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无限制泰拳基本步法组合训练
练习1五步组合练习
准备——格斗势
完成前滑步(斜前)
完成前进刺步
完成后滑步(斜后)
完成后退刺步
完取左侧步
完成右侧步
完成前进转折步
完成后退转折步
提示:熟练后,也可做自由的步法混合练习。比如前进刺步 接左侧步接前进转折步等等。
第七节无限制泰拳基本肘法训练
一有关肘法的知识輔棚嫌::丽厂
肘法,在格斗中出招极其快速,能多角度灵活施击,攻 击力度凶狠,具有极大的爆发性、欺骗性和实用性,因此是 无限制泰拳体系公认的难以防御,且最具破坏力和实效的近 战杀技。对初学者来讲,由于肘关节特别锐利坚硬的鹰嘴骨 结构,肘法是无霈多少训练,即可直接应用于格斗自卫的强 大的杀伤性武器。加上肘法多以头颈部位为主攻目标,因此 强劲准确的一击,有一锤定音的攻杀效果;^
肘法训练需注意如下几点事项:
1•用肘应以肘尖(图91)攻击,勿用前臂。
2•肘法强劲的攻击力主要利用腰身的拧转,双肩的摆动和 进步之势得以强化,其中尤以肩 关节为肘劲之興,因此发肘必须 注意全身协调^作,聚全身之力 以肩催发于肘尖。
发胂时,屈肘不可过紧,
双手和肩膀必须放松,以保证出 肘之弹性和松活。动作时,应快 速短促地挥动肘关节(动作不可 过大),在接触目标瞬间紧肘爆发 ——拳宜放松而贯力于肘尖——使劲力完全作用于目标。

一肘击出时,另一手肘必须封挡住身体头、胸、肋部要 害,做到攻守兼备。出招时,应避免有任何多余动作。
正确掌握时间和距离,敢于直接踏步逼近或插人对方双 腿之间打贴身肘,如此,方可使肘法攻击威力发挥至最大。
请高度重视肘法与步法的流畅配合运用。

- 准名~^格斗势
上体略右转,前(左)臂屈肘平抬至左肩侧(图92), 手部松握,后手(右)拳臂移至(头)胸前防护。
左脚前掌蹬地外辗转,重心前移,髋腰、肩向右拧转, 带动左肘从左向右平摆,左手松弛折腕置于额下,肘与肩平,意 念力达肘尖。右臂同时拉回护住右侧(图93、94)。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后(右)臂屈肘平抬至右肩侧(图95)。
髋、腰、肩向左拧转,右脚蹬地,重心移至前脚,后 (右)肘从右向左慢速平摆,意念力达肘尖,左臂保持防护(图 96、 97)。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前、后手平肘分解练习。
提示:(1)平肘路线应成弧形,并与地面平行。(2)击打方 向应和肩、腰转动方向一致。
练习2前后手平肘完整练习
准备——格斗势
前手平肘击出,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后手平肘击出,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前后手平肘完整练习。
练习3前后手挑肘分解练习
准备——格斗势

前(左)手肘略回收屈曲约30度(图98)。
左脚掌蹬地向上,肩关节放松上提同时,前(左)手肘 由下至上向前挑击,拳置耳侧,拳眼朝下,意念力达肘尖,右手臂护于右侧(图99、100)。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后(右)手肘略回收屈曲约30度(图101)。
髋肩引动上体向左拧转,后(右)手肘随身体转动由下 至上向前挑击,意念力达肘尖(图102)。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前后手挑肘分解练习。
练习4前后手挑肘完整练习
准备 格斗势
前手挑肘击出,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后手挑肘击出,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
练习5前后手斫肘分解练习
准备——格斗势
左脚前掌踏地,重心上提,同时,肩臂放松,前(左) 臂曲肘上提,肘与肩同高(图
103)。双膝稍弯曲下沉,使重心下降同时,含胸收腹弓腰,前 (左)肘垂直下斫,意念力达肘尖,后(右)手保持防护(图
104) 〇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上体略向左转,重心移至前(左)足,后(右)足脚掌 蹬地使身体重心上提,后(右)足跟随身体外旋,足尖朝前,同时,后(右)臂屈肘上提,肘与肩同高(图105)。
稍屈双膝,含胸收腹弓腰,重心下降同时,后(右)肘 垂直下斫,意念力达肘尖,前手保持防护(图106)。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前后手斫肘练习。
练习6前后手斫肘完整练习
准备——格斗势
完成前手斫肘,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完成后手斫肘,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
练习7侧击、后击肘练习
本练习以双足开立同肩宽,双手垂置体侧的姿势开始。
“准备”——双足开立式
双臂屈肘平抬,左臂上,右臂下,双手成掌,掌心朝下,双 肩自然放松(图107)。
双肘大小臂夹紧向两侧水平顶击,高与肩平,意念力达 肘尖(图108)。
恢复双足开立式,预备下动。
准备——双拳拳心相对,双肘屈肘90度,自然垂置于 两肋处(图109)。
双肘同时贴肋向后顶击,同时双拳外旋至拳心朝上,意 念力达肘尖(图110)。

恢复双足开立式,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练习。
练习8左右反肘练习
准备——格斗势
头部和上体左后拧转,重心移至前(左)足,后(右)
足蹬地,足跟外转,足尖朝前,同时前(左)臂屈肘平抬于胸 前,拳心朝下,肘尖指向左侧,随转体之势向左后方弧形反摆 击,意念力达肘尖(图111)。 ’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前(左)足蹬地,足跟向外辗转,足尖朝向右侧,头部 和上体右后拧,重心移至后(右)足,同时、后(右)臂平抬屈 肘于胸前,随势转肩从右后方向左侧反摆击,意念力达肘尖(图 112、 113)。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
练习9配步反肘分解练习
准备——格斗势
前手高抬肘与肩平掩护头部,同时,前(左)足向右斜 前方上一步,脚尖内扣(图114、115)。
前足内扣辗转,头部与上体顺时针拧转,同时,后 (右)足随身体向左后方作弧线拖滑式插步至双足与肩平行,后 (右)臂屈肘提臂平抬,借旋转之力向后打出后(右)手肘(图 116、 117)。

恢复格斗势。
如此反蒽练习。也可变换格斗势,做左配步反肘练习。
练习10配步反肘完整练习
准备一格斗势
连贯协调的完成配步反肘,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重复做右肘配步反肘练习。也可变势做配步左肘练习。 如此按节奏反复练习。
实用指南:变幻莫测的全方位击肘
在近身距离或狭窄地方对付暴力袭击,肘法是每一位无 限制泰拳习者最值得信赖,能力挽狂澜的最佳自卫武器,而 尝试从各种角度和位置,打出凶狠难防的基本肘法之变招, 亦是练好用好肘法的关键处
:〈1)平时除水平线摆击的基本招式外,在垂直线180度 由任何角度均可打出平肘的变招。其中以斜下砍的斜击肘运 用最多,攻击角度最为刁钻难防,其打击部位为下颏、颈项 和肩部锁骨,故杀伤力和女效性极强(图118)。其法为侧面 挥肘上冲,而后由高朝下在空中划一半圆砍斫(图119)。平 肘的另一变招就是在拳招用尽时,顺势化拳为侧身突人 内围,做后续短平肘连击,往往出其不意而凑奇效(图 120)。在近距离缠斗情形下,突然缩臂屈肘袭敌面侧、耳背 等部位,具必杀功效(图121)。

反肘的攻击角度和平肘相似,有直下砍斫,或由下 向上挑击等诸多变化,在实战应用极具突然性和威胁性。① 最有效是乘敌扑攻时,进行突击。②主动进攻,可先发前手 引拳或虚晃扰敌视线,然后以反肘突击。或者抓住机会,主 动地近身拨低对方前锋手,施以反肘突袭。③另一种情况有 [
如平肘,是在摔拳打空时,顺势旋身反肘。
第八节无限制泰拳配步拳肘法训练
所谓配步练习,就是配合步法的基本技术练习。在实际格斗 中,双方是不停移动的,因此学会配步攻击,是掌握无限制泰拳 实用技能的关键。初练时,习者可能上下配合不够协调,不要 紧,多练习几遍,就会熟练起来!记住:多练一分,则熟练一 分,这就是无限制泰拳的唯一秘诀。在后面的踢法和膝法练习 中,基本技术掌握后,应参照此一相同模式,进行配步踢、膝法 练习,因此在面将不再特别妄排。
练习1配步拳法训练
准备——格斗势
前进刺步同时打出后手直拳
后退剌步时打出前手直拳
左侧步同时打出后手摆拳 .
右侧步同时打出前手摆拳
前进转折步打出后手勾拳
后退转折步打出前手勾拳
前进滑步同时打出前手直拳
后退滑步同时打出后手直拳
如此反复进行练习。
练习2配步肘法训练
准备 格斗势
前进剌步同时打出后手挑肘
后退刺步同时打出前手挑肘
左侧步同时打出后手平肘
右侧步同时打出前手平肘
前进转折步打出后手平肘
后退转折步打出前手平肘
完成配步反肘 如此反复进行练习。
提示:(1)习者还可拳试进行两组练习的逆向训练或自由式 练习。(2)有时间也可加入斜进滑步打平肘的练习
实用指南:变角度攻防的实战威力在街头巷战中,大多数人只习惯于直来直去的直线式打 斗,因此无限制泰拳习者倘能善用变角度的左右侧步或斜向 前进步,斜向前进转折步(即将前进剌、滑步和转折步由正 前路线调整为斜前路线)配合攻击,在对付歹徒,特别是在 对付喜欢猛冲猛打或强壮型的家伙时,有非常巧妙的打击效 果:①变角度步法可使你处于对方攻击延伸线之外,你比较 安全;②你的突然变位,对方意料不到,会引起瞬间的迟疑; ③一旦击中,两力相撞,杀伤力会倍增。因此,无限制泰拳 特别提倡以攻止攻的变角度配步打法,请学员多加研习。
(图122、123、124)是现代标准泰拳格斗技术教程中变 角度攻击的几种母招或辅招技巧。这几个变角度技巧的共同 特点是在对方后手重拳出击之时,迅速移动右足斜45度右前 跨步闪开来拳,同时以后足蹬地,上体前倾约45度,重心置 于右腿之上,以肘或拳凌厉反击对手中位要害目标(采用上 勾拳时,还可反击对方下巴)。(图125)则是在对手逼近并 以后
f•重拳攻击的瞬间,右嗶侧步闪开,同时立即起左腿猛 扫对手暴露之腰腹部位(如距离适当,也可不移步,直接上 体后倒右手拍击对手来拳,同时以扫踢反击)。
(图126、127)所示是一组名日“巨人掠美”(又称“鬼 王搂美”)的杀伤力极大的辅招——当对方跨步向前出拳时, 习者立即左足侧前跨步变角度闪开其前手拳攻击范围,同时 以右直拳反击或以右臂将对手攻击臂格开。不停,立即左足 上步贴近对手,同时双手环抱其腰猛折上提,上体贴身下压, 下巴猛顶对方颈部或胸部,上下合力,使对手仰面重重跌之

于地。由于对方头部后仰倒地,其头部必受重创(现此招因 其致命危险性,在擂台上已被列为禁招.
第九节无限制泰拳基本防御训练
一有关防御的知识—
泰国拳坛数百年的实践证明一个格斗基本事实:那些只 有进攻技术而忽视防御技术的拳师,不仅很难取得胜果,且 极易受伤,患上多种拳坛后遗症。而在泰拳史上防御技术出 色的选手,大多头脑冷静,机智过人,反应敏捷,能充分发 挥高超的防御技术,令对手竭尽所能,也难以伤其筋骨。因 此,他们的受伤率要相对低得多,运动寿命也长,且战绩不 俗。70年代号称“泰南慧星”的无敌高手乃佛,身经百战, 一次未曾被对手击倒,其防御技术出类拔萃,堪称一绝。
完全实战的无限制泰拳体系更加强调防御的重要。为更好的 自卫,免受或少受歹徒伤害,习者应将防御技术等同进攻技术般 予以勤练,以练就拥熟过硬的防御本领。
无限制泰拳防御技术基本要点如下:
1•防御技术要遵循自然、简练、实用的原则,动作细腻、 轻巧、流畅,应待别注意克服初学时动幅过大的毛病。
2•防御时,要求习者保持心理冷静,注意力集中盯视对方 眼睛,余光泛视对方全身,以监察对方的意图和动作漏洞。对那 些虚晃式进攻和意向不明的动作不采取实际的防守,以免被对方 声东击西。最好的方法是在对手的动作完成到半或3/4的时候再开始防守。
无限制泰拳格斗势是最佳的防御姿势,在格斗中务必时
刻注意保持。 '
防御时,应尽量采取同侧防御法,即以对方攻击拳、腿 同侧的手臂或腿来防御,手肘负责中、上段防御,膝腿负责中、 下段防御。
在通过“空练”掌握基本技术之后,习者可与同伴进行 “喂招”式训练。即(1)双方默契配合,讲明攻防方法,然后一 攻一防,动作由慢到快,用力由小到大,直至全速全力的攻防。 (2)初步掌握防御技术后,可习防御加反击,即无限制泰拳体系的防御分为:(1)手防。(2)肘臂防。(3) 膝腿防。(4)闪躲防。四大类型,它们可以在实战中互相配合转 换,形成立体式综合防御,也可以与所有无限制泰拳进攻技术整 合,形成完美的防御反击。当然,在防御中有效的配合步法做进 退闪转的距离防御将事半而功倍。
练习1前后手扫格分解练习
准备——格斗势
上体略右转,前(左)手四指向上张开成掌型,从左向 右水平横向扫格,止于右脸颊侧。意念力达整个手掌。此时后 (右)手收于右脸颊侧旁防护,眼视前方(图128)。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上体略左转,后(右)手竖掌从右向左扫格,止于左脸 颊侧,意念力达整个手掌(图429、130、131)。
-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分解练习。
练习2前后手扫格完整练习
准备——格斗势
准确完成前手扫格,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准确完成后手扫格,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完整练习。
练习3前、后手拨格分解练习

准备——格斗势
上体略向右转,前手肘部上提外开,前(左)手成掌, 从上向右向左下呈半圆弧线拨格,止于左髋前,意念力达整个手 掌和前臂内侧。此时掌指朝下,掌心朝外(图132、133)。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上体略左转,后(右)手肘部上提外开,后手成掌,以 肘为轴,从上向左向右下呈半圆弧线拨格,止于右髋前,意念力 达整个手掌和前臂内侧(图134、135)。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分解练习。

练习4前后手拨格完整练习
准备——格斗势
准确完成前手拨格,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3)准确完成后手拨格,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完整练习。
练习5前后手盖肘防分解练习
准备一格斗势
上体略右转,前(左)手屈前臂成肘(同上臂呈45度 夹角)向上挑挂盖防,左拳拳心向里,正对耳侧,手臂夹紧,收 颏,含胸,固肩,意念力达前臂外侧。后手仍然保持防护(图 136、 137)
0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上体略左转,后(右)手屈前臂成肘(同上臂呈45度 夹角)向上挑挂盖防。此时,上臂同身体以腋窝为顶点呈90度 夹角,右拳拳心向里,正对耳侧,夹臂、含胸、固肩,意念力达 后手前臂外侧。前手可收回护住头部左侧,亦可保持原位高护 (图 138、139)。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分解练习。
提示:前臂上挑时,肘部切导过分上抬。(即上臂同身体以 腋窝为顶点呈90度夹角即可。

练习6前后手盖肘防完整练习
准备 格斗势
准确完成前手盖肘防,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卞动。
准确完成后手盖肘防,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完整练习。
练习7前、后腿抛膝防分解练习
准备——格斗势
重心移至后足,前(左)膝由中线向外侧抛摆,高与腰 平,意念力达膝尖侧锋和小腿外侧(图140)。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重心移至前足支撑,后膝由中线经前膝内侧略向右侧斜 上方拋摆,意念力达膝尖侧锋和小腿外侧(图141)。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分解练习。
练习8前后腿抛膝防完整练习
准备——格斗势
准确完成前抛膝防,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准确完成后拋膝防
,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完整练习

练习9后闪防分解练习
(1)准备——格斗势
?⑵重心移至后(右)足,上体向右稍微抒转,同时向后仰 闪约10〜20厘米,此时双拳仍保持防护,收颏,绷紧后颈(图 142)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
练习10后闪防完整练习
准备——格斗势
然后按4/4拍节奏,反复进行完整的后闪技术练习。 练习11左右侧闪防分解练习
准备——格斗势
重心移至前足,稍屈双膝,以腰髋为轴,上体向左侧转 30〜45度略俯低,右肩稍向前倾,双拳保持防护,眼视前方 (图 143、144)。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重心移至后足,双膝稍屈,上身右侧转3〇度左右,略 俯低,左肩稍前倾,双拳防护,眼视前方(图145、146)。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分解练习。(左、右侧闪实例参见图147、 148)

练习12左右侧闪防完整练习
准备——格斗势
准确完成左侧闪,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准确完成右侧闪,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如此反复进行完整练习。
提示:动作需轻巧流畅,动幅越小越好,实际运用时,只要头部能以最小的运动闪避,令对方攻击擦肩而过即町:记住:若 俯身过低,易遭膝撞,反击缓慢。
实用指南:无限制泰拳立体防御工程的圆通变化一无限制泰拳防御技术是最适合初学者的基本而又最重要 的立体全面的技术,象扫格、拨格、后闪等防御技术类似于 人的本能性防守动作,因此易学易用,且能够灵活变通和互 相联动,从而构成符合实际之整体防御工程,每个习者务必 重视,熟练掌握。
无限制泰拳的防御有一个基本原则.•即用最小的运动 来取得最大的效果。因此动作时不要做多余动作,动作幅度 不可做大,只要足以化解对方攻击即可。
扫格动作除水平方向以外,可根据对方动作来向高 低,调整变化出:斜土、斜下,甚至垂直向下按压的防御 (图149),如果反手以掌背防御,则成封格技术。
拨格从上到下的半圆弧动作,防御含盖面广,对付来 自躯干部,以及中段偏下的各种拳、腿、膝法攻击,均有良 好的格挡作用。有时,习者屈掌成勾(螳螂勾),即可形成勾 拨格挡,则既可防御,又能达到牵带控制作用。如(图150) 由弧到横水平勾手拨格的动作,可有效防御攻击肋部的勾拳 或直击,此即中国螳螂拳防御特技。
无限制泰拳许多防御技,特别是肘、膝防御技是攻守 兼具的。盖肘防就是典型的简炼直接,高效实用且攻守兼备 的阻挡式防御技,用以对付摆拳、扫踢等弧线型上段攻击, 效果非常显著。其基本用法是抬臂护头,肘尖朝向对方,在 其攻击路线内侧设防,让来拳打在臂上。在此基础上若动作

时将肘尖略外开,则防御同时,坚利的肘尖还可令对方攻击 |拳臂负痛受创,自信受挫。而盖肘备受推崇消打一体的致命 用法,则是在对方攻击同时,以盖防同侧足迅速踏入对方双 |足之间,这样在防御同时,肘尖可以借上体前冲之势,猛撞 对方头面或胸部要害,从而守中寓攻,出其不意予敌重创 (图151、152、153)。因此,配步盖肘前撞被视为泰拳和无限 制泰拳实用杀技之一。在无限制泰拳街巷格斗实战中,以此 技对付猛冲猛撞的悍敌,无需多大力量,即可发挥惊人的自| |卫威力。建议每位习者勤加钻研此技。
另外,与盖肘防异曲同工的“掩肘防”,也被视为泰拳中攻守兼宜的棊本致命杀技。基本技术类似摆肘,只是完成时,系以动臂手背相对异侧耳根,上臂与地面平行,上臂与前臂夹角为45度(图154)。实际运用时,主要用来防护对动肘异侧头部侧面的攻击,即以肘臂掩护——让对来拳打在肘尖或手臂上,或直接用肘摆扫对方来拳,令其挫痛。其配步战术应用一如盖肘:当对方欲以摆拳攻击头部一侧时,可以另

一侧手臂一边掩肘防御,一边以动肘同侧足向对方双足间踏 步(滑进、刺进或前转折步)逼入,此时肘尖即可强力击中 对方下巴等要害,倘时机距离恰当,借双方迎面对冲之力, 可令对手重创,甚至瞬间昏厥(图丨55)。建议习者多多参研 此技。

切记:但凡用肘,不妨大胆踏入对方双足之间!
! 5.看过拳击赛的人都会惊异于拳师灵动自如的身法,无
限制泰拳强调习者应掌握上、下、左右自如的旋屈、闪转的 身法技巧,因为这无论对于防御或攻击均有重要意义,是无 论如何强调都不过份的。
身法闪躲是最高级的防御技,灵巧的一个闪动,可 轻易避开甚多的攻击,而你的双拳随时可以反击。更重要的 是你的灵活将令对方无法捉摸。左右闪防的秘诀是向对方出
|拳臂的外侧移动,即对方出右拳,你的头部向其右侧移,出! 左拳,则向其左侧移动,如此,你可以处于安全的且有利于| 反击的位置(图156)。习者可以在镜前、摆动的沙袋前、陪! |练的攻击下练习闪躲和身法。配合步法,多多练习!
左右侧闪的摆体闪身动作是促进反击的有效手段。你不仅可以闪过对方攻击,更可变角度取得绝佳的反击空隙,同| !时摆体拧身获得的动势,可加长反击力距,大增攻击的威力(图156、157)为闪身后的勾拳重力反击。请细心体会!

泰国拳是拳、足、肘、膝立体交攻的攻击力极强的格斗术。在拳足全方位攻击中,欲做到风雨不透,确实很难。泰拳手在数百年实战中总结出多种拳肘腿膝立体联防,以及!
膝肘以硬制软、守中寓攻的防御效率极高的综合防御技巧。对此,习者可参照以下图解,在日常训练中安排进行,体验:久了,其中原理可触类旁通,而达自由组合应用之水准。(1)双臂联防——在对付合成式攻击或者重型武器攻时,例如肘打、胫踢之时,单手肘臂格挡的防护安全系数抵| 不上双手肘臂的联防效果。(图158、159)是泰拳师经常采用! 的一种双手联防技术,对付来自中位或高位的踢击。具体运用时,系以对方攻击同侧的肘臂屈肘贴身形成一面阻挡盾牌,| 同时另一手横向拍击或按压消卸对方攻击力度。运用此技对|
付高位胫踢或重拳时,则为一手肘臂盖肘阻拦,一手拍击共同防御。(图160)为双手垂肘举臂平行格挡拳攻,双臂联防之法。此技可防止对手重拳洞穿防线。运用此技可对付来自中、高位的扫踢和一时难以判明合成式高位连击。具体运用时,必须注意:①双手肘臂竖直高举,拳头约与前额同高,平行贴近,绷紧肌肉紧密护住头面、下巴等面高位要害(或略沉身垂肘挡护于中位要害标)。②对付来自侧面的扫踢或重拳时,注意运用侧身拧转和紧臂旋抗之法,使肘臂正面接触对手攻击武器,化解对方的攻击力度。

立体联防——在实战中,无论是泰拳擂台竞技,还 是无限制的街头格斗中,由于攻击的角度和路线极其多样, 故有时对手的攻击可以说变化莫测。例如对手可能先来一个 低位踢,引你防御,然后中途突然变招,高位斜踢你的头部。 对此,若采用单纯的防御技术去防御,甚易上当受骗,毕竟 对手的变化往往会超过你的应变速度。为此,在应付无法准 确判定的攻击,或对付突如其来的快打连攻之时,泰拳师本 能的就会采用拳、臂、腿、膝的上下立体联防技术,这在泰 拳擂台赛上是屡见不鲜的,运用于无限制格斗中一一主要是 在街头巷尾遭遇突袭或难以判明的乱打时——是转危为安的 实效防御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立体联防有数种基本形式,但其共同点 是:在单足支撑状态下,同时启动双手肘、臂与提起之腿膝 形成一个立体的坚固的防护面,使上、中、下段的要害, 同时置于严密的遮护之下,从而不惧对手突然变化,明显抵 消对手来自上、中、下三路任何;能的攻击,并为习者迅速 转人反击提供良好的基础。
——(图161、162)展示的是双手肘臂高举护住头面一 侧,同时辅以向外或向内的拋膝动作,防御对手的凶猛胫踢 的抛膝式立体防御。如图所示^对手的胫踢仅以拋膝即成功 防御,但双手肘臂高护所形成的防护面,却足以应#对手可 能由中位转向高位的踢击变化,或者同进以拳、踢发动的中、 高位攻击。注意肘臂与提起之膝应密接,形成无缝的立体防 御盾牌。(图163)是习者仅仅提膝防御,而肘臂没有予以立 体配合,导致对手洞穿防御直接命中的失败例子。
——(图164)所示为垂直向上提膝,同时配合高位肘 臂阻挡的直提式立体防御技术动作实用例。此种立体式联防

为纯粹的防御技术,其作用是上下联接形成一道防护面,护 住要害,对于中、高位踢击和冲势较猛的重拳攻击均有较好 防御效果。(图165)是以直提式立体防御低扫踢。(图 166)是泰拳手对付跨步前冲奪拳摆打突袭的对手时,采用直 提式盖肘立体防御法化解。其中直提之膝可以有效地阻挡对方的冲势,缓解危局(当然,习者也可以冲膝来守中寓攻)。 (图167)是以直提式立体防御对付高位扫踢,(图168)是泰 拳手以直提式立体防御渎消解对手腾空式高踢。

——(图169、170)展示的是对付同一侧的踢击所可采 用的两种冲顶式立体联防。这两个立体联防的分工是:高位 以肘臂来阻挡或格挡对方的踢击腿,同时提膝以膝尖向上冲 顶对方动腿膝关节下部,破坏其动作同时以守为攻,创痛对 手攻击腿腿部肌肉。(图171、172)为另外两个冲顶式立体联 防实例。

在对付中位扫踢或蹬踢之时,冲顶式立式联防可很好
I的采用。泰拳手往往在一臂阻防,另一手向下拍压控制词_ 向上顶膝,使对手玫击腿无可避免的受创。
-—若对方在中距离起腿高踢,泰拳手冲项式立体防御 有时会有如(图173)的变化。即小腿外摆以膝、胫部封挤, 限制其动作空间并破坏对手平衡。
浏览1,20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