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棍“狂龙九式”棍法,借鉴了我国古代多种兵器(指冷兵器,如 刀、枪、剑、棍、鞭等)技法之精华,不仅将“舞花回弹”、“换手接棍”、 “移动发力”和“借力打力”等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更兼收并蓄了海内外 软硬兵器的技击优点,长期练习有助于全面提升习练者的机变能力、协调 能力与瞬间爆发力。

李小龙的双节棍技艺可谓出神入化,这完全依赖于其坚实的棍法、步 法与身法基础。习练者练习“狂龙九式”棍法时,应特别注意运棍中步法 的移动与身法的转折变化,体会在步法带动下的身法发力,从而将身法劲 有效传递集中于臂腕,爆发劲力于棍端,此为狂龙九式练习之根本所在。

习练者倘能娴熟应用此九式棍法,可将双节棍无孔不人的特性充分发 挥,临敌之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飞腾翻跃,变幻莫测,于瞬息万变中, 予敌電创。

总之,双节棍“狂龙九式”技法体系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兵器技法之精 华,包罗万象、极尽变化。期待习练者由此掌握兵器运行之规律,根据自 身性格特点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棍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发展兵器搏 击术。

本节专门讲述截拳道双节棍“狂龙九式”的操习运用之法。

双节棍“狂龙九式”的招法如下:

第一式:龙盘虎踞

以右侧身半下蹲状站立,右腿在前,左腿在后,双脚距离略大于 肩宽,双手下垂横持棍于腹前,此为跨虎势(图027)。

依循上式,迅速起身带动右手挥棍,向头部右上方撩击,运棍至 右上方时迅速抖腕下劈棍于右腿外侧(图028、图029)。

动作不停,继续提腕运棍,以“8”字舞花状挥棍至左肩后,左手 迅速于右腋下换手接棍,自下而上画大弧线撩棍至头部左上方(图030至 图 035)。

左手运棍至头部左上方时,迅速抖腕下劈棍于左腿外侧(图036)。 ‘

棍去尽之时,左腕轻轻向内间抖,带动棍向内回甩,右手迅速接 棍,成左侧身跨虎势,双手下垂横持棍于腹前(图037、图038)。

图片3 图片2 图片4 图片1

第二式:霹雳旋风

右腿在前,左腿在后,双脚距离略大于肩宽,双手斜拉棍站立, 斜持棍于胸前,此为握棍势(图039)。

依循上式,腰马发力带动右手挥棍,迅速向头部右上方撩击(图 040、图 041)。

右手挥棍至右上方时,迅速抖腕“8”字舞花运棍一次,随即撩棍 至右大臂后侧(图042至图044)。

图片5 图片6

动作不停,左脚迅速向后斜插进步至前方,带动身体向前左转 360°,成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状站立,同时,右腋下回棍借力反弹,向身 前横扫一周,至左腰肋处借力反弹回棍(图045至图050)。

接上动作,棍接触左腰肋后迅速反弹,向右下方斜劈,棍去尽之 时,右腕轻轻向内回抖,带动棍向内回甩,左手迅速接棍,成双手斜持棍 状置于胸前(图051至图053)。

图片7 图片8 图片9

第三式:斗转星移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双脚距离略大于肩宽,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成左侧身状双手托棍站立,此为托棍势(图054)。

依循上式,身体向右略转体,右手迅速运棍自左向右横扫180°,

转体后成右脚前左脚后站立(图055、图056)。 .

右手挥棍至头部右上方时,左脚迅速向身体正前务上一步,同时, 右手抖腕回带棍至右腋下,向右转体反弹棍(图057至图059)。

动作不停,继续向右转体成右脚前左脚后站立.,右手自左向右横 扫棍至身体正前方,棍去尽之时,左脚迅速向前斜插步,同时,右手迅 速回带棍至右腋下,左转180°挥棍向前下方劈击(图060至图065)。

图片10 图片12 图片11 图片13

棍劈尽之时,右腕轻轻向内回抖,带动棍向内回甩,左手迅速接 棍,成双手托辊状置于胸前(图066、图067)。

图片14

第四式:霸王击鼓

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站立,双手横持棍于胸前$颂处,此为擎天 势(图068)。

依循上式,双手迅速平举棍至头顶,身体向右略转体,左手迅速 运棍自上而下斜劈,棍劈至右腰后,借力回弹反撩至头部左上方(图069 至图073)。

动作不停,继续撩棍至左肩背后,换右手背后接棍,右脚上步, 右手挥棍上撩棍至头部右上方,向下斜劈棍(图074至图077)。

接上动作,劈棍至左腰后借力反弹右上撩,撩棍至头部右上方时, 抖棍下劈,同时,右膝提起,右手劈棍至右大腿内侧,反弹回棍(图078 至图080)。

棍触右大腿内侧反弹后回带,左手接棍,恢复双手擎棍姿势(图 081 至图 083)。

图片15 图片16 图片17 图片18 图片20 图片22 图片19 图片21

第五式:运转乾坤

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站立,双手下垂,反把横持棍于腰后,此为藏刀势(图084)。

依循上式,略起身右手反把握棍上提,自右上方向左下方斜劈棍, 棍劈尽之时,换左手反把握棍(图085至图087)。

接上动作,左右脚交错跳步,成左脚前右脚后站立,带动左手自 左上方向右下方斜劈棍(图088、图089)。

棍去尽之时,左手提棍上撩,体前挥棍一周绕至腰后,换右手接 棍上撩(图090至图093)。

右手运棍“8”字舞花下劈,随即上撩棍至头部右上方(图094至 图 096)。

撩棍至头部右上方时,抖棍下劈,同时,右膝提起,右手劈棍至 右大腿内侧,反弹回棍;右手体前揽棍立圆旋转一周,成右手反把握棍状(图097至图103)。

右手把握棍,体前横扫一周至腰后,恢复藏刀势收棍于腰后 (图104至图106,图107为侧身图)。

图片23 图片24 图片25 图片26 图片28 图片29 图片27 图片30

第六式:回风舞柳

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站立,双手各握一双节棍,来棍于两腋下,

此为夹棍势(图108)。 ‘

依循上式,略起身双手提棍上撩,撩棍至肩背后,右手棍触背反 弹下击至右腋下(图109、图110);随即,左手棍下击至左腋下,同时, 右手棍上撩至右肩后(图111);顷刻,右手棍触背反弹下劈至腿前 (图 112)。

接上动作,双手运棍右转体360°,成右脚前左脚后站立,双棍头 顶绕一周下劈至右腿外侧(图113至图117)。

动作不停,双手运棍迅速左转体360%成右脚前左脚后站立,双 棍头顶绕一周下劈至右腿内侧(图118至图121)。

双棍去尽之时,抖腕上撩至肩背后,触背反弹回收至腋下(图 122、图 123)。

图片31 图片32 图片33 图片34 图片36 图片35 图片37

第七式:风卷残云

以夹棍势站立(图124)。

依循上式,略起身双手提棍上撩,撩棍至肩背后,右手棍触背反 弹下劈至左腿内侧(图125、图126);随即,双脚迅速交错跳步,成右脚 前左脚后,同时双手运棍旋劈至右身侧(图127、图128)。

顷刻,双脚再次交错跳步,成左脚前右脚后,同时双手运棍旋劈 至左身侧(图129、图130)。

动作不停,双脚腾空而起交错跳步,成右脚前左脚后,同时双手 运棍旋劈至右身侧(图131、图132)。

图片38 图片40 图片39

接上动作,双脚再次腾空而起交错跳步,双臂如展翅般向两侧运 棍至头侧;双脚落地之际成左脚前右脚后站立,双棍挥至双肩后(图133、 图 134)。

双棍触肩背反弹后,回收至腋习,恢复夹棍势(图135)。

图片41

第八式;狂龙乱舞

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站立,双手各握一双节棍,夹棍于两腋下,此为夹棍势(图136)。

依循上式,略起身右手提棍上撩,撩棍至头顶右上方,下劈棍于 右腿外侧(图137至图139)。

右手棍去尽之时,右脚迅速向后斜插退步,同时带动右手棍上撩 至头顶;随即,右手劈棍至身体左后方腿侧(图140、图141)。

接上动作,右手棍去尽之时,双手运棍右转体180°,成右脚前左 脚后站立,双棍头顶绕半周下劈至右腿外侧(图142至图144八

动作不停,左脚迅速向后斜插退步,同时,双手运棍迅速左转体 180°,成右脚前左脚后站立,双棍头顶绕半周下劈至右腿内侧(图145至 图 147)。

双棍去尽之时,抖腕上撩至肩背后,右手棍触背反弹下击至右腋 下(图148、图149);随即,左手棍下击至左腋下,同时,右手棍上撩至 右肩后(图150)。

顷刻,右手棍触背反弹下劈至腿前(图151);动作不停,左手棍 下击至左腋下,同时,右手棍上撩至右肩后(图152);继续运棍,右手棍 回击至右腋下夹JI,左手棍上撩至左肩后(图153)。

_间,知棍同时下劈至右腿外侧,双棍去尽之_抖腕回弹至肩后,

触肩反弹回收至腋下,恢复夹棍势站立(图154至图156)。

图片42 图片43 图片44 图片45 图片47 图片48 图片46

第九式:龙翔九禾

双手各自叠握一双节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成左侧身警戒势 站立(图157)。

依循上式,略起身双手提棍上撩,撩棍至肩背后,双棍触背反弹, 同时下劈至两腿外侧(图158、图159)。

⑶.双棍去.尽;t时,双手迅速于体侧回旋转棍一周后,撩棍至肩背后, 双棍触背反鮮,回收至两腋下夹棍(图160至图164)。

⑷顷刻,廄马发力,双腕抖棍向正前方弹射而出,双棍一弹即收, 回到腋下(图165、囪166);此为双龙出海快攻法。

动作不停,右手运棍体前“8”字舞花后,Jr.撩棍至右肩后,借力 回弹至右腋下夹住;随即,左脚迅速上前一步,成左脚前右脚后站立,同 时,左手亦运棍体前“8”字舞花后,上撩棍至左肩后,借力回弹至左腋下 夹住(图167至图175)。

顷刻,右脚迅速上前一步,成右脚前左脚后站立,右手亦运棍体前 “8”字舞花后,上撩棍至右肩后,借力回弹至右腋下(图17好至图180)。

与此同时,身体迅速腾空佝在旋转360°,落地后成右脚前左脚后 站立,帝动右手棍头顶旋转一周,下劈至右腿内侧(图181至图184)。

右手棍劈尽之时,双棍同时療產肩后,触肩反弹回收至腋下, 恢复夹棍势'(图185、图186)。

图片49 图片50 图片51 图片52 图片56 图片54 图片53 图片57 图片55

习练者须注意,熟练掌握狂龙九式的组合棍法,不仅有助于锻炼人体 全方位的攻防能力,确保流畅自如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发动连续凌 厉的组合攻势,更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习练者对兵器运行轨迹的认知和调控 能力,做到收放自如(注:可参照网上“双节棍狂龙九式”或“狂龙武道 十/v法”的视频进行练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章親破长振兵

双节棍“狂龙九式”组舞棍法,对习练者手、眼、身法与步法协调配 合的要求较高,熟练掌握此九式棍招后,不仅可将之用于一对一的械斗自 卫反击,更可以用于一对多的突围反击,其实效应用十分显著。

习练者在应用“狂龙九式”棍法与歹徒搏斗时,须注意头脑要始终保 持沉着冷静,精神高度集中。首先以气势压倒敌人,其次运用灵活多变的 步法,抢占有利位輦,充分发挥地形、地势优势,快速移动,晃左击右, 以逸待劳,各个击破。若敌人过多且来势凶猛,则必须审时度势,快速发 动攻击,趁敌措手不及时,突围而去,切记不可死缠烂打。f 双节棍“狂龙九式”的实战技法应用如下:

一、节棍破长棍:摯植斜击封堵近身摆棍击面(下图示范者中长 发为我方/短赛为对手)

对手手持长棍欲攻我方,我方双手擎棍于胸前,与对手对峙(图187)

对手以弓步刺棍之法将长棍刺出,急刺我方心窝要害;我方略向 右转体,双手擎棍右下击,以双节棍棍链将对手剌来之棍封堵于体侧(图188)

随即,我方迅速后脚上步逼近对手,双节棍棍链贴住对手长棍棍 身向前疾速滑动,令其无法变招反击(图189)。

与此同时,我方快进两步贴近对手后,瞬间以双节棍棍端施展左 右摆棍法^分别击中对手左右脸颊;将其重创(图190、图191)。

图片58

二、双节棍破长棍:握棍斜击封堵近身锁颈绞杀(下图示范者中长 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对手手持长棍欲攻我方,我方反手0把握棍于胸腹前,以静制动

(图 192)。

对手突然进步以弓步横扫棍之法将长棍挥出,猛击我方胸肋要害; 我方略向左转体,双手斜持棍向左横击,以双节棍棍链将对手扫来之棍封 堵于体侧(图193)。

随即,我方身体贴对手棍身,迅速向前上步逼近对手,令其无法 变招E击(图194)。

(4)与此同时,我方快进两步贴近对手后,瞬间以双节棍棍链圈住对 手脖麵,'双手交错发力绞棍,将其绞杀(图195、图196)。

图片59

三、双节棍破长棍:擎棍上击封堵潜身劈棍击腿I下图示范者中长 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对手手持长棍欲攻我方,我方双手擎棍手胸前,与对手对峙(图 197)。

对手以弓步劈棍之法将长棍自上而下劈出,猛击我方失部要害; 我方略向右转体侧身,同时,双手擎棍向上封堵,以双节棍棍链将对手劈 来之棍封住(图198)。

随即,我方侧身托辊向左发力,将对手劈棍之力斜于体侧(图199)。

顷刻,我方之左手迅速握住对手长棍棍身,令其无法变招反击, 同时,我方向右侧潜身挥棍,右手棍急速劈中对手左腿外侧,将其下盘重 创(图200至图202)。

图片60 图片61 图片62 图片63 图片64

四、双节棍破短刀:践步劈棍击腕进步撩击头面(下图示范者中长 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对手手持菜刀欲攻我方,我方左脚在前,右手反手握棍,以夹棍 势站立,与对手对峙(图203)。

对手迅速上步劈刀,砍向我方身体;我方迅速侧身腾空跳步闪避, 于空中反手挥揭下劈,击中对手持刀之右腕,将其兵器‘击落(图204、 图 205)。

我方腾空换步落地之际,迅速进步发动第二击,右手反握棍上撩, 击中对手太阳穴,将其重创(图206、图207)。

图片65 图片66 图片67 图片68

五、双节棍诱攻法:变角度诱敌鱼跃式反击(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 我方,短发为对手)

我方背对对手,诱敌来攻;对手手持细长铁棍欲趁机攻我方(图208)。

对手迅速上步下劈棍,猛击我方身体;我方迅速变角度向前方和 右侧进步闪避,令其劈击落空(图209、图210)。

与此同时,对手握棍横扫我方双腿;我方迅速腾空转身出棍,右 手运棍向身后横击,扫中对手头面要害(图211至图215)。

图片69 图片70 图片71

六、双节棍破短棍:跳步劈棍击腕进步揀击头面(下图示范者中长 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对手右手持短铁棍欲攻我方;我方右脚在前,右手握双节棍,以 夹棍势站立,与对手对峙(摩216)

对手急速进步下劈铁棍,猛击我方头部;我方迅速向右侧身,以 右侧步避开其攻击(图217)。

随即,我方以环侧步带动腰马发力挥棍,击中对手持棍之右腕, 将其兵器击落(图218、图219)。

与此同时,我方迅速进步发动第二击,右手运棍自下而上撩击, 击中对手头侧脸颊,将其重创(图220、图221)。

图片72 图片73 图片74

七、双节棍群站突围法:以退为进避实击虚

两名对手手持短铁棍向我围堵而来;我方左脚在前,双手擎棍站 立,与敌对峙(图222)。

两名对手一左一右同时挥铁棍劈打我方头部;我方迅速以钟摆步 向后退避,躲过其攻击(图223、图224)。

对手仍左右夹击攻来,我方随即以潜身左侧步带动左手挥棍,击 中一名对手手腕,将其兵器击落(图225)。

顷刻,我方迅速换右手挥棍横扫,击中另一名对手右腕,将其兵 器击落,掌握战局的主动权(图226、图227)。

图片76 图片75

八、双节棍群站突围法:晃左击右各个击破

两名对手分别手持长短棍向我方围堵而来;我方右脚在前,双手 各握一双节棍,以夹棍势站立,与敌对峙(图228)。

对手迅速向我方逼近,我方突然大喝一声,右手佯攻挥击持长棍 的对手,对手受到震慑,攻击动作瞬间停滞(图229)。

我方趁机向左侧步潜身,同时右手棍劈中另一持短棍对手的膝关 节;随即,我方迅速侧身转体起立,左手棍跟进下劈,击中其头颈要害, 将其重创(图230至图232)。

此时,持长棍对手挥棍来攻,我方立即右脚上步,急速弹出右 手棍,以毒蛇出动之势击中其手腕,将其兵器击落;随即,我方左脚跟 进上步,左手棍斜劈而下,击中对手右侧头颈,将其击倒(图233至图

235)。

图片77 图片78 图片79 图片80 图片81 图片82

须注意,习练者进行双节棍实战训练时,应强化步法和腰马合一挥棍 的力量,如此方能使双节棍发挥其变幻莫测的速度与杀伤力,即使是最轻 微的挥棍动作,亦可以将周身之力层层叠加于棍端,使之完全依靠惯性和 人体本能的直觉反应完成实战攻防动作。

总之,运用双节棍破长短兵器时,须以身体高度放松和精神高度集中 的状态开始,敏锐把握对手的一举一动,捕捉良好战机,身、心、棍融为 一体,迅速发动攻势,果断、迅猛、一举克敌。











































双节棍道72字真言
警戒势起滑闪出击
沉肩坠肘肩胯齐抖
臂腕运棍松握紧发
腰马合一劲力叠加
以静制动倏发倏收
晃上击下晃左击右
闪展腾挪立体攻守
七练三养修身修心
精简直接返璞归真

 

第二节六点半棍长兵搏杀

拾根合一

截拳道兵器技法中,长棍搏击术脱胎于咏春拳“六点半棍”的改良变化。 六点半棍,兼具了冷兵器中枪法和棍法的技击优点,用于练习六个方 向、角度的用棍方法和六种不同的发劲方式。

习练者在运用六点半棍时,应以腕劲带棍,发力在腰,前脚踩,后脚 蹬;以足催身,以身催臂,臂催手,手催棍,合头、身、棍、四肢为一体, 充分发挥长兵器“一寸长、一寸强”的优势,一击重创对手(六点半棍的 具体操习运用之法,请参照《标指一败形发力》一书)。

本节专门节选“六点半棍破长矛”的三招棍法,期待习练者以此训练 来强化周身发力的松透弹劲,从而将拳术操练之道与兵器技击之法完美地 融为一体。

“六点半棍破长矛”的棍招对练演示如下:

―、点棍、枪喉棍破解中平枪(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对手以斜45°角持长矛站立;我方以“虚步斜持棍”姿势,持棍 与之相对;两人均侧身站立,前脚虚点地,身体重心落于后腿上,棍端与 矛前端处相交(图236)。

对手突然抢攻,以弓步刺枪法将长矛自中线平平刺出,长棍贴我 方棍身滑行,刺我方心窝要害(图237)。

我方听劲反应出招,双手微微抖动,以点棍之法带动棍端下击, 瞬间弹抖之力将对手长棍击落(图238、图239)。

与此同时,我方迅速向侧前方上一大步,臂腕运棍,以高四平马 将棍标出,刺中对手咽喉要害(图240)。此招为“点棍”结合“枪喉棍”, 破人对方上盘的打法。

图片83 图片84 图片85

二、拦棍、点棍破解标喉枪(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对手以斜45°角持长矛站立;我方以“虚步斜持棍”姿势,持棍 与之相对;两人均侧身站立,前脚虚点地,身体重心落于后腿上,棍端与 矛前端处相交(图241)。

对手突然抢攻,以进步标喉枪法将长矛自中线平平刺出,长棍贴 我棍身滑行,刺我方咽喉要害(图242)。

我方听劲反应出招,略向右转马,双手运棍向自身右上方“拦棍” 发劲,将对手“标喉枪”劲力拦于体侧(图243)。

与此同时,我方即时反攻,迅速侧身进马,同时双手运棍,贴对 手棍身滑行,以“点棍”之法下击,击中对手面门(图244)。

图片86 图片87

三、拨棍卸力点棍击面(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对手以斜45°角持长矛站立;我方以“虚步斜持棍”姿势,持棍 与之相对;两人均侧身站立,前脚虚点地,身体重心落于后腿上,棍端与 矛前端处相交(图245)。

对手突然抢攻,以点棍之法带动长矛下击,瞬间弹抖之力将我方 长棍击下(图246)。

随即,对手长矛贴我方棍身向下滑行,急刺我前足膝关节;我方 顺势向右下方斜拨棍,将其下刺之力牵引至身体右侧地面(图247、图 248)。

与此同时,我方迅速侧身进马,带动长棍自下而上挥击,棍端点 中对手左侧脸颊(图249、图250)。

图片88 图片89

第三节八斩刀法以短制长

一去费祿

斩刀”法历来以短、险、快、^著称于世,属于“一寸短,一寸 险”的搏命法门。

凡习八斩刀者,应严守“动似龙蛇、步行一线,偏身出刀、以短制长” 的刀法理念,以灵活多变的步法运施八斩刀,方能在遇对手搏斗的瞬息之 间,一刀出手即破开对手攻势,予敌重创。

本节专门讲述八斩刀破长兵器的三招必杀技,望习练者慎用此术。

八斩刀破长矛”的对练演示如下:

—S横刀封枪标马斩颈(下图示截考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对手以斜45°角持长矛站立,枪尖遥指我方心窝;我方以“侧身 虚步持刀”姿势与之相对(图25i>。

对手突然进步刺枪,以“中平袪”法剌我方心窝要害;我方即时 反应出刀,左手刀以45°角向前横拍,将其枪尖拍歪,使其攻击落于我方 之体侧(图252、图253)。

随即,我方迅速进马两步展开反击,左手刀贴对手长矛滑行,控 制其变化,与此同时,我方之右手刀斩入对手脖颈要害(图254)。

图片90 图片91

二、圈步劈刀封堵迫步削手斩颈(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对手以斜45°角持长矛站立,枪尖朝向地面;我方以“左侧身虚 步持刀”姿势与之相对(图255)。

对手突然进步,自下而上扫枪,扫击我方持刀之手臂;我方即时向 侧前方圈步转马出刀,双刀以45°角向下斩,将其扫枪之力封住(图256)。

随即,我方双手手刀贴对手长矛滑行上击,左手刀切中其持矛之 右臂,右手刀斩中其左侧脖颈(图257)。

图片93 图片92 图片94

三、滚膀刀法封棍杀颈{下图示范者中长发为我方,短发为对手}

对手以斜45°角持长矛站立,枪尖遥指我方心窝;我方以“左侧 身虚步持刀”#勢与之相对(图258)。

对手进步_,以“标喉枪’’法刺我方咽喉;我方即时反应 出刀,左羊刀‘化4角向上弧线抛起,以左“滚膀刀”将其枪尖直刺之力卸 于我之头侧(图259)。

随即,我方迅速进马两步展开反击,右手刀在上、左手刀在下, 双刀贴对手长矛滑行,控制其变化,顷刻间近身后,我方之右手刀斩人对 手左侧脖颈(图26〇、图261

(注:八斩刀的具体操习与运用之法,请参照《标指形发力》 一书〇)

图片95 图片96

第四节截拳道心灵修炼法

咬炙修炼

在咏春拳的练习中,包含了 “放松、呼吸、念力、结构”四大层面的 科学内涵,其本质意义在于通过舒展四肢,以松柔的呼吸配合肢体动作的 开合,慢慢将人的意识念头变为一种可以掌控的流动的力量,随着日久功 深,则心念所至,周身筋骨开合运动,内劲自生。这种古老的修炼方式, 咏春拳称为“以念成形、以形合意”的念力修炼法门,也有人称为“气功” 或“内功”。

截拳道虽然并未明确地提出什么是内功,什么是外功,但沿着李小龙 武坛生涯的路径探究后不难发现,李小龙身上所体现的传统武学内涵十分 深邃。尤其,当李小龙将东西方哲学思想融人截拳道,并借鉴道家阴阳鱼 的图形作为截參道的标志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所谓截拳道的终极内 涵绝不是体现在各种招式与技巧上,而是心灵极高的孕育与肉体发挥至极 限的修炼。

诚如李小龙所言:“任何技巧,无论多好,多有价值,倘若心神为之所 困,亦可能变为累赘与垢病。在截拳道中,所有的技巧必须忘却,以无意 识来应付任何状况,使自己完全处于空灵之中而一无障碍。”

不难发现,李小龙本人对于传统武术中的内功修炼也有独特而深刻的 理解,只是在截拳道中将其简单、科学地称为“生物修炼”或“心灵修炼” 而已。心灵修炼包含了 “精神、肉体、放松、呼吸、念力”等方面的内容, 其目的在于打破传统,以最直接的方式令习练者回本溯源,使其在与对手 搏斗的举手投足间,“流动能量”(传统武术指内劲)贯通周身,制敌于瞬 息之间,从而获得精神力量、心理素质与攻防威力的高度提升,进而达到 传统道学中所讲的静修参悟的空灵之境地,明了武学与生命的终极意义在 于“道”。

故而,本节专门讲述心灵修炼的基本方法,以最简单的意念与肌肉的 “深度松紧”训练和“静坐禅定”训练,令习练者获得身心的高度放松与精 神力量的最大升华。

深歲杯緊到觫

一、深度松紧训练的练习方法如下:

1•动而后静

请先做3分钟非常剧烈的运动(打拳或踢脚也可以),稍后,当呼吸与 心跳恢复正常时,安静而舒适地仰卧,或者坐着及斜躺着也可以。两腿分 开,两手掌心向上,自然伸开,置于体侧,全身放松,两眼微微闭合,让 自己的心灵保持清醒、平和与安详。忘掉世间的一切烦恼,体会精神与肉 体都放松空掉的感觉。

2.呼吸放松

全身放松,停止身体的一切动作。专注观察自己的呼吸,一呼一吸, 一呼一吸,在9次深长的呼吸中,令自己的呼吸逐渐变得轻柔而缓慢,均 勻而绵长。

3•头部松紧训练

首先,用力皱紧眉头,令前额和头皮有一种紧张感(保持约6秒钟的 时间)。然后,舒展两眉,让前额与头皮感到松弛,体会放松的感觉逐渐从 头顶延伸到头皮、前额与两眉。

其次,紧闭双眼,使眼球紧张起来(保持约6秒钟的时间)。然后,放 松双眼,轻轻地松松地闭上眼睛,感到平静和安宁。依次感受双眼放松的 感觉,两眉放松的感觉,两眼角与两个太阳穴放松的感觉。

最后,用力闭紧嘴巴,咬紧牙关,体会上下牙床的紧张感(保持约6 秒钟的时间)。稍后,体会唇齿松弛的感觉。依次感受嘴唇放松的感觉,牙 齿放松的感觉,舌头和下巴放松的感觉。

此刻,会感受到自己整个头部从头顶、麻眼睛到嘴部都腿非常松了。

颈部松紧训练

将自己的头尽量往后倒,向下压,体会一下脖颈肌肉的紧张感,接着 抬起头,再低头,尽量让下巴往自己的胸部靠,体会喉部和颈部的紧张感。 然后恢复头部放松的状态,享受舒适与松弛的感受。感觉自己的颈椎一节

一节地放松,咽喉放松。

肩部松紧训练

耸起双肩,头尽量往下缩,让这种紧张感停留约6秒钟的时间。然后, 放松双肩,体会松弛的感觉从颈部传向喉部、肩部和背部,头、颈、肩、 背部完全地彻底地放松了。

双臂松紧训练

首先,将身体两侧的双手紧紧地握紧,握拳。体会一下你大拇指以及 其他手指的紧张度,再体会一下你手指、手腕与手臂的紧张度。保持6秒 钟的紧张后,很快地张开手掌,让自己的手完全放松,体会一种松弛的感 受,意念引导并感受到小指放松的感觉,依次感受无名指、中指、食指、 大指、掌心、掌背、手腕、手臂等部位放松的感觉。

接着,弯曲自己的两手手臂,用双手手指去够两个肩头,令两个大臂 肌肉紧张。稍后,把两手臂伸直,很快地放松,体会肘关节与大臂肌肉放 松的感觉。

胸部松紧训练

尽量深吸让空气充盈自己的肺部,吸满之后,屏住气,注意胸部 紧张的感受。然后,轻柔而缓慢地呼气,让胸部放松,体会整个胸腔放松 的感觉(重复深呼吸训练3次)。

腹部松紧训练

收紧腹部,腹肌内收,体会腹部紧张的感觉。稍后放松小腹,体会放 松的感觉从胃部传送到小腹部(重复做3次)。

9•腰背部松紧训练

收紧背部,腰部上弓,使腰背部抬离床面或椅背,保持腰背部的紧张 感。稍后放松腰背,让腰背恢复原状,体会放松的感觉从背部一直传送到 腰部。感觉脊椎一节一节地放松,腰椎放松,两肾放松(重复做3次)。

臀部松紧训练

收紧会阴和臀部,体会会阴与臀部紧张的感觉。稍后放松,依次体会 会阴、臀部与腰胯松弛的感受。

腿部松紧训练

将脚跟尽力向下压,绷紧大腿的肌肉。稍后放松,依次体会大腿的肌

 

肉、腿骨、膝关节松弛的感觉。

12•足部松紧训练

用力勾紧自己的脚趾,令小腿肚紧张起来。稍后放松,依次体会脚趾、 脚背、脚腕、小腿肚松弛的感觉。

13.放松、冥想与调息训练

放松的感觉已经从头到脚地传遍了全身,每个器官、细胞与神经都充 斥着放松的感觉。

体会一下身体放松中带着沉重的感觉,很重的感觉,感到自己像一座 大山那样重,感觉到身体好像要陷到地里面去一样,十分的沉重,然后, 想象自己的身体变得很轻,比飘浮的云还要轻,好像一个氢气球一样,从 地面上飘浮起来了。

注意自己的心脏,它安静地在跳动着,心跳变得缓慢、很缓慢。

接着,感觉前额变凉,前额好像放了一块冰一样,非常凉爽,此肘, 全身是热的,只有额头上是凉的,整个大脑像被水洗过一样,清凉、清爽。

然后,慢慢将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来,每一次深长而舞慢的吸气中, 小腹部慢慢地鼓起来,每一次深长而缓慢的呼气中,小腹部慢慢地凹下去, 重复9次深呼吸后,慢慢恢复正常呼吸。

最后,自我暗示训练结束,缓缓睁开眼睛,起身散步3分钟。

二、 松紧训练注意事项

在做紧张与放松训练时,注意局部肌肉的紧张要有限度,不要用 力过猛过大,以免拉伤肌肉。

在每放松过一个部位后,让放松的状态保持一会儿,渗透到意识 和骨髓里。

练习时坐着或斜躺着都可以,但最好找松软一些的床或躺椅。

三、 松紧训练的作用

进行肌体先紧后松法的训练,可以使躯体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与 松弛,充分恢复体力与体能,令人的头脑异常清醒冷静,这对于习武者而 言是十分重要的。

配合呼吸、冥想与意念,长期进行肌体松紧训练,练至较深层次, 可以进人传统内功修持所讲的“禅定”境界,对武者潜能与智慧的开发有 着不可思议的作用,尤其在突遇危险时,可以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 突破困境的勇气与信心。

辞定刎炼

人的心灵可说是一个巨大宝藏,蕴涵着无限的潜能。

武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深度松紧训练后,在肢体高度放松的状态下,意 识也随之高度放松,久而久之,精神开始进入“恍兮惚兮”的状态,自此, 可以转人“禅定静坐”训练阶段,由此打开心灵的潜在力量。

禅定静坐,正是开启心灵力量的钥匙。中国内家拳皆强调“七练三养, 三练七养”,指的是长期的飞腾跳跃、拳打脚踢固然起到勇猛精进的作用, 但容易埋下运动疾患(许多运动健儿甚至世界冠军虽辉煌一时,然中晚年 凄惨,隐患发作,身体每况愈下,难以治愈)。因此,必须通过柔和的方式 来调节,令武者从“技艺”之状态最终进人“道艺”之境地,则合乎内家 拳“以武演道”的宗旨,此亦为中国武术数千年来倡导“养生与技击”为 一体的本质体坪。

事实上,g坐训练是超越肉体与心灵的训练方法,难度较大,习练者 必须拥有坚强的意志并顺从自然的法则,方有小成。一般人可由散盘腿 (图262)与单盘腿(图263)人手,进而过渡到双盘腿(图264)。盘腿训 练分自然呼吸与逆腹式呼吸两种。

图片97

习练者修炼初期,以15〜30分钟为宜,练习时选一僻静之处,盘腿而 坐,全身放松,收敛心神,摒除杂念,进行细、匀、深、长的呼吸,气沉 丹田(肚脐下约一寸处),致虚极,守静笃,进而虚空、忘我,无念无想, 无欲无求,守在定境里。练习时采用逆腹式呼吸18遍,约3分钟(吸气时 稍加意念令小腹微微内收,呼气时小腹放松微外鼓,感觉气息沉人丹田), 随即转人自然呼吸。

自然呼吸状态下,有两种练习方法:其一,习练者应仔细倾听自己的 呼吸声,一呼一吸,缓慢而悠长,久而久之,逐渐忘却自我,融人一片虚 空自在中。每逢杂念袭来时,想象自身化为一座大火炉,杂念如枯枝败叶, 入炉即化为乌有。其二,准备一盘“高山流水”的音乐(CD或MP4均 可),在静坐之初即打开音乐,反复播放。待自然呼吸时,将意念集中在磁 带声音上,不要去想这些声音的含义,只需茫茫然地听着就行了。这样慢 慢地,你会感到一些特殊的体验,如与音乐融为一体;或感觉到自己是自 己,音乐是音乐了,只觉得一切都空了、无了。上述体验都是一种禅定态 的体验,说明进入到了较好的修行状态。通过长期的静坐呼吸练习,突然 有一天豁然开朗,感悟到许多人生的奥秘。

所谓“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虽然夸^:,但很有道理,是修心养性、 净化心灵的训练方法。

李小龙先生生前非常注重内劲与精神的修炼,把其称为流动能量。知 心何以空,何以静;以空灵之心,无形、无法来面对敌人。

静坐训练源于道家与#家的坐禅修行术。道家讲求炼精化气、炼气化 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佛家则是四禅八定、明心见性;都属于精神训 练的蒗畴。同时又是中国古代传统内家拳中内功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修

炼者通过放松、呼吸、人静、冥想等方式,达到超越人体极限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斯本领告

一、《咏春黐手听劲汇宗》

“黐手”训练是咏春内劲发力的核心,咏春“小念头'“寻桥”和“标 指”三套拳法的精粹,皆可化入黐手听劲的双人对练中。以此训练,可强 化习拳者的肌肤感应力与触点爆发力,固化人体各个部位的触点发力习惯, 以无招胜有招,以不变应万变;在与对手接触的瞬间,以巧胜力,一击制敌。

本书详细讲授了咏春拳各流派秘而不宣的黐手步法、黐手黐腿对练法、 踢打摔拿综合技法及A点半棍的黐棍对练之法,令习练者在“一指半步、分 寸必争”的双人对练获得周身各个部位听劲卸力的敏感度与借力巧打的

刚柔劲力,感悟咏春拳“一力降十会”与“一巧破千斤”的整劲发力之妙。

二、《咏春桩功与龙门太极》

武谚有云:“北有太极,南有咏春。”作为当今世界最知名的两大拳术, 咏春拳与太极拳皆强调“以静制动、以轻驭重、柔化剛发、借力巧打”,两 者在拳法结构体系与内功训练上,实有诸多相似之处。

本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讲授了“咏春内功桩”中“行气炼劲、 抻筋拔骨”的几种秘练桩法,令习练者打通肩、肘、腕、胯、膝、足与脊 柱等九个大关节,练出高层次的“三关九节劲”。

本书第二部分,详细讲授了失传近百余年的傅山“龙门子午太极拳” 的秘练之法。此拳动作古朴,行拳时柔韧连绵,如山泉溪流,潺湲不绝; 发力时如苍松微摇、动中求静;又如龙行天际,松展圆活。整套拳法以身 领手、步灵身稳,上下相随、折叠蓄合,抱元守一、气灌丹田,意气贯穿、 九转还丹,劲力通达四肢百骸。此拳融养生技击于一体,调心、调息、调 身,令习练者体悟“腰如苍龙身如柳,龟吸龙呼延年寿”的天地自然之道。

浏览2,34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