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通过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进行逻辑推理。
(一)类比法
类比法是将一种对象的有关知识和研究结论运用到另一对象的研 究中去的方法,即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过程和方法,由于我国柔道 科研较其他项目的研究落后,参阅其他项目的研究成果对柔道科研会 有很大启发。
(二)归纳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和推理形式, 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如观察某优秀柔道运动员的技术有某一 特点,另一优秀柔道运动员也有这一特点,从而断定大多数柔道运动 员都具有这一特点。
(三)演绎法
与归纳法相反,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把已知的结论运用 到未知的研究中去。如一个优秀柔道运动员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其他运 动员的训练中去。
(四)分析法和比较法
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思维的基本方法:
分析法是把研究对象或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 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并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如柔道中一个动作可 分为开始姿势、身法、腿法、接触部位、击打方向、结束姿势等部 分,分别进行研究。
综合法是把研究对象或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统一起 来作为整体进行考虑的方法,如对一次柔道比赛经过观察,取得了统 计材料之后,先要进行分析,分析是多方面的,从技术角度看,进攻 技术如何,防守技术如何;从队别看,各个队的技术特点是什么。然 后综合比较,得出结论:技术是否发展,哪些队的技术全面,哪些队员的技术较好,其特点是什么,等。
四、数理统计法
数理统计法是指应用概率论的结果,通过样本来了解和判断总体 的统计特性的方法。实践证明,它不仅是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有效工 具,主要的还是从中能得出定量分析的结论。如在探讨柔道专项身体 素质对提高柔道技术的影响时,可通过相关与回归分析看出专项身体 素质与柔道技术之间是否有内在联系。在运用数理统计时,要通过数 学的运算、推导,因此它要求数学运算过程严密、数字处理准确。
第三节柔道科研的步腺
柔道科研的步骤,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选题、提出假说、确定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制 订研究工作计划。
研究实施阶段:收集资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实施计划、 数据处理、撰写论文及论文摘要、准备论文报告用的图表及其他资 料、试讲论文摘要。
结束阶段:论文报告、答辩及评定、修改论文、上交论文、 成果的发表、评赛、应用和存档。
一、选題
(―)选题原则
实用性:根据柔道理论发展和教学训练实际的需要选题。
创新性:从前人未进行研究的内容中,或已有人研究,但结 论不完全,甚至有错误的内容中选题。
科学性:选题要有现实和理论基础,理论研究要有事实基础,
应用研究要有理论依据。
可行性:本人水平、研究条件(资料、设备、经费、时间 等),只有主客观条件允许的选题,经过努力才能完成。
(二)选题方法
接受上级布置的科研任务。
根据社会的迫切需要,如:如何迅速提高我国柔道水平的各 种理论与方法。
从学术活动中找题目,参加科学报告会,听论文报告会,参 加论文评审等,可从中受到启发,确定研究内容。
从文献资料中找题目,读阅资料时从某一观点或方法中受到 启示,或发现疑点,有的论文附有有待研究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 题目。
请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当前柔道急需研究哪些问题。
从教学、训练的实践活动中找题目。
从“边缘”学科里寻找引进,如:控制论在柔道训练中的运 用。
C三)选题顺序
提出初步课题设想。
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制订研究计划,确定研究目标、研究(或实验)对象、研究 方法、步骤和经费预算。
进行课题论证:开题报告,请有关专家、学者和主管领导参 加,报告题目来源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预期效果和研究方 法、可能出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进展日程和经费预算,经过专家评 定,主管领导批准后即可按计划进行研究工作。
二、 确定研究任务、方法和手段
选题后,要明确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使研究任务具体化。研 究方法的确定,取决于课题所研究的任务和目的。确定某种或同时采 用几种方法时,要明确所选方法能否获得所需研究的结果来完成研究 目的。研究手段是指研究时,运用哪些基础理论知识,采用什么仪器 设备和什么措施进行研究。
三、 论文设计和研究计划
包括课题名称,负责人和执行人,选题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对 象、范围和任务、研究方法和步骤、资料来源及其处理、各阶段的具 体任务和工作内容、需要解决的主要难点、预期结果、经费和设备、 指导教师的意见。
四、 搜集资料
通过査看索引、目录、有关书籍、报刊、•图片、影片、录相等, 找到与研究有关的资料,运用浏览或选择重点(子题、提纲和结论), 确定资料使用价值,进行筛选,对重点文章要精读、消化吸收,最后 写成文摘或卡片,以备选用。
五、 研究实施
按照研究计划,运用有关资料,采用各种方法,实施各项措施, 这是科研的主题施工。
六、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
通过各种方法取得的材料要进行分类、筛选,对数据进行统计、 运算,使其条理化。并对这些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 绎,加以抽象概况,建立概念、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得出研究结论。
七、撰写论文
对全部工作进行总结,把研究的问题和结果加以简明扼要的阐 述,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充分的论证,得出研究结论,使读者能了解研 究者的观点和见解。
论文的结构
论文题目〇作者姓名和单位。
摘要: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成果。一般在300字左右。
前言:说明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着重说明该选题在实践和 理论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文献综述:着重阐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介绍本文从 哪个角度进行研究,应提出预期结果。
研究对象和方法:调査法要说明调查对象的年龄、身高、体 重、性别、运动水平、人数、问卷发放范围和回收率;实验法要说明 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划分、所用仪器的规格等;若测试或测 定仪器是自行制造的,要写清其可靠程度;其他如文献资料法、数理 统计法、分析综合法等只要简单写明即可。
研究结果和分析讨论:根据所获资料和数据,进行逻辑思维、 推理判断、概括提炼、探讨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形成新的认 识,作为结果的依据,要求条理清楚,主次分明,措施恰当,观点鲜 明。有数据材料时,可采用图和表格列出。
结论:根据分析讨论进行高度概括、总结出结论。要求实事 求是,恰如其分,掌握分寸,因而需字斟句酌、严谨推敲。
鸣谢:对在研究工作中给予自己帮助的单位和个人要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列出在研究过程中参考过的所有书籍、刊物等文 献资料,表明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涉及这一课题的知识容量,表示对别 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提示读者从这些资料中可获得更详细的资料。
浏览7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