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日、月、星称为天之三宝。天之三宝,运转四时,变易寒 暑,寓生生不息之机。
气的含义很广,概而言之,一谓物质,一谓功能。以自然界而 论,宇宙间的万物生长,发展与变化,都赖于气的运动。以人体而 言,气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功能表现, 诸如呼吸之气、水谷之气等等,都属于濡养周身的精微物质,而元 气、宗气、卫气、五脏六腑之气等,则属于人体的功能表现。
“气”又可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两种。元气属于先天之 气的范畴。元气生于先天之精,藏于人体命门。元气具有生命活动原始动力的重要作用。宗气是由自然界的大气和经肠胃消化水 谷所得精气结合而成,具有推动心脏行血、肺脏养气的作用。营气 来源于水谷精微,行于脉中,具有营养周身、化生血液的作用。卫 气来源于肾,布于体表,具有固阳于内,抵御卫外的作用。脏腑之 气,禀赋于先天元气,又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营养而发挥各脏腑的 自身功能。人体清气,各有其独特功能,但以元气的作用最为重 要。它是生命之本,是生长发育和各脏腑活动的启动因素。
气沉丹田
气沉丹田是指练功时,在采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用意识引导 气流继续下行获得的一种对丹田的刺激。在深吸气时,横膈膜下 降,导致小腹充实,并能使人体重心下降,步架沉稳,有助于改变头 重脚轻的现象,可取得清脑健身的效益。
气贯丹田
气贯丹田是指在练功时有意识地把气往丹田部位贯人,以加 强意识对丹田部位的刺激力量。实际上气贯丹田是加强对丹田的 刺激的一种强化手段,借以加强丹田之气,使该处真气充盈,以便 聚炼成丹,有利于培养元气,增强气感,疏通经络,增进健康。
太极
太极,原始混沌之气。《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因而出现天、地、风、雷、水、火、山、泽 八种自然现象,推行为宇宙万事万物。陈抟的《太极图》形象地表 述了太极内部阴阳两种力量相互对立、互相依存而消失运动,从而 引起整个世界变动的辩证思想。
无极
无极指无形无象的宇宙原始状态。《老子■二十八章》载: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德不或,复归于无极。”《列子•汤 问》中说:“物之终始,初之无极矣。”后来陈抟著《无极图》,阐述内 丹修炼的理论与功法,把无极作为内丹修炼的归宿,即炼神还虚, 复归无极。无极便成为内丹家修炼的最高境界。
五伤
古代养生家认为久视伤心损血、久坐伤肝损肉、久卧伤肺损 气、久行伤脾损精、久立伤肾损骨,谓之“五伤”。
五养
古代养生家主张春天养脾,夏天养肺,秋天养肝,冬天养心,四 季养肾,谓之“五养”。
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位指东木、西金、南火、北水、 中土。五行之色有:青木、白金、赤火、黑水、黄土。五行之时指:春 木、夏火、秋金、冬水,四时各有九十日,每时后十八日,由黄土主 之,故有土旺四季之说。五行之象是:木为青龙,火为朱雀,土为勾 陈,金为白虎,水为玄武。五行在人体是指:肾为水、心为火、肝为 木、肺为金、脾为土。五行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又生者为母,受生者为子,如肾为肝母、肝为肾子。五行 相关: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又克者为夫,受克 者为妻,如肾为心之夫,心为肾之妻。
五运六气
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运行于天地之间的自然之气。 用十天干加以推断,叫做“十干化运'甲、己年为土运,乙、庚年 为金运,丙、辛年为水运,丁、壬年为木运,戊、癸为火运。水运多 风,火运炎热,土运潮湿,金运干燥,水运寒冷。六气为风、热、火、 湿、燥、寒六种气候。这六种气候在正常情况下,春季多风,春夏多 热,盛夏多火,夏秋多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这六种气称为主 气,年年不移。上可充于天,下可临于地。充于天称为司大之气, 临于地则称为在泉之气。
五运六气的理论是在秦汉时期形成的。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 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保持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而天地自然的每 一重要变化,都会在人体内引起相应的反应,产生一定的影响。气 候的异常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对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都有着密 切的关系。古代养生家、医学家都非常重视研究天时气象的变化 规律,研究五运六气与养生的关系。
五色
“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种气色。按照五行五脏学说,青 属木、属肝,黄属土、属脾,赤属火、属心,白属金、属肺,黑属水、 属肾D
五邪
“五邪”是五种病邪的合称,有几种解释。一是指虚邪、实邪、 贼邪、正邪、微邪五种。按五行生克关系,五脏得病的情况是:凡病 从生我的方面传来,称为虚邪;病从我生的方面传来,称为实邪;病 从克我的方面传来,称为贼邪;病从我克的方面传来,称为微邪;本 脏受到同一属性的病邪侵犯而致病的,称为正邪;一是指风、寒、 湿、雾、伤食等五种病邪;一是指中风、中暑、中湿、伤寒、饮食劳疲 等五种病邪。
五荤
医学家李时珍认为小蒜、大蒜、韭菜、芸苔、胡荽为五荤;道家 认为大蒜、小蒜、韭菜、胡荽、薤为五荤;佛家认为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葱为五荤。按传统气功要求,习练气功要忌食五荤。
五液
由心、肝、脾、肺、肾所化生的液体叫“五液”。即心生汗,肝生 泪,脾生涎,肺生涕,肾生唾。五脏的活动与五液有关,故五液分泌 异常即为五脏病变的表现。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是古代用以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方法。天干指: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 午、未、申、酉、戌、亥。天干的属性和方向是:甲、乙属木,为东方。 丙、丁属火,为南方。戊、已属土,为中央。庚、辛属金,为西方。 壬、癸属水,为北方。地支的属性是:子为阳水,丑未为阴土,寅为 阳木,卯为阴木,辰戌为阳土,已为阴火,午为阳火,申为阳金,酉为 阴金,亥为阴水。
内丹
传统气功中的“内丹”一词是相对于“外丹”而言的。最早的 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时高僧慧思禅师(智凯的老师)所撰的《立誓 愿文》里面提到:“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内丹术也 是道教气功的核心。是将人身比作炉鼎,以精、气为药物,神气混 融。经过一定程序的炼养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聚不散,这种融 合物,道家称之为内丹。元李道纯《中和集》:“身心合一,神气混 融、性情成片,谓之丹成,喻为圣胎道教气功认为,由太初无形无 象的“道”(为一)生出真元之气,真气分化阴阳(为二),阴阳再生 成三(在天为日、月、星,在人为精、气、神),三衍生出芸芸万物,是 为顺行,即有生有死,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道。内丹术(气功)则在 逆而行之,所谓炼精化气,合三为二;炼气化神,合二为一;炼神还 虚,一归无极(道)。从而达到重返本源,长生不老的理想境地。 内丹之称始见于唐朝。隋唐之际内丹术逐渐为社会知晓。而到了 唐末五代,研讨内丹术已成为一种风气,其中以钟离权、吕洞宾、崔 希范、谭峭、陈抟最为著名,并为内丹术的理论形成奠定了基础。 到了宋元时期,内丹术取代外丹术而盛行社会,并形成了以南宗、 北宗为主体的宋元内丹派,成为我国古代气功史上最重要的流派。 内丹术是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一种手段,其中有许多非科学的东 西。但它把人本身作为考察研究的对象,竭力去了解人与自然、社 会的和谐关系,把延年益寿、开发智慧作为主要目的,把生命的奥 秘、生命的机能和物质基础、生命的新陈代谢作为研究的课题,这 些都为气功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气功快速阅读法
快速阅读法是近20年来在美国和西欧日益盛行的一种读书 方法,但通晓快速阅读方法,古今中外皆有之。韩国教授金涌真发 明的气功快速阅读法,可以达到每分钟阅读20万字的速度,对书 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量达60%以上。据介绍,气功阋读法是一目一 页,并且翻书的速度远远落后于读书的速度。气功快速阅读法所 练的静功“慢呼吸法%该功练成后,再进行一段时间的特殊训 练,读书速度就会迅速加快,以致达到每分钟几十万到上百万字的 速度。
浏览1,86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