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学习拳击的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自觉积极性、循序渐进的不间断性、从实际出发、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与提髙等;主要介绍了拳击的教学方法,包括从初步掌握动作、熟练掌握技术 动作和熟练掌握组合 技术,其中完整教学和分解教学法是主要的教学方法。本章还讲述了拳击教学的 组织与进行,介绍了教学的三个环节,从课前的准备工作到课的组织实施再到课后总结,注意突出学 生能力的培养,另外对课的组织练习方法如个人练习、配对练习、分组练习等也进行了介绍。
拳击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拳击技术、战术的学习与掌握,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更好地促进学生 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为提髙技术、战术的运用能力打好基础。
拳击教学的基本任务:掌握拳击理论知识、技术、战术,发展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技能,增强体 质,使学生初步具有拳击运动的教学、训练、竞赛组织、裁判和科研等工作能力,培养优良的思想和 道德品质,以及勇猛顽强的意志品质。
在拳击技术、战术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基本技术动作的规范化和战术基本方法的掌握,与此同 时,向学生传授拳击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正确理解技战术的概念、动作方法、规范要求、运用时机 等。要在实践的同时,结合拳击运动的特点,加强组织性、纪律性的教育,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勇敢 顽强、积极拼搏、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养成谦逊礼让的髙尚品德及尊师重道、讲礼守信的良好道德 作风,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第一节 举丧教学尿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对教育的目的、教学过程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从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它 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理思想性与科学性、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主动 与被动等各种关系的准则。在教学工作中能否正确地运用教学原则与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必 须深入理解教学工作中的各种辩证关系,正确地运用这些原则,把教与学、主观与客观恰当地融为一 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髙教学质量。
根据拳击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原则有:
一、教学的直观性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尽量利用学生的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 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掌握所学知识、技术、技能,并发展学生的思维 能力。
人的认识要经过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过程。在拳击的教学中,学生除了通过视觉、听觉 来感知动作的形象外,还要通过触觉和肌肉的本体感觉来感知动作的要领、方位、肌肉用力的程度和 方法。从而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形象和概念。因此,正确运用直观性原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贯彻直观性原则可运用以下方法:
(一) 不同的示范方法,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示范的方法有:完整示范法、分解示范、正面示 范、侧面示范、背面示范、错误动作的示范、正误对比的示范、边讲解边示范等。示范时还要注意以 下两点:
示范的位置应使每个学生都能看见、听到。
示范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进行示范前应对学生明确提出观看的重点和次序。教师可在完 整示范后,再进行分解动作示范。
(二) 生动的语言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讲解、口令、提示、要求、指示、比喻、复诵、反问、 提问等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 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与示范紧密配合,使直观与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教授新动作时,讲解一定要配合足够的示范;复习课时示范要有重点、有针对性,讲解要有分析。
(四) 运用挂图、图表、照片、幻灯、电影录像等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五) 有针对性地观摩教学课、训练课和正式比赛。
左勾拳教学步囅实例:
教师先示范左勾拳的打法;
讲解和重复示范步法的配合;
讲解和示范组合拳中击打左勾拳的方法;
防守左勾拳的方法进行讲解和示范;
学生开始练习。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 体。学生渴求知识,掌握技术的愿望和行动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在教学中必须把教师的主导作用 和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起来,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培养学生热爱拳击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觉的行为。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表现为:遵守课堂纪律,学习刻苦,作风顽强,能完成规定的练 习,并能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贯彻自觉积极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经常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书育人使学生认 识学习拳击对增强体质和自卫防身等方面的意义,以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树立为体育事业献 身的精神,拳击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_培养勇猛顽强、刻苦训练的意志品质, 养成严格训练、自觉遵守纪律、谦虚有礼的作风,培养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教学开始应向学生 宣布教学目的、任务、要求、考核项目与标准。每次课要使学生明确课的任务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 地进行学习。
(二) 严密课的组织教法,合理安排练习的组数、次数、时间、运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能提高。对初学者应通过思想教育,通过各种轻轻试打护具的练 习,使学生逐渐消除害怕的心理,树立学好拳击的信心。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合理的 要求,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完成,从而做到每一堂课都有新的体会和进步。课上组织教法要多 样化,可采用游戏和实战比赛的方法,尽量使教学气氛生动活泼。
(三) 教师以身作则,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教师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性和业务水平,注意自己的 言行仪表,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耐心指导、亲切爱护、一视同仁、建立良好的师生 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随时了解拳击的理论、技术、教学、训练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提髙教学质 量。
(四)恰当地运用以表扬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方法,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
三、循序渐进的不间断性
循序渐进的不间断性原则也称为系统性原则。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运动技能形成与人体生 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人深,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而教学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行动。从教材的安排到每节课的组织实施,必 须注意循序渐进,精心安排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练习方法、运动负荷以及采取的教学措施。使学生能 系统学习,有效地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
由于技术的难度和人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不同的教学对象对同一技术难度的理解不同,就是同 一教学对象,随着教学的进展,对同一技术难度理解也不同。因此简与繁、易与难、浅与深是相对 的,不是绝对的。应因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而定,灵活地运用系统性原则,防止简单化、公式化。
在拳击教学中贯彻系统性原则可运用以下方法:
(一)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文件、大纲、计划、进度、教案,保持教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二) 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各项技战术的有机联系,科学地安排教学顺序。课与课之间的教学 内容要衔接连贯,并注意理论与技术、技术与战术的衔接连贯性以及技术对身体素质的依赖关系等。
(三) 严密组织教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课的密度和强度。
(四) 逐步增加练习难度,运动量的安排要逐渐加大,使学生总有新的攀登目标和努力方向,以此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浏览1,88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