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法一般采用访问、座谈等方式进行。访问是主要通过进行有 目的的谈话来寻求资料的一种方法。座谈则多是开座谈会,这种方法 即节省时间又能广泛听到意见,无论访问还是座谈都要口问手写,将 对方回答的问题作详细的记录。
采用询问法时应注意:
请来参加座谈的人,必须是对课题研究有关方面十分熟悉的 人;
每次会议的人数不宜太多,3〜8人为宜,且要有代表性;
在面谈或座谈调査时,对于困窘性问题,可采用间接提问法 或卡片整理法来进行;
座谈、访问应先将提纲范围交给被釆访者;
座谈、访问时要认真记录,对所有被采访者提出的问题要统
(三)观察统计法
观察统计法是在自然状态的条件下,观察者按照预订计划有目 的、系统的进行实地观察,其特点是观察者不参加被研究对象的活 动,不改变研究对象的活动进程。
在柔道科学研究中,观察统计法运用是很普遍的,因为柔道教 学、训练和运动竞赛都有其直观性,很适合用观察法加以研究。科学 观察可分为定性、定量观察两大类。定性观察是指为获得关于观察对 象的质的特征而釆用的观察方法。如观察某个运动员技战术的特征、 身体形态等。纯感官观察基本上都是定性的。而定量观察是指关于观 察对象的量的规定性而采用的观察方法。这种观察最终要对客观的某 些特征作出数量上的论述。定量观察大都是借助观察工具进行。为了 准确而迅速的将观察中所得到的信息收集起来,在柔道观察中经常要 预先设计各种现场记录的方法,即用表格或专门的符号等记录下来。
观察统计时应注意
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确定观察的内容和对象。
充分利用各种记录工具,主要指各种摄影、摄像、录音等各 种具有记录功能的技术装备。
观察中尽量不要更换操作者和仪器。
记录材料要有一定的数量和重复次数。
柔道规察统计的内容
比赛时(或平时训练)运动员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及赛前准备活动。
柔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
柔道教学法的运用、教学效果调査。
柔道普修课的内容、进度、运动量的统计。
柔道比赛战术及成功率的统计。
柔道教练员的临场指导工作及运动员的心理准备。
训练计划、训练日记、练习手段、训练方法的采用。
运动量诸因素•_强度、组数、次数、密度、时间等。
柔道统计测置与测验的内容
人体测量•.测量身高、坐高、四肢及躯干长度及围径,X光 射线测定骨结构、骨龄。
机能测验:测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如:心率、血压、肺活 量、呼吸差、尿蛋白、血红蛋白、肌电测定等。
素质测验:短距离冲刺跑、纵跳、柔韧、专项力量等。4)心 理测试:利用填表或仪器进行测验。
观察统计注意的问题
注意力集中,防止主观臆断。
尽量避免技术偏差,测验方法及测验时机要得当。
观察前要进行预习,包括临场统计、统计数字的登记、计算、 求平均值、求相关系数等。
(四)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的性质
问卷调査法是通过书面形式让被调査者填写问卷表来搜集资料的 研究方法。问卷调査适宜用在调査面较大,而问题又比较简单的调査 内容。为了使问卷调査的结果更科学、更符合研究者的设计要求,在 正式使用问卷表进行(大样本)调查之前,要对问卷表进行小范围的 试用,通过试用检验其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和信度。
制订问卷表的步骤
确定问卷的主题,结合研究目的阅读有关资料。
列出问卷的标题和纲要。
选择问卷的方式(要考虑问卷表的时间、对象、经费、结果、 统计分析方法等)。
编写具体的问卷题目,并根据它们的关联程度排好顺序,制 定问卷初稿。
通过试行对问卷初稿进行效度、信度检验,并进行修改。
问卷定稿、寄发或分发问卷表,开始正式的问卷调査。
采用问卷调查时的注意事项
问卷的开头必须语言亲切,最先几条问句要简易。
问句要紧紧围绕调查主题,不必要的问题尽量不要列入。
不要用不容易理解的、模棱两可的问句,有时要避免使用专 业术语。
所问的句子要尽可能得到客观的答案,问题以具体为好。
避免采用损伤被调査者自尊心的问句,若非问不可则应注意 语气,并把这类问句放在问卷表的最后部分。
问卷以短为佳,能在15〜25分钟内填完最好。
在进行问卷调査前争取征得有关领导的同意和支持,能提高 问卷的回收率。
二、实验研究法
是根据研究的目的、任务,人为的制造或改变某些客观条件、控 制或模拟某些自然过程,并利用各种必要的仪器和设备,使人们能在 更有利的条件下对事物进行观测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在实施中也要进 行观察,但是它不同于单纯的观察,它能够通过实验来验证某一新的 教学、训练手段和方法的正确程度,或者通过实验来探索新的规律, 科学的分析某些现象,找出其根源,以及通过实验获得新的事实,去 证实或否定以前实验的结果。
(一)实验的程序
准备阶段
理论准备:通过査阅有关文献资料对所研究的事物进行分析, 使实验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与有关人员商定实验的时间和计划程序。
实验方案的制订:实验方案是实验的具体实施办法,包括实验内容、步骤和具体方法、指标及要求。
实验器材的准备,包括教学训练实验中需要的场地及布置。
对有关指标进行初测,对实验对象进行必要的筛选和组织, 使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条件基本一致。
控制实验条件的有关措施。
实验人员的组织分工和培训。
实施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工作
为判断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仪器是否准确,在实验前要进行规模 较小、周期较短的预初实验,经过预初实验证实实验设计可行,才能 进行正式实验。
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
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要做统计学处理,通过分析、归纳、综合、比 较,找出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就是对整个实验工作中的各个步骤和方面进行通盘的、 周密的、具体的考虑,并制定出实验计划,使实验过程能有计划的进行。
设计实验方案的基本原则
尽量固定条件,纯化实验因素。实验中固定其他条件,变化 实验因素,观察和验证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果,一般每一个施加因素 都需要一个单独的实验组。
对照组除了施加因素外,其他条件均与实验组基本一致,主 要包括:(1)实验组对象与对照组对象基本条件一致;(2)实验条件 一致;(3)实验操作过程一致;(4)实验时间一致;(5)实验组与对 照组样本例数尽量相同。
重复性原则:使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别人使用或自己重做 时都能再现同一结果。这样的结论比较准确可靠。
随机性原则;设计实验方案时实验对象必须坚持随机抽样原则,不能人为的挑选。
实施对象的基本要求
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对象之间的基础条件应一致:实验前应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对象进行各种基础水平的测试和调整,使二者 在年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与实验有关的各项基础条件相一致。
实施对象的样本含量:样本大小,要根据研究目的需要、指 标的性质、误差的大小及受试对象对施加因素客观反映的强弱而定。 一般来说,样本量和实验次数应满足统计学的要求。
实验法的组织形式
实验有三种基本组织形式,即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循环实验。
单组实验:也称自身对照实验,即同一个实验组,在不同的 时间内,采用不同的实验因素,然后对不同的实验因素的实验结果进 行对比、分析之后,对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是 自己与自己比较,今年和去年比较,某一阶段和另一阶段比较,实验 前与实验结束时比较。‘
等组实验:把实验对象分成条件相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组,一个为对照组,其他为实验组。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因素进 行实验,然后把各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评定新实验因 素的效果。采用此方法时,除处理因素外,各组其它条件须相等,否 则实验效果的可靠程度就会受到影响。
循环实验:又称交叉实验、轮组实验。将实验对象分成若干 人数相等的组,再把各种处理因素轮换施行于各组,然后根据每种处 理因素所产生的反应的总和来比较实验的结果。
浏览1,07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