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拳术拳法或随名师学拳时,发现大师用招如他自己所说,往往从无到有,然后又从 有到无。也可以说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又从复杂到单纯的用招用式过程。著名拳术拳法或 名师拳术拳法看似简单,实际上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武术之神韵。“无”不是不存在,而是蕴 藏在丰富的拳术拳法中。“大道至简”的“简”不能理解为简单,而是繁复演变为精髓,表 面上看似简单,实际上是经过了浓缩后的表现。千百年来关于武术的书籍可以说汗牛充栋, 拳术拳法的方法也是成千上万,南方和北方都不一样。南方人喜欢用拳,北方人喜欢用腿, 所以有“南拳北腿”的说法。南方人个子小,打架的地方也小,深街小巷,挤挤巴巴,难以 施展,还是用拳头方便。北方天高地阔,一马平川,好汉们又一个个人高马大,一脚飞起, 能把对方踢出数米远,很是过瘾,所以愿意在腿脚上下功夫。现在各种关于拳术拳法的文 章、视频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拳术拳法原本很简单的道理和方法,出于各种原因,被搞得极 其繁杂,让人无所适从。
关于拳术拳法的一句话“法于阴阳,合于术数”,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所做的一切都 要符合人和自然的规律,不能乱来,要根据人体的生理科学运动,不能和天较劲。这就是古 人(古拳法等)经过无数人的生死教训得出的至理名言。但是,这样一种拳术拳法的精髓,千百年来却很少有人能够领会和实践。为什么会这样?这和大道的另一属性相联系,就是 “知易行难”。初学拳术拳法或随名师学拳,很难模仿他们。因为名拳师的技艺已到至境, 不是反复练习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全面的艺术修养才能完成。拳术拳法看似简单,但是要 做到也非常之难。就拿今日之按时吃饭睡觉来说吧,当今社会有几人能做到?各种诱惑无处 不在,经得住考验的能有几人?
“大道至简”还揭示了一个认识真理和实践真理的过程。有人认为拳术拳法之道既然这 么简单,何必花时间学习。人活在世上都想走一遍人生之路,这条路走得顺不顺、好不好, 是浑浑噩噩瞎胡混,还是认真学习前人的经验,效果决然不同。只有认认真真学习,并不断 总结自己的实践,才能在众多的拳术拳法中化繁至简,找到适合自己的拳术拳法之道,并且 逐渐把拳术拳法同化为自己的日常生活,转化为人生内容,而不是外加的一种负担,这时拳 术拳法之道就浓缩为无,变成一种简单的生活。
中华咏春拳,又可喻名为“中华佛山咏春拳”,其意是世界上只有一种咏春拳,发源于 佛山,是流传在我国民间历史悠久的拳种。咏春拳的内容不只是中国南拳的招式或拳理,更 多地融人了中国大武术的精髓。如今咏春拳不只是在我国,同时在世界各地都在被传播着, 其主要得益于李小龙功夫片、截拳道以及近年来的咏春拳功夫片的影响与影视的传播力,还 有早期佛山的咏春拳师到香港后陆续培养了不少的咏春传人,和其他由佛山走出去的咏春前 辈们所培养的世界各地的传人,同时又因数十年前在香港的功夫热未退之时,中国内地一股 武术热潮又紧接而来,使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掀起一个新的浪潮。如此,由佛山流传至香港 和其他地区的咏春拳陆续被传人们传播到世界各地,经过数十年的传播,咏春拳如今已成为 当今世界爱好者众多的拳种。
咏春拳在得到广泛传播和推动了各地武术人的交流的同时,也在广泛传播的过程中繁衍 出新的内容。咏春拳新的内容出现,可谓是咏春发展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咏春拳不断产生 的新内容,是传统文化个体继承过程中理解与实践的产物。但是,客观地说,目前世界各地 的许多武术爱好者对于咏春拳的现代内容和咏春拳的早期内容与中国传统武术之间的关系是 不太清晰的。为此,《图解咏春拳法》仍保留咏春拳的正统,统一规范咏春技术,使其更加 标准易学易练,以便更多喜欢咏春的人接受,也令更多的喜爱者更易了解到中华咏春拳的内 容。
图解咏春拳法,从不同角度图解,其意是在小念头、寻桥、标指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求 身正体地练习,以求达到锻炼咏春拳正确、科学的效果,并在练习中找出或纠正自己的错误 的方法,这也是图解咏春拳法之名的引导意义。追求咏春拳法内外合一的修炼效果,本身不 得法时则十分困难,特别是对其内外合一的方法也难以用文字表述,这需要练习者自身亲自 体悟才知其中真意。图解咏春拳法及其他动作,对修炼咏春拳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当然, 咏春拳练法并不神秘,要练好它并理解咏春拳真意,必须直追咏春拳的文化源头,从博大精 深的中华武术文化源头之上去理解,从咏春正确科学的动作练习方式上,才能明白咏春拳内 外合一练法的真正内蕴所在。
在本书中,是以正统的咏春内容为主,对咏春拳其他支系以及衍变咏春拳术都有着重要 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本书中,咏春拳内容保留大量的正统咏春拳内容,以及对姚才、叶问、 阮奇山的拳法精粹进化的内容,咏春拳练习者可以从中窥出并不多见的正统咏春体系内容, 以及传统的训练拳术招式、训练方法等。本书除了咏春的部分专业动作方法,大部分理论和 实践的内容适合任何形式的咏春拳术,各位修习者可注意并引用参考。
当然,对于咏春拳的图解示范,鉴于学识所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诚望专家不吝赐 正。在出版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佛山和其他地区咏春拳前辈们的指导修正,及林东其、朱 贵荣、陈志浩、于绪磊、林伟彬、孔建彪、刘宇、王东菊、金辉、张延民、程娅的支持,在 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咏春拳(或截拳道)不但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在 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也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吾数位学员带着咏春拳走向了俄罗斯莫斯科、 圣彼得堡和俄远东地区、北美洲及美国部分地区、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布达佩 斯、巴黎等国家和地区,在接触不同肤色种族的武道人士及武道文化时,深感咏春拳(或 截拳道)丞需有段位制标准化来统一规范段位命名、礼仪规范、技术训练与考核内容、文 化蕴含与展现等,这是咏春拳(或截拳道)可以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势所 趋。本人有幸受邀参与了段位制标准化统一规范的探讨和规范制定,上海乐拳跆拳道馆李 川林先生在推广咏春拳和其他武道提出多方面的建议,佛山咏春界、广东武术界、福建咏 春界、山西武术界和部分武术馆长、北京武术界、部分体育院校人士、东北武术界和海外 武术武道家等各前辈提出的建议,都为统一咏春拳(或截拳道)级和九段位制方面发展作 出努力,在此特别感谢他们热情的关怀和悉心的指导。在促成统一咏春拳(或截拳道)级 和九段规范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他们的宝贵建议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也感 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也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书评审并提出宝贵 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舒建臣
第一部分小备典图鮮
小念头为(佛山)咏春拳的入门套路,也是咏春拳的基本功夫,其名称的意义 是告诫初学者要心存小小的念头,由浅入深,刻苦练习,不要妄想一蹴即达。从整 体上看小念头套路的攻防理念,练习者会发现小念头是以防守为主的。这也符合练 武人应有的态度,即先求自保,再伺机反击。在小念头套路中,咏春拳的主要防守 手法,如摊手、伏手、膀手、护手等,亦已详尽地介绍,至于攻击上的重要手法则 有冲捶、标指、撑掌等。小念头动作结构,是利用圆形的滚动,作为承受力和输送 力的基本构想。这个意思是说,同一质量的物质,成为圆形后,比成为其他任何形 状的承受力更强,输送力更大,卸力也更多,而推动运行所用的力量则最小。小念 头中的重心手法:摊、膀、伏,就是圆形滚动理论表现最明显的招式,运用起来, 将对方的桥手置于内圆或外圆。例如,由摊手转膀手,是将对方桥手由内圆转为外 圆;相反,由膀手转为摊手,是将对方桥手由外圆转为内圆;伏手则是利用外圆与 对方桥手接触。而且,小念头是以直线作为进攻的用力基础。拳诀曰“二点之间, 直线最短”,就是应用直线原理,以此运用速度和冲击力。须知,凡搏击均以快速 和强大力量为主要条件,最短距离是缩短时间,直接最能增加冲击力,二点配合, 便能发挥速度,以达到重拳出击的效果。
第二部分柄指图鮮
标指,是咏春拳中级套路,它承接了小念头中的基本攻防手法,动作组合中配 以转马和左右两手的不同路线招式交替组合,充分发挥马步、腰、桥、力的作用, 套路中的动作既有贴身近打,又有中距离、远距离的攻击手法。动作中多以潇洒放 松、发劲柔軔为主,如藤条、弹簧、蛇形一般,看似轻盈软弱,实则强劲凌厉。标 指,有以长桥手法,追形运用,也有败中求胜的法度。标指套路,是咏春搏击的基 础,只有在练好小念头之后,才能进一步学习搏击技术。标指套路内容有盖肘、揸 肘、劈肘、杨手、插捶、拜佛等动作。标指,也称为:飙指、彪指,大都取其凶 狠的意思。标是音,取意的话,飙和彪更合适。指是形,这套拳的主要关键在于对 指和掌(杀手)的理解。招式上有很多力灌指尖的动作,但是,主要的意义在于 用肘。肘在佛山咏春拳的俚语中又说:“咏春三肘,盖(级、及)、跪(榼)、批 (劈)。”及(级)的发音用英文的发音比拟就是“dub ”,其意是指高膀,力点 在肘尖,注意归心、收手的轨迹。标指的标很有讲究,不是随手出指,而是从心伏 着出肘的手飆出。标指,在咏春拳列为第二套拳法,而在后衍生的叶问特色的咏春 拳中则誉为高级套路,所谓高级有几层意思:一是在小念头和寻桥之后,基本功相 当纯熟以后练,筋骨打开之后,发挥强大的威力;二是招式毒辣,容易伤人,不到 一定阶段不轻易传授;三是为以后的刀法做准备。
第三部分暑林图鮮
寻桥套路,在咏春拳中为第三套拳。寻桥,顾名思义,就是寻找桥手的意思。 实际上寻桥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为寻找桥手,只是这个寻非主动去追对方的手, 而是透过咏春拳理让对手将桥手送上门来达成寻桥搭桥的效果,其意也指不是我们 去寻找别人的桥手,正所谓追形不追手。二是找寻脚底到手的那条劲线加以练习使 己能得心应手。过去咏春拳师们大都称为前臂部分为桥手(包括部分南拳术),而 使得很多人误以为桥手的意思就是寻对手的手,但实际上正如前面所说,咏春拳强 调追形不追手。“桥”之意是连接两个不同地点或个体的通道,或是办法、计谋之 意。如果将寻桥具体分析,其意为:如何与对手接触。小念头、标指是将咏春拳实 战格斗动作全部分解成各种基本动作,寻桥则是将各种基本动作组织成格斗动作, 因而是前两套拳法的连续。因此,可以说寻桥是整体动态的格斗,符合人体运动学 原理,主要表现在动作时间、空间、形式、方向、轨迹、速度、速率等方面。小念 头朝形,打中线固定的靶;寻桥则讲追形,打移动的靶。因此,练习者在练习过程 中要注意细心体悟。
第四部分流俜叶糸三备桊法图解
本部分内容将流传叶系小念头、寻桥、标指三套拳路与佛山咏春三套拳路有明 显区别的典型代表动作抽出来,图解示范以供参阅。
小念头是咏春拳最基础、最根本的套路,在咏春拳传统的教与学中,教师(师 傅)多数认为小念头没学好,就不用谈学好咏春拳了。也因为小念头是如此重要, 所以也有学好小念头,就等于学会了 一半咏春拳的说法。
流传叶系咏春拳的教与学中,学习完小念头之后,接着会进行一些基本的连环 曰字冲拳、侧身马、转马、进退马,以及基本的黐手教与学内容,然后开始进行寻 桥教与学套路。
寻桥,是流传叶系咏春拳第二套拳法,与佛山代表性咏春拳有所不同。寻桥, 配合了马步、身法及腿法(脚法),严守上中下三路,并伴有攻击动作。咏春拳有 三式拳法,即直线冲拳、抽撞拳(抽拳)、勾撞拳(勾拳),在寻桥中则收录了抽 撞拳。
标指,在流传叶系咏春拳中为第三套拳路,也是最高级徒手套路。标指,在过 去属于本门功夫中的不传之秘,因为它过于狠毒及杀伤力太大。标指的用力特点就是 “爆炸力”的高效运用,也就是在动作放松的基础上闪电般地攻出,然后在拳头或手 指接触目标的瞬间突然发力去攻击对手最脆弱的要害部位。由于动作是放松地打出, 故对手一般极难防范,并由于是在极短的距离内发生,因此更增加了对手的防御难 度,但命中目标时却具有强劲的穿透效果。标指与小念头及寻桥的区别,很明显的一 点是在巧妙运用中、长距离攻击技术的同时,更擅长于中、近距离的贴身搏击,如肘 击的运用便成为咏春拳的一大杀手绝招,还有就是几式摔法的灵活运用,如抓拉摔与 耕拦手等。另外一点,就是它特别强调脚(步)法的有效运用,前两套拳术没有有关 步法的专门训练方法(尤其是咏春所特有的“圈步”训练)。
第五部分味春奉搏击米图解
咏春拳搏击术,也称为咏春拳散式、散手、拆手、搏击功夫等。中华咏春拳 丨是一种十分科学的拳术。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多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应付外界千 变万化的进攻。咏春拳在作为散打应用于实战时,其拳脚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 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少。佛山咏春拳就其理 论、心法、手法、脚法等创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三套拳及木人桩法,更配合搞手 练习训练与敌桥手接桥后的感觉和反应,以此过渡再形成咏春拳独特的搏击技法,并在搏击中将咏春拳理论和心法、中线、埋肘、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 甩手直冲,以及最短距离和时间去进攻和防守等全部体现出来。
浏览1,8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