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动作,顾名思义就是运动员在运动场上掩盖自己真实意图的 那些动作。它的作用是以此造成假象迷惑诱骗对方,使之发生错 觉,出现瞬间的破绽漏洞,从而使自己在进攻上取得成功。

从生理上讲,假动作就是利用了人体中的一种负诱导,即一个 中枢的加强必然会引起另一个中枢的减弱。故散打中常常能见到, 进攻的一方做任何动作,对方都会有相应的防守动作。这是因为支 配上肢的中枢兴奋,而下肢就要相对的减弱。要重新平衡,必然有 了一瞬间的时差,这就给进攻下盘贏得了时间。

从思维上讲:欲使对方思想上造成一种假想,以为你要使用这 种招法,而你突然改变为另一种招法,这样就为自己要采取的动作 贏得时间和空当。但假动作运用不应有规律性,如有就不称其为假 动作了。而且,假动作本身还应具有真动作的性质,并要有攻防意 识。视对方的反应而变。故而,运用假动作应灵活掌握,必须有较 高的灵活性和熟练的技术。

虽然运用假动作的技术要依据个人的打法不同而各有差异,但 以下几点却有助于您有效的运用。

平衡:在试图诱使对方门户大开,不及防守,而为我所乘的 错误动作时,要使自己的身体处在有利攻防的位置上,即保持自己 身体的平衡,这样才能随意进攻和防守。做假动作时,身体重心不 要过分移动和倾斜。为了能够尽快变换动作,最好重心低一些,并 且力量不要太大,以免失去平衡。

时间性:一般地讲防守一方可能对进攻者的第一个动作做出 反应,然而防守动作需有反应过程,从感受器官接受神经刺激,经 过传人神经到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通过传出神经,才能到 相应的机体。这样,做出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善于掌握实际 动作的时间性,即能够佯装做某个动作而突然变做另一个动作,则将给对手的反应造成极大的困难,由于受到动作连续性法则的限制 和前一个动作惯性的影响,在对第二个动作的反应上是受极大阻碍的。

要掌握好这个时间性,还要有观察对手什么时候受到假动作引 诱的能力。如果不了解对方对你假动作的反应,而按自己的节奏 做,不但引诱不了对方,还可能使自己处于被动位置。

速度:假动作只能瞬间诱骗对方暴露空当,要是不能很快地 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击,那么假动作造成的空当就消失了。这就要 求必须在对方的错误反应消失之前,将动作完成,也就是临机应变 瞬间的反应能力和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以及预见能力。

如何理解实战搏击中的“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和“虚中有实”,指实的招法和拳式不能全实,要 含有虚的成份;虚的招法和拳式不能全虚,要含有实的成份。有实 有虚,招法才能收到效果,拳式才能达到式正招圆的形态。

例如在搏击时,左手实招出击,属实;右手防备于后,属虚; 这是实中有虚。左手佯攻出击,属虚;右手暗伏真招,属实;这是 虚中有实。这样,实招出击失利,有虚招及时补救;虚招佯攻得 逞,实招及时击敌。又如在练拳式时,做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参 与动作的主动肌收缩和被动肌放松配合完成的。收缩是实,放松是 虚,即“实中有虚”。动作结束后的放松阶段属虚,但肌肉还须保 持一定张力,保持动作的正确形态,这就是实,即“虚中有实' 以正踢腿来说,體腰肌、股四头肌等是主动肌,它们收缩,腿后侧 肌群为被动肌,它们同时放松,完成腿向上踢的动作,这是实中有 虚。落腿时,主动肌维持一定张力,有控制地逐步放松,做退让工 作,保持腿不突然重落于地,这就是“虚中有实”。

 

在散打实战中,怎样合理安排战术和分配体力?

在散打比赛中,有些运动员在体力分配上出现虎头蛇尾,只顾 猛攻猛打,既不分析对方的战术和体力,也不考虑自己的体力如 何,结果一败涂地。

根据双方的情况分配体力

对方体力比你强千万不能硬拚,可采用防守反击的战术, 以防守为主,避开对方的重击,寻找机会反击对方。进攻力求准 确。

对方体力和你相等:先釆用防守反击战术,千方百计消耗对 方的体力,保持自己的体力。第二局比赛中,要主动进攻,力争多 得分。第三局比赛开始,注意防守一段,之后全力反击。根据双方 的体力,掌握反击的时间。如果反击过早体力用尽,坚持不到底, 这时在几秒钟时间就会前功尽弃。如果进攻过晚比赛结束还有体 力,说明没有做到全力以赴。

你比对方体力强:进攻要主动,但不是蛮干,在第二局比赛 中调整一下,第三局进攻要猛烈、频繁,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

以上原则根据对方的体力和场上的变化,灵活运用。

根据对方的情况来决定战术打法

试探

在散打比赛开始时,要了解对方的技术水平,体力情况,心理 状况,性格是否急燥等。之后马上在脑子里形成自己的战术方案, 然后果断地去使用,还要不断对情况分析和调整。

挑逗

对方性格急噪,先采用挑逗式的打法,激怒对方,消耗对方的 体力。气是下山猛虎,要防猛虎伤人。必须加强防守,多做躲闪防 守。:toft对方进攻连连落空,对方会气势减弱,加上体力消耗,击 打力量相应就减小,这时反击效果较好。

 

在散打比赛中,进攻较少,而技术、体力一般的运动员反而能 战胜比自己强的对手,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体力分配较好,防守技术较好。

慎重

如对方以防守为主,进攻较少,就采用一逼、二假、三实打。 就是先接近对方,结合假动作进攻。进攻 ^求准确,再结合指上打 下、声东击西、敌进我退、敌退我拢的战术。如果对方发怒反攻, 就采用挑逗式的打法,以保持体力,养精蓄锐,寻找机会反击对方。

在对抗性很强的散打比赛中,如果能够合理地安排运用战术打 法和分配、使用体力,这样做,弱者也能战胜强者,强者会更强。

什么叫“擒拿术”?怎样学练“擒拿术”呢?

武术“四击”——踢、打、摔、拿之一的擒拿术,是在与对手 短兵相接的搏斗中,运用点、搬、拿、扣、缠、抱、_、逼、托、 别、分、锁等手法(部分技法也可以用腿完成)攻击对方穴位,对 其肩、肘、腕、膝、颈部等弱处造成反关节运动,使其关节受到超 生理限度的压迫和打击,产生难忍的疼痛或脱臼、骨折而失去正常 功能,因而丧失抵抗能力的一种擒敌自卫方法。它是一种以巧制 拙,“四两拨千斤”的巧妙防卫技术。擒拿术一般要两人对练方能 全面掌握。破解擒拿的方法一般也以巧劲为主,著名的擒拿对练套 路有“少林合战拳”、“七十二把擒拿法”、“金鸡斗”、“擒拿与解 法”、“武当擒拿手”、“少林十八拦”等。

学练擒拿法,应遵循下述五个步骤进行习练。

第一步:学习必要的解剖知识。明白运动器官的结构及其运动 的基本规律。例如,某关节有几个活动面、最大活动度是多少、其 上附着几对主要韧带等。还要学习人体主要穴位和要害的准确位 置,做到应手而得,方可在掐穴、拿筋、反关节时灵活运用。

第二步:锻炼抓拧握掐力。没有足够的力量,是很难拿住对手 的。通过拧棒子、卷棒功、上罐功、麻辫功等功法的锻炼,能有效 地提高两手、臂的抓握拧掐力,还可通过两人以手相互翻腕、拧臂 来练习提高。

第三步:学习基本擒拿技法。在学习时,可釆用一人喂招、— 人习练的方法,反复习绿一个拿法,或拿法和解脱交替,一势练熟 再换一势。并在学习中,逐步领悟擒拿法的基本技法原理。

第四步:练习连环擒拿法。将擒拿招法串起来练。即一方拿住 对方,对方先解脱再反拿对方。如此擒拿与解脱交替,循环练习。 目前流传的擒拿套路,可作为这类练习的内容。

第五步:两人活步抢把擒拿练习。这种练习不限定谁进攻、谁 防守,由练习者根据对手变化,临机运用。练习中,先采用只备用 一种方法拿某一部位的抢把练习。然后,逐次增加招法数量和可拿 部位,直至两人进行完全无限定的抢把擒拿练习。

浏览1,20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