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人体经脉的主千,又称“十二正经”。内属于脏 腑,外络于肢节,每-种托络左右‘各有一条,阴阳配偶,互为表里, 上下贯通,施及全身,、十二正经的顺序一般都按子午流注顺序排 列,十二正经是:?太阳W经序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 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 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鲜、足少唱胆经、足厥阴肝经。
入定
持续的高度人静叫人定,是练功的上乘境界。修炼之中要求 人定,是因为“定能生慧”。无尚智慧,必由定生,经过人定之后, 人便悟出许多深奥的道理。入定的境界高低.决定于练功的层次; 从人定的时间长短看s可分为小定和大定。一昼夜之内的人定称 为“小定”,七昼夜以上的人定称为“大定”。此外,还有一种间断 性的人定,即在一个较长的入定期内有短暂的“出定”。但即使暂 出定界,也必须闭目养神。
人之三宝
古人把精、气、神称为人之三宝。人之三宝,承天地转化滋生, 维持人的生命。
七门
道家气功认为人身上有“七门”是修道养生的重要门户。“七 门”分别是:“天门”在泥丸,“地门”在尾闾,“中门”在夹脊,“前 门”在印堂,“后门”在玉枕,“楼门”在气管,“房门”在心窝。
七情
“七情”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在情感方面的表现,包括喜、怒、 忧、思、悲、恐、惊七种。七情是人对外界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心 理状态的反映,同于生理现象,通常不会引起疾病。但由于过于强 烈或持久也会导致人体生病。七情过于强烈或持久,可能使脏腑 功能紊乱,气血失常,这是人体生病的内因。不同的情感变化,则 损伤不同的内脏。
七窍
“七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即二眼、二耳、二鼻孔和嘴。五脏 的精气通于七窍(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肾开窍于 耳、脾开窍于口唇),五脏有病,可以从七窍的变化得到诊断。
九窍
九窍指二眼、二耳、二鼻孔、嘴、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
八戒
气功界认为,烟、辣、怒、急、酒、劳、惊、虑为练功之大忌,被称 为八戒。因为,烟会使气乱,辣会使气散,怒会使气上,急会使气 反,酒会使气泄,劳会使气损,惊会使气下,虑会使气结。
八触
经过一段时间练功,由于真气的活动,经络的开启,身体各部 分可能会发生各种能动现象,最常见的有以下八种:
大:在练功时,有时觉得自己身体高大起来了。这是因为 真气的运行,使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力量增强,经络通畅,毛细 血管扩张,身体各部分出现充实膨胀的一种感觉。
小:在练功时,有时觉得身体变得异常矮小。这是由于真 气由外人里,集中丹田,出现的一种幻觉,很快就会消失。
轻;练功时,有时感觉身体轻飘飘的,好像要飞起来似的, 这大多是在吸气时出现的一种景象。这是因为吸气时真气向上 走,所以在练功入静时,觉得一起一落,“飘飘欲仙”。内功经书上 提到的“纳如起飞,吐如落雁”,就是对这种景象的形容。即使是 走动时,也有身体很轻的感觉,这是充盈的真气,随呼吸活动的 表现。
重:有人练功不久,感觉身体异常沉重,好像练武术使用 千斤坠一样。这是真气下行,沉人丹田的原因。
凉:这种景象多出现在练功有素者身上。当任督二脉相 通、心肾交泰、水火相济之时,心肾之间出现凉彻心肾的舒适感觉, 这是肾气充足,肾水上济的表现。
(6〉热:热的感觉出现得最快也最多,初练功不久,就能体察 到。一般先是手掌心劳宫穴发热,以后丹田发热,然后腰部发热、 四肢热、全身热,这是气通经络的第一步感觉,比较容易觉察。
(7)痒:皮肤瘙痒,头皮奇痒,是大多数练功者必经的一个过 程。由于平时一般人的经络欠通,一旦真气旺盛运行通过时,就会 出现痒的刺激。头为三阳之宗,平时肌肉活动较少,因而经络更不 易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当真气运行到头部时,就会发生头皮 奇痒的现象。此时切勿抓打拍击,阻碍真气运行,只宜轻轻按摩, 帮助其通过即可缓解。这种现象一般持续半月左右,即可自行 消失。
(8)麻:练功时,有时觉得身体某部位有触电感,或如虫蚁爬 动。这是因为真气在体内运行,某处经络似通非通之故。
以上八种现象,气功界称为:“八触”。实际上练气功远不止 这八种景象。《静坐要诀》中就有记载十六种景象。这些景象都 是正常的,有益的,是真气在体内不同形式的表现。
小周天
小周天是内丹术功法中的第一阶段,即练精化气的过程,也称 百日筑基。内丹术认为:人到中年,由于物欲耗损,精气已不足,必 须用先天元气温煦它,使后天精气充实起来,并使之重返先天精 气,这就是小周天练精化气的目的。完成这步功法,就可以防病、 去病。
练小周天,是指内气从下丹田开始,逆督脉而上,沿任脉而下, 经历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上、中、下三丹田和上、下鹊桥作周流运 转。内丹术中,特别重视任、督两脉。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 指出“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离 水火交媾之乡”。故小周天又称子午周天。子时为阴气已极、阳气 始动时,午时则阳气至极转衰、阴气初萌。故子午代表天体的日 月、人体的心肾、卦象中的坎离、方位中的南北。
大周天
大周天是内丹术功法中的第二阶段,即练气化神的过程。它 是在小周天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内丹术认为:通过大周天,使神 和气密切结合,相抱不离,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由于它的内气 循行,除沿任、督二脉外,也在其他经脉上流走,相对来说,范围大 于小周天,故称大周天。练大周天时,内气运行的路线,可因人 而异。
卫气
卫气,是肾中阳气所化生,出自下焦.滋养干中焦,升发于上 焦。卫气在发挥其功能时必须依靠中焦之脾胃化生水谷精微之 气。所以《内经•灵枢•营卫生成篇》云:卫气和营气一样,皆生 于水谷,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卫气虽行于 脉外,但靠肺的宣发可敷布全身,内而脏腑,外而皮毛,具有一种温 暖与保卫的作用。它能使毛孔开合抵抗外邪。卫气虚者,易出汗, 易感冒。
三全
“三全”指精满、气足、神旺。古人认为,在炼精化气入手以 前,必须先祛病补亏,达到“三全”,使生命力旺盛,才能正式研修 丹道。所谓“大丹不漏要三全,苦行难成恨恶缘。”关于三全的标 准,丹经中有“精满不思欲,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之说。古人 主要根据练功者的眼睛、牙齿、声音来判定三全的进益程度。艮: “神足现于目光,气足现于声音,精足现于牙齿”。另外,丹田充 实,步履轻柔,精神饱满,身心愉悦,这些都是三全的具体表。
大敦穴
大敦穴在足大趾端外侧,属足厥阴肝经井穴。如出现头胀头 痛、睾丸偏坠、疝气、子宫脱垂、腰痛血崩、遗尿、月经过多等症状, 练气功意守此穴位可使其好转和减轻,还由于它是肝经上的穴位, 肝病患者练功时意守此穴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魂七魄
道教认为人有“三魂七魄”,中医理论亦认为,肝属东方木而 藏魂,肺属西方金而藏魄。《抱朴子•地真》记载:“欲得通神,当 金水分形,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修炼者当制御三魂七魄,清除阴杂气质,使清阳之气常居其中,如此“神气常坚,精华不 散,则人不衰不老”。道教中的摄魂制魄法,究其内容,仍是修炼身 心的气功方法。
三昧真火
所谓三昧真火,指心、肾、膀胱之元气。这是道家功的术语。 《真仙秘传火候法》说:“心为之君火,而曰上昧;肾为之臣火,而曰 中昧;膀胱为之民火,而曰下昧。三气聚而成火散而成气,故曰三 昧真火。”
大呼大吸法
大呼大吸法是古代吐纳、导引采用的一种呼吸法,即用鼻使劲 地大呼大吸,或者是用鼻吸气用口呼气,每一呼一吸要求尽量延长 时间,要求每一呼、吸都要发出较大的声音,这是一种以扩大肺活 量为主的呼吸法,对增强体质、调动机体内气,以及对某些慢性疑 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浏览8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