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无限制泰拳以攻止攻战法

所谓以攻止攻,就是指以快打慢、以打为消、以我为主的高 级战术打法。通俗一点讲,就是在对方进攻时,并不注重对方出 手还是出脚,采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术方法,直接攻击

或阻截对方。以此战法对付那些蛮不讲理,懵冲懵撞,自以为是 的歹徒,最具效果,常可制敌要收不能,要发未至的半势之中, 至少也可有效的阻击对方攻势,破其信心。因此,以攻止攻,是 无限制泰拳首要的以攻为守的自卫战法,特别适合反应和动作较 快,以及身高体重弱于对手的习者。

图片11

无限制泰拳以攻止攻法,形式很多,一般有掌按、脚撑、膝 抵、拳打、肘压等,其中尤以踢法以攻止攻最为安全易用,属必 精技,而拳、掌、肘、膝等近距技法以攻止攻,要求判断更准、 反应更快、动作更为敏捷。

一、以踢法为主的以攻止攻战法

以蹋法实施以攻止攻,具有多重优势踢击力大,可抗住对方强大冲势,杀伤力大。(2)踢来自下段,隐蔽难防;(3)踢击放长可击远,收髋可踢近,适应范 围广。出击时,上体自然侧倾或后仰,可避甚多上段攻击,攻守 协调。有时,即便踢击止攻失败,也有肘、膝、拳等多种后续补 救手段。所以,踢法以攻止攻倘能娴熟应用,几乎可以用来阻止 对方任何形式的中、远程攻击,这是广为现代泰拳和振藩截拳道 实践所证明了的。

具体运用时,需遵循以下要领

首要沉着、冷静、大胆。记住:对方冲得越无顾忌,重 心越靠前,动作舞得越大,对你越有利,大胆迎踢,轻而易举。

善于控制距离。这点很重要,始终与对方保持中、远距 离,这样即使反应、动作稍慢,也有充足时间反应和动作。

注意监察。面无表情,集中注意对方的双手或眼睛,对 方一动,看准其动,甚至不管他怎么动,只管原地或垫步起腿踢 击其身体中线,必能见效。•当然,最好分清对方是虚招还是实 招,在其动作半途截击。

一般宜用前腿止攻。但距离较远,判断准确,以后腿止 攻效果更好。

截踢时,双手注意配合必要防护。

截踢之后,应立即发动迅猛强攻。

以踢止拳

以踢法制止対方拳攻,其以长制短的效果特别突出,在实际 的街斗中,用拳歹徒占绝大多数。因此,以踢止拳应用的机率相 对高出很多。

切记:不管对方出何拳,只管截踢,百无一失。

(图476)和(图477)分别为下、中段前踢制拳。(图478) 和(图479)为下、中段扫踢制拳。一般采用扫踢制拳时,宜用 对方出拳臂同侧之腿施踢。(图480)和(图481)为下、中段蹬

踢制拳。制拳踢击目标一般为中线腹、裆部,以及对方肋部和前 锋腿(即进步的前腿)的大腿部和膝胫部。

图片12 图片13 图片14 图片15 图片16

4.以踢止踢

以踢止踢有两个形式:一是起腿封阻对方动腿(出击腿)或 支撑腿,破其踢或使攻势受阻,以此制造后续连攻良机。此种打 法,在现代泰拳中谓之“制军”,是常用常新的绝妙战术。一般 阻截踢击时,支撑腿和动腿应保持微屈,以便缓冲(控制)对方 攻击冲力;二就是直接截踢对方因踢击而暴露的要害部位,破腿 同时,直接予以杀伤,“截”与“击”相合。

封截阻踢时,无限制泰拳提倡以直线型快腿——蹬踢施 展,以取“两点之间,:|线最短”和攻击距离长之利,封阻对方 动腿膝胫或足背(图482)、大腿内外侧、正面和大腿内侧根部 (图483)、同侧腰髋(图484)、臀部或大腿后侧(图485),以及 支撑腿内侧膝关节处(图486)。一般对方踢击时,支撑腿膝关 节会配合外转,因此直线截蹬其膝关节内侧刚好。但以扫踢阻踢 时,则以对方支撑腿膝窝为最佳目标(图487、488)。值得一提 的是:初学者出于对对方动势和双方过分接近的畏惧,多不敢阻 踢对方支撑腿。其实,抓住对方支撑腿转动变化方向,大胆迎进 阻截,以快制慢,极易得手,特别是对付喜欢以后腿做大幅度中段和高段踢的对手,实效独具,不妨与同伴模拟练习,或以树干 为目标,多加练习,建立信心。

图片17 图片18 图片20 图片19 图片21

(2)直接截踢对方要害以攻止攻破敌踢势时,多以对方中线 身体大目标为攻击部位。(图489)为蹬截小腹或裆部;(图490) 为前踢截踢对方裆部或动腿大腿底部肌群。

(图491)为下段低位蹬踢对手支撑足破对手转身旋摆性腿 击(鳄鱼摆尾)。(图492、493、494、495、496)为一组以踢破 拳成功之后的一发三连式组合攻击实例。记着:在格斗中一旦占得先手,必须抓住机会连攻。(详见一发三连战法)。

图片22 图片23 图片24 图片25 图片26 图片28 图片27

二、以肘膝止攻战例图解

1.盖肘前撞以攻止攻

(图497、498、499)为盖肘前撞以攻止攻的实战图例。在这 里,首先保持距离,严密监察对手,当发现对方向前进步准备出 击之时,立即迎着对手攻击之势,盖肘护头之时屈膝重心前倾,以锋利肘尖顶撞对手头面部要害,以攻为守,攻守一体。不停, 后手平肘续攻奠定胜果。

图片29 图片30

2.盖肘配步前撞以攻止攻

(图500、501、502、503)为看准对方短棍来势,不退反进, 果断侧身跨步踏入对手内围,盖肘前顶,以攻止攻。在这里,你 不必担心进身的危险,因为事实上对方以短棍攻击时,其力常凝棍端,大胆踏入,不仅让你被攻击目标脱离对手短棍威力作用范 围,令其棍扫空。加上盖肘本身防护作用,安全性反而更好。而 踏步前撞加对手冲前挥击之势,更可使你的盖肘顶撞威力倍增! 可称攻守兼备的精妙技术。不管成功与否,紧接以平肘打和冲膝 连击,可彻底打垮歹徒。

图片31

攻击性立体防御以攻止攻

(图504、505、506)所示即当对手中位扫踢之时,一手向下 格压其腿,一膝上冲,以攻击性立体防御式打法以攻止攻(以此 法对付中位之拳击等亦颇具威力),紧接而出的低位蹬踢对方支 撑腿则顺理成章,简单、直接、有效。

图片32

第六节无限制泰拳一发三连战法

一发三连战法是无限制泰拳速战速决战略成功的保证,虽然 在本节是以先发制人,主动进攻的战法形式出现,但其可与无限 制泰拳所有战法相合,无论习者在自卫时,是发动首攻,还是被 迫反击,一旦得手或稳定住阵脚,都必须依循一发三连之诀,及 时以暴风骤雨般的速攻强击压制对手,直至取得全胜。

一发三连战法是指每逢发招攻敌时,一招击出,必须立即接 续两招乃至更多招连续攻击的战术方法。其战术意义有两层:一 是如果对对方第一击,就令其受创或阵脚错乱,我可及时予以乘 胜追击,将之彻底打垮;二是倘遇敌同时反击,我亦可倚仗主动 连攻之利,以攻为守,以攻止攻,继续压制,使其无法脱身,稳 定阵脚,则长攻必下。

一发三连要求充分发挥四肢八体整体武器作用,一发而不可 收,实施连贯不断之立体打击。其基本原则是:

在中、远距离上;应以简练、直接的前手直拳和下段踢 法(本人擅长的)先导动作。不求一击即中(能中最好),关键 旨在安全的造成对方错误防御并建立双方的接触关系,以为连续 打击创造条件。近距或在有把握的中距主攻时,则应力求乘敌不 备,第一击即产生威力。

尽量采取上下左右反差较大的立体打击,前动为后动创 造条件。

不要为了重击对手而扩大动作幅度。

尽量近身打贴身战,充分发挥无限制泰拳肘、膝重武器 威力。

必须实施目标定位打击,只要准确,攻击必能产生最大的效用。

近身后,应灵活采用踩足、抓手扯衣、箍颈旋摆对方头 颈、肩膀(具体参考缠斗战法)之法,控制对方重心,令敌无法 退出连攻火力之外,从而最大限度取得连攻威力。

一、以拳打为先导的实战例图解

在远或中距上(图507),突然后足变角度斜向前跨至 对方外侧同时出前手直拳攻击对手高位(图508),不停,立即 以后足(原前足)前踢对方低位(图509),随势落步以右手平 勾拳和前手平肘连击对手头部(图510、511)。整个动作要讲究 节奏和连贯,一气呵成,以上下变化和连打摧毁对手的防线。

当遭遇歹徒时,突然前足斜线前跨进人对方前足外侧, 同时后手直拳快击其头部(图512、513),不停,趁势单手扳颈 (或双手扳肩或双手箍颈)发动连续膝击(图514)。

在(图515、516、517、518、519)这一组实战例中, 采用突发的前手直(刺)拳引路,带动后足凌厉的低位扫踢使对 方受创,随后的冲膝和斜下的平肘打足以令对手失去战斗力。

(图520、521、522)中,前手直拳可虚可实,目的主 要是遮蔽对手视线,分散其注意力,从而为后续的内侧低位扫踢 和后手中位重拳创造机会。

这是一组三拳连击的组合,后手短拳可虚可实,掩护前 手勾拳击肋腹,后手摆拳(或平勾拳)击头侧。流畅连贯,富于 变化,每一拳都可为下一拳创造机会。习者以后可多体会三拳连 击的拳法组合——最后一拳大多与第一拳攻击目标相一致。(图 523、 524、 525)。

图片33 图片34 图片35 图片36 图片37 图片40 图片42 图片41 图片38 图片39

二、以踢法为先导的实战例图解

如果你的对手是个只会用拳的家伙,那么多用踢法做先导攻 击,必可置对手于无所适从境地。

面对歹徒(图526),先以突发的一记低位扫踢开路, 建立接触并打散其注意力(图527)。不停,立即以后手直拳重击对方高位目标(图528),随即把握主动,施展箍颈膝撞(图 529)。注意踢拳配合高低和轻重节奏变化,流畅一体,快、准、 狠。

在斑代泰拳中,有一种强悍的一发三连的打法“冲杀”,

图片43 图片44 图片45

即以虚足蹬敌腹部开路,随以拳足压制式连攻,迅速摧垮对手。 在无限制格斗中运用,亦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杀伤力。以下两组实例展示了“冲杀”的不同变化应用,其中妙处,习者需到实践中 去不断体验,以求有自我心得和灵巧之冲杀技艺。

对峙中,突然垫步以前足刺蹬攻击对方腹部(图530、 531),打破对方之间架平衡。随势落步近身,一手格压对方一臂 防其反击,一手单手攀其颈下拉使其前俯,发动膝撞(图532、 533),不停,继续压制其颈,以斜下平肘发动决定性的一击(图 534、 535)。

图片46 图片47

与敌对峙时,对方一举一动都要注意观察,以处处抢占先 机。这里,抢在对手行动之前,先以中位刺蹬开路,打乱其攻击 意图(图536), —踢得手之时,立即以后续的后手直拳和前手 直拳连步进一步扩大胜果(图537、538)。最后,有力地后足低 位扫踢(图539),足以解除对方战斗力。在无限制格斗中,第 一踢直蹬对方裆部或后续猛攻对手重点目标,这是十分合理且非 常有效的’。——击中的,当可速战速决。不过,习者务必对擂台竞 技、友好切磋与无限制自卫格斗之间的区别,要有极其明确的认 识一你必须对你自己的行为和后果负责,一切不可超越法律或 道德规范行事,如此方为一真正的武者。

以上一发三连的实战图解范例仅供参考练习,在实战中,你 不可能以不变的招式去应敌,因此习者应在业余结合前面所学合 成技术和原型,融会贯通的勤加练习,努力培养自由流畅、紧 密、连贯、定位打击的立体合成攻击意识。同时,注意根据自身 特长,精练数组具有个人风格的3 ~4动为一组的连打得意技, 以增进自信,促进实战时更加有力的变通发挥。这里,对近距发 动的“一发三连”打法未作举例,因其原理相同,成功更易。

图片49 图片51 图片50 图片48

在无限制泰拳自卫中,防御反击战法多用在遭到对方突袭, 或对对方攻击有所察觉,但不想主动攻击之时。有时,倘对方实力较强,强攻不利又无法脱身时,可先主动采取防御反击战法, 再伺机速攻压制破敌。

无限制泰拳防御反击战法以攻止攻两类,在实战中是互相结合运用的:

攻守同期法:即在格档或躲闪防御同时做出反击。是效 率很髙的防御反击法。

先防后攻法:即先釆取格档或躲闪防御,避开对方攻 势,然后趁其回防,“旧力已过,新力未生”之际迅猛反击。

防御反击一旦得手,必须一发三连,速战速决。

一、攻守同期的防御反击实战图解

这是一组在对方出后手拳攻击之时,以后手从内侧格挡 对方攻击臂同时,以低位扫踢反击对手大腿外侧的实战图例(图 540、541、542)。在具体执行中,格挡和上体向后侧倾,足以使 自身被攻击目标处于对手攻击范围之外,不过必须整个动作要上 下配合协调,格挡快速、准确。

此技也可如(图543)般,以前手从外侧格挡对方攻击手臂 的同时踢击。习者可通过反复练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应用技术。

(图544)为从内侧向外侧格挡对方直拳或抓肩,同时 施以冲膝反击。(图5奶)

当对手以摆拳击向高位目标时,前手盖肘防御同时,后 足中位扫踢对方腰腹部(图546)。

(图547、548)为两例变角度闪避对手拳击或足踢的同 时,报以低位扫踢或摆(勾)拳反击的战例。

(图549、550、551)是以低位扫踢破对方高位扫踢的 实战例。图中习者首先斜前侧移闪避,并走马移位至最佳扫腿角 度,在对方支撑足随踢击而转至内侧朝向习者时,正好扫中其支 撑足遐窝。此种实效技法在运用中需注意两点:一是反应要快,走马移位准确;二是低位扫踢要快,后发先至踢得准、狠。另 外,低位扫踢时,与对方攻击腿同侧手(包括另一手)要注意格 拦对方腿,而低头收领是防止被对方髙踢误伤的自护措施之一。请习者到练习中去不断体会。

图片52 图片53

二、先防后攻防御反击实战图解

此防御反击方法,防御和反击动作虽非同时,但仍然是紧密 结合的整体,切不可分开看待。

先防后攻利用的时机应是对方攻击失败收手瞬间,因此时对 方正处于“前动已老,后动未起”防御薄弱之际,所以习者只须果断做“时间差”反击,必可奏效。

防御后反击手段多种多样,应根据对方收手方式,双方距离 和本人防御姿势,采取适当手段精简、直接的反击其空当。有 时,为加快反击速度,节省时间,可灵活的采用防御的手或腿直 接进行反击,往往更具奇效。

在对峙中,如采取防御反击战术,可与对手保持好距 离,迫使对方攻击必须进步缩短距离,从而获得充分的准备^ (图552、553)系使用综合防御方式——后手掩手前伸,将对方 攻击臂拦于外侧,同时前手配合拍击——防御对方的后手重拳。 不停,掩手压制对方之肩或攻击手臂施以上膝(图554),紧接 着以一记凶狠的平肘结束战斗(图555)。

当对方主动以大幅度摆拳攻击时,可主动向对方内侧进 步同时盖肘阻挡防御(图556、557),一旦取得近身打肘良好位 置,立即以后手挑肘凌厉反击(图558)。

相同的,也可采用平肘反击对手(图559)。

在(图560、561)中,以从外向内的扫格对手后手直拳 防御之后,立即借对手攻击拳回收之势以后手直拳快速反击。反 击拳并不收回,而是以掩手方式贴挤对手之臂同时交错换步发动 中位胫踢(图562、563)。整个防御和反击必须注意时机、间距 和节奏之良好把握。

在(图564、565、566) —组实战例,对付同样的攻击, 采取同样的防御(握拳扫格)和第一个反击打法,即拍格来拳— 后手直拳反击,但后续的踢击则变成了低外的外侧扫踢。事实 上,采取何种具体的防御反击方法需依当时情况而定,且对付同样的攻击,可采取不同的反击手段 没有绝对的限定。在自卫中,为取得定位沉重打击效果,将最后那记低位扫踢变成低位的 前踢腹裆部,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图片54 图片55 图片56 图片57 图片58 图片59 图片61 图片60

格斗中,不要在乎一定要采取何种手段,或注重动作是否美 观,关键在于当时所采用的防御和反击能否如愿达到目的。

——在街头格斗中,歹徒动不动伸手就揪住前胸,兜头便打 的事情时有发生。下面这一组战例就是告诉你如何防御反击: 首先反应要快,迅速以后手拍开对方手腕使之偏向并顺势向 后搂带,让对方重心不稳,同时后足大步斜前跨入对方前腿外侧配合掩手攀颈(图567、568),不停,扳颈下拉上膝反击(图 569),继续控制使对方前俯,斫肘砸击对手背脊(图570)。整个 动作务必果断坚决,流畅连贯地完成。特别是拨腕上步扳颈动作 要配合如一,不可迟滞。习者不妨在同伴配合下由慢到快反复练 习此一动作,直至应用自如。

图片62

(图571、572、573)所示为对方以前手直拳攻击时 (或伸手抓衣时),斜前踏人对方攻击臂外侧结合双掩手综合扫格 防御。不停,双掩手顺势化为扳颈和压背的控制动作令敌俯身, 同时施以上膝反击。此组战例与上组战例采取的防御方法以及膝 撞反击大同小异,请习者到练习中仔细体验。

图片63 图片64

这里介绍两个对付蹬踢的防御反击战例。采用的防御手 法均为从内向外,从上向下弧线拨格技术。

在(图574、575)中,当成功地拨格防御对手的直蹬之 后,应立即乘对方攻击足落地瞬间以摆或勾拳(根据间距而定) 发动凌厉反击,由防过渡到反击均由前手完成,流畅连贯。(图 576)之后续的低位外扫踢则十分自然有效。

图片66 图片67 图片65

在(图577、578、579) —组实战例中,以拨格防御成功 之后,拨格之手仍然顺势搂刁其脚腕外甩,同时发动后手重拳反 击。在这里,从防御到反击的转换十分迅速,往往令对手反应不 及。而外甩动作使对方控制不住重心斜前落步,为己方后续的前 足异侧斜跨转身反肘打创造了良好条件。

图片68 图片69 图片70

(图580、581、582)为一组近身短打由拳化肘的防御 后连续反击的实战例。在这里,在埯手向外扫格对方攻击臂内侧 防御对手摆拳攻击之时,应同时向对方内侧进一步,大胆近身, 从而为后续的前手勾拳击腹部(或心窝),并顺势化为由下至上 的挑肘反击打下基础。此组实战防御反击技巧能否成功,关键在 于防御同时敢不敢大胆近身。

图片71 图片73 图片72

在擂台上,泰拳师素以敢于贴身搏击闻名,表面看其技 粗犷强悍,实际上除此之外,也具科学细腻一面。这里介绍的两 组防御反击技即可反映一斑。

在(图583、584、585)中,当对方主动进步出直或摆拳 攻击时,立即果断地前足跨步迎进,以与对方攻击臂同侧之手掩 手从内向外扫格防御同时,以另一手掩手封压对方未出的拳头, 防止其出击。不停,乘对方攻击受阻反应不及瞬间,前足跨步逼 近前手平肘掠击其下巴重创之。

图片74 图片75

在(图586、587、588)中,当对方伸前手欲抓拿或出拳 之时,立即迅速前足跨步逼入,以前手手臂格压其臂肘弯,破其 动作。不停,防御手化作攀颈手,下扳其颈同时迎以凌厉平肘 打。

图片76 图片77 图片78

上述两例中,防御成功均在于抓准时机,毫不犹豫果断跨人 逼近对手,借势压制其攻击之势,并为后续近身内围反击创造最佳时机。

一一关于扫踢(图589)的配步实用技法,我们在前面有关 章节已有详细图解,在本节中,我们为习者再介绍两大实用三宫 步扫踢防御反击技法。虽然运用者分别采用的是右或左架格斗 势,但其共同之处均是向对方攻击拳臂外侧斜进闪避,同时为后 续扫踢反击找到极好的位置和角度——记住:最安全有效的防御 之一就是闪向对方攻击拳、腿的外侧。

图片79

籲在(图590、591、592)中,对方以凶狠的后手重拳跨步 直击,在对方拳击即将击中之际,突然前足向其拳臂外侧斜进闪 身,脱离其攻击范围(注意:双手要配合扫格其臂,使自己更为 安全)。不停,以一记凶狠的低位扫踢反击对手重心腿——前腿 内侧涠窝部。踢击准确的话,足以令对手失去平衡,移动不灵, 战斗力大大下降。

图片80

在(图593、594、595)中,采取左势与敌对峙,并严密 监察其一举一动。当对方突然进步以前手直拳攻入时,及时的从 其拳臂外侧斜进闪身,同时双掩手扫格配合防御。不停,对准对 方因出拳而空虚的身体中位扫出一记沉重的胫踢,重创之。

图片81 图片82 图片83 图片84

在实战中,对付直线的拳或腿部攻击时,采用上述配步扫踢 极其有效。但必须强调的是:

①要向对方攻击拳臂外侧闪身。②闪向外侧时,距离要恰 当,既不可闪得太远,也不可太近,以利迅速变招转入凌厉反 击。简言之,如以扫踢反击,就要进入到你扫踢能够有效触及对 手目标的位置和角度。此需在训练和实战中不断磨练。③扫踢何 种目标依双方当时的站位而定。但低位扫踢时,应尽量扫击对方 重心腿外侧或内侧目标,因为对手重心越是集中于被攻击腿,其 受伤程度将越深。④要准确把握斜进侧闪的时机。早了,对方可 变招,迟了,则必被击中。这需通过大量的相关技战术训练来掌 握。另外,双手配合护身和防御,可为你的安全提供了双保险。 而防御完成之后,双手可顺势转为战术性控制动作,以为下一步 反击做好准备。⑤记着:斜45度左右跨步闪向对手攻击拳、腿 之外侧——即对手攻击“盲区”,对方不仅无法以另一侧之拳、 腿发动反击,还必须重新调整自己的站位,才能进行有效地防御 和反击,否则其无法摆脱背势的困境。

图片85 图片86 图片87

第八节无限制泰拳内围缠斗战法

泰拳擂台争霸战史表明,无论内战或外战,泰拳克敌制胜的 重要法宝就是贴身内围缠斗。此战法在泰拳与国际武坛“碰撞” 之初,更曾以其髙度实效,屡立奇功,令国际武坛为之震惊。可 以说,真正的泰拳髙手,必精通内围战。

真实的街头格斗中,发生短兵相接的内围缠斗十有八九。不 论是为了在各种空间应付突如其来的近身侵犯,还是从速战速决 自卫战略出发,无限制泰拳习者都必须娴熟的掌握内围缠斗技巧 和方法。当然,内围缠斗战法虽然凌厉,但习者亦需同时认清在 对付多人的街头格斗自卫中,内围缠斗技巧存在的机动性和应变 性不足之处,以达在合适场合合理变通应用之效。

一、内围缠斗主要技法和原则

无限制泰拳内围缠斗主要技法有三类:(1)以头颈部控制为 主的基本和变化技法;(2)靠撞式缠斗技法;(3)地面格斗基本 技法。

(一)控制头颈部的基本和变化技法

1.箍颈控制,牵引二法

箍颈缠斗中,对手是不可能自动屈服的,因此其反抗必然剧 烈,倘对方蛮力强劲,欲直接扳低对方头颈,令其俯首,更是力 有不逮。因此,箍颈之后,除努力保持自身稳固之外,应及时灵 活的采用牵引手段,使对方重心失控,斗志涣散,反抗削弱,进 而施攻,贝!1攻无不克。无限制泰拳基本牵引控制手法有二:

(1)箍颈之吹,体重前压,先向后推,对方必用力回挣,再突然 向后退步同时双手肘臂爆发用力向后向下猛然牵拉,令敌前冲而 失衡。此时,可趁势攻击,亦可继续不断退引牵拉。彻底破敌体势 节奏,再随之攻击或将对方拉跌(图596)。遇敌前冲抱腰攻击时, 顺势以双手扣其颈,施展退引牵带,亦很实用(图597)。

图片88

(2)箍颈之后,配合侧向碎步,双手肘臂紧箍对方颈部,用 力左右摆拧,使对方呼吸困难,重心失衡而削弱抵抗力(图 598、599)。可趁势而攻,也可强力转带将敌摔倒。(图600、 601、602)为与对方互缠时,向对方动膝内侧斜进,转腰侧身换 步,侧向走圆摆拧对方头颈,以离心力将敌摔跌破敌膝攻。整个 动作需利用对方膝撞动势,顺势切转,依靠双臂拧摆和侧身转腰 合力,一气呵成。以上两法既可做主动箍颈牵引之用,也可破敌 之箍颈膝撞或抱腰等类似近身攻击。

图片89 图片90 图片91 图片92

控制头颈和上体的变通技法

无限制泰拳以双手箍颈缠制为基本应用技法,在此基础上, 又可演化出诸多以控制头颈,限制对方上体为目的各类髙效实用 的变化技法:

在对方头部低下或双方相距较近时,突然以手抓紧对方头发 猛向下拽(或向侧带转/或向后拉,依具体情况而定)。对方负 痛,必然下俯,即迎以{^撞。(图603、604)显示的是正面抓发 控制头颈部的攻击法。(图605)为背后抓发,令敌头部极度后 仰而固定的动作,同时可配合各种攻击。格斗时,抓头发是对方 难以反抗,且又非常容易行使的高效控敌手段,其效果并不亚于 双手箍颈法,在完全实战中可谓“一用就灵技”。这也就是为什 么经常有近身格斗机会的军警不蓄长发的原因。

—-在近身缠斗中,突然伸出双手抓住对手单侧肩膀或双 肩,猛然向下扳拉到一定程度,即可打出上膝迎击(图606)。 此种拉肩法相对较适合髙于对手的人使用。此法不能保持格斗中 的持续控制,属临时变化牵制技巧。因较之箍颈法,相对易用, 为一些泰拳高手所推崇。以类似方式,抓住对方肩上衣物或衣领牵拉,也有相似效果。

缠制头颈部的配合攻击手段

缠制住对方头颈部或控制住对方上体以后,除冲膝和上膝之 外,习者可自如运用其它各种近程武器进行攻击:(1)刺膝攻击 (图607); (2)半膝半腿的前踢撩(图608); (3)头撞(图609)。头撞时应以头部四周坚硬部位进行,可做正、侧和后面的撞击,以正面前额上部运用效果最好。运用头撞,近距突施对方 很难防范,以彝子、鬓角太阳穴处为最佳攻击目标,但切记不可 攻击对方嘴巴或其它坚硬部位。撞击时,应舌顶上颚,以免牙齿 无意中咬伤舌头。(4)上勾拳击(图610); (5)肘打(图611) 等等。总之,只要当时可以用得上的芷统或非正统的技法,都可 运用。关键一点:在于充分利用对方受控的最佳机会,简单直接 的予敌重创!让歹徒彻底失去战斗力!

图片95 图片96

(二)靠撞式内围縴斗法

内围缠斗中,双方距离较近,倘在双方纠缠相持不下时,或 对方防御或攻击稍有空当时,或紧接某一攻击之后,突然近身靠 撞对手,_往可出其不意的令敌瞬间失去平衡,体势涣散,斗志 受挫,从而获得宝贵的攻击机会。此技可在内围缠斗中用来对付 任何人,特别是对付身强力壮贴身纠缠的蛮汉,更有出其致胜效 果。运用得好,是不用担心对方反抗的,对方维持平衡还来不及 呢!所以,此技是稳妥安全的妙技。 、.•

冲撞式貼身缠靠法

此技最90年代实力派内围缠斗妙辑,在对方背后有墙或障 碍物时,最宜采用。冲撞式贴身缠靠可-其它攻击技术掩护下主 动采用,也可在对方攻击时运用。采用冲撞式贴身缠靠得手后, 应紧缠对擊做贴身战斗,因此其相对适合身体强壮、体力较好的 习者应用。当然,仅限在单打独斗中对付徒手歹徒。

对方冲拳攻击时,果断降低重心侧闪进入对方内侧(图 612),双手合抱对方上体,以肩和头部紧贴对方颈、肩一侧,限其头部活动,防止对方反击,同时后足猛然蹬地,前足大步跨入 对方两足之间,以爆发冲力迫敌后退,直至意重的梦顶压于墙壁 上(或摔倒)(图613)。

图片97 图片98 图片99

缠制住对手后,可采用膝(踢)撞(图614)、拳(肘) 打(图615)站立式攻击,也可采取如(图616、617)搬腿摔和 (图618、619)的别腿转腰挑摔法,将敌摔跌作地面格斗。

图片100 图片101 图片102 图片103

浏览1,64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