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斜踏脚
斜踏脚,在咏春拳中也称为踩脚或斜踩脚等名。它是一种适用于进攻和截击的腿法,且 前后脚均可运用。
_、斜踏脚技术
前脚斜踏脚
动作
由摆桩起,重心移至 右脚支撑,左脚屈膝稍抬, 小腿内收,脚尖外撇,随即 左髋稍前送,左脚迅速向前 下方挺膝踹踏出,脚高与膝 平,呼气发力,劲力达全脚 掌或脚跟,双手随势保持防 护姿势,眼视前方,动作完 成,迅速收脚恢复摆桩粧式 (图65~图68,图69为正视左 脚斜踏脚动作)。
要领
保持正确的摆桩桩式和警觉心;动腿时,支撑腿要稳固;提膝送髋动腿踹踏出;整个动 作要紧凑,协调一致;出脚发力短促,踏踩猛狠;动作快击快收;由摆桩粧式开始、结束动 作;精神与技法协调合一地做动作。

(1 )动作
由摆桩起,后脚(右脚) 动作方法与前脚动作相同,唯 以右脚向前下方挺膝踹踏出 (图70~图73,图74为正视右 脚斜踏脚动作)。
(2)要领
后脚斜踏脚与前脚动作 要领基本相同,唯用后脚做动 作。

二、斜踏脚说明
斜踏脚是一种低位腿击打法技术。这种腿法动作隐蔽、小巧快速,适用于近距离时运用。
斜踏脚多数用来实施阻截对手低腿攻击或前逼攻击。它也可以配合其他手法或腿法,达 到指上踢下的作用。有时它也可以踢击下路作为引腿,为后续攻击创造条件,是种较为实用 的战术性踢法。
斜踏脚主要攻击膝关节、小ffi®部和脚腕、脚背部为目标。
三、斜踏脚运用
1.斜踏脚一冲捶
动作
甲方与乙方对峙时(图75),乙方起前伸的右脚欲前踢 甲方,甲方反应及时抬起左脚踹踏乙方的起脚,阻截乙方的 踢击(图76、图77),乙方被截击欲收脚,甲方动作不停, 前落左脚踏入乙方中门,同时发右冲捶击打乙方面部(图 78)
斜踏脚用于截 击时动作要及时、准 确,配合拳击踢下打 上有力。
冲捶一斜踏 脚
(1)动作 甲方与乙方对 峙时(图79),甲方 抢先前移前脚同时挥
出前手成冲捶佯攻乙方上 盘,迫使乙方上抬手臂做 出防守(图80),甲方随 即以左脚稳定身体,起右 脚猛斜踹踏乙方前伸的右 腿膝部(图81、图82)。
(2 )说明
手法上路佯攻要逼 真、短促,下路斜踏脚攻 击凶狠,拳腿配合上下动 作要协调。

斜踏脚一攀颈膝撞
(1 )动作
甲方与乙方对峙时(图 83 ),乙方抢先发右摆拳击 打甲方头部,甲方迅速后仰 身避开乙方右拳,同时发左 脚斜踹踏乙方前伸的右腿膝 部(图84 ),乙方遭到踢击 欲变势,甲方动作不停,迅 速用两手配合攀住控制乙方 头颈下拉,左腿屈膝顺势顶
撞乙方腹部或裆部(图85、
图 86)。
(2)说明
踏踢阻击要及时,顺势 化膝攻动作要迅速、连贯,
手与膝配合一致。
前蹬脚一斜踏脚 (1 )动作
甲方与乙方互相逼近
(图87),甲方抢先发左脚
前蹬踹乙方胸腹部,乙方遭到踢击欲后撤(图88、图89), 甲方顺势稍下落左脚踹踏乙方前伸的右腿膝部(图90)。
(2)说明
不同踢法配合斜踏脚攻击,动作要快捷、有力,要抢抓 时机上下连击。
甲方向乙方靠近,盯住乙方动向(图91),乙方先发右 拳击打甲方上路,甲方迅速用左手成搵手擒抓住乙方右腕臂 前拉(图92),同时发左脚斜踹击乙方前伸的右腿膝部(图
93、图 94 )。
(2)说明
攛手擒臂配合斜踏脚上下动作要协调。

第六章咏春搏击膝击技法
咏春拳搏击膝击技法,即指屈膝叠腿,以大腿和小腿的弯曲突出部位膝为力点,进行攻 击的各种技法。
膝,在人体中是下肢的中节,比起腿法来说更具有攻击距离短、启动快速隐蔽、发力短 促直接的优点,在近战中能出其不意地用膝,极易发招得手。因此,膝法在咏春拳搏击中多 -是作为隐蔽、猝然突击的手段攻击或反击敌人的
3膝法的运用根据咏春拳搏击的特点,和其他技法一样,要能从可能的角度保护自身中线 要害的同时以不太大幅度的动作和位置发动凶悍凌厉的强攻,来操纵实战中的主动权。或者 在劣势时利用强劲的膝击,直捣对手要害部位,达到扭转战局的目的。膝法在咏春拳搏击中 进行防御、阻截方面同样具有较好的效果,常用以消解、阻截手法和腿法的强攻。特别是对 于中、下路的强力腿法攻击和膝攻,具有特殊的防卫价值。
膝法在咏春拳散打搏击中较好的发挥,需要结合咏春拳搏击其他手法、腿法、走马或防 守技术,才可以使咏春拳搏击术趋于完善的高水平实战。
第一节前撞膝
前撞膝,即咏春拳搏击中以直接抬膝向前撞顶的膝击技法,在摆桩情况下可以分为前后 脚发膝动作。
前撞膝,和其他攻击技法要求基本相同,多是发膝向中线前实施顶撞攻击。
-、前撞膝技术
(1)动作
由摆桩起,右腿支撑,左膝迅速上抬前移,上体可直体或配合稍后仰同时向中线前撞顶 击出左膝,双手随势自然移位保持防护,呼气发力,劲力达膝尖,眼视前方,动作完成迅速 落脚恢复摆桩桩式(图1~图3,图4为正视左脚前撞膝动作)。
(2 )要领
保持正确的摆桩桩式以备动作;•一腿发膝时,另一腿稳固灵活支撑;发膝可直立上体或 送髋与膝尖前撞顶要迅速协调连贯;前撞膝时,重心要稳固;双手随势保持防护姿势或随时准备出击;动作快击快收,全身协调配合;由摆桩桩式开始、结束动作;精神与技法协调合 一地做动作。

- 动作
由摆桩起,后脚前撞膝动作方法与前脚前撞膝相同,唯 以右膝向前撞顶击(图5~图7,图8为正视右撞膝动作)。
- 要领
与前脚前撞膝动作相同,唯以右膝动作。
I
前撞膝运用时,多数配合进马发膝攻击,进攻时常有一
定冲势,而使膝法攻击力威猛。它在中、近距离都可发挥作 i 用,是一种攻守兼宜的常用膝击法。
I
前撞膝进攻时,可以用双手作为先导或虚晃掩护,上步
前提膝前撞顶实施主动攻击,或也可在贴身纠缠时,用双手配合成攀颈手攀颈施展前撞顶膝 击。
防守时,可以在对方前扑进攻时,用前撞膝前撞顶阻截或截击对方。搏击实战中前撞膝 如运用恰当、成功,常可使对手受到重创,或摧毁对手的战斗力。
g 膝法的运用和手法、肘法、腿法技法一样,需要在动作前适度地放松、自然,此需经久
的练习方可深悟其意。松弛的肌肉有利于进行各种膝法动作,灵活性和机动性都比因过分紧张而僵化的肌肉大。如果肌肉僵化,再迸行各种动作,就 I 显得相当笨拙。因为在运动前,大脑已给它发布了命令,
限制了它的活动范围和运动路线。肌肉如过分地紧张,不 仅无端地消耗了体力,且很难适应实战时各种复杂多变的 情况,也不适应持久战的需要,往往会在决斗中处于被动 的地位。
无论何种形式的攻守搏击,当完成一个回合的较量 时,就要尽力恢复摆桩桩式,保存实力,以备下一个回合 的交战,这也是咏春拳搏击着重强调的。
用膝或用其他形式的技法作为攻击时,就必须提防对 手对自己的反击,因为在发膝或出拳、踢腿时,身体的某 I 些部位由于受条件限制,是很容易暴露出空当来的。与此
相反,我们作为防御的一方,也必须在防御的同时去进攻对手的薄弱之处。
前撞膝主要攻击腰腹、软肋为目标,低位可撞顶大腿肌肉、下裆为目标,向上高抛时可 攻击头颈为目标。

三、前撞膝运用
1.前蹬脚一前撞膝
(1)动作
甲方与乙方对峙时(图9),甲方挥动前手佯攻乙方上路,迫使乙方上抬手欲做防护,
甲方突起左脚前蹬 踢乙方腹部(图 10、图1 1 ),紧接 前落左脚贴近乙 方,起右膝前撞顶 乙方下腹部或太阳 神经丛(图12)。
说明 腿法与膝法配 合直接攻击,可配 合手法佯攻开路动 作要逼真,腿膝连击要短促、直接、有力。
2.前撞膝一冲捶
(1 )动作
甲方与乙方对峙时,乙方反应动作(图13 ),抢先 发右脚前踢甲方中路,甲方及时上抬左膝前撞顶乙方的起 腿,阻击乙方的攻势(图14),乙方遭到截击欲收脚,甲 方攻势不停,迅速前落左脚靠近乙方同时发右冲捶直击乙 方面部(图15、图16)。
(2 )说明
前撞膝用于截击,动作要及时、准确,配合拳法攻击
在前脚一落地瞬间出拳 可增加拳击威力。
3.攀颈前撞膝 (1 )动作
甲方与乙方对峙移 动中,乙方突然扑向甲 方(图17、图18 ),甲 方看准乙方动作,在乙 方接近瞬间用双手攀住 按压或牵制乙方头颈,
同时发左膝前撞顶乙方头面部(图19 )。

(2 )说明
膝法配合手法连击,要把握好时机,在近身纠缠中 迅速地动作。
4.与其他技法配合反击 (1 )动作
乙方扑向甲方欲施擒摔,甲方发右手冲捶阻截乙 方动作(图20、图21),紧接前进马贴近乙方,右拳顺 势成抄捶勾击乙方下颏部(图22 ),乙方遭到攻击仰头 瞬间,甲方动作不停,上抬右膝前撞顶乙方大腿部(图 23)。

(2 )说明
不同的技术与膝法配合实施反击,要把握好时机和 可能攻击的距离角度,上下配合发动猛攻。
拳膝肘配合 (1 )动作
甲方与乙方互相逼近(图24),甲方抢先发动攻 势用左冲捶直击乙方面门,乙方惊慌欲上抬手防护(图25),甲方动作不停,未等乙方动作,甲方收左拳发左 前撞膝顶击乙方下肢大腿部,乙方欲下落手防护(图26),甲方乘机下落左脚同时发右手盖肘盖顶乙方头面 部(图27 )。

(2 )说明
膝法配合其他技法实施连击,要抢抓时机和距离发动迅速连击攻势,攻取上下不同的目
第二节上撞膝
上撞膝,即发膝向上撞顶的膝法动作称为上撞膝,这种 膝法也是咏春拳散打搏击中经常在近距离中运用到的膝击技
法。
在摆桩的姿势下上撞膝同样可以分为前后脚动作。
―、上撞膝技术
1.前脚上撞膝
(1)动作
由摆粧起,右腿支撑,左腿屈膝迅速向中线上猛然撞顶 击出,双手随势保持防护,呼气发力,劲力达膝尖,眼视前 方,动作完成迅速落脚恢复摆桩桩式(图28〜图30,图31为左脚上撞膝动作)。
(2)要领
保持摆桩式和警觉之心;一腿发膝时,一腿支撑稳固灵活;动膝要直接向上,不可偏 斜,脚尖可勾起;膝上顶发力要快狠;双手随势保持防护姿势;发膝上顶时,重心要稳固;

动作要快击、快收,全身上下协调配合;动作连贯、协调、 流畅;由摆桩粧式开始、结束动作;精神与技法协调合一。
2.后脚上撞膝 (1 )动作
由摆桩起,后(右)脚上顶膝动作与左(前)脚上顶膝 动作方法相同,唯以右腿前移同时屈膝向上顶击出(图32~ 图34,图35为正视右脚上撞膝动作)。
(2)要领
后脚上撞膝与前脚上撞膝动作基本相同,唯动作时由后 脚发膝向前上撞顶击出动作。

二、上撞膝说明
咏春拳散打搏击上撞膝技术多用于近距离实战。它在对方贴身抱摔时,或与对手贴身缠 斗时,均可用上撞膝直接向上攻击对手身体要害。上撞膝在具体使用时,可用双手配合实施 攀颈、抓拉肩等技巧动作,往往可以发左右膝连环顶撞攻击。如此可以产生极大的膝法攻击 力量,而使对手遭到重创。
上撞膝也可以用阻挡防御使用,用上撞膝来阻挡来自中、下路的侧击型踢法,例如提 膝阻挡扫踢腿。运用此法防御时,提膝多与对方动腿同侧膝防守,并可配合膀手形成严密防 护。
上顶膝攻击目标为面部、下颏、心窝、腹肋部,甚至大腿肌肉、腰髋和裆部。

三、上撞膝运用
1.攀颈上撞膝
- 动作
甲方与乙方对峙时(图36 ),甲方注视乙方变化迅 速前伸左拳击打乙方面部,迫使乙方上抬手欲防御(图 37),甲方紧接顺势前移用右手配合左手攀住或抱住乙 方头颈,同时抬起左膝猛上撞顶乙方腹部或太阳神经丛 (图 38、图39)。
(2 )说明
拳击无论是否奏效’欲实施膝攻都要迅速逼近,用手
法与膝配合,准确、凶狠地攻击,上下动作要连贯、流畅。
2.抓发上撞膝
(1 )动作
甲方与乙方互相逼近(图40),乙方欲发拳攻击甲方, 甲方随即前伸左手抢抓乙方右手腕或闪避乙方拳攻,紧接在 乙方欲收手瞬间,甲方前移贴近乙方用双手抓拉乙方头发, 同时发右膝上撞击乙方面门部(图41~图43 )。
- 说明
闪避拳攻要及时,用手抢抓按压头与膝上顶要同时动 作,膝上撞顶击时可借助踏地、拧腰转髋的劲力猛击。

侧闪一上撞膝
(1 )动作
甲方以防护姿势站立时(图44),乙方抢先发右拳击打甲方头部,甲方及时向左侧闪避 (图45 ),同时在乙方未收拳时侧身前冲发右膝上撞顶乙方腹肋或裆部(图46 )。
(2)说明
侧闪与发膝攻击动作要协调,膝攻要抓住可实施攻击的破绽。

第三节恻上撞膝
侧上撞膝,是从侧面发膝向中线前上撞顶击的膝法,它在摆桩情况下前、后脚均可动 作。
_、侧上撞膝技术
1.前脚侧上撞膝
- 动作
由摆桩起,右腿支撑,左腿迅速屈膝侧上抬,从左向 右向中线前上撞顶出,双手随势保持防护,呼气发力,劲力 达膝尖,眼视攻击方向,动作完成,迅速恢复摆桩桩式(图 47~图49,图50为正视左脚侧上撞膝动作)。
- 要领
保持正确的摆桩桩式以备动作;提左膝时,小腿稍外 摆;一腿动膝时,一腿稳固灵活支撑;利用拧腰旋胯和挺臀
的合力带动大腿发力于膝;双手随势保持防护或配合做攀颈手动作以助力;整个动作一气呵 成,连贯、流畅;动作快击、快收,上下配合一致;由摆桩桩式开始、结束动作;精神与技 法协调合一。
2.后脚侧上撞膝 (1 )动作
由摆桩起.后脚侧上撞膝与前脚侧上撞膝动作方法相同,唯向左拧体发右膝从左向右侧上 撞顶击出膝(图51~图53,图54为正视右脚侧上撞膝动作)。
(2)要领
与前脚侧上撞膝相同,唯以右脚动作

二、侧上撞膝说明
侧上撞膝是在对手中线防护较为严密,从正面发膝攻
击无从得手或与对手形成一定攻击角度时突然发膝从侧面 撞顶击的膝法。
侧上撞膝用于主动攻击时,多以手法配合虚掩,乘 机发招攻击。也可实施连环发膝,此与上撞膝组合横直交 错,破敌防线。
如果是在纠缠贴身时,可以用双手攀住对手颈或环抱 对手腰部拉拽,配合侧撞膝顶撞,可达到强化攻击力。 侧上撞膝用于防守反击时,其运用的机会同样较多。
54它可与进马、退马等步法组合运用。有时,有力的侧上撞 膝攻击可以决定搏击实战的胜负。
从侧面发膝上撞击,有时可以横抬膝猝然撞顶击对手腰肋部位而达到重击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侧上撞膝可以攻击软肋、腰腹部等为目标,如果抛高膝可乘势撞击头颈为目标。
三、侧上撞膝运用
- 侧上撞膝阻截
(1)动作
甲方与乙方对峙时(图55),乙方抢先发动攻势,迅速起左腿扫踢向甲方中路或上路,
甲方反应迅速移马稳定身势,同时上抬左膝侧撞击乙 方左大腿中,迫使乙方起腿受挫遭到阻截(图56、图 57)
0(2)说明
散打搏击实战中用侧上撞膝阻截,动作要及时、 准确、有力。
- 手法与膝法配合 (1 )动作
甲方与乙方对峙时(图58 ),两方互相逼近欲发动攻 击(图59),甲方先发左手冲捶击打乙方头部,乙方反应 祕Lh抬手臂防护(图60),甲方乘机前进马贴近乙方同时发左膝侧横顶撞乙方腹肋部(图 61)
(2 )说明
手法与膝法配合,手法是 膝击的先导,运用膝法重击动 作要毫无迹象,突然、平衡而 流畅地发膝攻击。
3.腿膝配合 (1 )动作
甲方与乙方迂回对峙中
(图62),甲方抢先发动攻势,突然起左脚前踏踩乙方前伸的右腿膝,迫使乙方受击俯身 (图63 ),甲方乘机前落
左脚起右膝侧上撞顶乙方 腹肋部(图64、图65)。 (2)说明
腿法与膝法配合攻 击,要掌握好时机、距离 以及腿膝攻击的可能变化 角度,实施有力地打击。

第七章咏春搏击术摔打技法
咏春散打搏击是一种集踢、打、摔、拿于一体的实战性运动,摔打法在咏春拳散打搏击 中起的作用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熟练地掌握摔法技术,成功地运用摔法动作,不只是一种有 效的打击对手的手段,同时还会对手在精神上造成很大的压力,极大地消耗对手的体力。咏 春拳散打搏击摔打法,多是借鉴了传统武术的摔法精粹,并将实用的摔法与咏春拳中的进攻 或防守技法结合形成摔打融合的应用技术。以咏春拳中的短桥相接、连消带打、来留去送、 甩手直冲等实践理论结合形成咏春拳独特的摔打技巧。
第一节摔打法基本要求
咏春拳散打搏击中摔法是一种将力量、速度和技巧等融合在一起的复合实战技法。因 此,具体训练与应用摔打法时,要掌握摔打法的基本要求,以科学合理地运用摔打法。
一'及时借势摔打
借势,指在运用摔打法技术时,趁对方重心不稳,身体失去平衡或有失去平衡的趋势 时,用稍小的力量就将对方摔倒。通常对方的动作在发力落空的瞬间,身体会处于失衡的状 态,与此同时,如果能顺着对方失衡的同侧方向用稍小的力,就可摔倒对方;在对方发力 时,顺其发力方向用力,如果摔不倒对方,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对方的平衡性。总之,借 势的关键点是抓住对方失衡的瞬间和掌握对方的发力方向。
例如,在运用攛手时,可顺势因攛手造成的牵拉力量实施摔打将对方乘势击跌倒地
D二、 恰当的跤绊
跋泮,是咏春拳搏击中在传统武术技击中绊根的基础上,通过运用自身某部分肢体绞绊 对方起支撑作用的肢体的根部,以此达到摔倒对方的方法。此技术充分运用了物理中的“杠 杆作用原理”。因此在“抱腿别腿摔”、“接腿别腿摔”等技法中,运用了别根而变得省
力、灵巧。
三、 破坏下肢平衡
破坏下肢平衡,是指在使用“接腿摔”一类摔法时,用捞、掀、涮、挑、拉等手段破坏
对方下肢平衡而摔倒对方的方法。在对付下肢柔初性较差的对方时,通过使用此技术可使其 失去平衡而又无法及时调节,从而达到摔倒对方的目的。
四、合理的贴身挤靠
合理的贴身挤靠,是指在掌握住对方重心时,身体向前挤靠对方将其摔倒的技法。例如 在“抱腿摔”中,搂抱对方腿部后发力的同时,贴身向用力方向相反的方向挤靠对方,达到 一种省力的效果。
仅仅掌握住技术动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技术运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动作完成的质 量。因而要掌握好动作的规格、要领、攻击时机、发力大小等。
速度快。如果动作幅度过大或预兆过于明显,其动作的运行时间也就随之增加,对方则 有可能摆脱控制,从而逃脱或反摔等。因此动作时启动要快,幅度要小,也就是“快摔”。
力量大。实战中,光靠速度快是不够的,还要有力量。例如“过桥摔”、“扛摔”等, 没有较大的力量做后盾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因而还要针对此项目特点安排专门的力量训 练。
预兆小。例如在“接腿摔”中,接住腿后,下一步如何去摔,一定要果断地做出反应, 避免被对手看出下一步动作而有所防备。
方法巧。咏春拳是一种以弱胜强的自卫拳术,借鉴传统武术中的“四两拨千斤”,充 分利用力学原理,运用巧劲,即顺其力而破之为巧,逆其力而破之为拙。在摔法中运用了巧 劲,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体力,还提高了得分的概率。运用巧劲,需要与攻击时机、对对手重 心的掌握和动作的打击力度等方面有效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节摔打技法
咏春拳搏击摔打技法吸收了传统武术中的摔打法,依据咏春拳拳理形成独特风格的摔法 技术,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这也使它的摔法区别于其他摔法技术^
咏春拳搏击搾打技法,多数是以咏春拳小念头、标指、寻桥三套拳中的一些攻守方法和 摔打的基本技巧形成千变万化的随机应变摔打法,以适应搏击实战的需要。在咏春拳搏击摔 打法中有顺应人体关节活动规律的摔法技术,有逆反人体关节活动规律的摔打技术,以及击 打、擒拿配合等形成的不同摔法。
_、摊手挟颈摔
- 动作
甲方与乙方交战中,乙方发出右手拳直击向甲方头部时,甲方迅速前伸左臂成摊手摊挡消解乙方右拳攻势(阍1),同时跨步进马身体左后 转,右脚顺势插入乙方两腿前,两腿稍屈膝,臀部贴 紧乙方右腹部,用右大小臂紧挟住乙方颈部,紧接两 腿插直,上体向左下倾,臀部向上掀绷,将乙方摔跌 倒地(图2~图4 )。
- 要领
摊手摊挡消解攻势要及时;移马转身上下配合协 调;挟颈回拉紧牢有力;挺膝、前倾上体上下形成摔 法整体合一动作;动作快速、直接;精神与技法融合 '为一地做动作。
说明
摊手挟颈摔,是以摊手摊挡对方攻击拳法时顺对方的动作及时进马实施的挟颈摔打法。 摊手,是咏春拳散打搏击中常用的摊挡消解拳法或掌法攻击的防守技巧,由摊手变势 形成摔法,要根据交战的情况及时变势。运用挟颈形成摔法,要严密注视对手的随时动作变 化,以防施摔被防御=>
- 运用
摊手挟颈摔,主要是在摊手消解中变势形成的控制头颈的挟颈摔法。
二、弹手切别摔
- 动作
甲方与乙方对峙中(图5),甲方与乙方互相逼近,乙方抢先发出右拳直击甲方上路头

部,甲方迅速左移前脚用左手成弹手弹挡开乙方右拳拳臂(图6),随即右脚进马向至左前 摆绕在乙方右腿后猛绷别挡乙方右腿,同时右臂由乙方左肩上穿过,向左前下方切压,随着 身体前倾,以右臂切,右腿别上下同时交错用力将乙方切别摔倒地(图7、图8)。

要领
弹手弹挡及时、准确;进马绷别迅速有力;手臂切 压与绷别腿上下整体用劲;整个防守顺势切别摔动作要快 速、迅猛;精神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 说明
弹手是咏春拳以手背实施弹挡拳法或掌法攻击的防守 手法。弹手动作小巧、灵活,易于衔接其他招式进攻。
在切别摔中,弹手奏效同时就要快速配合马步移动实 施上切压、下别绊的技巧形成摔法。
防守中施切别摔,要注意后脚配合协调,动作要凶狠 有力。
- 运用
弹手切别摔,主要是在弹手防守时顺势变化形成的控制上切颈肩膀和下别绊腿形成的摔 跌法。
三'拦桥手抱腰倒摔
- 动作
甲方与乙方交战中,乙方用右手拳直击或摆击甲方上路,甲方迅速上抬左臂成拦桥手
消解乙方右拳攻势(图 9),同时左手顺势成獵 手抢抓住乙方右手臂, 右脚进马闪入乙方左脚 内侧,身体顺势左后转 背向乙方,两腿屈膝, 右手前伸搂抱住乙方腰 部,上体微左屈并前倾 出膝左转,两腿同时蹬 直,以臀部顶乙方大腿 或腹部,将乙方倒摔在
地(图10~图12)。
- 要领
拦桥手或上路膀 手均可用于消解上路拳 法;消解拳击及时,并 顺势随时搵手抢抓;进 马、转体、抱腰、臀顶 要快速;整个防守变摔 动作要一气呵成;精神 与技法融合为一地做动作。

- 说明
拦桥手多是用于上路拳法或掌法的防御消解防守动作,拦桥手防守奏效即注意变势成獵 手以防对方变势。獵抓对方的手臂,及时进马转身抱腰施摔要利用巧劲,配合臀顶达到猝然 击摔的技巧。
无论是采取何种形式的防守,然后及时变势施摔,摔的动作除了上下协调.还要快速有 力,否则会造成对方脱逃或施摔失效。
- 运用
拦桥手抱腰倒摔,是在拦桥消解防守中变势成控制抱腰施摔的摔法。
四、拍手抱腰搬摔
- 动作
甲方与乙方互相 逼近,乙方突然发左拳 直击向甲方上路,甲方 及时用左手成内门拍手 拍挡开乙方左拳(图 13),随即右脚进马落 在乙方两脚后,右手前 伸搂抱紧乙方腰部,两 腿同时屈膝,左手与右 手配合抱住乙方腰部, 两腿紧跟挺膝挺跨,将
乙方搬起向右后下方摔 出(图14~图16)。〃
- 要领
拍手拍挡及时、 准确;进马快速灵活; 右手抱腰同时左手也随 即配合搂抱腰动作;抱 腰、挺膝搬摔迅猛、有 力;整个动作上下配合 整体合一;抱腰搬摔一
16气呵成;精神与技法融 合为一地做动作。
- 说明
拍手,是咏春拳搏击中常用的拍挡防守手法。拍挡变势抱腰摔法,进马要直接、果断, 搂抱腰的手要紧牢有力,以防对方挣脱掉或反击。
抱腰搬摔时,要眼明手快,动作要迅猛,给予对方凶狠、干脆的抱腰摔跌打击。
- 运用
拍手抱腰搬摔,是以拍手防守中及时变势控制抱腰搬形成的摔法。

五、冲捶抱腰勾腿摔
- 动作
甲方抢先发动攻势,以左手冲捶直捣乙方头部,乙方同时出拳还击(图17),甲方迅速 进马落脚于乙方两腿间俯身避闪乙方拳势,同时前伸两手抱住乙方腰部,胸肩贴紧乙方腹部 并挤压,右腿紧接蹬直,左腿顺势由内向外后勾住乙方左小腿,两手配合猛推击乙方胸部, 形成上挤下勾将乙方摔跌倒地(图18~图20)。
- 要领
冲捶攻击直接、有力;进马俯身避闪拳攻及时;
两手抱腰紧牢;抱腰(推击)勾腿上下协调用力,以 巧劲挤跌;整个动作要快速、突然;精神与技法融合 为一地做动作。

- 说明
交战中,冲捶可以直接作为拳法攻击或突袭,也 可以为摔法创造时机。
无论是冲捶,还是其他形式的进攻拳法或掌法, 都可以用直接、果断的进攻使对方遭到攻击或做出防 守反而暴露破绽,然后对对方实施摔法。
抱腰勾腿时,可随情况变化及时有力地攻击施摔。
- 运用
冲捶抱腰勾腿摔,是在拳法的配合或掩护下实施控制抱腰勾绊腿形成的摔跌法。
浏览1,6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