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右上肘 依上势,身腰转向 右方,用左掌摸按右掌 背,然后右臂贴右耳根 向左方压下,身腰前 俯,目光注视正前方 (图 2-44)
回右上肘 依上势,身腰微仰 呈小闪侧势,手沉至中 线下(图2-45)。
上步标指 依上势,右脚向前 上一步成拍脚钳阳马。 双掌向左前方直标(图 2-46)
双摆指掌 依上势,以双肩、 肘、腕运气至指尖,发 劲向外、内、外插掌 (图 2-47)。
双对指掌 依上势,掌心反转 向内,双腕促劲,拇指 紧扣,四指内插,成对 指掌(图2-48)。
双下摆指 依上势,以腕促 劲,双指下插(图2- 49)。
双外摆指 依上势,以虎口促 劲,成双下插指掌(图 2-50)。
双长剑掌 依上势,气贯指 尖,上翘成平指(图 2-51)
双长桥拳 依上势,(从小指 起)握拳,然后收于将 台(图 2-52)。
将台豹拳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用肘底劲拖回至将 台成豹拳(图2-53)。
偷马将拳 依上势,偷右后 马,同时身、腰、马坐 正,成将台豹拳(图 2-54)。
肘尖经耳侧由上 往下撞的一种攻击法, 这种肘部攻击法可用在 贴身散打时出其不意地 打击对手的面部、锁骨 和胸部。如在黏手中甲 方可突然地用肘尖撞击 乙方面部或胸部(图 2-55、图 2-56)。
【例1】甲方以左 冲拳打乙方中路,乙方 即以中下膀手进行拦截 (图 2-57)。
乙方随即大步向前 用右肘击甲方头部(图 2-58)
右单拜掌 依上势,右豹拳化 拜佛掌推至中线成右拜 佛掌(图2-59)。
击左上肘 依上势,左豹拳化 掌起肘,然后身、腰、 马向右转,用右拜掌压 左掌背,左肘由后翘 起,以左臂贴耳向右方 压下,身略前俯,目光 注视正前方(图2- 60)
左回上肘 依上势,以身、腰 促劲挺起,肘、臂随身 腰贴耳根向后方,至腰 马中线位(图2-61)。
击右上肘 依上势,身、腰、 马同时转左方,右肘由 后翘起,以臂贴右耳根 向左上方撞击(左掌压 右掌背),身腰略前倾, 目光注视正前方(图 2-62)
右回上肘 依上势,以身、腰 促劲起肘,肘向后方下 沉,身微仰至腰马中线 位(图 2-63)。
击左上肘 依上势,身、腰、 马转向右方(右掌转压 左掌背),左肘由后下 翘起,以臂贴左耳根向 右下方撞下,身腰略前 仰,目光注视正前方 (图 2-64)
双标指掌 依上势,以身、腰 促劲挺起,向后微仰呈 小闪侧势,肘、臂经耳 根下至腰上。然后,左 脚上步成拍脚钳阳马。 最后左右双掌同时向前 标出(图2-65)。
60.双摆指掌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双掌同时内插、外 插再内插(图2-66)。
朝右左膀 依上势,以腰、 胯、背、肘、腕促劲, 腰胯带动上身向右转, 全脚掌着地成双弓钳阳 马。用左肩、腕促虎口 劲带动将台掌下插,拇 指节留于肋中,肘底向 外,肋与肩平一线成高 膀手。目光注视正前 方。将右豹拳化为竖 掌,用虎口劲带动肘向 左肋前推上掌,右肘留 中(图 1-104)。
将台豹拳 依上势,以腰胯劲
转向正前方,左脚前脚 掌紧钳地面,右脚跟促 劲。右上掌握拳用肘带 动拖回将台成豹拳,左 膀手用肘带动拖回将台 成仰掌(图1-105)。
推右上掌 依上势,右拳变
掌,以肩、肘、腕促虎 口劲向正前方推出,左 手握拳不动(图1- 106)
推左上掌 依上势,左拳变 掌,以肩、肘、腕促虎 口劲向正前方推出,右 掌握拳用肘底劲回收于 将台(图1-107)。
推右上掌 依上势,右拳化 掌,以肩、肘、腕促虎 口劲向正前方推出,左 上掌握拳收回至将台 (图 1-108)。
单抱月掌 依上势,右手以 肩、肘、腕促劲成单抱 月掌,黏摸于左肩(图 1-109)
正捋下掌 依上势,以直桥用 掌刀、掌心顺序行半弧 形往下捋掌(图1- 112)。
右标指掌 依上势,摆右后向 右方标指(图1-111)。右摆指掌 依上势,用掌心内 抱至左肩沉虎口,指尖 摆至右肩旁(图1- 110)。
左插沙掌 依上势,左豹拳化 掌,以肩、肘、腕促虎 口劲往下插,右捋掌变 握拳缓缓收回至将台 (图 1-113)。
摊掌圈手
依上势,将左豹拳 变插沙掌后,以掌刀、 背顺序向下摊掌(图 1-114) 〇
将台豹拳 依上势,下摊掌摊 至左大腿外侧时内插、 下插、外摆、翘平指后 握拳,用肘劲拖回至将 台成豹拳(图1-115)。
拆门解义左转吊马 依上势,以腰胯带 动全身转左,用右脚着 力,左脚吊起(图1- 116)0
以上各种桥手可以 左方向相反使用。
力踢华山 依上势,以左脚内 扣,用力向右方踢出着 地,成四平钳阳马,全 身向正前方(图1- 117)。
左单拜掌 依上势,变左拳为 拜佛掌,由左推至右胸 前,仍是四平钳阳马 (图 1-118)。
左方右膀 依上势,呈大闪侧 势,以腰胯促劲转向左 方,右拳变掌,以肩、 肘、腕促虎口劲下插, 拇指节留于肋中,行肘 底劲向外膀,因身形变 动,左竖掌护于右肋 (图 1-1.19)。
针弹拳掌 依上势,左掌握 拳,用肘劲收回至将台 成豹拳,右膀手用肘底 劲收回至将台成仰掌。 左脚尖促劲向左方弹 出,脚跟着地(图1- 120)。
左方右膀 依上势,左脚尖移 向左方,呈大闪侧势 (身略俯)向左方转, 右脚追势向左方。以右 掌、肩、肘、腕劲带动 移下,拇指留于肋中, 以肘底促劲成中膀手, 身形转变,左掌护于右 胸前(图1-122)。111‘左单拜掌 依上势,左脚尖内 摆,上身成小俯势(小 四平钳阳马)。左拳变 拜佛掌,从左推至右 肩,右膀手握拳收回至 将台(图1-121)。
针弹拳掌 依上势,左掌用肘 劲收回至将台,右膀手 用肘拖回将台成豹拳。 以左脚尖促劲向左方弹 出,脚跟着地(图1- 123)。
左单拜掌 依上势,左脚尖向 内摆,上身呈小俯势, 身转正成小四平钳阳 马。左拳变掌从左推至 右肩,右膀手握拳收回 至将台(图1-124)。
左方右膀 依上势,左脚移向 左方开膝呈大闪侧势 (略俯),以腰胯带动向 左方,脚向左方追势。 右掌以肩、肘、腕促虎 口劲下插,指节与肋留 中,肘位于乳上,然后 以肘底劲向外成中膀 手,身形转变,左掌护 于右胸前(图1-125)。
右单抽拳 依上势,左右掌同 时握拳,左拳拖回至将 台成豹拳,右拳沉肘上 抽打出右单抽拳,肘与 肋留中(图1-126)。
钳阳按掌 依上势,以腰胯带 动身转正,变右单抽拳 为伏虎掌,掌根下按 (图 1-127)。
左下插掌
依上势,左豹拳变 掌,并用肩、肘、腕促 食指、中指劲下插,右 手按掌转腕握拳收回至 将台(图1-128)。
左摊圈手
依上势,左插沙掌 三点力外摊半圈,摆指 握拳(图1-129)。
将台豹拳 依上势,用肘劲拖 左拳回将台成豹拳(图 1-130)。
拆门解义
在寻桥中,力踢华 山为寻桥第一脚,它是 在对峙中突然起脚。例 如,在甲乙双方的对峙 中,乙方突然出右脚打 在甲方上、下七寸的部 位上(图1-131、图1- 132)。
【例1】黏手中, 甲方突然用二桐手使乙 方失去平衡(图1 - 133)。
在乙方忙于回身救 腰时,甲方突然出脚打 击乙方的右脚(图1- 134)。
【例2】甲方用右 冲拳打向乙方中路,乙 方即以摊手进行拦截 (图 1-135)。
乙方突然出脚打在 甲方的膝关节上(图 1-136)。
左方右膀,也称侧 身膀手,是一招正身的 膀手,因为转马而成左 方右膀(或右方左膀), 是咏春拳中主要的护手 之一。其变化很多,常 运用“按头起尾”和 “按尾起头”去应付这 种变化。下面是上、 中、下三膀手的应用。
侧身高膀 甲方用冲拳向乙方 上路打来,乙方即用高 膀手进行拦截(图1- 137)。
乙方同时用膀手将 甲方的手以沉肘将其挂 出(图 1-138)。
侧身中膀 乙方用右冲拳向甲 方中路打来,甲方即以 中膀手进行拦截(图 1-139)
甲方随即以右手抓 乙方来拳,并用左手挂 打乙方面部(图1- 140)。
侧身低膀 甲方用右冲拳打向 乙方的腹部,乙方即用 左膀手进行拦截(图 1-141)。
乙方同时挂出左膀 手,打击甲方的头部 (图 1-142)。
右转吊马 依上势,以腰胯带 动,身转右方,右脚为 吊脚钳阳马(图1- 143)。
力踢华山 依上势,右脚促劲 内扣,使劲向右方踢 出,脚跟着地(图1- 144)
右单拜掌 依上势,右拳化掌 推向左肩,成小四平钳 阳马(图1-145)。
右方左膀 依上势,呈大闪侧 势(略俯),身体向右 转,左脚追势向右方。 以肩、肘、腕促劲使左 拳化掌,用食、中指劲 下插成膀手,拇指节与 肋留中(肘位于乳上), 由于身体右转使右拜掌 护于左肋前(图1- 146)。
针弹拳掌 依上势,右掌化拳 拖回至将台,左膀手用 肘带回将台拳。同时, 右脚尖外侧往右方弹 出,右脚跟着地,身腰 小仰(图1-147)。
右单拜掌 依上势,以腰胯带 动右脚促劲,右脚前脚 掌外侧用针钉势往右方 钉下(紧钳地面)成小 四平钳阳马。然后右掌 用肩、肘、腕劲推出成 拜掌,置于中宫(图 1-148)。
右方左膀 依上势,左掌以 肩、肘、腕促劲下插, 膀出成半阴阳插掌,全 身成大闪侧势,然后身 以腰胯、马向右转,由 于体位的转变,右竖掌 护于左肋前,左膀手拇 指节与肋留中,左脚右 转,肘追向右方(图 1-149)〇 _
针弹拳掌 依上势,右拜掌用 肘拖回至将台,然后左 膀手拖回至将台成将台 拳。右脚尖向外弹出, 右脚跟着地,身腰小仰 (图 1-150)。
右单拜掌 依上势,用腰马带 动,以右脚前端针钉 (紧钳)地面。右掌以 肩、肘、腕劲推出中 宫,成四平钳阳马(图 1-151)0
右方左膀 依上势,左掌以 肩、肘、腕带动,成半 阴阳插掌,身腰马呈大 闪侧势(略俯),向右 方成膀手,在腰胯变动 的同时,右拜佛掌竖于 左肋,左膀手肘位于乳 上,拇指节与肋留中。 左脚追势向右方(图 1-152) 〇
左单抽拳 依上势,右拜佛掌 用肘底劲拖回至将台成 豹拳,左膀手握拳沉肘 拳向上抽打,抽打时与 肋留中(图1-153)。
钳阳按掌 依上势,腰胯马向 正转,在转时左单抽拳 变伏虎掌,掌心向下, 拇指向内(图1-154)。
右插沙掌 依上势,右豹拳变 掌,以肩、肘、腕带动 食、中指劲往下插,左 伏虎掌化摊掌后握拳收 回至将台成豹拳(图 1-155)〇
右摊圈手 依上势,右插沙掌 外摊至右大腿旁,行半 圈后摆指握拳(图1- 156)。
将台豹拳 依上势,待插沙指 行半圈摆指握拳后,用 肘底劲拖回至将台成豹 拳(图 1-157)。
与左方向相反使
左撩阴腿 依上势,左腿促劲 提脚跟往前直蹬(脚尖 向上),同时迅速用钩 针势钉下(图1-159)。用。
钩针摊手 依上势,以胸、背、 肩、肘、腕、腰、膝贯 劲,身往左方俯。双肘 下沉,双掌摊成捧物 状,注意留中,身腰往 后小仰(图1-160)。
左方双膀 依上势,左脚用钩 针势钉下,身腰成小闪 侧并向左前斜肩。以 肘、腕促虎口劲,呈弧 形向左方膀出。由于身 腰前移,右脚乘势跟 随,仍是双弓钳阳马 (图 1-161)。
左弹摊手 依上势,以肩、 肘、腕、腰、膝促劲, 左脚尖向左方弹出,脚 跟着地。双膀手沉肘摊 掌成阴阳仰掌(图1-
左方双膀 依上势,以身、腰 带动腿向右方略出,即 用钩针势紧钳地面,成 小闪侧,身腰向前,左 脚上步,右脚乘势追一 步。以肩、肘、腕促动 虎口劲,双手呈弧形膀 出双膀手,要求鼻不超 膝、腰不脱
左弹摊手 依上势,身略后 仰,左脚尖向左方弹 出。双膀手反摊成阴阳 掌,并成捧物状,身腰 要稍往后仰(图1-
左方双膀 依上势,身腰向右 方转出,即用钩针势向 马步内针下(紧钳地 面),腰身成小闪侧势。 以腰带动向上,右脚乘 势进上左方。双手以 肩、肘、腕促虎口劲呈 弧形膀出(图1-165)。
左双捋掌 依上势,身腰后 仰,双膀手收回胸际, 然后下沉一拳位(图 1-166)。
双标指掌 依上势,两掌尖向 前标出,身腰稍向后 仰。同时,右脚上前成 拍脚钳阳马(图1- 167)。
双下按掌 依上势,双标指掌 标出后,以双掌根劲下 按,指尖上翘(图1- 168)。
双弓背掌 依上势,以肩、 肘、腕促劲于双掌背, 向上缓缓打上至齐眉高 (图 1-169)。
双对指掌 依上势,以肩、 肘、腕劲转双腕,成双 长桥对指掌(图1- 170)。
双摆指掌 依上势,用肘底劲 下标指、外摆指(图 1-171)。
双长剑掌 依上势,摆腕上翘 指(图 1-172)。
左将台拳 依上势,双标指,
握拳后用肘底劲拖回至 将台(图1-173)。
偷后踩脚 依上势,右脚发劲
往后弹出(图1-174)。
十字摆指 依上势,拇指紧扣 促劲,四指向前直标 (图 2-26)。
十字下摆 依上势,拇指紧扣 促劲,以长桥运气至腕 发劲,使四指下插(图 2-27)
十字上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至腕发劲,四指上翘 (图 2-28)
十字下摆 依上势,拇指紧 扣,四指促劲下插(图 2-29)
十字压摆 依上势,以肩、肘、 腕发劲至劳宫,转平掌 (图 2-30)
十字右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至腕发劲,四指右插 (图 2-31)。
十字左摆 依上势,拇指紧 扣,以腕促劲,四指向 左插(图2-32)。
十字右摆 依上势,以腕促 劲,拇指紧扣,四指向 右插(图2-33)。
十字内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反掌(掌心向上) 内插,掌心向内转腕下 插(图 2-34)。
十字下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掌背、虎口外摆成 下插指(图2-35)。
十字外摆 依上势,四指上翘 成平指(图2-36)回左上肘 依上势,身、腰、 肘全起呈小闪侧势(不能脱腰),左臂贴耳绕 向后沉,至腰马中线位 (图 2-43)。
撩阴腿也称直撑 脚,是咏春拳的主要脚 法之一,在实战搏击中 可灵活多变,有指上打 下的功效。咏春拳一般 不轻易用脚,特别是在 无把握的情况下,更不 会随意出脚打击对方。 这是因为在起脚时,自 己的弱点和破绽往往很 容易被对手发现,使对 手能乘虚而人。故此, 咏春拳高手绝不会轻易 出脚踢对方,而是结合 其他招式同时使用。例 如:甲方与乙方黏手使 对方失去平衡,待对手 要前俯回身救腰的一瞬 间,踢出左、右撩阴 腿,即可给对方致命的—击。
【例1】乙方用左 冲拳打向甲方中上路, 甲方即以摊手拦截乙方 的来拳,在转腕抓住乙 方手腕的同时,随即踢 出左撩阴腿(图1- 175a、图 l-175b)。
【例2】在黏手中, 甲方突然以擒拿手法使 乙方失去平衡(图1- 176)。
当乙方要回身救腰 时,甲方立即用左撩阴 腿打击对方(图1 - 177)。
双下按掌是防对手 踢下路的招式。在黏手 中,它是使对方失去平 衡的一大绝招。练习这 一招式时,要求用双掌 根劲下按;而在实战搏 击中,应配合何种手法 运用,则需根据实际情 况来加以灵活变通。例 如,当甲方出右脚向乙 方踢来,乙方即可侧身 以右掌按住甲方来脚, 随即腰右转打出左日字 冲拳,击向甲方面部 (图 1-178、图 1-179)。
【例3】甲方用左冲 拳打向乙方的中路,乙 方即以按手将甲方的来 拳按下(图1-180)。
乙方随即转身冲出 右冲拳,直打甲方的头 部(图 1-181)。
右方吊马 依上势,身腰、马 转右方,右脚尖吊起 (图 1-182)。
右撩阴腿 依上势,右腿促劲 提起,脚跟往前直蹬, 脚尖上撩,再以钩针势 向右钉下紧钳地面,沉 腰呈小闪侧势(图1- 183)。
钩针摊手 依上势,以胸背、 肩、肘、腕、腰、膝、 马促劲,身往右方略 俯,不脱腰。沉双肘, 双掌摊成捧物状,身腰 后小仰(图1-184)。
右边双膀 依上势,右脚尖钩 针势向内斜插下(紧钳 地面),身要发劲转右。 以肩、肘、腕促拇指、 食指和中指劲,双手呈 弧形膀出。身往前俯 (鼻不超膝,肘位于乳 下),右脚追势向右方 (图 1-185)。
右弹双摊 依上势,右脚尖向 右方弹出,脚跟着地。 同时,双膀手向外摊成 双抱手(双手如捧物 状),身腰略后仰(图 1-186)0
右方双膀 依上势,用右脚、 腰部促劲,向右方略出 后随即用钩针势向右方 针钉下(紧钳地面), 腰胯发劲呈小闪侧势。 然后腰发劲向右方,并 以肩、肘、腕发劲下 插,成弧形膀出膀手。 左脚追势向前上一步 (图 1-187)。
右弹摊手 依上势,右脚尖向 右弹出(身成小仰势), 双手外摊成捧物状(图 1-188)
右方双膀 依上势,右脚发劲 向右方略出,即用钩针 势向右方针钉下(紧钳 地面),身腰促劲成小 闪侧势,右脚尖钩向右 方;同时身体向右转, 左脚乘势腾向右方。以 肩、肘、腕促劲,双手 呈弧形膀出(图1- 189)。
右双捋掌 依上势,身往后 仰,两肘下沉至将台, 不能脱腰(图1-190)。
双标指掌 依上势,左脚上前 向右脚并拢成拍脚钳阳 马。以肩、肘、腕促 劲,双持掌向右方,并 斜向上方标出(图1- 191)。
双下按掌 依上势,双手以长 桥运气,用掌根劲向下 按(图 1-192)。
双弓背掌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双手背由下向上打 至齐眉高(图1-193)。
双对指掌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双手四指相对内插 (图 1-194)。
双下插指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双手(对指)同时 下插(图1-195)。
双摆指掌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双手指向掌背外摆 (图 1-196)。
双长剑掌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用大拇指劲回扣, 然后使四指平起(图 1-197)
双日字拳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四指由小指起握拳 (图 1-198)。
双将台拳 依上势,以肘底劲 缓缓收回至将台(图 1-199)。
偷弹后踩 依上势,用右脚跟 带动脚突然向后踩出 (图 1-200)。
拆门解义
与左方向相反使 用。
抽脚前撩 依上势,左脚突然 向前,以脚尖劲向右方 撩起(图1-201)
偷弹踩脚 依上势,左脚以脚 跟蹬成虎脚,以二字钳 阳马归原位(图1-
抽脚前撩、偷弹踩 脚和前撩后踩都是咏春 拳中的绝招,撩、踩二 脚是主要的攻击脚法, 其杀伤力之大在武术界 被称奇叫绝。
正左按掌 依上势,左拳化掌 促劲往下按,掌刀向 外,掌心朝下(图1-
正右按掌 依上势,左按掌化 为豹拳收回将台,右拳 转为下按掌,并用掌根 劲下按,掌刀向外,掌 心朝下(图1-204)。
正左按掌 依上势,左拳化掌 下按,掌刀向外,掌心 朝下,右手握拳反抽回 至将台(图1-205)。
推右上掌 依上势,右拳化竖 掌向正前方推出,左掌 反转握拳收回至将台 (图 1—206)。
推左上掌 依上势,左掌化竖 掌向正前方推出,右掌 握拳转单柱并用肘底劲 拖回至将台成将台拳 (图 1-207) 〇
推右上掌 依上势,右拳化竖 掌向正前方推出,左手 握拳缓缓收回至将台 (图 1-208)。
右日字拳 依上势,左豹拳冲 出成日字拳,左日字拳 用肘底劲缓缓收回至将 台(图 1-210)。左日字拳 依上势,左豹拳冲 出成日字拳,右竖掌握 拳反转用肘底劲收回至 将台(图1-209)。
左日字拳 依上势,左豹拳冲 出成日字拳,右日字拳 缓缓收回至将台(图 1-211)。
右插沙掌 依上势,右拳化 掌,以肩、肘、腕促食 指、中指和拇指劲往下 斜插,左拳缓缓收回至 将台成豹拳(图1- 212)。
左插沙掌 依上势,左拳化 掌,用食指、中指和拇 指劲往下斜插;同时, 右插掌化拳外旋并以肘 底劲收回至将台(图 1-213)〇
双插沙掌 依上势,右拳化 掌,用食指、中指和拇 指劲往下斜插,左插掌 不动(图1-214)。
双拳内扣 依上势,双插掌化 拳用劲内扣(图1- 215)。
双挂拳法 依上势,双沉肘, 双拳挂出(图1-216)。
将台豹拳 依上势,用双肘底 劲将双拳缓缓收回至将 台(图 1-217)。
双下按掌 依上势,双豹拳化 掌,然后下垂成垂肩双 按掌,指尖朝前(图 1-218)
钳阳内收
依上势,二字钳阳 马,双脚跟同时向内收 一步(图 1-219)。
阳外收 依上势,脚尖同时 向内收一步(图1 - 220)。
拍脚钳阳 依上势,两脚跟同 时向内移半步(图1- 221)。
钳阳还原 依上势,双掌自
上打下,佯攻而实退,似塡而实进的 辩证统一的道理。
所谓“闪侧”,内涵就是避实击虚。在实战搏击中,通 过方向、角度和重心的突然转换,同时突然发劲,使手、 腰、脚相随,不与对方作硬桥硬马的顶撞,而是通过突然的 闪侧来化解对方攻击的来势,使对方的进攻难以奏效。
所谓“俯仰”,就是将身体通过上身与马步的微动,产 生虚实难判的功效,使对方的攻击不断地落空,即使对手挟 千钧之力而发的攻击也难占上风,而我则可乘对方攻击落空 身体失去平衡时,迅速发起反击,这就是咏春拳以静制动的 基本原理。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世界上任何一对矛盾都是相 对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成为矛盾,而咏春拳就是运用 了矛盾的辩证关系去构成每一个招式和手法。拳诀的“里帘 必争”,即是被动变主动之意。例如在外帘是处于被动状态, 但咏春拳通过割摆手腕或留中或起肘、沉肘、圈走腕部等, 就抢得了内帘而使被动变成主动。以退为攻,退者守也,退 即退步救腰,为进攻做好准备;而以静制动,就是牵引关 系,即分散对手的注意力,真正制服对方。以上所讲的都是 咏春三套拳精髓之所在。
二、标指的套路、动作要领及用法
拍脚钳阳
依图2-1势,两脚并拢站立,双膝向左右微开,双脚掌 全着地并钳紧地面,沉腰、提肛,环跳凹陷,开膝(不能下 跪)。
垂肩垂掌
依上势,双手自然下垂,掌心朝向大腿侧并紧贴裤缝,
双拇指向前紧扣,四指 并拢向下,双手促劲沉 肩(图2-2)。
。
一、标指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标指是咏春拳的高级套路,是咏春三套拳基本拳中最深 的一套拳。它主要的特点是将动作化作一个有一定尺寸的圆 体,并依这个圆体的方向和力点的不同贴身进行搏击。例 如,套路中的“三扣肘”十分讲究力的角度,每发一肘都有 其不同的发力方向,并兼顾了中距离和长桥的打法。练习移 步时要求稳固,要求能发出最佳的、刚柔兼备的寸劲,并强 调六合的运用。如果说练习小念头时要求的是“守如处子”, 而练标指时的要求则是“动如猛虎”;小念头要求达到的是 阴柔绵绵不断的意念,而标指训练要求达到的则是发出柔軔 如山中之老藤的寸劲,它最高深的造诣是能在瞬间和极短的 距离内打出惊人的劲力(爆发力)。初练标指的人都会感觉 到它所发的劲既不同于小念头,也不同于寻桥,是以脚、 膝、跨、肩、肘和腕等综合在一起的力量,寸劲及抖劲是标 指功力的主要表现和追求。所以,练习标指如能达到高深境 界,发劲时会使对手感到如遇下山之猛虎,往往只有招架之 功,绝无还手之力。
从标指的训练中,我们会发现咏春拳每出一个动作都是 以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腕指并扣拇指和放松手腕向下微 转,走螺旋形,以达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练习咏春三 套拳后,你会进一步理解咏春拳中力学原理的精髓:运气发 力中运用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法,间接与直接、被动与主 动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在防守时采用的 “闪侧”和“俯仰”等,即以弱胜强,以柔力胜猛劲,避实 而击虚,以退为进,指上打下,佯攻而实退,似塡而实进的 辩证统一的道理。
所谓“闪侧”,内涵就是避实击虚。在实战搏击中,通 过方向、角度和重心的突然转换,同时突然发劲,使手、 腰、脚相随,不与对方作硬桥硬马的顶撞,而是通过突然的 闪侧来化解对方攻击的来势,使对方的进攻难以奏效。
所谓“俯仰”,就是将身体通过上身与马步的微动,产 生虚实难判的功效,使对方的攻击不断地落空,即使对手挟 千钧之力而发的攻击也难占上风,而我则可乘对方攻击落空 身体失去平衡时,迅速发起反击,这就是咏春拳以静制动的 基本原理。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世界上任何一对矛盾都是相 对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成为矛盾,而咏春拳就是运用 了矛盾的辩证关系去构成每一个招式和手法。拳诀的“里帘 必争”,即是被动变主动之意。例如在外帘是处于被动状态, 但咏春拳通过割摆手腕或留中或起肘、沉肘、圈走腕部等, 就抢得了内帘而使被动变成主动。以退为攻,退者守也,退 即退步救腰,为进攻做好准备;而以静制动,就是牵引关 系,即分散对手的注意力,真正制服对方。以上所讲的都是 咏春三套拳精髓之所在。
二、标指的套路、动作要领及用法
拍脚钳阳
依图2-1势,两脚并拢站立,双膝向左右微开,双脚掌 全着地并钳紧地面,沉腰、提肛,环跳凹陷,开膝(不能下 跪)。
垂肩垂掌
依上势,双手自然下垂,掌心朝向大腿侧并紧贴裤缝,
双拇指向前紧扣,四指 并拢向下,双手促劲沉 肩(图2-2)。
开钳阳马 依上势,双脚前脚 掌紧钳地面,双脚跟略 离地面往左右移开一 步,落地后前脚掌往左 右移开一步,双脚前脚 掌着地后,后脚跟再往 左右移开半步成“11” 字形,开膝、沉腰,环 跳凹陷及会阴上提,气 沉丹田,上身挺立(不 宜后仰或前倾)(图 2-3)。
垂肩双掌 依上势,以肩、肘、 腕发劲转动双掌往外摊 成半阴阳仰掌,掌心向 前,四指并拢,拇指紧 扣(图2-4)。
抽将台掌 依上势,以肩、肘、 腕劲带动肘提抽至将 台,掌心向上,两肘内 收,气至中丹(图2- 5)。
中宫插沙 社势,用肩. 腕促劲,掌心向内,两 臂交叉,左夕卜右内,拇 指紧扣,四指并拢向下 插(图2-6)。
双挂豹拳 依上势,双掌握拳 反转,用沉肘底劲使双 拳自然挂出(图2-7)。
将台豹拳
依上势,以肩、肘、 腕劲带动双肘缓缓收回 至将台,两肘内收,气 存中丹(图2-8)。
拆门解义
双挂豹拳、将台豹 拳又称为挂面拳,可拆 单使用,如能掌握并熟 练地运用,杀伤力很 大。例如在双黏手中, 甲方突然沉肘,使双拳 向乙方头、胸部挂出, 如乙方用摊手及膀手进 行拦截,甲方即可坐 马,并以右手擒拿乙 方,同时打击其右脚, 这便是招上打下绝招之
将台豹拳缓后肘
之法(图2-9、图2- 10)。可参见本系列书 第二册中的小念头套 路。
左日字拳 依上势,将左豹拳 变曰字拳,从将台缓缓 地向前方打出(图2- 11)。
十字摆指 依上势,拇指紧 扣,四指并拢,向前直 标(图 2-12)。
十字下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紧扣拇指,四指并 拢,用指尖力向下插 (图 2-13)
十字上摆 依上势,用指尖力 上插(图2-14)。
十字下摆 依上势,紧扣栂 指,四指并拢,用指尖 力下插(图2-15)。
十字压摆 依上势,左手以 肩、肘、腕促劲转掌, 拇指下压,转为平掌 (图 2-16)。
十字左摆 依上势,长桥运 气,紧扣栂指,四指缓 缓插向左方
十字右摆 依上势,紧扣拇指 促劲,力贯四指,缓缓 地插向右方
十字左摆 依上势,紧扣拇指 促劲,力贯四指,缓缓 地插向左方
十字内摆 依上势,紧扣拇指 促劲,力贯四指向内 插,然后运气下插(图 2-20)。
十字下摆 依上势,以长桥运 气下插,并以虎口、掌 背外摆成下摆指(图 2-21)
十字外摆 依上势,拇指内 扣,促劲使四指翘平 (图 2-22)。
左日字拳 依上势,四指摆平 后,从小指起握拳(图 2-23)。
将台豹拳 依上势,用肘底劲 缓缓收左拳回将台(图 2-24)。
右日字拳 依上势,用肩促劲 旋腕,化右豹拳为日字 拳,缓缓向前冲出,目 光注视拳口,左豹拳抽 紧(图 2-25)。
浏览75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