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闩拦中掌
依上势,化日字拳为掌,沉肩,用肘由右腹角 拦至左腹角,再以肘 底劲行肘拦回右腹角, 再化为横掌并推出成 中掌,以腕劲下摆指、 外摆、翘平指,然后 握拳用肘拖回成将台 日字拳(见图143〜图 148)。
拆门解义:
同左相反使用。
左单插沙掌
依上势,化日字 拳为掌,以虎口劲用 肘推插向右腹角,斜 插成半阴阳掌,再慢 转回左復化为阴阳仰 掌,向前方成直桥提 起,用腕劲下摆指、外摆、翘平指,最后 握拳用肘拖回成将台 日字拳(见图149〜图 156)。
拆门解义:
该掌与前述的“双插沙掌”基本相同,主要作用是化解 对方的攻击。铁指插沙掌也可以平插(又称“穿花手”)。我 们在练习上述动作时,一定要“举一反三”地加以灵活运 用。例如当对方以低插拳或起低脚向我方打来时,我方可用 插沙掌拦截,并配合使用日字拳反击对方;也可以用“膀” 或“拦”对付对方的攻击,将对方的来势化解。这与下拦手 大同小异,有同工异 曲之效。又如,当对
方用低拳打向我方腹 部,我方即用左铁沙 插指掌拦住对方来拳, 然后出右拳反击,打 对方的脸部。
【例1】
乙方用拳打向甲 方中下路,甲方用下 插掌拦截住乙方来拳 (见图157)。
甲方迅速用沉肘 争抢里帘,并同时出右日字拳打乙方的脸或胸部(见图 158)。
【例2】
甲方用右插拳由中路打向乙方,乙方即用插手赶甲方拳 出外帘,同时用左拳打甲方的脸部(见图159)。
右单插沙掌
依上势,化日字拳 为掌,以虎口劲用肘插 向左腹角,再斜插成半 阴阳掌,再慢转回右腹 角后化为阴阳仰掌,向 前方成直桥,提起用腕 劲下摆指、外摆、翘平 指,然后握拳用肘拖回 成将台日字拳(见图 160 〜图 167)
拆门解义:
与左铁指插沙掌相反运用。
正前左按掌
依上势,化日字拳为前按掌(含胸拨背),用肘促劲往 下按,再用掌往上 提,沉肘促腕(指 尖不过中线),注意 留中(见图168)。
正前右按掌
依上势,化日字 拳为前按掌(含胸拨 背),用肘促劲往下 按,再用肘往上提 起,沉时促腕(指尖 不过中线),注意留 中(见图169)。
拆门解义:
左、右、前、后按掌是以肩窝吐力,气贯掌心。主要是 练掌根下按的力,使肩膀因经常用力向下扯拉而肌腱松弛, 由肩至掌根下按而使手部经络得到充分锻炼,用以对付来拳 或掌,如“持手”,而左右按掌是后攻击手法,属阴招(在 此暂不详述)。
正前左提按掌
依上势,化日字拳为前按掌(含胸拨背),用肘往下按, 再用肘往上提,沉肘促腕(指尖不过中线),注意要留中 (见图170)。
右后下按掌
依上势,肘往背后移动成一字肘,向下按,指往后标, 用肘往上提起至肋间(见图171)。
左后下提按掌
依上势,肘往背后移动成一字肘并向下按指,再往后 按、标平、用肘往上提起至肋间,然后往下按至按不动为止 (见图172)。
提按左右捺掌
依势,以肘往下按掌,指往下按、后标,左掌不动 (见图173)。
左右捺掌
依上势,双掌行劳宫劲往下按,捺至掌指向前(见图 174)0
提按左右按掌
依上势,用肘提双掌至将台成一字肘,用肘劲向下按成 左右按掌,最后指向前标(见图175)。
依上势,用肘提双掌至将台成一字肘,用肘劲向下按成 左右捺掌,然后指向前标(见图176〜图178)。
提捺左右捺掌
依上势,用肘将掌提至将台成一字肘,用肘劲向下按成 左右捺掌,指向前标,上势下势共三次(见图179、图 180)。
怀中抱月叠掌
依上势,用掌根劲向前方拥抱(双掌心朝内),然后右 乎背与左掌心相叠行劳宫劲成将台掌,注意左上右T (见图181、 182)
左右分桥掌
依上势,以肘肩劲两肘后沉,双掌 掌心向下,用肘底劲带回胸际,成曰字 将台掌(见图183)。
拆门解义:
左右分桥掌又称“二手上势掌”, 经过一手正,一手反的长期训练,能起 到“长桥发劲”的作用,如收回则可起 到“短桥自保”的作用。整套手法包括 了抱掌、推抱掌、左右双捋掌和双摩天 掌。
【例1】
分桥掌可变多种姿势。如图中的前锋手握拳(见图 184)。
推抱长利掌
依上势,掌根捺下掌(掌心相对),用肘拖回至肋间成 一字肘,再行肘向前方推出,要归中(见图185、图186)。
推抱长利掌
依上势,发掌根劲,用肘拖回至肋间成一字肘,再行肘 劲向前方推出,要留中(见图187、图188)。
依上势,发掌根劲,用肘拖回至肋间成一字肘,要留中 (见图189)。
推长掌
依上势,用肘推动向前直标,沉肘促劲(见图190)。
复荡持掌
依上势,双侧掌向前直伸,用虎口劲向劳宫处捺下,全 桥不动,掌心向下(见图191)。
捋将台掌
依上势,行肘底劲,用肘拖回将台成一字肘,掌心朝下 (见图192)。
双按掌
依上势,行虎口劲,用肘推动往下按,按至二仙下(与 图192同)。
双摩天掌
依上势,两臂贴肋,行虎口劲往上斜插(见图193)。
双捏按掌
依上势,由肘至掌根用力下压,向下按时运用劳宫劲相 送,压至丹田下,双指翘起(见图194)。
拆门解义:
双捏按掌、双按掌和单按掌,是要通过平时的苦练,使 练咏春拳者熟习和掌握运用掌根力,以及使肩、背的肌肉得 到锻炼。实战时该掌的杀伤力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充分地显 示出长桥下按的优势,例如我们在搏击中突然将对方的手下 按,对方身体会因此而失去平衡。
【例1】
乙方用拳打向甲方,甲方突然一按,同时用按乙方的手 又打回乙方的脸部(见图195〜图197)。
如果能熟练地同“标指”手结合出招,其杀伤力则会倍 增。
【例1】
在双黏手中,甲方突 然按下乙方的出手,使乙 方身体骤失平衡(见图 198)。
甲方即可趁乙方改变 身形,调整重心时以左手 突然用标指打乙方的脸部 (见图199)。
在黏手中,对方以直 拳(掌)攻击我方,我方 立即用桥手搭住对方手, 并突然将伏手变为按手,
将对方来手用寸劲往下 按,使对手身体平衡骤 失,我方乘势双手突然上标,
打向对手的眼或喉部。
分桥手一^抱掌一~^摊抱掌;双捋掌一^双摩天掌一- 按掌一-沉龙弓背掌,这一组掌法在“小念头”中属一气呵 成,连贯使用的手法。按掌-沉龙弓背掌在实战中,是最常 用的手法之一。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长期的实践,方可正 确和灵活地运用这套掌法。它是一套包含有化解对手进攻及 反击对手的掌法,在使用时可配合其他手法或拆为单式使 用。
【例1】
甲方用直拳攻击乙方,乙方即用摊手按甲方的右手,在 黏住对手后迅速按下,使甲方身体失去平衡而前倾,紧接着 用右指标上打对方的眼。如甲方以直拳攻乙方中路,乙方即 用双按手黏住对手,紧接按下双捏按掌,然后突然变沉龙弓 背掌打击甲方的下颌(见图200〜图202)。
【例2】
在黏手中甲方突 然用双按掌拿失乙方 重心(使乙方身体平 衡骤失,见图203)。
当甲方拿失乙方 的重心后,乙方必要 救腰,坐马回拉,甲 方即可乘势用弓背留 中掌打乙方的下颌 (见图204)。
沉龙弓背掌
依上势,十指端扣劲,回腕、沉肩 肘,向上斜冲成弓背掌,掌心朝内(见 图 205)。
分桥对指掌
依上势,以直桥使双掌相对,双掌 下摆指、外摆、背翘平指后握拳(见图 206〜图 210)。
拆门解义
这是一组气贵在缓的单双掌,它主要是对呼吸、运气和用气的训练。
左下摊伏掌
依上势,行掌根,掌心以劳宫劲顺 势往下捺(指不过中线),复用掌根、掌 背、虎口顺序往右跨移成半阴阳掌,不 过膝(见图211、图212)。
左下摊伏掌
依上势,行掌根、掌心、劳宫顺序 往下捺(指不过中线),复用掌根、掌 指、虎口顺序往左跨移成半阴阳掌,不 过膝(见图213、图214)。
左下摊伏掌
依上势,行掌根、掌心、劳宫 顺序往下捺(指不过中线),用掌 根、掌背、虎口顺序往左跨移成 半阴阳掌(左不过膝),反复三次 (见图 215、图 216)。
左骑龙沉肘摩耳掌
依上势,用肘把掌往上翘 指成拜佛掌(要留中)。用肘劲 以腕下摆指、外摆、翘平指,再用肘拖回成将台日字拳(图217〜图220)。
拆门解义:
左下摊伏掌、左骑龙沉肘摩耳掌是一组动作,下掌摸翻 掌赶上挑摊,是防中下路的进攻,在实战中起到下按和摊手 的作用。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去锻炼长桥发劲,以肩窝吐 力,达到气贯掌心,增强掌劲的目的,是增强内力不可缺少 的训练。在黏手中,对方突然以左直拳打我方胸部,我方即 用右手迅速下摸,便成下摊伏掌。如对方突然用左脱手打我 方左太阳穴,我方可
迅速用骑龙沉肘摩耳 掌将对方的手赶至外 帘,如拳诀曰:“里帘 必争”。
【例1】
乙方用日字打向 甲方,甲方即用左手 以下摊伏掌回击乙方 (见图221)。
【例2】
乙方突然用左勾 拳打向甲方的脸部 (见图222)。
甲方即用骑龙沉肘摩耳掌封住来拳,再用出直立掌回击 乙方(见图223)。
右下摊伏掌
依上势,化日字拳为 掌,用掌根、掌心、劳宫 顺序往下捺(指不过中 线),再用掌根、掌背、 虎口顺序往右跨移成半阴 阳掌,不过膝(见图 224、图 225)。
右下摊伏掌
依上势,用掌根、掌 心、劳宫顺序往下掠(指不过中线),复用掌根、掌背、虎口顺序往右跨移成半阴阳 掌,不过膝(见图226、图227)。
右下摊伏掌
依上势,用掌根、掌心、劳宫顺序往下捺指(不过中 线),然后再用掌根、掌背、虎口顺序往右跨移成半阴阳掌, 不过膝,反复三次(见图228、图229)。
右骑龙沉肘摩耳掌
依上势,用肘把掌往上提,翘指成拜佛掌(留中),用 肘劲以腕行下摆指、外摆指、翘平指、握拳,用肘底劲拖回 成将台日字拳(见图230〜图233)。
拆门解义:
与左右相同。
左归心膀
依上势,日字拳化掌 用肘劲推动,向斜前斜插 (掌指下插不过脐),插指 成半阴阳掌(膀手不过中 线,肘与鼻成一线)要留 中(见图234〜图236)。
拆门解义:
归心膀拳诀称膀手, 膀手在实战中使用的机会特别多,原因是咏春拳招式多为后发制人。 因膀手是先锋手,常先接住或挡住对方攻击 的手,然后再进行反击。故此,其招式在实 战中非常重要和实用。对付对方各种的攻击 手法(上、中、下各种手法),使用膀手常常 能起到卸力的作用,如拳诀曰:“禁中间飘膀 起”。膀手的妙处是在于不失不顶,彼先动 手,我则以手膀之。膀手主要起到把对方来 势化解的作用,把从任何方位和角度打来的 拳(掌)赶出外帘,又称“里帘必争”手。 应付对方的不顶不失是一经膀住对方来手,其膀必发,使对方措手不及,难以挣脱,配合身形的腰马桥,把对手打来的力予以化解。“禁头屹尾, 禁尾屹头”即对手禁头从头滑落,禁尾从尾滑落。所以咏春拳有“膀手不留拳手”的说法。
例如甲方上拳打来乙方 高膀起,并迅速变沉肘成弓 背留中掌将对方来拳起赶出 外帘,紧接着以“标指”打 对方颈或眼(见图237〜图 239)。膀手应用十分广,如 甲方用拳打向乙方,乙方用 左手膀起,右手迅速抓住对 方来手,沉肘、起左拳向对 方脸部打去。
【例1】
乙方用右冲拳打 向甲方,甲方即用左 膀手拦截乙方(见图 240)。
甲方用拜佛掌迅 速抓乙方的手腕,左 膀手化拳压打乙方的 头部(见图241)。
甲方将打乙方头 部的左手下按并用右 拳打击乙方的头部, 即“连环压打”(见图242)0
弓背留中掌
依上势,沉肘归中位。
左沉肘摩耳掌
依上势,行肘沉至肋留中,用腕翘掌,用 肘推动,向上斜插成摩耳掌,再以腕劲下摆 指、外摆掌、翘平指、握拳,用肘拖回成将台 日字拳(见图243〜图247)。
拆门解义:
左沉肘摩耳掌是以削为打,当膀住对方来 手时,即速变“禁尾屹头”之势,沉肘将对方手赶出外帘,再用标指封对方双眼(如 前膀手应用)。膀手的应用很广泛,我们 将在续篇的〈寻桥》中详细地介绍高膀、 中膀、低膀及单膀、双膀等要领和用法。
右归心膀
依上势,将日字拳化掌,用肘推动 向前斜插(掌指下不过脐),下插指成半 阴阳掌(膀手不过中线),肘与鼻子成一 线,要留中(见图248)。
右弓背留中掌
依上势,沉肘翘腕指,肘沉至肋底归中位(见图249)。
拆门解义:
与左相反应用。
右沉肘摩耳掌
依上势,行肘沉至留 中,用腕翘掌,用肘推动 向上斜插成摩耳掌,以腕 劲行半圈下摆指、外摆 掌、翘平指、用肘拖回成 将台日字拳(见图250〜 图 255)。
拆门解义:
与左方向相反使用。
推左日字拳
依上势,把左拳推出正前方(用腕 促劲),推尽后再用肘拖回成将台日字拳 (见图256)。
推右日字拳
依上势,把右拳推出正前方(腕要 促劲),推尽后再用肘拖回成将台日字拳 (见图257)。
推左日字拳
依上势,把拳推出正 前方(腕要促劲),用肘 拖回成将台日字拳(见图 258)0
拆门解义:
与前面的日字冲拳相 同,如果同其他的手法配 合使用威力就更大。
右铁指插沙掌
依上势,化日字拳为 掌,用肘向下斜插成半阴 阳掌,再用肘拖回成将台
左铁指插沙掌
依上势,化日字拳为掌,用肘向下斜插成半阴阳掌,掌 插下后暂不上回(见图260)。
右铁指插沙掌
依上势,化日字拳为掌,用肘向下斜插成半阴阳掌,暂 不上回,右手在外,左手在里(见图261)。
拆门解义:
当我方的手被对方抓住时,便可使出横铁指插沙掌脱手 (摆脱)。咏春拳师一般是不易被对方的擒拿手法制住,故使 用铁指插沙掌的机会较少,偶有使用也只是杀掌或斩脖。
【例1】
乙方突然抓住甲方的手腕(见图262)。 甲方迅速用左插沙掌“脱手”(见图263)。
【例2】
乙方手突然被甲方抓住手腕(见图264)。
乙方速用插沙指解脱(见图265)。
弓背将台叠掌
依上势,把掌提至胸际,左掌心向内,右掌心压左掌 背,双手留中(见图266)。
拖将台日字拳
依上势,用肘往左右肋间抽回,化掌为拳,成日字将台拳(见图267)。
收钳阳马
依上势,双脚掌前端 紧钳地面,双脚跟向内 收,随即双脚尖再向内 收,在此基础上双脚跟 再向内收即成双字钳阳 马(见图268、图269)。
垂肩掌
依上势,用肘力化 拳为掌,用肘推按双掌
咏春拳中的“小念头”是咪春拳的基本套路。在练习 “小念头”时最忌的是标手,因为它要求的是缓缓地推进, 一气呵成。练习者必须掌握正确的肘部位置,中线防守的要 领和攻防动作等的基本方法。在练习中,练习者应该反复地 练习嗦春拳中所有的挡、护等法和攻击法,在练习中还要求 双脚的位置始终不变,动作不紧不慢。要求每次至少用8分 钟的时间来练习“小念头”的手法,该手法是日后学习“黏 手”的基础。练熟‘‘小念头”的手法,不但有助于将来“黏 手”的练习,而且在实际的搏击中十分实用。
由于“小念头”在咏春拳中所占地位的重要,假如初学 者掌握得不好,会影响对味春拳的继续深達和提高。我们希 望每位味春拳初学者都要严格按标准的动作和要领去练好每 一个动作,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寻桥”和“标指”等高级 套路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浏览89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