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拿术是一种应敌捕捉技术。它针对人体各活动关节和穴位的 特点,进行刁、拿、切、扣、封、闭、锁、截、搬、砸等技击术, 对敌人进行反侧关节、分筋挫骨,点穴晕死,使之失去反抗能力而 束手就擒。常用的招数有携腕、锁喉、挎栏、携臂、扛摔、牵羊、 端灯挖耳、卷腕等技法,另有解脱法。擒拿术有72法,即36拿和 36解,擒与拿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

擒拿术练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练法,另一种是对练法。单 练法有擒敌拳和捕俘拳,而对练法则是一套按照人体生理解剖原理 反侧对方关节,互相进行擒拿与解脱的假设性实战动作练习。在进 行对擒拿套路时要时刻牢记这两句歌诀:“单擒随手转,双擒捏带 挛。单拿手腕肘,双拿肩胯走。”这样在演练时才能体现出捕俘特 技。此外,擒拿术在实战应用中还必须做到:

胆大。古人说:“胆大艺为高,艺高胆更大。”在临阵杀敌 时,对敌人要有无比仇视的态度,要敢于同敌人做殊死的斗争,这 样临敌时才能有超水平的发挥。

力雄。身体壮,力气雄,这是练习擒拿的必备条件。俗话 说:“一力降十会”,“百巧百能,无力不行”。所以身体好、力气 雄、本力厚的人,能较快地掌握擒拿技击技术和战术。擒拿技击讲 究四劲,即:望劲,懂劲,借劲,巧劲。在实战中善于使用以上四 劲,才能在交手时处处主动。

准确。俗话说:“踢打不准,犹始跳井。”因为各种擒拿法与 解脱法,不但技术复杂,规格严谨,而且在使用时必须精细准确, 否则在实战中不但拿不得,解不脱,反而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擒拿 术要求法到力到,1力到必击中,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手到擒拿”的 作用。

快速。武术强调“拳似流星眼似电”,“伸手擒拿快打慢”。 擒拿术是应敌防身之术,因此快速的擒拿与解脱,能使自己主动灵 活,能以一快制百慢。快速可以使敌人暴露弱点,以多变^法,充 分发挥自己特长,闪电般地捕获敌人。擒拿术要求在快中^准,快 中求稳,快中求快,快中求巧。要因人而异,伺机而动,切不可百 合一法,千篇一律。在战术上要做到:“你不动,.我不动”的原则, 要出手快打慢,绝招藏寓于一般。

狠辣。擒拿术本身就是以反侧关节、点穴窒息、分筋碎骨为 目标,因而临阵必须心狠手辣。心狠是指对敌人不留情,手辣是指 靠、粘、牵、侧、切并用,出其不意地擒住敌人。

以上是运用擒拿术的五要诀。在演练时除狠辣一诀外,其它四 要诀仍然应表现出来,否则将失去擒拿技击的意义。

如何使用“金丝缠腕”技法?

“金丝缠腕”乃是徒手格斗中最为常见的一招。正确规范地使

 

用此招,即使不能迅速地将歹徒制服,也可以迅速地歹徒摆脱。

此招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领:

b搭。所谓搭,又叫压。是指当歹徒的右(左)手抓握我的右 (左)手腕部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搭。用我不被对方抓握的那只 手搭压在对方抓我的那只手背上。注意要搭紧,别让对方的手跑 了。

拉。所谓拉,是指把对方的手搭住后,被抓的手向回拉,亦 向自身方向拉。拉时须注意:自己被抓的那只手应大臂紧紧贴住自 己的肋部,让大臂跟小臂之间成约90度的夹角;勿拉平,勿向上 拉,应将歹徒的手向自身方向的下方拉;将歹徒的手臂拉直,歹徒 若往前挪步,我则向后撤步。身体始终与歹徒保持一臂长的等距 离。

转。所谓转,也叫旋。是指在拉的同时,我被抓之手应以小 臂骨为轴,做顺时针旋转,(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或者是把 歹徒的臂拉直后再转亦可。按物理学原理:歹徒的臂直后,仿佛一 根“杠杆”,其支点是他的肩头处,我只要在“杠杆”的稍头轻轻 一转,^徒的整个身体就会跟着动,正所谓“四两拨千斤”。

切。在搭、拉、转的同时,用掌的外沿或拳背凸起的指骨处切搓歹徒的手腕。注意切的部位是很讲究的,应切在歹徒手掌跟手 臂连接的缝隙处,使歹徒产生疼痛。从而屈服。

只要掌握了以上四点要领,使用金丝缠腕就能够正确有效。

 

四、练辅导

为什么说“拳为武艺之源”呢?

我国古代武术家对拳法的作用及其在武艺中的地位,早就做过 精辟的论述。如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就说过:“拳法似无预于大战 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大抵拳 棍刀枪、钗钯剑戟、弓矢钩镰挨牌之类,莫不先由拳法活动身手。 其拳也,为成艺之源,明代另一位武术家何良臣也曾说过:“学 艺,先学拳,次学棍。拳棍法明,则刀枪诸技特易耳。”这些武术 家视拳为“武艺之源”,指出必须“先学拳”是很有道理的。

武术是一个博大精深、内容繁杂的运动技术项目。从其体系来 说,有难易之分。所谓“难易”,是指运动技术组成的结构简单与 复杂程度而言,“难”是在基本技术上的更高发展。

拳法是武术技能的基础,它包括一切武术器械技术的基本技能 部分。武术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基本步型(弓、马、仆、歇、虚 等);基本手型(拳、掌、勾等);基本腿法(弹、蹬、踹、踢等); 基本身法(吞、吐、伸、缩、闪、展、转、挪)以及眼法、劲力、 呼吸、技法等几乎都出现在拳术中。任何一种武术器械都离不开这 些基本内容。所以这些基本内容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各种武术技 能的形成。

下面从几个基本武术技能的掌握,来谈谈它的重要性。

功架。一种武术技能的掌握,首先要看其功架。如“弓步推 掌”(图76)这个简单动作,要求头“顶”、颏“收”、背“拔”、 胸“张”、腰“塌”、膝“顶”、腿“绷”、脚“撑”、肩“顺”、掌 “立”。整个动作应严整、协调、舒展,给人以刚健遒劲之感。如果 平常不去练习,而直接拿起刀、剑做弓步劈刀或弓步刺剑,就容易 出现耸肩、弯腰、屈腿、撅臀等毛病,其形象一定很难看。

劲力。武术动作一定要有发力的过程,否则就显得飘浮、松 懈。如发力不恰当,也会出现僵硬、呆板的状况。要想动作力量充 沛、发力完整,必须注意上下“三节”的用力顺序。

“三节”以“梢节、中节、根节”为序。上肢为手、肘、肩 (图77);下肢为脚、膝、胯(图78)。做上肢的冲拳、抖腕、亮掌 等动作时,必须是“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做下肢的弹腿、 蹬腿等动作时,则必须“起于根、顺于中、达于梢'这样才能三 节贯通,力量顺达,劲力完整。

图片1

做牵涉上下肢动作时,如“弓步推掌”(图76),必须使脚、 膝、跨的力量,通过腰力做媒介,以送臂、顺肘而达手掌。

徒手动作熟练了,再拿上器械,就会运用自如。

其他,如腾空动作、平衡动作等,如果能徒手完成得很好,那 么手持器械腾空或平衡,就容易学好,不会出现紧张而不协调、缺 乏控制力的现象。

另外,在徒手练习中,恰如其分地应用“提、托、聚、沉”等 不同呼吸方法,器械练习就不会引起憋气、恶心、动作散乱等现象。

总之,在练习拳法的过程中,人们会逐渐掌握武术基本动作的 形象、要领和特点,并通过反复实践,提高动作质量,为学习器械 技艺开拓道路。有些人总想尽量缩短练拳尚时间,早一点学习器械 技能,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要想练好武术,必须在拳法上下功夫。

拳谅“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功”是指什么?

这里的“功”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指打拳不能做嘴把式,只有刻苦操练,功夫才能上身。它包 括练拳的时间、数量和完成动作的质量。

指打拳应具备的体能、技能、相应的心理品质和各拳种的功 法练习。体能,包括腰功、腿功、臂功和桩功。如涮腰、压腿、绕 臂和马步粧等。技能,包括完成各种动作的技术要求。如自选拳中 的冲拳,要求“拧腰、顺肩、旋臂、力达拳面”。相应的心理品质, 包括注意的分配、冷静、沉着、勇敢、顽强等。功法练习,包括的 内容很多,各拳种都有自己的练功方法,如形意拳的一字桩、三体 式,太极拳的无极桩、太极桩以及少林拳的马步站桩等功法。

指内功,也就是指锻炼内气的方法及功夫。其内容极为丰 富,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不外“动”与“静”两种功法。 各拳种站桩的一些功法即属静功。现人们已公认太极拳是动功,其 实武术的各种动作都可列为动功之列,它们都离不开以意领气、以 气率形、以气催力。拳谚讲“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可见练 内气功在武术运动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自古武术就以内气功为本, 不得内功真谛,其武术终不能达上乘之境界。

浏览92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