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基本腿法

功夫哲学原理

虽然擅用拳法,但腿也是充满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与不谙武功的歹徒在街头遭遇战中,其腰部以下部位,很 容易被者以毁灭性的打击。因为常人对腿部攻击是比较 陌生、手足无措的,更何况它又隐蔽手我们行走之间,即使受 过正规训练的格斗好手,也难以有效抵御——这充满劲疾有力 的双脚对他们心理的扰乱与刺痛!他们惊讶于踢拳是如 此的实用与杀伤性,尤其是充满变数与无规则的巷战。

,宗师李振藩认为,腿比手臂长,较靠近对手,力量大,足以 金创对手,所以要努力提高腿法技艺,练成腿比拳灵活,拳比腿 重的技击效果!

一、中位侧端

动作要领:

以全侧面右警戒势为例。(图181)

左脚前垫于右脚内侧,右膝垂直上抬并略向胸部靠拢, 大小腿叠紧,侧翻,与地面略平行。含胸、收腹。左手置于右脸 颊旁防护,右手贴于肋侧,目视右侧。(图182、183)

右臀大肌向胯前顶转,右胯自然展开,大腿推动小腿,

沿眼睛、臀部、脚跟二点一线直线踹出。同时左支撑脚伴随右腿 端出而外展,共同引撞发力,目视右脚跟。(图184)

4.大小腿踢直后,大腿主动按原路收回,并带动小腿自然 落地,恢复右警戒势。(图185、186)

重点体会:轻轻点动臀大肌顶转发力的真实感觉。

作 用:快而有力地直线侧击对手。

图片124 图片125 图片127 图片126 图片123

练习步骤:

1•首先是扶物控腿(图187)。在 热身、压腿、压胯、遛腿之后就开始控 腿。控腿目的有三:①增强出腿的稳固 性及准确性;②切身感受踹腿发力后的 正确定型标准,有助于感悟挺胯、运胯 的感觉;③提髙出腿时身体协同肌群的 协调适应能力。

假以时日,坚持练习。若能轻松 扶物控腿3分钟,就可脱手,直接控 腿。

能随心所欲控腿,下一步由助手辅助引拉侧踹。习者以 一手扶物,收拢抬膝开始。助手两手抓住其右脚,沿习者三点一 线方向向自己怀里引拉,注意此时膝部运行要平稳。收腿时,可 由习者主动收回大腿并带回小腿,恢复开始姿势。反复进行引 拉。助宇还需监督习者在出腿时支撑脚的转动及膝部平稳运行情 况。(图 188~191)

图片1

随着习者对侧踹腿领悟能力提高,助手引拉腿亦变得相

当快。最后就可独立自练了,速度由慢到快,直至随心所欲、流 畅踹出。以此还衍生出低位侧踹、高位侧踹,这无非是控制提膝 的高低、调节身体平衡来实现的。(图192、193)

图片4 图片6 图片5 图片3 图片2 图片7

二、后脚中位扫踢(后脚勾踢)

动作要领: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

(图 194)

身体重心压于右脚,左膝垂 直提起于腰持平。右手护于下颏,左 手自然垂于左腿外侧。收腹,目视前 方。(图195)

上动不停,左臀大肌向右横 顶,导至左胯侧翻,略成膝盖、臀 部、眼睛三点一线,同时右支撑脚外 展。左手协助翻胯后甩,右手护于下颏。(图196)

图片9 图片8

向右扣胯将小腿甩出,力量 从腰胯发出走于大腿,传达于脚面或 胫骨。左手后甩不变,右手护于下 颏。(图197)

力尽后小腿放松下落。

重点体会:以垂直起腿为妙,防

止出腿幅度大,打不到人。

作 用:用腿部弧线侧扫对手。

练习步骤:

左腿从扶物控腿开始,真切 的感受挺(开)胯的感觉。

右手扶物,从提膝开始,侧 翻、挺胯、扣胯、打腿、先分解后连 贯,依次打出,直至动作流畅、劲贯 脚背。(图 198 ~200)

图片11 图片10

倘扶物后扫踢打得自如连贯,即可空击了。试控制身体 重心,找寻低后扫踢、高后扫踢的感觉。

二、目脚局位勾踢

动作要领:

以全侧面警戒势为例。(图201)

左脚垫于右脚内侧,身体重心落于左脚,同时右膝上提, 小腿自然下垂,右手下置于右腿外侧,左手护于颏侧。(图202、 203)

右臀大肌横向左顶,胯部向左侧翻。大小腿自然叠紧略 于地面平行,同时左支撑脚随之外展〇(图204)

扣右胯,将小腿鞭打出去,力达脚掌。右手协助后甩, 左手护于颏下。(图205)

右脚力尽后,自然下落,快速恢复警戒势。(图206)

重点体会:扣胯时力达脚背的传递顺畅感。

作 用用前脚快速横扫对手头部。

图片14 图片15 图片13 图片12

四、后脚正蹬腿

动作要领: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207)

身体重心快速移于右腿,左腿提膝,膝部略贴于胸部, 小腿上抬、收腹、含胸、蓄势待发。左手置于左大腿外侧,右拳 护于颏下。(208)

腰部配合拧送,左臀大肌前顶,送胯,大腿推动小腿向 前蹬踏,力达脚跟,同时右撑脚外展。左手协助发力,右拳上 抬,目视前方。(图209)

力尽后,左小腿放松,自然下落,迅速恢复警戒势。(图210)

重点体会:送胯伴以支撑脚外展的感觉。

作 用:利用人类本能的蹬踏动作去攻击对手。

图片16 图片17

练习步骤:

从两手环抱左大腿开始,抱膝部向胸前靠压,借以加强 腿部韧性并放松肌肉。(图211)

蓄势待发。在两手松开的同时拧腰、送胯、放腿。注意 体会猝然发力的感觉,练习中勿忘支撑脚外展。(图212 ~214)

图片19 图片18

最后一步,从警戒势开始做动作,练习空击,速度由慢 至快。每一次空击完毕都要迅速恢复警戒势,养成严阵以待的习 惯,此要求适用于任何专项技法!

五、弹踢(刺踢)

动作要领:

1•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215)

2•左腿前垫,右膝提起,小腿自然下垂,左手举于颏下, 右手置于右腿外侧。(图216)

3•挺胯,力传于右小腿,达于脚面(或脚尖),由屈向前弧 形踢出,右手甩拉协助发力,左手举于颏下。(图217)

力尽后,小腿放松落地,恢复警戒势。(图218)

图片20 图片21

重点体会:

弹踢与前脚勾踢发力原理一致。唯不同之处在于胯的走 向,望细细体味。

刺踢是弹踢的一种低踢形式。图219 ~ 222这是振藩宗师 吸取“精武门谭腿”精华所创,非常实际好用。

图片22 图片23

第十章肘膝技法

功夫哲学原理

在现代类似于泰拳打法风格的擂台搏击中,拳手通常有8 个主要攻击利器。除了拳脚四肢终端的攻击手段外,那就是令 世人闻之色变、不敢侧面以视的——肘膝技法!肘膝因处在四 肢的中段,强硬而威力巨大,且具有贴身变化快、刁钻难防的 特点。近身的肘击可以把人击晕,用膝重创裆部可造成男子的 死亡,拽拉头颈撞击面部会血肉模糊,所以出于保护对手的目 的,现代散打比赛是严禁肘膝攻击头部等要害!因此,我们学 习肘膝自卫时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防卫过当,引起法律诉

本书所记载的系统训练秉承:学得多,不如练得精的原则, 以便习者能迅速掌握JKD踢拳的核心技法,这也符合JKD “精 简、直接”的一贯主张。宗师认为:学点简单的技法远比迷宫 般令人捉摸不透的东西容易上手得多,也较实际。宗师的高徒黄 锦铭师傅更是深得其思想的“三味”,若他的学生说他传授的 JKD技法太过简单,他听起来就会很高兴。

其实,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境界:返璞归真、万法归 一。不要太过于追求虚幻、漂渺的漂亮技法,要真实的表达你内 心的直觉,那你的功夫就更趋于本能,更加务实,适应真实的实 战^^虽然它有时看起来不那么好看!

一、蟥击时

(一)前手横击肘

动作要领: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223)

右脚跟提起外旋蹬地,给地面一个力,地面反作用一个 力。力沿右腿上升至右腰胯时,向左水平旋转,同时身体重心移 至左脚,带动右肘由右向左横击,力达肘尖。左手护于颏侧。 (图 224)

迅速恢复右警戒势。

图片24 图片25

(二)后手横击肘

动作要领: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225)

左脚脚跟向外拧转蹬地,给地面一个力。地面反作用一 个力。至左膝时,蹬直,至左腰胯时,向右旋转,身体重心同时

 

移至右脚。带动左肘由左向右横击,力达肘尖,右手护于颏下。 (图 226)

迅速恢复警戒势。

图片26

重点体会:发力原理与后手拳法相类似,唯不同将拳化肘而 已,攻击半径变小。

作 用:近距离横向肘击对手头、腭、胫等要害。

二、下砸肘

动作要领:

1•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227)

2.身体重心上移,两腿略直,同时抬 左肘。(图228)臀部略坐,两腿屈膝,伴 随身体重心迅速下降,肘部由上而下砸击,

力达肘击。(图229)

3•迅速恢复警戒势。

重点体会:下砸肘时借助身体重心下降的势能,顺势而为。 作 用:用于对手下俯潜抱我双腿时,我及时控好重心, 用快捷的砸肘重创其背部。

图片27 图片29 图片28

三、正沖膝

(一)后脚冲膝

动作要领:

1•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230)

2.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左膝上抬, 左臀大肌前顶送胯发力,同时右支撑脚 外展,颈部前绷,配以双手攀颈拽拉动 作空击。(图231、232)

图片30 图片31

(二)前脚冲膝

动作要领: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233)

左脚迅速上前一小步,重心亦随之移 于左脚。右膝上抬,右臀大肌前顶送胯发力。 左支撑脚随之外展,颈部前绷。同时双手配 以攀颈拽拉动作空击。(图234、235)

点体会:臀大肌发力送胯的感觉。

图片33 图片32

作用:近身搏斗中攀颈施以左、右冲膝。

四、穿膝

动作要领:

1•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236)

2.身体重心迅速移于右脚,左膝上抬由里向外磕击,力达 膝盖。同时右臀尺骨向外,左臂尺骨在下,配以防护,目视对 手。(图237)

重点体会:提膝外磕要快,腰胯运用自如。

作 用:用于阻挡、磕伤对手脚腕。

图片34

第十一章防守与训练

科学训练原理

拦截是JKD的首要技击原则之一,是李振薄技击术的基 石,它不是被动化解对手的来势,而是基于积极、果敢的心 态,洞察对手发招的先兆,在其初出或欲发之前加以阻击。这 就意味着一个真正的JKD战士要有明察秋毫、洞察先机的本 领。有的人天生具有此种特质,有的人则无,那有什么方法弥 补或加强呢?

我们说,刻苦的演练,着意的强化训练,尤为重要!悉心研 究对手各种发招情形,运用阻挡、拍击、闪身等变化手段一一化 解,并还以颜色。这样我们不仅拦截了对手,同时也捕捉到了战 机,起到防中寓攻的效果。

不仅于此,我们还要扩大自己广阔的视野,在日常生活中、 不经意间也要保持这种高度敏锐的反应状态,以应付未来突发的 不安全事件。

一、手掌阻挡防

动作要领:

我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迎敌。(图238)

对手(左)右肩顺肩向我头部袭以右直拳,我洞察到先明兆,迅即用右手掌抵住来拳,力达掌心,左手护于颏下侧,目视 对手 (图239)

重点体会:手掌抵拳时,前臂紧张发力,掌指放松、掌心凹起。

作 用:最短距离有效拦截对手,破坏对手进攻节奏,为 进攻铺路。

图片35

二、屈臂阻档防

动作要领: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示敌〇(图240)

对手突发右手摆拳攻击我头部,我立即抬左肘夹紧大小 臂,护住耳及后脑部位,抵挡来拳。(图241)

重点体会:抬肘要快,若对手用后扫踢扫击我头部时可紧握 拳头抵挡。

作 用快速本能阻挡对手向我头部的横向攻击。

三、双臂阻挡昉

动作要领: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示敌。(图242)

对手用右拳攻击我头部,我双臂靠拢置于面前一拳之距, 用小臂阻挡来拳,拳心相对,眼睛从尺骨缝隙间观察对手动向a (图 243)

图片38 图片37 图片36

重点体会:双臂阻挡对手进攻后要积极抓住机会反攻,防止 消极防御。

作 用:可本能、及时抵御对手直拳的一击或连击。 四、四门挡法

(一) 高外门拨手

动作要领:

以四分之三右瞥戒势为例。

前锋手以不动肘为原则,右拳变掌由里向外横拨(掌心 向外划一小弧线),身体其他部位不变。(图244)

(二) 高内门摊手

动作要领: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

后护手以不动肘为原则,化掌向体前偏左前方插去,掌 心向上,身体其他部位不变。(图245)

图片39 图片40

(三) 低外门括手

动作要领: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

前锋手以不动肘为原则,右拳变掌向 内向下向右划弧拍挡,掌心向右。身体其它 部位不变。(图246)

(四) 低内门括手

动作要领: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

后护手以不动肘为原则,左拳变 掌向内向下向左划弧拍挡,掌心向左。身 体其它部位不变。(图247)

重点体会:消解动作幅度宜小、动作 轻快。

:四门挡法可有效针对不同

区域的来袭,予以消解,方法简捷、节省 体力。

图片42 图片41

五、左侧闪躱、右侧闪躲

(一)左侧闪躲

动作要领: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

 

身体重心迅速移至左脚,同时腰 胯向左旋转,带动右肩内扣。整个上身 略向左平移,右腿大小腿夹角变小,左 腿弯曲。左掌护于右脸颊。可随时配以 拍击来犯的直拳。右手自然下垂,目视 前方。(图248)

恢复四分之三右警戒势。

(二)右侧闪躲

动作要领: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

身体重心迅速移至右脚,同时腰胯 向右旋转,带动左肩内扣。整个上身略向 右平移。左腿大小腿夹角变小,右腿弯曲。 右掌护于左脸颊。可随时配以拍击来犯之 直拳。左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图 249)

重点体会:身体重心快速转移及腰胯 着意的转动、带动扣肩的感觉。

作 用:

灵活、机动侧身闪避对手直线进攻。

腾出双手适时予以反击。

是身材矮小者逼近对手,来回晃动伺机进攻的方法。

图片44 图片43

六、左、右潜伏摇闪

(一)左潜伏摇闪

动作要领:

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250)

身体重心迅速下降,双腿屈膝,上体略前倾,臀部下坐, 双拳护头,目视上方。(图251)

图片45

上动不停,身体重心继续移于左脚,右腿大小腿夹角变 小,上体平移向左略移,使头部呈“U”形划动,双拳护头,目 视上方。(图252)

上动不停,起身恢复警戒势。(图253)

图片46

(二)右潜伏摇闪

动作要领:

1•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254)

2.身体重心迅速下降,双腿屈膝,上体略前倾,臀部下坐。 双拳护头,目视上方。(图255)

图片47

上动不停,身体重心继续移于右脚,左腿大小腿夹角变 小。上体平行向右略移,使头部呈“U”形划动,双拳护头,目 视上方。(图256)

上动不停,起身恢复警戒势。(图257)

图片48

重点体会:整个动作先分解后连贯练习。在镜子里观察自己 的动作是否正确、流畅、自然。

作 用:闪避来犯的弧线拳腿,贴身不离的锁定对手的 “软肋”予以反击。

七、后闪 动作要领:

以全侧面右警戒势为例。(图258)

身体重心迅速移于左脚,上身后仰,腰臀一线平行后移, 收下颂,后颈绷紧,两手积极防御。目视前方。(图259)

重点体会:

.利用身体重心转换来带动上体移动。

适时地闪过对手来势以后,要及时借助身体反弹回刺对手。

图片49

八、综台昉守训练

陪练着拳套,对我上身施以直、摆拳攻击。我则利用上述所 学技法一一化解。(图260 ~ 263)

图片50 图片51

最初对自己防守要求可放低一些,对方在1米开外发拳,规 定一种拳法。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要不断挑战防守难度。贴近 对手,变换防守方式,最好分辨对手的假动作(假动作不宜 多),不予理踩。

远距离防守时目光紧盯对方肩部移动征兆来判定其发拳,近 距离要学会用眼睛余光感受其拳的动与不动。除此以外,在日常 生活中努力观察常人举手投足的动作习惯,在其欲动之前发出 “哈”声,以此来养成先知的习惯。

第十二章试力

科学训练原理

第八章、第九章,我们学习了基本拳腿法,从中可 以体会到拳、腹发力的基本要领。但仅靠通过铁子反射观察自 身空击动作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借助击打手靶来验证力量 传递是否到位,并深刻感受快速击打实物的本体感觉,最终将 这种正确发力的感觉反馈到自身空击动作上来,这有助于技术 的理解与提高。请记住:世上本没有一蹴而就的功夫,它是在 反复揣摩、细心体会中精进的!

一、幢验后手沖捶

后手冲捶是各种拳法的 基础,它可以充分扭腰转胯,将 全身力量完整打出,所以在训练 中要放在重中之重!

让陪练如图264那样拿好手 靶,竖直亮于习者面前,注意持 靶稍稍加力拿硬些。习者先回想 一下动作发力要领,然后瞄准粑 心果断击靶。(图265、266)

发力正不正确主要有两个参考指标:

击靶时有没有发出清脆的“啪”声。

图片53 图片52

询问陪练持靶有没有穿透、沉重感。

若没有达到上述指标,可能你的发力有问题:

没有清脆声,是因为动作不够放松,手臂僵硬,基本 上是“推”靶而不是“击”靶。我们需要的是爆发力。(爆发力 =力量x最短的时间)。只有手臂放松动作才能更快,放松得像 下垂的毛巾一样,没有人为的主观强加的意思。

没有沉重感。说明发力传递出现“断路”。重新体会一 下发力要诀:拧地―蹬直大小腿^扭腰转胯—送肩—大臂推动小 臂—力达拳锋。当力量贯穿到因放松下垂的手臂时,犹如水到渠 成、劲贯神集,拳法自然有威力!

二、后手摆拳

后手冲捶的试力若能通过,则其他拳法发力问题即可迎刃而 解,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

陪练将靶竖直、内扣(靶面向右)。习者击靶时注意入靶角 度,防止手腕受伤。后手摆拳击发时横向挥摆,力量直楔靶内, 将靶击向陪练左下方。(图267 ~ 269)

图片55 图片54

三、嶝验侧踹

侧踹属于较难掌握的腿法,难点在踢击路线的体会及瞬间挺 胯的调控把握。

如图270 ~273,陪练有意将靶面略偏上方,以便习者养成
略向下方踹踏的习惯。这样做可以有效防止击打力量走“飘” 的毛病。注意寻找高抬膝、居高临下、顺势而发的感觉。

图片57 图片59 图片58 图片56

四、嶝验正蹬腿

正蹬腿要注意抬膝、顶臀、送胯。与侧踹腿一样有略向下蹬 踏的感觉。(图274~ 277)

图片60

五、嶝验后扫踢(后足勾踢)

扫踢幅度宜小(起腿预兆小),在两腿之间中线位置,垂直 起腿。翻胯、挺胯、扣跨一气呵成。并将靶击向陪练左下方,力 贯其中,直楔其内。(图278 - 281)

陪练注意将靶竖直内扣,不时提醒习者,扣压脚背,防止人 角不妥而自损脚踩。(图282)

图片62 图片63 图片61

六、嶝验弹踢

扫踢发力若能感受到,前脚勾踢、弹踢自不在话下了。弹踢 更为简捷,向上走胯,大腿带动小腿踢击即可。(图283〜285)

图片65 图片64

第十三章f离手对搏

功夫哲学原理

传统的泳春拳术里有小念头、寻桥、标指、木人桩等套 招,但并不是将所有套招打得滚瓜烂熟,就可以在实战中派上 用场,那只等于来到了“宝山”空手而归一般。

那究竟怎样才能来到“宝山”不空手而归呢?

那只有学——總(音ql,广东俚语,粘手之意)手—— 这是泳春拳术实用的核心技术!

泳春先辈们用灵光的好头脑,找到了从套路到实战运用嫁接 的桥梁。两人四手互搭于腕,上下如轱辘般来回转动,恣意用双 臂倾听对手的来龙去脉。将套路里的散手技法揉入其中,各施各 法、功防互有转化,以达到近战中凭微妙触觉反应制敌于先机的 作用。同时锻炼了死套路活技法的运用,实在令人惊叹不已!而 JKD更是沿袭泳春親手的“绝唱”,只是相比而言,更为简化、 不为招式所累,直指搏斗核心!

魏手分盘手和过手。盘手是过手的前奏,是建立一种阴阳 和谐的“准平台”。

练习方法

1.我左伏手搭于对方膀手之上,右手摊于其伏手之下,双 方示意盘起。(具体手法细节,可参研北体大出版社出版的《振 藩截拳道》初级篇泳春手法章节,图286。)

2.上动不停,我右摊手逆时针向上划圆弧并化为膀手,对 方右膀手顺时针向下划圆弧并化为摊手,双方左伏手均粘住对手 不变。(图287)

图片67 图片66

上动不停,我右膀手在上 运行到尽头时,遂改方向为顺时针 向下划圆弧并化为摊手;对手此时 亦右摊手改方向为逆时针向上划圆 弧并化膀手,双方伏手不变。(图 288)

双方就如此这般的上下呈立圆 划弧,注意放松肢体,动作轻柔,

切忌斗力,敏锐而又专注的倾听对 手的动向。

若能熟练自如在体前做划圆运动,下一步双方就可以体会过 手。所谓过手,是将JKD的一些常用技法糅入盘手之中,手臂 在粘连、探听对手虚实、动向之后,“来溜去送”、“守中用中”、 “粘连不丢”,用科学、简捷、直白的触觉反应制敌于瞬间。生 活中,我们常形容某人做事急性子不经大脑考虑。而我们真正与人搏斗时,对手电光火石间的一击向我们袭来时,我们更需要这 种针刺手臂、本能缩手般的反应,省却了眼睛看—报告大脑讯息 —大脑分析处理、做出命令—传达手臂执行等诸多繁琐环节,而 简化为凭手臂触觉—下意识反应出招,这就是泳春出手快捷的秘 诀之一'。

若问我们一心追求粘手搭腕的状态,在实战脱手一搏中能用 者有几?总不能追着对手粘着打吧?想来这也是情景喜剧,大凡 好的功夫都有活学活用之法,不必拘泥于粘手。其实,我们在 魏手的专项、理想化的粘着对搏中,已然练就的各种应对、抢 攻技法早已深入移植于我们大脑皮层,只需类似的条件诱导即可 随时调出使用。比如实战中,我们佯攻可搭触对手的防御手,也 可能及时拍挡对手的手臂,遂勾拿对手,进而进人我们平时训练 相仿的魏手状态,一发不可收拾的将熟练之技倾泄而发,重创 对手。

练习方法

双方从盘手开始。(图289)

我左手按压对手右臂,横拍其左臂,成一伏二之势,右 拳举于胸口欲攻。(图290)

图片68

我左手继续按死对手双臂,若对方不懂化解或反应不及就会 中拳。(图291)

若对手及时感应到我左手横拍的压力,旋即以“按头起 尾”之式,即右手腕受力就抬肘部,借以形成空当抽出左手防 护。(图 292、293)

图片70 图片69

对方感到我右拳势大力沉,遂化膀手卸力于右侧。(注意 对手膀手放松不抗力,以柔化刚),双方护手举于颏前。(图 294)

对手顺势右手拍捋我右前臂,左直拳在上反攻。我明显 感受到右拳被缚压,遂右肘高抬化膀手拦截其拳。(图295、 296)

我右小臂放松将其左拳推于左侧卸力后,左掌拍压,右 直拳在上反攻。对手左膀手应势而起,右掌回防。(图297、 298)

图片72 图片71

此时双方若无意换招,就会出现双方反复拍捋、互攻互防僵 持不下的胶着局面,即动作又回到5、6。(图299)

接上势,我见招拆招,当感右拳被对手膀手阻拦,遂沉肘化斩手,斩开空当,欲图攻入。(图300)

对手感到左手被控,后护(右)手当仁不让的向里横拍 我左拳。(图301)

对手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抓我左小臂向里叠压右臂, 一并缚死、按压,欲攻左拳〇(图302)

 

若我反应不及或不谙此道,即可出现死招,结果是显而易见 的。(图303)

接上势,给自己一次“活”过来的机会,用“按头起 尾”的决转,抽右手回护。(图304、305)

图片74 图片73图片75 图片76

我右掌在内门轻格后,旋即抢攻对手中线要害。对手感 知有变,迅速拍击我右拳,并成“一伏二”缚压我双臂。(图 306 ~ 308)

图片77

若我反应不及时,又将重蹈覆辙。(图3〇9)

毫不气馁,重新来过,我再次启用“按头起尾”之良 策,及时抽出左手回防。(图310)

图片78

我左摊手感受其拳力过猛,遂化膀手将其拳推卸于一 边,我右手、对方左手成护手回收颏前。请注意此情形与5略 同,唯左、右膀不同而已。(图311)

此时,有两条路可循环继续:

双方互为拍捋、冲捶、膀手拦截。

任一方用斩手,破膀手阻挡,继续互搏。(图312~314)

图片80

以上,我们可以充分看出:过手动作简捷、朴实明快。像对 弈中国象棋一样,拼的是智谋“尚巧不尚力”,死棋可以活解, 循环往复、变化无穷。重要的是凭双臂感知对手用力情况,不抗 蛮力,对方力来时,我“溜走”;力走时,我甩手直冲,犹如竹 子覆压后的弹性势能一样,深具东方阴阳相克相生、互为转化的 辩证哲学思维,令世人所津津乐道。

回顾一下,此章节我们习练魏手对搏用意何在?

1.学会掌握拍手的时机。

学会运用直拳抢占中线。

各种主要手法的有机互化。

真切感悟網手的妙处。它是我们步入JKD殿堂的一个重 要阶梯!

 

浏览1,27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