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截拳道的三大要素
李小龙早年曾习练过传统武术i永春拳,因此他所创造的功夫必然会受到中国武术的影响,但 他并不着重于传统武术,他认为传统武术的套路练习是按既定步骤进行假想的攻防,这在真正的搏 击对抗中是无效的。李小龙否定了这种模式化的武术形式,并称:“截拳道喜欢无形,以期汲取所有 门派的精华,截拳道亦要求习武者应发挥个人的特长,不断进行实战技能的练习,在对抗中练就适 应自身特点的打斗技艺。尽管如此,还需要有理论进行指导,在这里,所谓的理论,最常用的就是
“实战搏击三大要素”,这也是李小龙武坛生涯的经验总结。
第一是效率。即李小龙提倡的速战速决,最好是一出手就能击败或击倒对手,而不给对手以躲 避或做垂死挣扎之机,更忌拖泥带水。截拳道也以快速猛烈、刚毅和旋风般的快攻著称于世。其 中,速度是技击致胜之道。唯快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第二是直觉。李小龙主张用本能的反应和直觉去完成攻防动作,而这也是对真实搏斗唯一有 效的应付方法,是李小龙经过多年实战而得到的感受。因为任何一个搏击者,如欲获得真正的实战 能力,必须极度重视自身的本能反应和直觉的培养与锻炼。在实际搏击中,如对手在电光石火之间 发出一拳的话,己方便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之内,再眼见脑想,再由脑神经来传达到手脚 的肌肉反应,并彼此配合出一招来消解对手的攻击。可是,如果能够善用条件反射动作的话,那么 情形便有所不同了。因为,反射动作是无须经过脑部思维之后,而同样地能够做出拳脚的攻守动 作。既然反射动作是无需经过脑部思维的,那在时间方面就可以较之经过了思维、分析判断,然后 才能施展出招势的方法快捷得多。因此,李小龙要求练习者应脱离意识,只凭直觉,不靠记忆,而只 靠感觉来进行攻守。
第三是简朴。李小龙最忌不切实际的花拳绣腿,他认为真正实用的招数应简化了再简化,即一 拳就是一拳,一脚就是一脚。并要求每一动作都应有每一动作的效果,因为返朴归真,才是武学的 最高境界。截拳道技巧的施展,又趋向于简捷、直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力,因此必然与传统 的“以招破招”的模式背道而驰。当一个搏击者拥有全力以赴的实战精神时,他的身心会升华至尽, 他的体力与智能皆超乎常人,他会以简朴而实用的招式去对付强壮的对手,他亦会凶狠敏捷地进 攻,以横扫一切的攻势击倒对手。
第二十四节截拳道的重大意义
当代武星李小龙独创的技击术名闻天下,我国许多报刊都对此做过介绍,但忽略了李小龙创立 技击术的重大意义的宣传。截拳道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它使中国的武术重新正视实战。
李小龙说:“传统武术,只晓得盲从与模仿,它们永远找不到武术技击的真谛,。他还说:“我不 相信对手会象师兄弟对招般,让你先对峙观察,后策动攻防。也不相信,对手会象对打演练或打沙 包那样,给你蓄势运劲的时间。此外,我也不相信,对手会打打停停,以便让你慢慢地思考对策。”以 上所说,均为传统武术进行“搏击”时的现状,因为它们正在与真正的实战一节节的脱离与退化。是 李小龙认识到了武术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了老祖宗所创立的技击功夫,这项瑰宝若在自 己手上失传或丢失的严重性。尽管那些传统武师们认为李小龙的武道不人流,但是他们还是不得 不去考虑怎样来提高本门派的实战性。这样,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目的便算是达到了。
第二十五节截拳道中啸叫声的作用
李小龙无论是在影片中或在真实打斗中,总要搞一些辅助动作,用以迷惑或激怒对手。如脱去 上衣展示其强健发达的胸肌;用蔑视鄙夷的眼光看着敌方,看得敌方不知所措,使其或暴跳如雷,或 心惊胆颤;潇洒利落地拉高裤腿,扎马步;击中对手时发出胜利的叫喊,或欲发力前的怪啸声等等。 这些“花招子”虽对打斗本身没有什么直接益处,但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这些噱头却很受观众喜 好,效果出奇地好。尤其是他那啸叫声,好象表现了埋藏很久的悲愤与耻辱的怒吼,所以能够慑入 心魄,给敌方以精神与意志上的沉重打击。
据武术行家分析,发力吼叫在打斗中的实际作用是:
第一,可以震慑敌方。因拳家拳手都强调心静和沉着,以调节人体各部的协调运动。在搏斗 中,双方为了保护自己,击败对方,必想方设法扰敌之心,从而达到乱其身的目的。而发声就是一种 较有效的扰乱敌心的方法。另外,功力深厚者在攻击中发出的声音本身便具有技击作用。这些人 在实战中的发音,不是以一般的肺气作动力,而是以具有巨大能量的内气作动力。这种声音极易引 起敌方的身体感应,从而影响其技巧的发挥和器官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二,可以增强抗打击能力。即由于“喊声”振奋了精神,激发了潜能,增强了肌肉的张力,从而 加强了抗击能力。李小龙则要求习武者须借声以贯气提劲,使声到、气到、劲到,三者同时并行。
第三,有助于发劲。也就是可以借此激发体内的“气”与外在的力相结合,容易使力量爆发出 来。因为在声音之后,往往是力量的爆发,及排山倒海的攻势。而且,截拳道中的发劲,并非蛮劲, 而是浑然整体之劲。此劲起于足涌,沉于丹田,透于腰脊,而形于肢端。在实战中发声,还能提髙大 脑皮层和丘脑下部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同时交感神经也会改善骨骼肌的物质代谢,增大运动量,协 调各器官的机能,从而将人体的内劲抖然发出,产生强大的杀伤力与破坏力。
第四,有一定的健身作用。在激烈的对抗中,人不可能长久闭气,而发声则有利于废气的排出 和氧气供应。同时,还能激活人体的细胞,促进气血运行,以增进人体的健康。当然,健身中的发声 与技击中的发声也不尽相同。健身中的发声特点是轻柔、圆润、沉长而有规律,以利于健身疗疾;而 技击中的发声,则一般是陡、急、浑厚、沉实,或者是尖、奇、怪、刺耳,以利于发力和惊吓对方。
第二十六节截拳道的锻炼原则
李小龙之所以会成为李小龙,他之所以有如此之“神”,是他勤练不缀的结果。
他是一个拿命运作赌注,将拼搏溶为生命的强者。他的目的不仅在于强健体魄,延续自己的肉 体生命,而是着眼于锻炼意志的坚钿,也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强调的自强不息的强身方式。而且 李小龙强身的最终目的是强心,以磨炼出超人的意志。
李小龙还认为,自己所创造的功夫的锻炼,是一种进行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超负荷的行为,它不 仅要坚持,更重要的是要超越现状,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精神境界的有效手段。它的结果,不只是 使练习者锻炼了体魄,而是使练习者更能藉此去面对、去适应一切恶劣环境,磨炼出坚韧的意志,这 就是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本意所在。
李小龙还经常告诫自己的弟子说,一个拳手欲登上技击的巅峰,必须练就成为象泰山一样坚不 可摧,象大海一样奔腾唯哮,他还须有把钢炼化为绕指柔的意志和精神,如此在任何强手面前都能 把敌视若无物。如果他能视死如归,最终他会顶天立地,承担大任。
灵魂是伟大的,躯体是微不足道的,这就是李小龙的锻炼原则和目的。
浏览2,404次