡时,与其 他技术一样,当移动脚着地瞬间,运用腰的扭转力与手臂的弹力 做拨挡动作。

在拨挡以后,应立即准备反攻对手的动作。前足退下来的时 候,拳以预备架势中的位置保持着,以防对方袭击。

3 .追入冲拳、踢放腿——中内格下段拨挡。

预备姿势:左中段。

⑵攻击目标:中段。

⑶攻击方法(图188)

图片56 图片57 图片58

右足(后足)以递步前进,变为右中段姿势,同时用右拳冲 击正前方。右拳落点后即收回至右胁,后足(左足)向对方中段迅 速踢放腿。完成后左足回到后方,还原成右中段架势。

左足以递步前进,做左中段追入冲拳。左拳落点后迅速 收回至左胁,同时后足(右足)向正面中段踢放腿,踢毕收回原位, 成左中段架势。

注:冲拳后收回要放松、快速,不能出现僵硬,踢腿时要对准 中段,即对方心窝部位,不能过高或过低,踢腿时身体不可出现 上下浮动;冲拳须对准目标,踢腿与出拳都在一直线上,腿比拳 要远出30厘米左右,拳与腿的力量保持连续性。

(4 )防御方法:

从左中段架势开始,左足以递步后退,右臂向中段做内 格挡,内格挡完毕,即扭转腰身再次将右臂向右下拨挡。下拨挡 力点落定后,立即提起右臂,成右中段架势(图189)。

右足以递步后退,做左手中段内格挡,继而以腰身力量 做左下拨挡。拨挡落点后迅速提左臂,成左中段架势。

注:攻击与防御的技术必须连续,一气呵成,不可以一味进 行攻或防的训练,那样会造成技术上连接困难。在学习初期,可 以将攻与防的动作分开训练,当熟悉以后,必须进行攻防动作连

图片60 图片62 图片61 图片59

续训练,如此才能正确地掌握进攻与防守的同一性和协调性。

动作完成,必须还原成中段基本架势,才能使对方找不到可 以袭击我方的机会。

对手的肘部一般在腹前10厘米左右防守着,只有将腿冲人 肘部防护区,才能击中对方,同时也能避开对方用肘砸我脚背的 危机。

由中段内格挡向下段拨挡时,肘部不能横向移动或向上提 起,应以腰身的扭转力和以肘关节为支点将前臂用力下拨打,产 生一种下劈的爆发力。

在做连续攻防动作时,往往会出现速度不足、推力不足、力 点不准、强度不够等缺点,在练习中务必注意克服。

说明:对方向我方追入冲拳、踢放腿,我方做中段内格、下位 拨挡。注意,格挡须由对方外侧向内格挡(190图)。

踢腿追入上段冲拳——下段拨挡上段格挡。

以前学习的技术是先冲拳后踢腿的连续技术,现在学习的 是先踢腿后冲拳的连续技术。

踢腿后冲拳,发力比较困难,因为踢腿后重心容易上浮,因 此为了使出拳有力,要求踢腿速度快,回收轻松,在重心稳定后 出拳。

图片63

踢腿要使对方受到威慑,重心倾倒,进而用冲拳击垮对方。为 此,踢腿时须将重心向前移,以增加出腿的质量。踢腿要对准“明 星穴”踢去。踢腿也不能过高,过高会使重心上浮,造成冲拳无力。

预备姿势:左中段。

攻击目标:下段、上段。

攻击方法(图191):

①用右足向前方下段踢去,踢后右足向前方踏下,此时上 体仍保持左中段架势,当右足着地瞬间,用右拳向对方面脸中间 冲去,右拳打击到点后立即收回,成右中段架势。

图片65 图片64 图片66

继上势,左足向前方下段踢去,踢后向前着地的瞬间, 左拳冲击对方上段要害位置。落点后立即将左拳收回,还原成 左中段架势(图191-4)。

注意:踢腿进入时,重心不能上浮。踢腿后向前方踏入着地 瞬间需要急速向上段冲拳,决不能在脚步踏地以后再发起冲拳 攻击,这是该技术动作的关键点。因为对方在格挡腿击后一般 都会立即向我反攻,所以要抓紧时机,不给对方留下反攻的机 会,而一举击倒对方。

腿与拳的动作必须连续而迅速,不可出现无用的动作或发 无用的力量。依照书上说明,训练中重视动作的正确性,速度 快,力量大。

上段冲拳时,身体不能过于前倾,踢腿下落时步子不能过大, 保持适宜步幅,与预备架势相似,这是很重要的。

防御方法:

从左中段架势开始,右足以递步退后一步,同时右手向 下拨挡,拨挡后用腰部力量向上做右臂架挡,架挡后迅速收回, 成右中拨架势。

从右中段架势开始,右足以递步后退一步。左手向下

图片67 图片68

拨挡,拨挡完毕立即用腰部力量向上做左架挡。架挡后迅速收 回成左中段架势。

注意:因为对方踢腿力量大,防御时的拨挡动作必须强有力, 并具有快速弹性的力感,否则没有效果。下段拨挡防守时,头不 能向前倾,否则,容易给对方攻击我方头部。拨挡后要迅速向上 架挡,两动作变换时不能过于用力,而要轻松,到防守接点时则 要集中全身力量于防御点上。

图192为攻防动作合练。

进步逆位冲拳、退步前踢放腿~~退步内格挡、滑步下段拨挡。

预备姿势:左中段架势。

攻击目标:中段。

攻击方法:

①从左中段架势开始,左足前进,右足跟进,同时右拳做

逆位冲拳,完成后右拳迅速收回,还原左中段架势(图193)。

保持左中段姿势退步向后,前足向正面踢放腿(图194)。

图片70 图片69

注意:这种技术的分解形式在初级教材中已经学习过,现在 教学的是将身体、步法移动中组合拳与腿的技术,难度增大。要 注意移动中保持身体姿势的平衡,逆位冲拳时身体不能向前倾, 进步时步子不能过大等错误发生。

在退步时,重心不能滞留在前面,应随之后移,带有稍微后 倾的感觉;但在踢腿时则不能有后倾,而要移向前方。在分解训 练熟练后,将图193与图194动作连成一个口令进行训练。

图片71

这个动作还有一种含义:我进步逆冲拳攻击对方后,立即会 遭受对方还击,所以必须在冲拳后立即退步做前踢放腿动作,两 个动作连贯起来迅速攻击对方,不让对方有反击的机会。

防御方法:

.①左中段架势开始,后退一步,前手(左手)臂做中段内格 挡(图195)。

②左中段架势向前进一步,前手臂(左手)向下段拨挡,完 成后,迅速收臂,还原为左中段架势(图196)。

图片72

注意:退步内格挡时,用左手腕向对方手臂格挡,这是平行 的横力,不可以向上方推挡,因为如向上方举起,会给对方暴露 自己的中段要害部位。内格挡后须立即回到左中段架势。

图片73

进步下拨挡时,肘不能横向、或向上浮动,要以肘关节为支 点,用腰的力量向下划个半圆,到达下方时即为拨挡。开始时动 作分开练习,熟练后两个动作连续练习,攻击与防御练习需二人 进行,单人练习在时间与空间上容易出现偏差。

上述动作的攻防对练(图197)。

左中段预备姿势,一方踢腿,另一方拨挡。

格挡后还原为预备姿势。

进步横踢腿——闪身内格挡。这是对付侧面的对手用脚 刀踢击的技术。

预备姿势(图198):面向正前方,内八字步站立,左肘贴 紧胁部,左臂在左肩下方握拳,右肘在右胁前约10厘米处,右拳 大体上在比肩稍低、比左拳稍高的位置上。如此构成预备姿势。

攻击目标:中段。

攻击方法(图199):

脸面由正位随腰身转向右侧,有足向右进步,左足跟进, 当左足靠近右足时,重心移向左足,右足力横踢对方中段心窝部;右 足踢毕,向前方下落,成内八字步,脸面转向正位,还原为预备姿势。

图片75 图片76 图片74

接着按相同要领重复一次右脚刀横踢动作。

注意:向右进步时以及右足刀横踢时,支持腿着地,膝盖不 能伸直,应稍许弯曲,踢腿须瞬间发力。足刀必须对准目标进行 踢击。踢时身体稍向左倾斜,腰身不能向前躬曲,左、右手要保 持护身姿势,使对方难以攻击我方身体。

防御方法(图200):左中段预备姿势,设想对付对方右中 段架势,当对方足刀横踢时,我向右闪开身体,左臂向左做内格 挡动作,动作幅度宜小,向中段内侧格挡。内格挡完成之后

图片77 图片78

注意:对方足刀横踢时,我方身体闪开方向应该是对方的外 侧,而不能闪入对方的身体内侧,这样我在对方的背面,我主动 对方被动;如此,对方容易失重心,再次想攻击我方就不可能,而 我方则能自由地攻击对方。避闪动作的幅度不能过大,以20厘 米以内为宜。

中段左臂内格挡要强有力,内 格挡时左肘不能上抬,须有向下 沉压的感觉。格挡完成后,和对 方的间距尽可能合理,以利于反 攻动作的完成;但也不可过于接 近,如对方向我方进步过甚,则我 方须向后大步退出,保持有效攻 击距离。

图201为右足刀横踢和内格 挡的合练。

交叉横踢腿——闪身内格挡。

图片79

攻击目标:中段。

攻击方法(图203):

内八字步中段架势,脸面由正前方,转向右方,向右以交 叉步前进。右足在前,左足在后交叉,稍屈膝,同时重心移落在 左脚,用右足刀横向中段踢去。踢毕向右前方落地成内八字步, 脸面转向正方,还原成预姿势。

用同样方法重复一次右足 刀横踢腿。

注意:交叉步前进时步形与身 体均要侧向正面,交叉步的两膝均 要弯曲。重心稳定而不能浮动,踢 腿时用弹击力量。

图204为用横踢腿踢断木料。

防御方法;我方左中段架 势,当对方横踢腿攻击过来,我方身体向右闪,左手做内格挡(图205)。

图片80 图片81 图片82

注意.•格挡防守不能过早行动,学会沉着观察,待对方 踢击过来,将要接触我方身体时,再迅速闪开做内格挡动作。

中段、上段二连拳——中段内格挡、退步上段架挡。中段、 上段连续冲拳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的是同一手臂连续冲拳 的技术。

预备姿势:左中段。

攻击目标:中段、上段。

攻击方法:

右足用递步大幅度向前方追进,右拳向对方中段冲击。 落点后立即收回,变成右中段架势,右拳置于前方。

从右预备姿势前进一步,右拳向前方上段位置冲击,落 点后速收回,还原为右中段架势(图206)。

图片83 图片85 图片84 图片86

从右中段预备姿势开始,左足以递步大幅度跨进,落地 时左拳向前方中段冲击,落点后即收回,还原成左中段架势。左 拳置于前方。

左中段架势开始,前进一步,左拳向前方上段位置冲击,

图片87 图片89 图片88

注意:学习初期,动作分解练习为宜,①(2)③④各自训练。当 熟练后,将①②连贯为一个口令进行;③④连贯为一个口令进行。 在训练中渐渐提高动作的速度。

中段上段二连拳技术对连贯性非常讲究,特别是第一拳向 中段目标冲击后,必须迅速收回连接上段冲拳,这是该技术的关 键。一般容易犯错误的是:中段冲拳后手臂仍伸直呆摆着,就马上进步向上段冲打;或者第二次进步时,前拳才收回,进步时就 来不及冲拳。冲拳后迅速收回有两个好处:一是对自己胁部掩护 作用;二是收回后腰部贮存弹性力量,为下一冲拳做好准备。值 得指出的是冲拳后收回不能贴切胁部位,而要置于正前方防护心 .窝的预备架势的拳位上,即肘部离腹部前方约10厘米处的空间。 上段冲拳时,拳面纵立比横立有力,即拳眼向上,拳背向横侧。冲 拳时不仅是用手臂力量,还要注意利用腰身的扭转的力量。

防御方法:

我方为右中段架势,发现对方攻击过来,我方左足以递 步向后退,同时做右中段内格挡动作。

对方再次攻击,我方保持右中段姿势向后退一步,将右 内格挡的手臂向上做架挡动作。挡后即落下,还原为右中段架势。

从右中段架势开始,左足大幅度后退一步,成左中段架 势,同时做左中段内格挡。

保持左中段架势,后退一步,将左内格挡后的手臂迅速 向上架挡,完成后即收回,还原成左中段姿势(图208)。

图片90

注意:格挡时动作必须正确,格挡和身体移动保持协调性很 重要,如果出现不一致,容易给对方留下攻击机会。格挡动作

需要一种弹性力量,即轻微的爆发力,当对方攻击接近时,我方 手臂轻松地一弹击,就可以破坏对方攻击。同攻击动作一样,防 御时使身体与步法保持一致性,以使全身力量集结于格挡力点上。 图209为中段上段二连拳中段内格挡、退步上段架挡演练。

图片91

中段、上段三连拳——中段外格挡、逆内格挡、上段架挡。 中上段三连冲从技术构成来分析,有如下三种方法组成:

中段追进冲拳%

进步中段逆位冲拳。

进步上段冲拳。

细细分辨,可知①、③与上面介绍的第8种动作一样,只是 在二连冲拳中加上进步中段逆位冲拳,因此只要我们掌握逆位 冲拳,加入二连冲拳中间,这个动作就容易掌握。

防御方法也同第8种动作相似,只是①、③动作中间加入一 个新动作,只要将新动作掌握好,整个连续防御技术就可以把 握。必须注意的是,防御中的步形与第8种动作有所区别。

预备姿势:左中段。

攻击目标:中段、中段、上段。

攻击方法:

左中段架势开始,右足向前方踏出,右中段追入冲拳, 冲拳后手臂保持伸直。

接着进步,同时右拳迅速收回至胁部,左拳向中段冲拳, 冲拳后保持左手臂伸直。

图片93 图片92

接着再进一步,左拳收回,右拳向上段冲击,冲击完成 后收回,还原成右中段架势(图210)。

从右中段开始,左足踏进,继而用同样要领做左方三冲拳。 如此左右交替,反复进行练习。

注意:腰要坐落,配合步法移动,保持重心稳定。在这个基 础上将步法进退、拳法冲击等按正确要求反复训练,特别是第③

动作。进步、逆位冲拳,必须充分发挥腰部扭转力量,力点要对 正自己的身体中心线发出。

开始时将动作①、②、③分解训练,熟悉后合并成一个动作 进行连续训练,在训练中逐步提高动作的速度与准确度。

防御方法:

从左中段开始,左足向后退一步,做右中段外格挡(图 211、图212)。

保持上位姿势,右足后退一步成左中段架势,右臂由外 格挡势变为内格挡,

图片94 图片95

即逆位内格挡动作(图213)。

接着,保持左中段架势后退一步,右格挡手臂收回至胁 部,左手臂做上段架挡动作。架挡完成后,左手臂下落还原成左 中段架势(图214)。

如此左右交换进行练习。同样地先进行分解练习,熟练后 合并为一个口令,做连续防御动作。

注意:防守与攻击同样,要充分注意步法的配合。做逆中段 格挡时,因为步形与手法位置相反,故必须充分利用腰部的扭转 力量。通常顺步时,右足在前右肩稍前压,左肩稍向后位拉引。 如果为逆步,则反之,如右足在前,那么左肩前倾,右肩向后拉 引。形成足步与上体逆向对应姿势。这也是根据运用腰身力量 的结果。

在这种技术练习中,对手的攻击速度加快,防守格挡也须相 应加快,此时腰的扭转力和左右两手连续格挡的协调性显得更 加重要。

这种逆格挡技术是属于空手道套路“拔塞”型的技术,以下 介绍的第10〜16种技术,如在有老师指导的训练场所中,是比 较容易掌握要领的,如果在个人自修的情况下,掌握技能还是 有一定难度的。本书将技术要领说明,让读者能够明白其中 原理,至于训练,必须有一个长期琢磨的过程,特别是后几种 技术,难度相当大,从学习到实际应用,需要经过艰苦长期的 训练。

弧形踢腿。以上学习的踢放腿,足刀横踢腿等都是正面、 直线型向对方攻击的腿法。下面教学的腿法是以足的旋转、弧 线形踢击对手身体侧位的腿法,难度相对大一些。

预备姿势:左中段。

攻击目标:中段、下段、上段。

攻击方法:

因为弧形腿难度较大,所以在开始学习时可以不用预 备架势,用自然站立方式,两手自然下垂,显得轻松自如,使初学 者便于集中精力学习弧形踢腿。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以后,务 必要以中段架势进行训练。后足大幅度地向侧后方水平位置屈

膝,使脚尖勾起,置于腰部下方。

右足由屈到伸,随同腰部旋转向正前方划弧线踢击,目 标是对方身体侧面。

踢毕返回后方,恢复左中段架势。但是对初学者来说 可以放下,向前方落地,这样比较容易掌握,当技术进步后,应该 做回复原位的训练(图215)。

接着换成左腿,进行①、②、③训练。如此左右交替,反复练 习。提高弧形腿

图片97 图片96 图片98

接着换成左腿,进行①、②、③训练。如此左右交替,反复练 习。提高弧形腿的高度与速度。在练习中不断纠正,逐步掌握弧形腿踢法的要领。

注意:弧形腿的力点在脚掌拇指根部,也可以用脚背为力点 (此时准备部分就要绷足尖),但是在碰到硬物时,如踢到对方肘 尖、膝头、拳面等,足背会感到剧烈疼痛。踢弧形腿时上体不可 以向后倒转,否则身体容易失去平衡。不仅如此,踢腿目标也会 不准确,因为身体向后倒转,与对方的间距必然拉开,原先估算 的距离到踢腿时会出现偏差。

防御方法:设对方为右中段预备势,我方为左中段预备 势。对方用弧形踢腿向我中段侧位攻击。

我方以后手(右手)肘部,向右胁部前方提起。此时手 臂的拳背部分向外侧。这种位置定型恰如右侧中段的右臂掩护 姿势。用右手背将对手的左弧形腿的脚背处格挡。如果对方用 左弧形腿向我上段踢来,此时我方将右臂抬高,肘部约同肩位 置,进行格挡。

对方换成左中段架势,我方相应改变为右中段架势,对 方用右弧形腿踢击我的左侧方,我方迅速保持原架势向后略退 一步,同时举左臂,屈肘格挡,手肘置于左侧前,用拳背侧小臂向 外格挡。其他要领全部同左中段的动作。

注意:弧形腿被格挡后,我方步子不可以向后退,反而向对 方挺进,这样威胁性增大,甚至能够使其失去平衡而倒地,只是 这种格挡后进步比较难练,要在上述动作十分熟练后才能进行。

图216:①、④是左右预备式,一方准备起弧形腿,②、⑤是另 一方中段格挡。③、⑥是上段攻防的动作。

里拳打击。是用拳的背部食指、中指侧作为打击力点打 击对方要害部位。

预备姿势:左中段。

攻击目标:上段、或者中段。

攻击方法:

图片99

保持左中段姿势,向前大幅度前进,同时用里拳打击对 方的太阳穴,或者下腭两侧的“三日月”穴。打击时必须利用肘 关节、手腕关节的弹性力量,迅速弹击出去。打击完毕,还要利用弹性力量收回手臂,还原为左中段架势(图217)。

图片100

预备姿势改为右中段架势,右足向前大幅度进一步,左 足跟进,同时用右里拳弹击对手上段部位,击毕返回原位,成右 中段姿势(图218)。

注意:这里的进步距离要比普通进步大,带有跃步性质。使 用里拳时需要强大的冲击力量,迅速向对方要害部位弹击出去; 出里拳之前决不可以做收回引拳的预兆动作。此外还要注意打 击里拳时,肘部不能过分伸直,使之保持弹性。

图片101 图片102

防御方法(图219):相同于第10种动作的防御方法,即 用肘外格挡进行防御。

手刀打击。

预备姿势:左中段。

攻击目标:上段。

攻击方法:

从左中段架势开始,用递步右足跨前一步,跨步过程中 用左手向对方中段的前拳位置剪 压,当右足跨进落地时用右手刀 由上方斜向下劈击对方头部,击 毕右手刀收回变拳,为右中段架势(图220)。

图片106 图片103 图片104 图片105

右中段架势开始,这次使用滑步前进,同时用右手 剪压对方中段架势前拳位置,继而用左手刀由上方向斜下 劈击对方头部。完成后即收回左掌,还原为右中段架势(图 221 )0

拳槌横击。用拳的小指侧,向对方上段横向打击。

预备姿势:左中段。

攻击目标:上段。

攻击方法:

图片107

保持左中段架势滑步向前突进,左拳拳背向上,由自己 的内侧向外侧横击,打击对方的上段部位(图222)。

左拳槌横击完毕,利用肘关节的弹性,迅速地向自己左

腹前弹回,弹回•时肘尖指向前方,拳背向上抵住自己胸部正中 位,使右臂具有反弹横击能力。 •

这个姿势主要是拳槌横击以后,对自己胁部空间的防御作 用,同时具有第二次拳槌横打的能力。

图片108 图片109

接上势,用右足递步踏向前方,左拳收回,右拳前伸,成 左中段架势。

从右中段架势,做右拳槌横打练习,技术要领与左侧相同, 左右交替反复练习,便能掌握拳槌攻击技术。

肘击(猿肘)。用肘攻击,是和对方接近时使用的技术。 攻击方法有前、后、上、下、横向等各种方法,这里仅介绍一种对 付前面对手的肘击法。这种肘法灵活性极强,因此也叫“猿肘”。

预备姿势:左中段。

攻击目标:上段。

攻击方法(图223):

左中段架势开始,一边左足滑步前进,一边将对手的前 拳(或臂)抓住、拉过来,一边用右肘打击对手上段。肘击时定

位势。

右肘击完毕,伸直手臂,利用其弹性变里拳打击或者拳 槌横打对方,同时右足以递步前进,变成右中段架势。

从右中段开始做右肘击打动作,以同样的步骤进行左右交 替训练。

注意:肘击技术,相同于手刀打击的要领。肘击以后,

图片111 图片110 图片112 图片113 图片114 图片115

 

 

图片116

肘击的时候要防止胁腹出现空 隙,免使对方乘机攻击。

用肘击断4厘米的木料(图226 )。

前进步拉抓踢膝。

预备姿势:左中段。

攻击目标:中段或者下段。

攻击方法:

保持左中段架势,向前方 进步。用右手抓住对方前手臂,左 手控制对方的后手臂,向下拉扯,使 对方上体俯倾。同时用膝头向其腹部强力踢撞,或者用右手压 其对方肩部,使其前倾,然后将右膝踢撞其腹部。

踢膝完毕后,右膝落下,变右中段架势,两手向前推击 (图227)。从右中段架势继续做左侧踢膝动作,要领如同右中段 踢膝动作,如此左右交替反复练习。

注意:抓握对方手臂要迅速,下拉要有力,使对手猝不及防 而被我拉下,身体向前倾,我方乘机踢膝。如果抓握过慢或用力 不当,易被对方反击而失败。

图片117 图片118

图片120 图片119

预备姿势:左中段。

攻击目标:中段或者上段。

攻击方法:

左足用力踩地,向前方跳跃而起,用右足的前足底向对方腹 部、胸部或下腭等部位踢击,踢击时身体腾空,力点在足掌栂指 部,踢毕落地成右中段架势(图228)。

二段踢腿。一次跳跃腾空中,连踢两腿,踢时分别向低 处、高处二段踢击,所以称做“二段踢腿”。

图片121

有两种踢法:一种是先踢对方的手臂,次踢对方的下腭,另 一种先踢是虚招,起诱惑作用,后踢才是真正的攻击。

预备姿势:左中段。

攻击目标:上段、中段。

.(3)攻击方法:

前足蹬地,身体腾空跳跃而起,先用右腿击对方中段,紧接 着用左腿向对方上段踢击,踢毕向前方落地,成左中段架势(图229)。

以上是空手道中级教材的基本内容,当然这里仅是有代表 性的一部分,其他内容还有很多,以后有机会再作介绍。

图片122

以上教材均是以个人自学为对象的,练习时虽然只有自己 一人,但必须心中设想有对手在与你格斗。每一个手法、腿法、 j防守法均要求以击中对手为目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因 I为是个人训练而变成体操形式。相反地要始终带有敌情意识, 在紧张气氛中进行自觉认真的训练。

到此,我们将训练要点概括起来,有以下五点:

初级技术训练要求正确、有力、快速。

中级技术训练要求快速、正确、有力。

凡是手法攻击技术,均要求肘部贴着身体侧面击出、抽回。

腿击技术均要求膝盖向身体中心位靠拢后踢击、收回。

防守格挡技术要以肘关节为支点进行,并充分利用手臂 的弹性力量。

以上要点掌握之后,须付之实践,不憋劲,不松懈,不厌倦地 |反复练习,逐步掌握空手道初、中级技术。

浏览2,06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