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擒拿格斗的要领

在擒拿格斗中,只要能“反应快准,精通力道,内外合一,随机应变”,就能 做到技法运用自如,劲法顺达,神形一致,刚柔相济,达到奥妙无穷、战无不胜的境界。

(一) 快速准确,运用自如

擒拿格斗中要求的“快速准确”,首先是时机上要“快速准确”,在对手刚出 动作的时候就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截击,迫使对手就擒。其次,判断对手弱点要“迅 速准确”,洞察对手弱点并迅速决定用什么擒拿格斗动作,是制胜的最高境界。

“运用自如”是指对擒拿动作技术要十分娴熟,使用时得心应手,信手拈来。

(二) 精通劲路,力法顺达

“劲路”是擒拿格斗的基本技术,不同的擒拿动作有着不同的“劲路”,对不 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劲路”也有所区别,“劲路”技术的难以掌握就在于此。如 何理解动作的“劲路”呢?首先,要熟悉动作的过程,搞清楚动作的一般规律,从 而熟练掌握动作,在此基础上摸索该动作用劲的窍门。其次,必须在实践中接触各 种对象进行练习,认真研究,反复训练,使力法顺达,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三) 内外合一,形神一致

擒拿格斗动作要有威力,必须要做到“内外合一,形神一致”。擒拿格斗对“内” 的要求主要指“意”和“气”;对“外”指“劲”和“技”,它们的关系是意识为主导, 两者紧密配合,融为一体。“气”是助劲的诀窍,动作要以气催力,气沉者胜,气 浮者败,这就是“气”和“劲”的关系。“劲”和“技”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和配合的, 没有“劲”便不能发挥技术,没有技术,再有劲也使用不上。这就是“以意导气,

内外合一”的基本原理。

(四) 随机应变,刚柔相济

在擒拿格斗过程中,时机很重要,机会稍纵即逝,要抓住机会并随机应变。当 对手变招时,自己也要随之改变,不能只守着固有动作。在变化中,要注意虚实结 合,刚柔相济。只有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才能达到擒拿格斗的最 佳效果。

第六节擒拿格斗的力学原理和技术原理

一、擒拿格斗的力学原理

熟知力学原理,才能使力的作用更符合擒拿格斗的要求,有助于擒拿格斗技术 的提高。因此,练习擒拿格斗时,需要认真探讨一些力学的基本原理。

(一) 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就是动力臂和力量成反比,简单地说,就是动力臂越长费力越小。 人体本身是一个活动的杠杆,擒拿时,必须善于使用擒拿手法,能动地造成力的支 点,创造杠杆形成的条件。考虑使动力臂尽量增长,这样才能利用“杠杆”,使力 集中作用于指、腕、肘、肩等部位,造成对方局部受力的被动状态,迫使对方就范。 如“扛臂断肘”就是用肩造成力的支点,以其臂做力臂构成杠杆,将力作用于其腕, 造成控制其全身或断肘。再如,擒拿格斗时要求力从腰发,比只用手上的力量大得多, 这是因力发于腰比力发于手的动力臂长的缘故。

(二) 压力原理

力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和压强成反比。擒拿时必须 考虑到受力面,着力点越小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就越大,越能起到擒拿的效果。比如“金 丝缠腕”时,切腕是用掌的外缘,而不是用手掌心面,其目的就是通过缩小着力面 增大压强,制伤其腕。

(三) 惯性原理

巧妙运用物体惯性原理,借势顺力,可减轻自己消耗的同时,加大施加给对方 的作用力。不要死顶、硬抵对方的力,而是要选择另外一个方向用力,使对方陷人 被动和失去平衡的局面。

(四) 旋转原理

旋转比较省力,完成擒拿格斗动作时,利用“旋转”的原理节省自己的体力。 除此之外,旋转可增强力作用的时间,使运动更加稳重、定向、有力。旋转可增 大防护面积,化解来自任何方向的力。旋转的手法也是解脱对方擒拿的有效手法 之一•〇

(五) 力偶原理

凡两个平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者,在力学上叫做“力偶”。力偶虽然不能产生合力,但能使物体旋转,如“拧头断颈”就是根据力偶原理,使对方头部被行转。

(六)合力原理

加力于对方的力上,是合力的运用,顺其力加力,是借人之力为我所用的巧妙 方法,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擒拿格斗的技术原理

擒拿格斗的招式千变万化,招式繁多,但归结起来讲,原理有三条:一是反关节, 二是超限度,三是攻防相克,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三条原理,就算对擒拿格斗有了比 较全面的掌握。

(一) 反关节

人体关节是骨与骨的接连点,肌肉的收缩或舒张,使骨与骨的相对位置发生改 变,从而实现人体的各种运动。关节的基本运动形式是绕关节轴进行旋转运动,由 于关节面形状不同,其运动的形式、方向、幅度和范围也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只能 顺着运动轨迹运动,不能逆转,而且屈伸都有一定的限度。擒拿格斗正是利用关节 的这一结构特点,运用功力,使关节逆向运动(使之向不能动的方向运动),从而 造成被拿折关节脱位或肌肉拉伤,实现擒拿的目的。

(二) 超限度

擒拿格斗除了利用反关节的原理制服对手之外,也可顺其关节外加力量,使关 节超出其固有的活动范围,使连接关节的肌肉舒张超过限度,造成撕裂或损伤,导 致关节不能活动,从而实现擒拿之目的。

(三) 攻防相克

擒拿格斗中的任何招法都不是万能的,既然能用于进攻,就必然被对方用于防 守或反击,对抗中的双方都可以主动进攻,也都可以做防守反击。由此,反映在同 一擒拿格斗动作的姿势、状态上,既要有利于进攻,又要有利于防守或防守反击。 如左手摆拳,右手要放在最佳防守位置,以防对方反击。因此,擒拿格斗技术必须 符合“相生相克”、“攻防平衡”的原理。

第七节擒拿格斗的技术要求

要发挥擒拿格斗的制敌威力,单有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一) 眼要明

敏锐的目光能够准确地观察环境,看清对方的招法,急速、有效地控制所拿关 节或击打部位,使下手有所制之目标。

(二) 手要快

快速出手,一方面可有效防守对方的攻击,以快防慢,使对方处于不适应的局面, 掌握主动权,看准机会,击打对方;另一方面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使对方防不 胜防,败于一旦。这正是“出手不见手,拳打人不知”,“手快打手慢,神仙也难战”。 如若手慢,方法再好也难以奏效。

(三) 法要准

使用制敌方法时必须精细、准确,使用方法不准,难以奏效。再者,攻击目标要准, 下手准确,方法得当,力争招不虚发,有的放矢,力取要害关节和筋肌,出招而制胜, 以免盲目下手,浪费体力。

(四) 步要稳

在与对方交手过程中,若没有稳固的脚步,便会上重下轻,动之欲跌,让对方 有机可乘。步稳要有胆量作保证,临危不惧,进退有序,身不抖,腿不软,方能稳 扎稳打。

第八节擒拿格斗训练的注意事项

(一) 准备活动要充分

擒拿格斗训练前必须安排20 ~ 30分钟的准备活动,包括走跑练习、关节操、 徒手体操(或武术操),以及一些低强度的一般性游戏练习。做一些关节、韧带的 牵拉活动,使其得到充分伸展,调动机体和神经兴奋性。训练时,避免天气过冷或 过热,减少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而造成的损伤。

(二) 遵循教学与训练原则

擒拿格斗训练的重要原则就是系统性、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学习者在掌握技 术和运用技术的过程中难免会承受生理、心理的痛苦,所以,学习擒拿格斗时要做 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持之以恒,配合教练员的安排。另外,训练安排要根据实际情 况深人、细致地筹划,练习时一定要先学基本动作,再学基本技术,同时加强身体 素质练习。攻防练习要由轻到重,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当形成了有意识的进攻与

防守,并具备了打击和抗击打能力时,再安排小范围的对抗练习。

由于学习者的年龄、身体素质以及基础等的不同,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要注 意区别对待,个体和整体都要逐步提高训练水平,保持训练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三) 提高训练水平

擒拿格斗的对抗性强,格斗激烈,要求习练者不仅要全面掌握技术动作和战 术方法,而且要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这些方面需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地积累。 如果教练员和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认真提高训练水平,只寄希望于一蹴而就,则 易发生运动损伤,会对今后的生活、学习造成长远的影响。例如,在对抗中,有 些人身体素质比较差,如果不顾体能的消耗却只想着进攻,就会造成受伤。有些 人技术比较全面但抗击打能力较差,在进攻对方的时候易使自己的拳脚出现擦伤、 挫伤等。在擒拿格斗中,由于训练水平不高造成的损伤比例很大,为此,习练者 要加以重视。

(四) 加强医务监督

医务监督是预防运动损伤,保证训练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内容包括防护器具 的应用、场地器械的卫生、合理训练的安排、完善恢复的手段、心理及营养方面的 因素、支持带的使用等。有伤要及时治疗,调整训练,减少伤加重的机会或造成新 的损伤。

浏览2,11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