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运动的实践证明拳击科学研究工作对于拳击运动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夺取比赛的胜 利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章主要介绍了拳击科研的现状,内容主要包括对拳击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 拳击科研的主要内容、拳击科研方法以及拳击科研的步骤,即从选题到确定研究任务、方法、手段、 论文设计和研究计划,到收集资料、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最后撰写论文,得出结论。

第一节拳击科研概达

拳击运动的科学研究是研究者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去认识和探索拳击教 学、训练和比赛等各种实践活动的规律而进行的一种认识活动,也是促进拳击运动发展的一种科学的 认识手段。,

由于拳击运动在我国开展得较晚,在拳击教学训练的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许多矛盾没有解决,诸 如技战术与运动素质之间的关系,训练方法的系统化、科学化、科学选材等问题都需要科学研究才能 得到进一步解决。在强手如林的世界拳击比赛中,我国想跻身于世界强队之列,只有依靠科学研究不 断地认识规律,减少拳击训练的盲目性,缩减运动员成材的周期,走科学化训练的道路,才能尽快实 现攀登世界高峰的宏伟目标;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研究,也使得研究者丰富和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领域, 提髙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今后的科研工作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一、 对拳击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 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使研究工作沿着正确方向

进行。

(二) 要大胆创新的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问题。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深化的,科研工作 者必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三) 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科学研究工作者必须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的态度。

(四) 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科学研究是艰难崎岖的道路,科学工作者要有占胜困难的决心与信 心,要有遇到困难不服输的精神。

二、 拳击科研的主要内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拳击科学研究能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先进技术手段,从而 使拳击的研究工作更加深人广泛。拳击科学研究包括普及与提髙两个方面。主要内容有:研究拳击发 展史,发展趋势;研究如何通过拳击练习增强体质;研究如何提高拳击的运动技术水平。

具体研究问题举例如下:

(一) 拳击运动员的选材。

(二) 拳击步法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三) 同一级别中高个如何打低个,低个如何打髙个。

(四) 我国拳击水平长期落后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五) 中外拳击选手的横向比较。

(六) 拳击最佳技术组合。

(七) 拳击裁判法。

(八) 奥运会拳击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研究。

(九) 我国拳击教练员现状调査及发展研究。

(十)不同性别、年龄、等级拳击运动员技术训练、身体训练、心理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十一)先进学科(如控制论、生物力学、肌电、电子计算机等)在拳击运动训练中的运用。 (十二)结合基础理论学科(如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等)对拳击历史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十三)体育院系拳击教学、训练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大纲、进度、教法、技能培养等)。 (十四)对拳击运动增强体质方面的研究。

(十五)拳击运动员训练计划(包括多年、全年、阶段、周、课时计划)的研究。

(十六)拳击运动员创伤防治和伤后训练的研究。

(十七)减体重、膳食营养及恢复措施等问题的研究。

(十八)拳击场地器材和教具的研制。

(十九)拳击科研仪器的研制。

(二十)拳击技术的指标量化研究。

拳击科研的方法

拳击常用的科研方法一般可分为四类:调査法、实验法、逻辑法、数理统计法。在选择研究方法 时,可根据论文的要求灵活运用,以达到研究的目的。

一、实验研究法

是根据研究的目的、任务,人为地制造或改变某些客观条件,控制或模拟某些自然过程,并利用 各种必要的仪器和设备,使人们能在更有利的条件下对事物进行观测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在实施中也 要进行观察,但是它不同于单纯的观察,它能够通过实验来验证某一新的教学、训练手段和方法的正 确程度,或者通过实验来探索新的规律,科学的分析某些现象,找出其根源,以及通过实验获得新的 事实,去证实或否定以前实验的结果。

(一) 实验的程序

准备阶段

理论准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所研究的事物进行分析,使实验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与有关人员商定实验的时间和计划程序。

⑶实验方案的制订:实验方案是实验的具体实施办法,包括实验内容、步骤和具体方法、指标 及要求。

实验器材的准备,包括教学训练实验中需要的场地及布置。

对有关指标进行初测,对实验对象进行必要的筛选和组织,使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条件基本一致。

控制实验条件的有关措施。

实验人员的组织分工和培训。

实施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工作

为判断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仪器是否准确,在实验前要进行规模较小、周期较短的预初实验,经 过预初实验证实实验设计可行,才能进行正式实验。

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

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要做统计学处理,通过分析、归纳、综合、比较找出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二)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就是对整个实验工作中的各个步骤和方面进行通盘的、周密的、具体的考虑,并制定出 实验计划,使实验过程能有计划的进行。

设计实验方案的基本原则

尽量固定条件,纯化实验因素。实验中固定其他条件,变化实验因素,观察和验证不同的实 验因素的效果,一般每一个施加因素都需要一个单独的实验组。

对照组除了施加因素外,其他条件均与实验组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实验组对象与对照组对 象基本条件一致;实验条件一致;实验操作过程一致;实验时间一致;实验组与对照组样本例数尽量相同。

重复性原则:使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别人使用或自己重做时都能再现同一结果。这样的结 论比较准确可靠。

随机性原则:设计实验方案时,实验对象必须坚持随机抽样原则,不能人为地挑选。

实施对象的基本要求

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对象之间的基础条件应一致实验前应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对象进行 各种基础水平的测试和调整,使二者在年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与实验有关的各项基 础条件相一致。

实施对象的样本含量:样本大小,要根据研究目的需要,指标的性质、误差的大小及受试对 象对施加因素客观反映的强弱而定。一般来说,样本数和实验次数应满足统计学的要求。

实验法的组织形式:实验有三种基本组织形式,即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循环实验。

单组实验:也称自身对照实验,即同一个实验组,在不同的时间内,采用不同的实验因素,然 后对不同的实验因素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对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作出正确的评价。这 是自己与自己比较,今年和去年比较,某一阶段和另一阶段比较,实验前与实验结束时比较。

等组实验:把实验对象分成条件相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一个为对照组,其他为实验组。 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因素进行实验,然后把各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评定新实验因 素的效果。采用此方法时,除处理因素外,各组其它条件须相等,否则实验效果的可靠程度就会受到 影响。

循环实验:又称交叉实验、轮组实验。将实验对象分成若干人数相等的组,再把各种处理因素 轮换施行于各组,然后根据每种处理因素所产生的反应的总和来比较实验的结果。

二、调查法

调査法即通过调查的方式了解情况,包括会谈、询问、填表、观察统计及文献资料的收集等方法。

在拳击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的调査法有:

现场调查:直接到教室、训练场或比赛的现场针对某一课题去观察、访问、记录、统计等, 这是实践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瞻前调查:预先设立施加某种因素与未施加某种因素的研究对象,在一定时间内观察他们的 效应,最后对不同的结果比较分析,对施加因素的作用适当说明。

回顾性调査:从已有的结果出发,追溯其发展、成长途径等所存在的种种原因,从中探索出 某些规律性认识。

追踪调査:是对观察对象做长时间(几年或几十年)追踪考査,掌握对象各方面发展情况, 以期对问题得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专家调査:主要依靠专家作出定性分析,再将定性分析转换为定量估价的方法。

浏览1,25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